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禮敬彼世尊、阿拉漢、正自覺者!
問:人在臨終前的趣相是不是只是一種或者有幾種甚至更多?如果是多種可以選擇嗎?
答:有很多人在臨終的時候,會體驗到三種類型的景象的其中一種、兩種或三種,這三種景象是業、業相與趣相。
體驗到的相可能是多種的,不僅只是一種。
臨終時他的神智會比較弱,意識比較低落,他會不斷看到很多名相,有些好的,有些不好的,這些其實都是業在爭著成熟。
如果出現的趣相是善的,那沒問題。
但是,一個沒有修行的人在臨終的時候,多數會有不善的、惡趣的趣相出現。
例如:見到已去世的親人或者說見到很多鬼,見到牛頭馬面,這些其實都是屬於不善的、惡趣的趣相。
人在臨終時看到不同的趣相,假如他神智清醒的話,還是可以選擇的。
就例如我們講到的如法(Dhammika)居士的故事。
如法居士是佛陀在世時的一位在家人,他樂善好施,經常供養、服務僧團,也持戒、禪修,修止觀一直到證得初果。
他不僅自己布施、持戒、禪修,還勸家人、朋友也布施、持戒、禪修,所以他造作了很多很強的善業。
如法居士快臨終時,很想聽聞佛法,於是他就派他的親戚到寺院去請佛陀派幾位比庫來跟他說法。
比庫們來到後,就應他的要求為他念誦《大念處經》(Mahāsatipaṭṭhānasuttaṃ)。
在這篇經中,佛陀教導了二十一種禪修的業處,特別是指導如何修觀。
當時,如法居士就很用心地聽。
聽著聽著,他發現在他眼前的上空出現了六輛布置莊嚴的天車前來邀請他。
為了不要打斷經文的念誦,他就說:「你們等一等!你們等一等!」這時,那些比庫們因為看不到天人,以為如法居士讓他們等一等,不要念經了,於是離去。
如法居士發現誦經的聲音沒有了,他睜開眼睛,發現兒女們都在流淚,「為甚麼你們要流淚呢?」「父親啊!我們為您擔心。」
因為他們看到的父親平時都很恭敬佛、法、僧,但是現在卻一反常態,竟然叫那些尊者們不要誦經,於是他們以為父親在臨終時神智混亂,因而傷心哭泣。
「兒女們啊,不是這樣的,我不是叫那些尊者們等一等。你們看!現在天上有六輛天車,這些天人們爭著邀請我上他們的天車。」
可是兒女們都看不到這個情景。
因為這些是如法居士的趣相,就是他即將要投生到的地方的趣相,他的臨死的相已經現前。
如法居士說:「我想問你們,現在這六輛天車分別來自六欲天,在這六種天界中哪一種是最好呢?」他的兒女說:「在這六種天界中,喜足天(舊譯兜率天)是最好的,因為佛陀的母親跟一切即將要成佛的菩薩都在喜足天。」
如法居士就說:「好吧!那你們就下一個決定,讓這個花環掛在喜足天的天車上。」
然後他的兒女們就把花環往天空一拋,花環正好掛在喜足天的天車上,但他的兒女們看不到天車,只看到花環在空中飄來飄去。
當這個花環掛到喜足天的天車時,其他五輛天車就消失了。
這時,如法居士就對他的兒女說:「兒女們!你們要繼續好好修行,多做善事,以後我們也能夠在天界再見。」
說完去世並往生到喜足天。
故事告訴我們,由於如法居士常做布施、持戒等種種善行,當這一種善的果報、經常做的善的業、習慣的業在臨終時成熟並帶來果報,這種果報使他投生到天界。
當時他看見的六輛馬車就是來自六欲天的趣相,他就選擇了喜足天的馬車。
問:密宗傳有中陰救度法,教授有關臨死時的一系列修法,據說可任意選擇往生之路。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豈不是那些平日無惡不作、罪惡滔天的人,只要臨死時方法得當即可升天了?
答:臨終關懷確實有可能使惡人下一輩子投生到善趣,但是業果法則並不會因為他投生善趣就赦免他。
例如:有一個獵人,臨終時想起他曾經去過的一間寺院,結果死後竟然能投生為樹神。
但是這個樹神長得很難看,而且很短命,臨終時因為過去打獵的惡業成熟而墮落到地獄中。
你說業果法則公平不公平?
