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禮敬跋格瓦、阿拉漢、正自覺者!

 

 

 

有幾個居士,向一位在緬甸帕奧禪林出家的外國人比庫,詢問有關僧團可捨小小戒的問題,對話如下。

 

居士甲:佛陀向阿難尊者說過,如果僧團要的話,他們可以捨棄小小戒。

它的意思,肯定是說比庫不需要持守所有的小小戒。

比庫:好,那隨你。

 

居士甲:(微笑)佛陀的意思是甚麼?

比庫:《經藏 小部 彌陵王問經》裡解釋,佛陀這麼說,是為了考驗僧團。

 

居士甲:是真的嗎?

比庫:如果我們懷疑這項解釋,只有一個辦法能夠找到答案。

 

居士甲:怎樣?

比庫:去問果德瑪佛陀本人。

 

居士甲:(微笑)但…..那是不可能的!

比庫:的確如此。

 

居士甲:那麼應該怎麼辦?

比庫:遵從佛陀一再所說的去做。

 

居士甲:(微笑)那是甚麼意思,尊者?

比庫:持守戒律,學習佛法,禪修以便瞭悟佛法,超越哲學或概念層次的佛學,進而嘗試證悟涅槃與阿拉漢果。

 

居士甲:(微笑)

比庫:你可以從研讀《經藏 長部 第16大般涅槃經》開始,因為這樣你便會明白,這部經以許多方法回答了你的問題許多次。

你知道這部經嗎?

 

居士甲:我沒有讀過這部經。

比庫:但是你剛才說『僧團可捨小小戒』,你引用了自己還沒有讀過的經文?

 

居士甲:(笑)是的,尊者,我只是聽說而已。

比庫:你聽了整部經,包括它的解釋?

 

居士甲:沒有,尊者。

比庫:那是說你不知道全文。

當我們斷章取義時,便可能會誤解經文以及感到迷惑。

在此所發生的便是這樣。

 

居士甲:尊者,請您解釋。

比庫:這部經很長,要解釋的話需要花很多小時。

所以,讓我們只討論跟你的問題有直接關係的部份。

這部經開始時,佛陀給與有關車離人的幸福的勸告,過後佛陀向比庫僧團解釋,這項勸告也適用於僧團,然後再加了幾項。

你知道佛陀說了甚麼嗎?

 

居士甲:我想是有關要時常聚會的事。

比庫:是的,正確。

還有其他四十七項事。

 

居士甲:那些是甚麼,尊者?

比庫:所有四十八項都跟你的問題有關,也關係到比庫眾的幸福。

在此列舉其中幾項:『比庫眾不制新戒律,不去除已有的戒律,而遵循已制定的戒律。』

『比庫眾恭敬、尊敬、敬仰及禮敬長老比庫、經驗豐富者、出家已久者、僧團之父、僧團之領導以及認為值得聽從他們。』

在此,佛陀不只是指瓦薩(戒臘)上的長老,而是指瓦薩、行止與智慧上的長老。

『比庫眾有慚愧心、多聞、決意、正念、睿智。』

 

有一次,佛陀稱呼一位年輕的沙馬內拉為長老。

 

當比庫們對此表示不滿時,佛陀解釋:「他不會只是因為白了頭髮便是長老,僅只是年歲大的人名為『白活到老』。」《經藏 小部 法句經》第260首偈

你認為怎樣?

當佛陀說,比庫眾必須有慚愧心的時候,他是否是說,比庫必須因為穿著和在家人不一樣而感到慚愧?

因為沒有錢而感到慚愧?

因為持守『落伍』的戒律使得『可憐的』施主『不方便』而感到慚愧?

因為沒有手機使得『可憐的』施主必須老遠地跑到寺院去找他們說話而感到慚愧?因為沒有參加籌款而感到慚愧?

因為不知道最新的新聞、最近的戰爭、戰爭的謠言、昨天國會發生了甚麼事等而感到慚愧?

因為不是電腦專家而感到慚愧?

因為不精通現代科學而感到慚愧?

因為沒有參加政治而感到慚愧?

簡單地說,佛陀是否是說,比庫眾應該因為在文字和義理方面遵循佛陀的勸告而感到慚愧?

 

居士甲:(笑)不是,尊者。

他們應該因為沒有遵循佛陀的勸告而感到慚愧。

比庫:你認為怎樣?

