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禮敬跋格瓦、阿拉漢、正自覺者!
收受賄賂的法官
魯莽處事的人不公正,智者應該辨別是非邪正之後,才下判斷。256偈
有智慧的人不魯莽從事,反而依法斷事,護持正法,所以又是守法者。 257偈
有一天,幾位比庫在沙瓦提城托缽後,正要返回揭達林給孤獨園。
路上下大雨,他們就在法庭的大廳避雨,卻看見幾位法官當場收取賄賂之後,任意裁決案子。
回到精舍後,他們向佛陀報告這件事。
佛陀說:「諸比庫!法官如果在斷案時受到金錢的影響,就不是遵守法律的公正法官。
但如果能聰明地評估證據,然後公正斷案,就是遵守法律、公正的法官。」
愚人才會騷擾別人
多言的人,不一定就是智者;只有寂靜、無敵怨、不傷害他人的人才是智者。 258偈
有一群比庫不管在精舍或村落裡,總是在進食的時候惹事生非。
有一天,他們羞辱一些沙馬內拉並且誇口說:「注意!只有我們才是聰明的,有智慧的!」他們接著把精舍搞得亂七八糟,然後揚長而去。
佛陀知道他們的所作所為後說:「諸比庫!多話、辱罵或威脅他人的人沒有智慧。
只有內心不懷恨意,不傷害他人的人才有智慧(註釋)。」
註釋:佛法中,「慧」是洞澈世間無常、苦、無我的正確知見。
又分為三種慧:
1.「聞所成慧」:聽聞而得的智慧。
2.「思所成慧」:思惟而得來的智慧,西方實證科學就是這種智慧。
3.「修所成慧」:禪修所證得的高級智慧。
這種智慧勝過純粹的邏輯推理。
「慧」是佛法的最高境界,它是八正道的第一項(正見),七覺支之一,四神足之一,五力之一,也是五勝根之一。
慧具足才能夠清靜,證得究竟解脫。
知識不等於領悟
經常說法的人,不一定就是精通佛法的人;雖然聽聞的佛法不多,但卻能心領神會、如法奉行的人,才是精通佛法的人。259偈
沙瓦提城附近的果園裡住著一位名字叫伊咕達那的比庫。
雖然他只能熟記一首佛陀無問自說的偈,但是他徹底明白其中的法義。
只要有機會,他就勸別人修習佛法並且誦這首偈語給人聽。
每次他誦完偈語之後,森林裡的守護精靈就很熱切地鼓掌稱讚他。
有一次,兩位嫺熟三藏的比庫在眾多比庫的陪伴下,前來他停留的精舍,他就邀請他們分別說法。
這兩位比庫問他在這麼偏僻的地方,會有很多人願意來聽法嗎?
他告訴他們,甚至森林裡的精靈都會在每次說法後,鼓掌稱讚。
於是這兩位比庫輪流說法。
但結束時,森林裡卻靜悄悄的。
他們十分困惑,懷疑伊咕達那剛才所說的話。
但伊咕達那堅持說精靈會來聽法並且鼓掌讚歎,他們就要他親自說法。
他便用扇子遮在身前,然後背誦佛陀的偈語。
背誦後,精靈一如往常地熱切鼓掌讚歎。
陪伴他們前來的比庫們看見這種情形後,認為森林裡的精靈對伊咕達那比較友善。
比庫們回到揭達林給孤獨園時,向佛陀報告這件事。
佛陀告誡他們:「諸比庫!我不認為多聞且經常說法的人就對佛法有正確的知見。相反的,懂得不多,只知一首偈,但完全瞭解四聖諦,經常正念現前的人才是真正瞭解佛法的人。」
年齡不是判斷的標準
上座 (註譯),不是因為頭髮灰白;只是年歲增長的人,不過「年齒徒長」而已。 260偈
明白四聖諦與正法、不殺生、戒行具足、調伏慾望,去除煩惱的人才是真正的上座。261偈
有一天,一群比庫前來向佛陀頂禮問訊。
佛陀明白他們證得阿拉漢果的機緣已經成熟,就問他們進來的時候有沒有看見一位上座?
他們說沒有,但卻瞥見一位沙馬內拉。
佛陀說:「諸比庫!那不是沙馬內拉,而是上座。
我不因為人的歲數大就稱之為上座,任何人究竟明白四聖諦,而且不傷害別人,才是上座。」
註譯:「上座」即「長老」。
虛張聲勢
忌妒、吝嗇和虛偽的人,即使有辯才,相貌堂堂,也不是善良的人。262偈
連根拔除煩惱的智者,是真正善良的人。263偈
僧團的慣例規定年輕的比庫和沙馬內拉必須服務他們的老師。
服務的範圍包括洗滌、染袈裟和其它細微的工作。
有些比庫羡慕資深比庫能享受這種服務,也希望有如此的待遇。
他們就向佛陀建議,讓這些年輕比庫在接受資深比庫的授課和督導之後,也接受他們的指導。
佛陀知道他們的動機,斷然否定並且勸誡他們:“比庫!雖然你們可以侃侃而談,但我不認為你們發心善良。
發心善良的人遵守梵行、不貪,而且不做惡業。”
好辯的比庫
一個人即使剃除頭髮,但若破戒,妄語,仍不是比庫。
充滿欲望和貪愛的人,怎麼可能是比庫呢?264偈
究竟熄滅所有大小惡業的人,才是比庫。265偈
哈達卡比庫喜歡和人辯論。
若他屈居下風,就繼續挑戰對方並約定在另外的地方和時間再辯論。
他每次都會提前抵達,然後說對方沒來是承認失敗的表現。
他往往接著誇口說:“看啊!那些笨的人不敢來和我辯論,他們都被我打敗了。”
佛陀知道後,勸誡他:“比庫!你怎麼會有這種行為呢?
