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傳上座部佛教以朝向解脫爲主流,但是在南傳上座部佛教典籍中也記載有菩薩的修行方法,稱爲「大菩提乘Mahàbodhiyàna」,而且自古至今皆不乏其實踐者。
一、南傳佛教菩薩道思想的起源
南傳佛教有關菩薩道思想的經典,主要收錄於巴利語三藏聖典經藏 小部中的《本生經》、《佛種姓經》、《所行藏經》及其註疏。其中:
1、《本生經Jàtaka》講述了佛陀在過去無量劫生死輪迴中行菩薩道、修行巴拉密的故事;該經共分爲22集,收錄了547個佛本生故事。
2、《佛種姓經Buddhava§sa》,又可以翻譯爲《佛史》,共分爲二十八品,主要內容講述了包括佛陀在內的二十八位過去諸佛。
3、《所行藏經Cariyàpiñaka》,分爲三品,用偈頌體裁講述了佛陀過去生行十巴拉密的三十五個本生故事。依據《佛種姓經》中記載,佛陀在成道後的第二年,回到了母國迦毗羅衛城,住在尼拘律陀園。佛陀爲了降伏因出身高貴而驕傲自大的釋迦皇族,特地顯現了雙神變。沙利子尊者知道事由經過後,帶著五百位常隨阿拉漢來到佛陀面前,請求佛陀講述其過去生中行菩薩道及圓滿巴拉密的故事,於是佛陀講述了其從燃燈佛時代的須彌陀智者(Sumedha善慧、妙智)一直到維山達拉國王時代漫長時間中修行菩薩道的《佛種姓經》。南傳佛教的菩薩道思想即源出於此。
二、十種巴拉密
根據南傳佛教經藏,一位行菩薩道的菩薩必須實踐十種巴拉密,也即導向成佛的十種方法。它們依次是:佈施、持戒、出離、智慧、精進、忍耐、真實、決意、慈與捨。巴拉密是與大悲心和方法善巧智相應而又沒有受到渴愛、我慢與邪見污染的高尚素質。
大悲心(Mahà Karuõà)是視一切眾生如親生兒子的深切憐憫,這種大悲心強大到足以使菩薩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來幫助一切眾生脫離苦海。
方法善巧智(Upàya kosalla¤àõa)是把佈施、持戒等十種善行轉變為菩提資糧的智慧,也即只視成就等正覺爲唯一目標。所有的巴拉密皆以大悲心與方法善巧智爲基礎而且必須具備此兩種基本條件的佈施、持戒等,才能被稱爲巴拉密。 其中:
1、佈施(dàna)巴拉密是以大悲心與方法善巧智爲基礎,願意捨棄所擁有的身外物,甚至自己的肢體或生命來幫助他人的善思。
2、持戒(sãla)巴拉密是以大悲心與方法善巧智爲基礎的身善行和語善行。
3、出離(nekkhamma)巴拉密是在明瞭慾樂與生命界的不圓滿之後所生起的捨棄慾界之心。
4、智慧(pa¤¤à)巴拉密是毫無錯誤地透視諸法之共相與特相的心所。
5、精進(vãriya)巴拉密是爲眾生之福利而付出的身與心的努力。
6、忍耐(khanti)巴拉密是忍受別人對自己所犯之錯的忍耐力。
7、真實(sacca)巴拉密是只說誠實不欺的真實語言。
8、決意(adhiññhàna)巴拉密是對利益眾生之善行毫不動搖的決心。
9、慈(mettà)巴拉密是爲眾生之福利與快樂所做的祈願與奉獻。
10、捨(upekkhà)巴拉密是對所有好與惡之法捨棄愛與恨,採取平等和無分別的態度。
總之,一切巴拉密都擁有利益眾生的特相,協助眾生或不猶豫的修習巴拉密的作用,現起爲希望他人獲得幸福或願證悟佛果,近因是大悲心與方法善巧智。
三、巴拉密的基本條件
各種巴拉密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是:
至上願(abhinãhàra)。
即發願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一位修行者在第一次被授記成爲菩薩時,他必須具備八個條件,即:
⑴他必須是人;
⑵他必須是男性;
⑶具備只需通過聽聞佛陀的簡要開示即能夠證悟阿拉漢果的能力;
⑷遇見在世的佛陀;
⑸他必須出家成爲一位佛教比庫或相信業因與果報的沙門;
⑹他必須成就四禪八定與五神通等聖德;
⑺增上行,有能夠完全地奉獻自己生命給佛陀的極強誠意;
⑻擁有不畏任何艱難去成就佛果的極強善慾。
當具備以上八個條件時,所發的至上願才能生效。在至上願生起之後,修行者即被佛陀授記為「菩薩Bodhisatta」。在至上願生起那一刻,菩薩即進入「大菩提乘行道Mahà- bodhiyàna-pañipatti」,他一定將在未來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決不退轉。此後,菩薩可以不需要導師的幫助而單單憑著自己的能力引發正確地實踐諸巴拉密的「巴拉密思擇智pàramã- paricaya¤àõa」,而此智是他未來證悟「一切知智」的先兆。
- 大悲心與方法善巧智。
跟至上願相同,大悲心與方法善巧智也是十巴拉密的根本條件。通過此二法,菩薩得以持續不斷地為眾生謀求福利和快樂,完全沒有顧慮到自身的利益,也不會對極為艱難且非常人所能行的菩薩道感到害怕。