當佛陀說比庫眾必須多聞的時候,他是否是說,比庫應該精通魔術、天文學與算命?

他是否是說比庫應該精通世俗的科目,例如:醫學、企業、經濟、社會學、哲學、商業、行政管理、政治科學、佛教文化、傳媒學、精神治療、其他宗教、其他修行、其他教理、其他導師等等?

 

居士甲:(笑)不是,尊者。

佛陀是說,比庫們應該精通法。

比庫:哪一種法?

 

居士甲:(微笑)佛法。

比庫:佛陀的戒律不是佛法嗎?

 

居士甲:是佛法,尊者。

比庫:薩度薩度!佛陀說,僧團要得到福利的另外兩項條件是:

比庫眾培育七覺支(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捨)。

和同修比庫們相處時,他們在公開與私下兩方面都修持戒律,其戒完整圓滿、清淨無染、導致解脫、受到智者讚歎、不被世俗利益影響、有利於令心得定。

是誰給與這項勸告?

 

居士甲:佛陀。

比庫:這項勸告是否說到,比庫眾不需要持守所有的戒?

 

居士甲:沒有,尊者。

比庫:佛陀一而再地以種種方式說:「成就戒,諸比庫,你們應當成就巴帝摩卡地安住;以巴帝摩卡律儀來自制,你們應當成就戒行與去處地安住。

知見最微小過錯的危險,你們應當學習學處(戒律)。」《經藏 中部 若有願經》佛陀向誰說,必須知見最微小過錯的危險?

 

居士甲:向比庫眾說。

比庫:向比庫僧團說,而且是一而再地說。

在這許多次當中,有一次他討論了比庫可能會有的十七種願望。

佛陀說,每一種願望都必須在該比庫修行增上戒、增上定、增上慧之下才可能實現。

舉例而言:「如果有比庫希望:『但願我使用袈裟、缽食、住所和藥物這些必須品,能夠為它們的施者帶來大果報、大利益』,那麼他便應該圓滿戒律、令心向內得定,不忽視禪那、擁有觀智、安住於空捨。」說到比庫的第十七個願望,即證悟阿拉漢果時,佛陀再舉出這四項: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成就後兩學的地方。

這是誰說的?

 

居士甲:是佛陀,尊者。

比庫:在整部巴利三藏裡,佛陀在哪裡曾經給與比庫僧團相反的勸告?

佛陀在哪裡說過,比庫僧團不必知見最微小過錯的危險?

 

居士甲:我不知道。

比庫:我也不知道,現代多聞、認真且睿智的僧團之父們也不知道。

若人恭敬地閱讀三藏,他是不會看到這樣的事的。

若人不敬地閱讀三藏,他便會看到任何事。

到時候,他甚至看到佛陀教導民主、人權、平等、生態學、心理學、哲學,總之是一切:甚至有人看到佛陀教導有自我的存在。

為甚麼我們會對法擁有這樣扭曲的見解?

那便是跟我們的願望有關。

如果我們對佛陀及其證悟有完全的信心,我們對法的態度是純粹實用的:我們以它為木筏,因為我們只是希望能夠達到梵行生活的目標—證悟涅槃及阿拉漢道果。佛陀在《經藏 相應部 第二沙門經》裡說:「諸比庫,沙門生活的目標是甚麼?滅貪、滅嗔、滅癡。」在此,這是指證悟阿拉漢果。

如果我們對佛陀及其證悟沒有完全的信心,我們對法的態度是抽象的、情感的、甚至是奇妙的,但在一切情況裡,它都是被曲解的、世俗的,因為我們的願望是世俗的。

舉例而言,我們不是為了證悟涅槃而成為比庫,只是為了成為比庫,為了運用宗教師的權力,為了做傳教的工作及其他社會上的『宗教活動』,為了執行既奇妙且荒謬的救世任務,為了令每個人快樂等等,而成為比庫。