比庫雖然剃除三千煩惱絲,但若如此誇口,是不恰當的。
只有徹底去除惡業和驕傲的人才是比庫。”
誰才是比庫
只知向人乞討的人不是比庫 (注釋1),只有持戒的人才是比庫, 而不是只知向人乞討的人。266偈
超越善惡業,勤修梵行,生活中奉行戒、定、慧的人才是真正的比庫 (注釋2)。 267偈
從前有一位婆羅門習慣向別人乞食。
有一天,他心裡想著:「一般認為托缽為生的人就是比庫。
那別人也應該以比庫稱呼我。」
有這種想法後,他就向佛陀說,應該稱呼他比庫。
佛陀說:「婆羅門!如果有人只知托缽為生,我不稱呼他為比庫。
邪見、行為不正的人不是比庫。
只有察覺五蘊無常、苦、無我的人,我才稱呼他為比庫。」
注釋1:「比庫」字面的意義是“乞討的人”,但比庫並不乞討,比庫只是靜靜地站在門口托缽。
人們佈施甚麼,比庫就吃甚麼。
注釋2:只知托缽,而不持守全部比庫戒律的人,不可以稱之為比庫 。
沉默不代表智慧
愚癡無明的人雖然默默不語,仍然不是智者,智者如同手拿天秤的人,受持善法而捨棄惡法,是真正的智者。也因此,是明瞭內外五蘊的智者。 268偈、269偈
一些不是佛陀信徒的苦行者在接受供養後,會對布施者說些賜福的話,例如:「願你們遠離危險,祝你們興旺,財源滾滾來,願你們長命百歲。」
相反地,佛陀的弟子比庫們在接受供養之後,卻默默不語。
這是因為佛陀證悟以後的前二十年,要他們如此的。
當時的人就加以比較:「苦行者祝福我們,而敬愛的比庫卻甚麼也沒說。」
很多比庫向佛陀反應這件事,佛陀從此要所有的比庫在接受信徒的供養之後,也要說一些適如其份的祝福。
從此以後,大眾在供養之後,也能夠聽到比庫們適當的祝福,而心滿意足並且建立信心。
但另有其他的苦行者則譏諷地說:「我們嚴格遵守智者的傳統,保持沉默,而沙門果德瑪的弟子則在公眾場合講說法義。」
聽到這種蔑視的話後,佛陀說:「諸比庫!有些人沉默不語是由於無明和膽怯,有些人則是不願意和別人分享深奧的知識。
只知保持沉默的人不是智者,只有克服惡業的人才是智者。」
人如其名
殺生的人不是聖者,不害有情眾生的人才是聖者。270偈
漁夫阿利亞住在沙瓦提城北邊的城門附近。
有一天,佛陀透過神通,知道阿利亞證得初果的機緣已經成熟,就在托缽後回精舍的路上,和眾多比庫走到阿利亞釣魚的地方。
阿利亞瞥見佛陀時,放下釣魚竿,走到佛陀身邊。
佛陀就當著他的面,詢問所有比庫的名字,最後佛陀也問阿利亞他的名字。
他告訴佛陀他的名字是阿利亞。
佛陀告訴他,他名字的意思是聖者,但聖者不傷害任何眾生,而他卻奪走魚的生命,實在有辱他的名字。
他明白佛陀鼓勵他放棄殺害眾生的生活方式,更要培養對眾生的慈悲關懷 (註釋)。
註釋:追求解脫的人絕對不可殺害任何生命,不管其生命多麼小或卑微。
一切眾生必須絕對尊重所有的生命,才能與宇宙究竟和諧。
當今的自然保護理念和運動與此一理念相應。
證阿拉漢果甚難
諸比庫!尚未證得阿拉漢果之前,千萬不可因持戒、苦行、多聞、證禪定、獨居僻靜處或因“我享受凡夫所不能的出家樂。”而心生滿足。271偈、272偈
有一次,一群比庫戒行嚴謹,他們之中有些比庫嚴格奉行苦行,有些則已經證得不來果,他們認為既然已有這些成就,要進一步證得阿拉漢果很容易,有了這種想法之後,他們就去面見佛陀,佛陀問他們:“諸比庫!你們證得阿拉漢果了嗎?”他們說他們已經修行到某一程度,所以要證阿拉漢果並不困難。
佛陀告誡他們:“雖然你們戒行嚴謹或者已證得不來果,但你們不可因此自滿並且認為只差阿拉漢的境界一點點而已。
除非你們已經徹底去除煩惱,否則絕對不可認為自己已經證得阿拉漢果了。”
願我此功德,導向諸漏盡!
願我此功德,為證涅槃緣!
我此功德份,迴向諸有情,
願彼等一切,同得功德份!
Sàdhu! Sàdhu! Sàdhu!
薩度!薩度!薩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