問:請問尊者,上座部佛教有『中陰身』的說法嗎?可能會出現有情死亡後又未再生的狀態嗎?
答:因為佛陀指出『名色』或者『有情生命』猶如河流一般沒有間斷,所以上座部佛教並沒有『中有』之說。
中有,梵文antarā-bhava,又譯為中陰、中陰有、中陰身。
antarā意為中間,間斷,bhava意為生命,有,存在。
按照梵文佛教的解釋,『中有』是指眾生自死亡至來世受生之間的生命狀態。
『中有』是佛滅五六百年後,部派佛教時期的『說一切有部』所執持的『四種有』說法。
說一切有部認為:有情在死亡的時候,如果生緣尚未具足,於是由意所生一種化身,叫做『中有』。
中有依靠食香來資養其身並不斷尋求下一世往生之處。
然而,佛教各部派對『中有』的有無是頗具爭議的,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等部派都堅持沒有中有。
即使對於『中有』期間的長短,有部論師也存在著不同的說法:毗婆沙師認為中有樂求生有,故不久住;世友論師認為中有最多七日,若生緣未具,則數死數生;設摩達多認為中有最多能住七七日,不得超過;法救論師則認為中有無定限,若生緣未和合,則中有恆存。
後來,『中有』說被北傳佛教所吸收並多執為住立七七四十九天。
這些說法載於《大毘婆沙論》《俱舍論》《順正理論》《瑜伽師地論》等北傳大小乘論典中。
到底有沒有『中有』?上座部佛教並不認為有『中有』,因為業報的成熟不會停滯,所以死和生之間也不可能會間斷。
即使在生命期間,業果也是無時無刻不在成熟的,更何況是在臨終之時。
在生死流轉過程中,業果的成熟是不會中斷的,更不會停頓一段很長的時間。
一個人面臨死亡時,其臨終成熟的業即帶來下一世的結生。
問:臨終時預知時至需要修到甚麼程度?
答:不需要修到甚麼程度,很多的人都會臨終預知時至。
比如:我有幾個親戚,根本不信佛,但是在臨終的前幾天就說,他準備去了。
所以說,預知時至不需要修到甚麼程度。(有些動物禽獸也有這樣的能力)
所謂的預知時至,其實是有些人在臨終之前可能會看到一些死亡的相,包括業、業相和趣相,有的人甚至在一個星期之前,偶而都會發生,有的人會頻繁地發生。
有時候在睡夢中,有時候在白天平白無故看到一些東西。
如果這種現象它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這有可能就是他生命結束的徵兆。
那就會有預知時至。
問:回家之後,在家人常難靜心打坐。
除了打坐外,還有甚麼事情能讓法的力量不讓紅塵沖弱呢?是不是只有打坐才是在做有用功呢?其他學習巴利語、學習教理、背誦經典也可以加強心的力量嗎?
答:是的,這些都可以。
除了靜心打坐之外,平時保持正念正知,這個也是很重要的。
提升教理,對佛陀的教法產生信心、加強理解,這個也很重要。
在上座部佛教的傳統裡面很強調做功德,我們用十種方式來做功德,稱為十種功德事:第一,布施;第二,持戒;第三,禪修;第四,服務;第五,恭敬;第六,隨喜功德;第七,迴向功德;第八,弘揚佛法;第九,聽聞佛法;第十,正直己見(就是提升自己的見地、自己對佛法的理解)。
這十種功德事,都是我們應該經常做的。
問:甚麼樣的布施稱為上等的布施?甚麼樣的布施稱為下等的布施?