為了實現這些願望,我們用法來找法的漏洞,製造藉口用法來達到世俗社會的目的。

這樣的話,我們就像擅於為罪犯辯護的律師。

該律師可能知道他的客戶是罪犯,但是因為貪欲(金錢與報酬),他還是會為他辯護。

該律師也可能不知道他的客戶是罪犯,但是因為愚癡,他還是會為他辯護。

這種原理,也發生在比庫和居士兩者身上。

我們以為業果法則,便像是國會制定的憲法一樣;我們以為如果足夠聰明的話,人們便可以突破業果法則、逍遙法外。

但是,業果法則並不是這樣運作的。

佛陀在《經藏 增支部 不可能經》說:「諸比庫,惡身行……惡語行……惡意行,會產生所願、所欲且可喜的果報,那是不可能的:這樣的事不曾見過。」這分析了為甚麼我們會有認為比庫不需要持守佛陀所制的戒律的荒謬想法。

且讓我們再探討《大般涅槃經》。

佛陀向阿難尊者說甚麼?

 

居士甲:他說如果僧團要的話,他們可以捨棄小小戒。

佛陀說的如下,不多也不少:「阿難,如果僧團願意,當我入滅後,他們可以捨棄小小戒。」

比庫:但是,當時僧團是否想要捨棄小小戒?

 

居士甲:不。

在第一次經典結集時,他們決定不更改任何戒律。

《律藏》解釋,馬哈咖沙巴尊者告訴僧團,當他和一大群比庫隨眾在大路上行走的時候,他們聽說佛陀已經般涅槃。

那時候,許多比庫都感到很彷徨,但有一位老時出家的比庫說:「夠了,諸位尊者,不要傷心,不要哭泣,我們已經擺脫了這位大沙門。

當他說『允許你們這個;不允許你們這個』的時候,我們感到煩擾。

但是現在我們愛怎麼做就怎麼做,不愛做的就不必做。」馬哈咖沙巴尊者知道這種想法的危險,所以他向僧團建議:「諸位尊者,在非法還未發揚光大、法被制止之前;在非律還未發揚光大、律被制止之前;在說非法者變強、說法者變弱之前;在說非律者變強、說律者變弱之前,且讓我們背誦法與律。」當時,僧團請馬哈咖沙巴尊者挑選五百位阿拉漢來結集經典,雖然這包括那時候還不是阿拉漢的阿難尊者。後來這件事在結集時被提出來,僧團也完全依照佛陀所制的議程來討論它,最後僧團的決議是:不更改戒律。

比庫:正確。

誰是僧團?

 

居士甲:五百位阿拉漢。

比庫:五百位甚麼?

 

居士甲:(微笑)五百位阿拉漢。

比庫:只是五百位凡夫比庫組成的僧團,在某個市中心五星級飯店享用晚餐時在閒聊?

 

居士甲:(微笑)不,尊者,是五百位阿拉漢。

比庫:這些是五百位阿拉漢,也就是說,他們都已經通達了增上戒、增上定、增上慧與增上解脫。

而且,他們都是在佛陀的親自教導之下成為阿拉漢。

他們認識佛陀本人,聽聞佛陀親口說法,這些阿拉漢包括了馬哈咖沙巴尊者、阿那律尊者、伍巴離尊者(佛陀親口宣佈他是最精通戒律的比庫弟子)和阿難尊者。是不是?

 

居士甲:是的,尊者。

比庫:現在我們是否應該抬起自己愚昧的頭來說,他們做出了錯誤的決議。

你認為怎樣?

 

居士甲:但是…..時代已經變了,尊者。

比庫:甚麼?

 

居士甲:現在跟佛陀時代的環境已經不一樣了,尊者。

比庫:那是你的教法?

 

居士甲:(微笑)但…..這是事實。

比庫:誰說的?

 

居士甲:每個人都這麼說。

尊者,這是常識。

比庫:每個人都這麼說?

是的,因為幾乎沒有人懂得佛法。

說它是常識,那也對,那是說它是無知、被誤導的凡夫們的知識。

你要皈依這樣的知識?

 

居士甲:(微笑)佛陀怎麼說,尊者?

比庫:佛陀說八邪道分導向惡道,八聖道分導向涅槃。

這是法,這法不會隨著時代改變:戒律便包括在法之內。

再者,如果我們認為佛陀時代的導向滅苦之道跟現在的很不一樣,那只是我們在顯現自己對世界歷史的極大無知,對一切古代世界歷史的極大無知,對現代世界的極大無知,對理論和實修兩方面的法與律的極大無知:顯現對無明、無明之因、無明之滅盡及導向無明滅盡之道的無知。

這是不修習三增上學的自然後果。

由於根本沒有修習三增上學,更別說是圓滿它們,我們自以為比那些不單只是修習三增上學、而且已經圓滿它們的人—第一次經典結集的五百位阿拉漢—更懂得法與律。

佛陀是否叫我們應該這麼作為?

