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將要來講巴拉基咖pàràjika的第四條:說虛妄的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這一條學處是如何制定的呢?

 

那個時候,佛陀住在Vesālī韋沙離城的大林Mahāvana的Kūṭāgārasālā重閣講堂 。有很多的比庫他們是互相認識的好朋友,一起住在Vaggumudā瓦咕慕妲河河畔,過雨安居。當時在Vajjī瓦基國這個地區發生了飢荒,穀物難以生長,很多的稻苗在田裡都枯死了,比庫們也因此很難托缽到食物。

 

住在瓦咕慕妲Vaggumudā河畔的這些比庫就在商量說:現在瓦基的這個地區又鬧了飢荒,穀物沒有收成。我們應該要用甚麼辦法才能夠使我們和合無爭,不了尋覓食物疲勞,安穩的在瓦咕慕妲Vaggumudā河畔度過這個雨安居呢?

有一部份的比庫就這樣說:“賢友們,我們可以去為居士們工作、和居士們做工,這樣他們就會給我們食物,我們就能夠和合無爭,安穩地度過這一年的雨安居而沒有飲食之苦。

而有另外一部份的比庫這樣說:哎!夠了,夠了,賢友們。我們不需要去居士們工作,但是我們可以為居士們送信、做差使。這樣的話,他們就會供養我們給我們食物。這樣的話,我們就能夠和合無爭,安穩地度過這一年的雨安居,而沒有飲食之苦。

又有一部份的比庫這樣說:哎!夠了,夠了,賢友們。我們不用居士們工作,也不用居士們跑腿送信,我們只要互相讚歎、互相稱讚說:某某比庫證得了初禪!、某某比庫證得了第二禪!、某某比庫證得了第三禪!、某某比庫證得了第四禪!、某某比庫他是入流果,是初果聖者!、某某比庫是一來聖者!、某某比庫是不來聖者!、某某比庫是阿拉漢聖者!、某某比庫是三明漏盡通聖者!、某某比庫是六通漏盡聖者!……這樣的話,他們就會供養我們。我們就可以和合無爭,安穩地度過這一年的雨安居,而沒有飲食之苦。

 

只需要在居士面前互相讚歎就能獲得供養,這的確是不費力的最高策略。於是這些比庫們就在居士面前互相讚歎對方具足了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某某比庫證得了初禪!、某某比庫證得了第二禪!、某某比庫證得了第三禪!、某某比庫證得了第四禪!乃至某某比庫他是初果聖者!、某某比庫他是一來聖者!、某某比庫他是不來聖者!、某某比庫他是阿拉漢聖者!……就是這樣的去讚歎。

 

而那些居士們就這樣想:唉!我們確實很有福報!我們確實很有功德!這些聖尊為了我們來這裡入雨安居。這些比庫是善行者、持聖戒者、法行者啊!

於是他們就把自己家裡高級的食物,不給自己的父母,不給自己的兒女,不給自己的親友,不給自己的僕人,而把這些食物都供養給那些比庫。就這樣,這些比庫們在飢荒中容光煥發,諸根壯大,皮膚都充滿著光澤。

 

過了雨安居之後,這些比庫就把自己的孤邸Kuti收拾乾淨,按照往例去拜見跋格瓦。到了韋沙離Vesālī城的大林Mahā-vana的重閣講堂,住在其他地區的比庫都餓得面黃肌瘦,皮下的筋脈、皮下的骨頭都可以看得到,渾身無力。唯有在瓦咕慕妲Vaggumudā河畔的比庫們,他們人人都容光煥發,諸根壯大,精神、氣色和皮膚都充滿著光澤。

 

佛陀有個習慣:每當在雨安居結束,有其他遠途來的比庫去拜見的時候,佛陀都會問:“比庫們,你們在那個地方是怎麼樣度過這次雨安居的?你們在那裡如何安忍?你們的飲食足夠嗎?你們是否為了食物而疲勞呢?你們是否和合一致?你們是不是沒有爭鬥,安穩且精進的共住?”

佛陀有時候會明知而問;有時候會明知而不問;有時候會因為有意義的才問;有時候會為了要說法而問。佛陀會因為兩種因緣而問弟子:第一種是為了說法,第二種是為弟子們制定學處。

 

那個時候佛陀就這樣問在瓦咕慕妲Vaggumudā河畔進行雨安居的比庫們:“yathā katha pana tumhe,bhikkhave,samaggā sammodamānā avivadamānā phāsuka vassa vasittha na ca piṇḍakena kilamitthā. ”諸比庫,你們是怎麼樣和合無爭安穩的度過這一個雨安居的呢?

那些瓦咕慕妲Vaggumud河畔的比庫們就回答說:跋格瓦,我們只是互相的讚嘆彼此獲得了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而獲得了供養,如此和合無爭,安穩的度過這一個雨安居的。

佛陀就問:“kacci pana vo,bhikkhave,bhūta. ”你們是不是真的獲得了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

他們回答說:“Abhūta,bhagavā. ”我們沒有獲得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跋格瓦。

於是佛陀就喝斥了比庫他們:“你們這些愚癡人!這不是相應的法!這不是隨順之法!這不是沙門法!這不是清淨行!

愚癡的人,你們甚麼為了口腹而在居士的面前互相讚歎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呢?