答:關於這個問題,在帕奧西亞多講述的《如實知見》的『第九講—無上的布施”』中講得很詳細。
在此,我就將其中的內容簡單講講:在《布施分別經》(Dakkhiṇāvibhaṅgasuttaṃ)中,佛陀說到十四種『對個人的布施』(pāṭipuggalikadakkhiṇā)。
佛陀說:「阿難,有十四種對個人的布施:布施給佛陀,這是第一種對個人的布施;布施給獨覺佛,這是第二種對個人的布施;布施給阿拉漢,這是第三種對個人的布施;布施給為阿拉漢之行道者,這是第四種對個人的布施;布施給不來聖者,這是第五種對個人的布施;布施給為證悟不來果之行道者,這是第六種對個人的布施;布施給一來聖者,這是第七種對個人的布施;布施給為證悟一來果之行道者,這是第八種對個人的布施;布施給入流聖者,這是第九種對個人的布施;布施給為證悟入流果之行道者,這是第十種對個人的布施;布施給一位在佛陀的教法之外,但由於禪定的成就而解脫欲樂貪染之人,這是第十一種對個人的布施;布施給一位有道德的凡夫,這是第十二種對個人的布施;布施給一個無道德的凡夫,這是第十三種對個人的布施;布施給一隻動物,這是第十四種對個人的布施。」
佛陀接著解釋這十四種布施的利益:「以清淨心布施給一隻動物,預計可得到一百倍的回報。」
這是說:它可在一百世中產生果報。
這裡的『清淨心』指:貪愛或不期望受施者任何回報或幫助而做的布施。
由於對業果法則有充分的信心,因此他的善舉只是為了廣集善業而已。
假如一個人餵狗時的意念是:「這是我的狗!」,如此之心不是清淨心。
然而,如果一個人餵鳥,如:鴿子,則他的布施是清淨的,因為他並不期望鳥的任何回報。
這同樣適用於稍後將講述到的例子。
例如:假使一個人布施日用品給比庫,希望那樣能促使自己的生意或其他商業活動成功,這不是以清淨心而做的布施,這樣的布施不能帶來殊勝的利益。
佛陀又接著說:「以清淨心布施給一個無道德的凡夫,預計可得到一千倍的回報;布施給一位有道德的凡夫,預計可得到十萬倍的回報;布施給一位不在佛陀的教法中,但由於禪定的成就而解脫欲樂貪染之人,預計可得到十萬乘十萬倍的回報;布施給一位為證悟入流果之行道者,其回報是無法計算、無法衡量的;更不必說布施給入流聖者;為證悟一來果之行道者;或一來聖者;或為證悟不來果之行道者;或不來聖者;或為阿拉漢之行道者;或阿拉漢;或獨覺佛;或佛陀──圓滿覺悟者。」
這裡的布施指:布施足夠一餐食用的飲食。
如果布施者布施許多次,如:多日或多月地如此布施。
其利益是無法以言語形容的。
這些是對不同類個人的布施。
然後,佛陀又講了七種對僧團的布施(saṅghikadāna) 。
佛陀對阿難尊者說:「阿難,有七種對僧團的布施:布施給以佛陀為首的比庫、比庫尼僧團,這是第一種對僧團的布施;布施給佛陀般涅槃後的比庫、比庫尼僧團,這是第二種對僧團的布施;布施給比庫僧團,這是第三種對僧團的布施;布施給比庫尼僧團,這是第四種對僧團的布施;布施時說:『請選派代表僧團的若干人數比庫。』這是第六種對僧團的布施;布施時說:『請選派代表僧團的若干人數比庫尼。』這是第七種對僧團的布施。」以上是七種對僧團的布施。
接著,佛陀拿對個人的布施與對僧團的布施來作比較:「阿難,在未來的日子裡,將有一些無道德、惡性的僧人,人們以布施給僧團的名義來布施給這些無道德的僧人。
雖然如此,我還是要說明,布施給僧團的功德是不可計算、不可衡量的。布施給個人的功德絕不可能大過布施給僧團的功德。」
這說明布施給僧團的功德比布施給個人的功德大。
從布施的淨化的角度來說,在以下的情況,布施因布施者與受施者雙方而得以淨化:
1. 布施者有德行;
2. 所布施之物以正當方法取得;
3. 布施者的心清淨無染;
4. 布施者對業果法則具有充分的信心;
5. 受施者亦有德行。
對於這種布施,佛陀說:「……阿難,我說這種布施將帶來圓滿的果報。」
此布施可帶來無可計算、無可衡量的果報。