 

居士甲:(微笑)不,尊者。

比庫:那五百位阿拉漢不是最年長的長老比庫?

不是經驗最豐富的比庫?

不是出家最久?

不是僧團之父?

不是僧團的領導?

 

居士甲:他們是的,尊者。

比庫:佛陀說了甚麼?

我們應該還是不應該恭敬、尊敬、敬仰及禮敬那五百位阿拉漢?

 

居士甲:(微笑)佛陀說我們應該,尊者。

比庫:佛陀在哪裡這麼說過?

 

居士甲:在《經藏 長部 第16 大般涅槃經》裡。

比庫:所以還需要討論甚麼?

這在很久以前,已經完全依照佛陀所制的議程來討論而決議了。

這是沒有疑問的。

而且在戒律裡,有一條戒律說到,比庫不可對已經透過正確討論議決的事再提出動議:一定不會在兩千五百多年後再提出動議。《律藏 巴吉帝亞 第7品 第3條》:若有比庫對明知已經如法地議決的議事再提出動議,便犯了巴吉帝亞罪。再者,佛陀更針對這種錯誤而制定了一條戒。

該戒說,如果比庫向另外一位比庫誹謗戒律,說學戒會導致後悔與憂慮以及說為了避免後悔與憂慮便應該避免學戒,那麼他便犯了巴吉帝亞罪。

這條戒也說,如果比庫向一位居士誹謗戒律,他便犯了惡作罪。

還有甚麼疑問嗎?

 

居士甲:沒有,尊者。

 

居士乙:但是,佛陀說不應該執著戒禁和儀式。

比庫:是嗎?

居士乙:那麼,我們不應該執著戒律。

比庫:隨你。

這種看法不是出自覺悟,甚至不會是出自想要覺悟;它是出自受到貪欲驅使的憶測及尋找漏洞。

其結果是大大地曲解佛陀的教法,這是很嚴重的惡業。

 

居士丙:但是,佛陀說我們應該把筏放下。

比庫:更多的尋找漏洞和曲解。

你可以去問一個五歲的小孩,一個在海洋中捨棄了筏的人最終會沉入海裡,還是到達陸地?

你認為他會怎麼回答?

 

居士丙:(笑)那人最終會沉入海裡。

比庫:是否需要阿拉漢的證悟或需要精通佛法才能夠明白這一點?

 

居士丙:(微笑)不需要。

比庫:那麼,為甚麼還要說把筏放下?

 

居士丙:但是很多人都這麼說,這很令人迷惑。

比庫:你要跟隨很多人,還是跟隨一個人—佛陀?

而且這是完全毫無迷惑的;事實上,坦誠、率直的人,是不會對這樣簡單的事感到迷惑的。

所需要的只是坦誠、正直、真心、一致等,佛陀說這種行為有助於證悟。

舉例而言,佛陀在《經藏 相應部 長壽男居士經》,以年輕的男居士長壽的事來解釋這一點。

長壽居士英年早逝之後,佛陀說:「諸比庫,長壽居士是智者。

他依法過活,不跟我爭論法來煩我。」這種行為的結果是甚麼?「諸比庫,想完全滅盡五下分結之後,長壽居士已經成為一個化生者,必定會在該處證入涅槃,不必再從該界回來欲界。」

 

居士丙:所以我們不應該發問?

比庫:誰說我們不應該發問?

 

居士丙:(微笑)我們不應該煩比庫。

比庫:有些問題是出自想要爭辯,有些是出自想要學習,又有些則是出自想要打發時間、想要娛樂。

出自想要爭辯的問題,肯定是出自想要培養對法懷疑與不敬的意願,這種問題是很有害的,而且必定不一致。出自想要打發時間的問題也是有害的,而且必定不一致。

人們問剛剛已經回答的問題或問與自己所問的另一個問題互相衝突的問題。

這兩種問題不但麻煩自己,而且也麻煩別人。

出自想要學習的問題,則對自己和別人都有益。

要停止懷疑和迷惑的一個好方法,是學習怎樣依法判斷事情。

佛陀向卡拉瑪人解釋了這一點。

你知道《卡拉瑪經》嗎?