愚癡的人,你們寧可用鋒利的牛刀去割自己的肚子,也不應該了口腹去在居士們的面前互相讚歎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甚麼?

諸比庫,如果比庫用牛刀去自己剖腹的話,所受的苦與死苦還不至於墮落到惡趣、苦處、地獄。如果是了口腹的原因而說了空無的上人法,那麼死了的話將會墮落到惡趣、苦處、地獄。愚癡的人,這樣做的話並不會讓沒有信心的人生起信心,並不會讓已經有信心的人得到增長;你們這樣做只能夠讓那些沒有信心的人不產生信心,讓那些已經有信心的人喪失信心,部份轉向於各種外道。”

 

喝斥完那些瓦咕慕妲Vaggumud河河畔的比庫們,然後佛陀對著僧團繼續說:“在這個世間上,存在著五大賊。

哪五大賊呢?諸比庫,在這個世間上有一類的大賊,他們這樣想‘我被百千位隨從所圍繞,我當要遊走於村落、市鎮、國都,我想要殺就可以殺;我想要砍就可以砍;我想要燒就可以燒’,他這樣想了之後就率領著百千位隨從,流竄與遊走於村落、市鎮、國都,他們想要殺就可以殺;他們想要砍就可以砍;他們想要燒就可以燒。

同樣的,有一類的惡劣比庫,他們被百千位隨從所圍繞,他們遊走於村落、市鎮、王都,他們接受在家人和出家人的恭敬、尊重、禮敬,他們接受在家人和出家人的衣服、飲食、住所、醫藥的供養,這是世間的第一類大賊!”

這一段話所說到的pāpabhikkhu惡劣比庫,是指那些犯戒的比庫。或者更精準的說:這裡的比庫並不是指那些犯了巴拉基咖pàràjika的比庫,其他的經藏出處也許可以說是,但是在這個地方是指那些不遵守戒律的比庫。如果是有一些比庫,他能夠自行背誦經藏,通達論藏,嚴持律教,他們尊重巴利聖典和義註,他們根據巴利聖典和義註到處去弘揚佛法,他們去教導他人,了他們的利益而去說法。這一種比庫如果獲得了佛陀在上述所提到的恭敬、尊重、禮敬、供養,他不僅不違反這個學處,而且他可以堪稱“傳統傳承的鞏固者”,以及“佛陀教法的光輝”,在義註是這樣說的。

 

佛陀接著又這樣說:“又有一類的惡劣比庫,他們學習​​如來的法和律之後佔為己有。坐在大眾中說法。人們聽了惡劣比庫說法之後,生起了信心、生起了歡喜心就說:啊!尊者,這些美妙的法和這些律,你是從哪裡學來的啊?那位惡比庫就說:這是我自己知道的。”因佛陀所說的教法,是用四個不可數以及十萬大劫那麼漫長的時間,圓滿了三十種巴拉密而證得的。有一類的惡劣比庫在佛陀或者其他的弟子面前學習了律跟法之後,回到自己的地方。這樣的惡劣比庫就把從佛陀、導師那裡,從同梵行者那裡所聽來的東西,不去指出自己是從佛陀、導師那裡得來,而把它當作是自己所有的,這種人就稱是竊盜佛法的賊,這也是第二類的大賊。 ”

 

佛陀又說:“世間還有另外一類大賊:是有一類的惡劣比庫,他用沒有根據的言論去毀謗行清淨梵行的人。這是世間第三類的大賊!”也就是說,有一類的比庫出於忌妒、傲慢、不滿、嗔恨等等,他去捏造事實,用沒有根據的惡行、行性行等去誹謗那些持戒清淨,過著清淨梵行生活的比庫,這是世間的第三類大賊。

 

世間又有第四類的大賊,佛陀說:“諸比庫,又有另外一類的惡劣比庫,他用僧團的物品、資具,例如:園林、園林的地方、場地、林地、住地、住處的用地、床座、被子、枕頭、銅罐、銅壺、剃刀、斧頭、鋤頭、土鍬、竹編物、草編物、木製品、陶製品,用這些去攝受俗家。”

也就是說有一些惡劣比庫為了巴結、討好在家人,會把屬於僧團的物品拿來送給在家人,這樣子擴大自己的徒眾,使得在家人跟隨著他、信仰著他,這是世間的第四類大賊。 

 

佛陀說:“世間還有另外一類大賊,這一類的大賊是在擁有天、魔、梵天、沙門、婆羅門,諸天與人當中最上的賊,就是說虛妄不實的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他不僅騙人,還用上人法去騙人;自己沒有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去說自己擁有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

佛陀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去喝斥、譴責這些瓦咕慕妲Vaggumud河河畔的比庫們,就對僧團制定了一條學處,佛陀說:“Yo pana bhikkhu anabhijāna uttarimanussadhamma attupanāyika alamariyañāadassana samudācareyya–‘iti jānāmi iti passāmī ti’,tato aparena samayena samanuggāhīyamāno vā asamanuggāhīyamāno vā āpanno visuddhāpekkho eva vadeyya–‘ajānamevaāvuso,avaca jānāmi,apassa passāmi. Tuccha musā vilapi nti’,ayampi pārājiko hoti asavāso.任何的那些比庫,如果他自己沒有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而自己宣稱有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這也是巴拉基咖pàràjika,不共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南傳上座部佛教 的頭像
    南傳上座部佛教

    南傳上座部佛教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