如果受施者的德行伴隨著禪定、觀智或道果智,那麼這種功德是極超勝的。
而在《經藏 增支部•六法集•難德母經》中,佛陀提到一個殊勝的布施應具足六項條件。
佛陀說:「諸比庫,甚麼是具足六項條件的布施呢?諸比庫,布施者必須具足三項條件,而受施者也必須具足三項條件。
甚麼是布施者的三項條件呢?諸比庫,一、 布施前他內心歡喜;二、 布施時他內心滿意;三、 布施後他內心愉快。
這是布施者的三項條件。
甚麼是受施者的三項條件?諸比庫,一、受施者已斷除貪愛或正在嘗試斷除貪愛;二、受施者已斷除瞋恨或正在嘗試斷除瞋恨;三、受施者已斷除愚癡或正在嘗試斷除愚癡。
這是受施者的三項條件。
諸比庫,這種布施功德之大是難以衡量的。
它不是只藉著說:『有這麼多善行的果報、福德的果報,由此積聚了善業,結成福樂的果報,導致投生天界,造成快樂,是眾人所期盼與喜愛的。』就可以測度。
此福德善業的廣大程度真的只能以無數、無量來計算。
諸比庫,譬如大海中的水難以衡量,我們不能說:『有這麼多桶的水、有幾百桶的水、有幾千桶的水、有幾十萬桶的水。』因為海水的巨量只能以無數、無量來計算。
如此,諸比庫,具足六項條件的布施其功德也是難以衡量的;這功德的廣大程度真的要以無數、無量來計算。」
若布施者具有《布施分別經》所說的四項條件,即:一、 布施者有德行;二、 所布施之物以正當的方法取得;三、 布施者的心清淨無染;四、 布施者對業果法則具有充分的信心。
再者,他也具足《難德母經》中所說的三項條件,即:
一、 布施前他內心歡喜;
二、 布施時他內心滿意;
三、 布施後他內心愉快。
這些條件對布施者而言非常重要。
不論布施者是男或女,如果希望得到無數、無量的善報,那麼他或她應當努力具備這些條件。
但是,要成就一個殊勝的布施,根據《布施分別經》,受施者也必須具有德行。
根據《難德母經》受施者必須是已修行止觀達到阿拉漢果的比庫或比庫尼或正在修行止觀以便斷除貪愛、瞋恨、愚癡的比庫或比庫尼。
佛陀在《布施分別經》又說到:「諸比庫,當一位阿拉漢以清淨無染的心,相信業果的殊勝,布施如法取得之物給另一位阿拉漢,那麼此布施是世間所有布施當中最崇高的一種。」
根據以上的原則,相信大家應該能夠分辨什麼是上等的布施,甚麼時下等的布施,甚麼是殊勝的布施,甚麼是低劣的布施。
願大家都可以成就殊勝的布施。
問:如果布施的財物事與願違,被用在不適當的地方,比如被貪污,我們還有同樣的布施功德嗎?
答:布施的善業是在你布施的那一刹那造下的,之後不管受施者怎麼用或者那些管理者怎麼用,你布施的善業已經造下了。
不過,有一種情況是,把錢財布施給上座部寺院,由於上座部僧眾不能持金錢,你的布施就不能一下子落實到僧團,此時你通常可委託淨人組織,比如護法委員會來代為供養僧團。
假如護法委員會不正當地使用你所布施的錢財,使你的功德受損,他們則造了不善業。
為甚麼呢?因為你只是委託他們去完成供養,如果受託方並沒有按照你的意圖去實行,你供養的目的沒有達成,那麼你所做的功德就會由於他們的不當操作而受損。
雖然說你在布施的那一刹那善業已經造下,但由於未能實現最終的目的,這種善業只是未足道業,即未完成的善業,在帶來果報時還是有區別。
如果你供養的是飲食、袈裟、生活必須品等,並且把這些物品親手供養給僧團,後來即使管理僧團物品的人將其據為己有,你的功德在做供養時已經完成了,該貪污行為並不能令你的功德受損,而那些貪污的人則是在造不善業。
貪污三寶物、常住僧物、現前僧物,其業報是很重的。
比如在過去普思佛的時代,賓比薩拉王過去世的親戚曾和他一起參與供養佛陀為首的僧團,但他們在還沒有供養前自己先享用那些食物。
因為這種惡業,他們投生到鬼道,受盡痛苦的折磨,直到億萬年以後我們的果答瑪佛陀出世,教導賓比薩拉王在做布施功德後迴向給他過去世的親戚,使他們離苦得樂。
問:禮敬尊者,對於還沒有接觸過上座部佛教戒律的人,不知道怎麼如法如理地供養比庫培植福報。請尊者開示一下如何才能如法地供養比庫?