 

居士丙:知道,尊者。

佛陀說我們不應該跟隨傳統,應該只做我們親自知道是正確的。

比庫:佛陀沒有這麼說。

他說我們不應該只是『因為』某事是傳統便跟隨它:這完全沒有說到我們不應該跟隨傳統。

佛陀給與作為判斷的準繩,肯定不是我們自己愚昧的體驗。

佛陀向卡拉瑪人提出五項作為判斷的準繩:

1.對我們有益,還是無益?

2.是善,還是不善?

3.當受指責,還是無可指責?

4.智者非難,還是智者讚歎?

5. 導向無益及痛苦,還是導向有益及快樂?

在此,佛陀有沒有說,我們應該只相信我們自己的體驗?

 

居士丙:沒有,尊者。

比庫:佛陀有沒有說,我們應該依據多數人非難還是多數人讚歎來判斷?

佛陀是民主主義者嗎?

量重於質是佛陀的教法嗎?

 

居士丙:(笑)佛陀說,我們應該依據智者非難還是智者讚歎來判斷。

比庫:那麼你認為怎樣?

如果我們尊敬佛陀所制的戒律,那是智者所非難的,還是智者讚歎的?

 

居士丙:誰是智者,尊者?

比庫:在這充滿錯誤資訊和專家政治的迷惑時代,這的確不容易分辨。

卡拉瑪人就好得多了,因為從他們回答佛陀的方式,可見他們擁有智慧。

但他們並不是佛教徒,不是嗎?

 

居士丙:我不知道,尊者。

比庫:卡拉瑪人承認自己感到迷惑,只有在佛陀幫助他們解除疑惑之後,他們才皈依佛陀。

但是我們比較幸運,因為我們已經是佛教徒。

在佛教徒當中,誰是最有智慧的?

 

居士丙:佛陀。

比庫:佛陀有沒有說,只有佛陀才是智者?

 

居士丙:我不知道,尊者。

比庫:我們剛剛提到的一位長壽居士,就是被佛陀稱為智者的,但他並不是唯一的。

在《經藏 長部 第16 大般涅槃經》和許多其他的經裡,佛陀說諸阿拉漢是智者:甚至在阿難尊者還沒有成為阿拉漢時,他便被佛陀稱為智者。

佛陀也建議那些不了解法的比庫們來問他或去問那些智者比庫,例如:第一次結集的五百位阿拉漢。

《經藏 中部 蛇喻經》:「因此,諸比庫,你們瞭解我的話的含義時,便謹記它;你們不瞭解我的話的含義時,便來問我或問那些智者比庫。」

 

居士丙:是的,尊者。

比庫:因此這是很簡單的,對於恭敬佛陀所制的戒,佛陀或其他阿拉漢會批評,還是會讚歎?

 

居士丙:讚歎。

比庫:恭敬佛陀及他所制的戒,會為我們帶來損害與痛苦,還是會帶來利益與快樂?

 

居士丙:利益與快樂。

比庫:佛陀也在《經藏 增支部 十集 甚麼目的經》解釋,戒(對比庫來說便是完整的比庫戒),是快樂的先決條件,而快樂又是證悟的先決條件:「戒是為了無悔…無悔是為了喜;喜是為了悅;悅是為了輕安;輕安是為了樂;樂是為了定;定是為了如實知見諸法…」 這樣還能說佛陀對戒律,還說得不夠清楚嗎?

 

居士丙:很清楚。

比庫:那還需要無謂地憶測佛陀對阿難尊者所說的話嗎?

純粹只是為了爭論?

或是為了激起疑惑和迷惑?

 

居士丙:(笑)不需要,尊者。

比庫:那麼應該做甚麼?

 

居士丙:修習佈施,修行戒學、定學、慧學。

比庫:薩度薩度薩度!

 

 

 

願我此功德,導向諸漏盡!

 

願我此功德,為證涅槃緣!

 

我此功德份,迴向諸有情,

 

願彼等一切,同得功德份!

 

 

 

Sàdhu! Sàdhu! Sàdhu!

薩度!薩度!薩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