答:這個在《修學入門》的『敬僧須知』裡面有講到。
簡單講講有幾點要注意的:
第一,不能夠以任何形式的金錢供養比庫;
第二,如果是食物的話,有幾種情況要注意。
假如是煮熟的食物,而且是當天可以用完的,你應該親手授與給比庫。
因為如果你只是放在那裡的話,比庫是不能自行取用的。
因為在『比庫戒‧巴吉帝亞』的第四十條裡面講到比庫不能夠把沒有授與的食物送入口中。
如果比庫這樣做,他將會犯一條中等的罪。
但是,如果你們想供養比庫的食物比較多,或者還有一些生的東西,或者還有一些藥品,而且你也知道比庫不可能當天就全部吃完,你可以交給淨人或者交代另外一位在家人,讓他們在適當的時候供養比庫,這樣做是適當的。
當然,過午之後就不適合供養食物(夜分藥、七日藥、終生藥除外)。
還有不應該供養那些不如法、不如律的食物。
例如:你殺雞來供養或者你去市場叫別人「你宰這條魚」,然後你用這些去供養比庫,這些也都是不如法的。
另外,有一些物品也不適合供養,例如:一些娛樂的用品或者一些麻醉品,菸、酒等,這些也不適合供養。
希望詳細瞭解的話,最好能看《修學入門》的『敬僧須知』或者《上座部佛教在家居士須知》。
問:對看來不持守戒律、不認真學習、修持佛法的僧人,我們應持甚麼樣的態度?是否應恭敬供養?
答:在這裡我講個故事。
在印度,有一天,一位在家人到寺院去邀請僧團說:「請僧團派一位比庫到我家應供。」
結果,寺院派了一個持戒很差的一個比庫去他家應供。
這位居士也知道這個比庫持戒不清淨,行為腐敗墮落,然而他仍然像一個奴隸服侍主人那樣,為他洗腳、擦腳、塗油,親自做美味可口的食物供養他,然後很恭敬地頂禮,送他離開。
到了下午,那位比庫向他借鋤頭。
當時那位居士正在吃東西,他看都不看那個比庫一眼,就用腳指一指鋤頭的方向,讓比庫自己去拿。
結果旁邊有一個人看到了,就問他:「為甚麼今天早上你對他那麼恭敬?現在你又對他不屑一顧呢?」這位居士說:「今天早上他是僧團的代表,所以我很恭敬他,今天早上我不是對他個人,我是對僧團很恭敬。
但現在是他個人,作為一個比庫,他來拿鋤頭幹甚麼?比庫是不能鋤地、不能種植東西、不能破壞植物的,他來拿鋤頭肯定不是幹好事。」
所以應持甚麼樣的態度,要看你的心。
如果你是針對出家人個人的話,那麼你不應當把對方個人的形象和僧寶的形象扯在一起。
如果你是出於對三寶的恭敬的話,則不應當去計較這個人作為個體的過失。
問:以前布施或印經書都不知道迴向功德,更沒有想過要甚麼福報,現在明白了,也沒有想到是為了福報而布施,只是願意這麼做,這是得甚麼樣的果報呢?
答:如果你知道、你相信有因果法則,你在布施的時候你知道所做的布施是有福報的,那這個是有智慧━業果智;如果你沒有去想它,那麼這個是智不相應的善業。
如果你是為了福報或者是為了炫耀自己而去做,那麼你是抱著貪的心去做布施,布施就會受到這種貪心的污染。
所以我們還是要看你的動機。
你相信因果法則去做布施,和你純粹是為了貪求更多的東西做布施,那是不同的。
如果你相信你的布施是一種善行、一種善業,它能夠帶來果報,那這個就是屬於有智慧的善心,正如說我們所付出的努力將能夠獲得到回報,這個是符合因果法則的。
但是你如果說我付出,我必須要得到福報,那麼這個是有執著、有貪求的心。
願我此功德,導向諸漏盡!
願我此功德,為證涅槃緣!
我此功德分,迴向諸有情,
願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薩度!薩度!薩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