四佛地。
有如至上願、大悲心與方法善巧智,四佛地也是巴拉密的根本條件:
⑴精進(ussàha),這是修行巴拉密、捨離與善行的精進力。
⑵上智(ummanya),即方法善巧智。
⑶決意(avatthàna),是對修菩薩道不可動搖的決心。
⑷利益行(hitacariya),即培養慈悲心。
因爲此四個因素有利於成就正等正覺,所以名爲四佛地。
4、十六種內心氣質(ajjhàsaya)
內心氣質即是傾向或性格,它影響人之個性的形成。內心氣質可分為兩種,即善與惡。善的內心氣質有十六種,即:傾向於出離、隱居、無貪、無瞋、無癡、解脫及十種巴拉密。
5、省察智(paccavekkaõa¤àõa)
省察不修行佈施等十種巴拉密的壞處與修佈施等十種巴拉密的好處。
6、十五種行(carana)、五種神通(abhi¤¤à)及它們的組成部份
十五種行是持戒、以正念攝受六根門、於食知足、晝夜精進、信、念、慚、愧、勤學、精進、慧、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
五神通即神足智(如意智)、天耳智、他心智、天眼智、宿住隨念智(宿命智)。
三、圓滿巴拉密的時間
南傳佛教把菩薩分爲三類,即:
1、慧者菩薩(pa¤¤à-dhika),又稱爲敏知者菩薩,他們慧強信弱。如果他有意願在被授記那一世證悟聲聞弟子菩提的話,他有足夠的善行使他在佛陀尚未講完一首四行偈的第三行時即證悟阿拉漢果,連同六神通與四無礙解智。
2、信者菩薩(saddhàdhika),又稱爲廣演知者菩薩,他們慧中信強。如果他有意願在被授記那一世證悟聲聞菩提的話,他有足夠的善行使他在佛陀尚未講完一首四行偈的第四行時即證悟阿拉漢果,連同六神通與四無礙解智。
3、精進者菩薩(vãriyadhika),又稱爲所引導者菩薩,他們信慧皆弱。如果他有意願在被授記那一世證悟聲聞菩提的話,他有足夠的善行使他在佛陀剛講完一首四行偈的第四行時即證悟阿拉漢果,連同六神通與四無礙解智。
三類菩薩圓滿巴拉密的時間有所不同。慧者菩薩圓滿巴拉密的時間需要四阿僧祗劫與十萬大劫;信者菩薩需要八阿僧祗劫與十萬大劫;精進者菩薩需要十六阿僧祗劫與十萬大劫。以上的時間是從被授記爲菩薩之後算起。猶如種稻必須經過固定的時間才能開花、結果與成熟。同樣,每一類菩薩只有在固定的期限內修行巴拉密,巴拉密才能達到圓滿,才能成就佛果。每一類菩薩皆不可能以任何方法在固定的期限之前證得佛果,因爲他的智慧還未成熟,成佛的條件也就不能具足。
四、巴拉密的利益與果德
根據《經藏 經集 犀牛角經》註疏中說,巴拉密帶來的利益是不會投生至以下十八處:1、天生瞎眼,2、天生耳聾;3、生爲瘋子,4、生爲啞吧,5、天生殘廢,6、生爲野人,7、生於女奴之胎,8、生爲頑固邪信者,9、生爲變性人,10、造五逆惡業者,11、麻瘋患者,12、小於鵪鶉,13、生爲「饑渴餓鬼」、「燒渴餓鬼」或「起屍阿蘇羅」,14、生於阿鼻地獄與「世界中間地獄」,15、生爲他化自在天魔王,16、生於無想天界與淨居天界,17、生於無色天界,18、生往他方世界。
此外,菩薩無論投生到哪裡,他都不會感到極端的痛苦,皆能獲得長壽、相貌美好、出身高貴、具有財勢、言語可信、有大威神力等,這些都是巴拉密帶來的利益。
圓滿巴拉密所成就的果報是以阿拉漢道智與一切知智為首的無量之佛陀素質,即證悟佛果。佛陀的素質包括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身光八十腕尺,以色身為根基而具足的十力智、四無畏智、六不共智和十八不共法等無量素質的法身。
總之,佛陀的一切美德素質皆是巴拉密之果。
巴拉密:巴利語paramã的音譯。是以大悲心與行善的方便善巧智為基礎的聖潔素質,例如:佈施、持戒等;而且這些素質必須不受渴愛、我慢與邪見所污染。古代音譯作波羅蜜多。
菩薩如何累積巴拉密
如果想在物質上給予他人援助,我們自己,首先必須賺取財物。同樣地,爲了給眾生穿上戒行的裝飾,菩薩首先清淨自己的戒行。 有四種淨化戒行的方式:
一、淨化自己的良善傾向。
二、從他人處受戒。
三、自己不違反戒。
四、懺悔不小心所違反的戒。
通過這四種方式,菩薩淨化自己的戒行。
關於持戒,又可分為止戒與行戒兩種。
止戒,是不做佛陀和其他聖人所禁止的事。如果他們說:「這是錯的,是不應該做的,是應該被禁止的。」你就不應該去違反,去做那些被聖者所禁止的事。因此,不殺生、不偷竊、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粗口、不綺語、不貪婪、不嗔恨、不邪見,這十種是爲止戒。
行戒(作持戒),是向應該受尊敬的導師、雙親、善友等等致敬以及向他們實踐無可指責與有益的責任,例如:熱心公益和助人善行、宣揚互愛的善良風氣。菩薩如何持止戒?菩薩對眾生有大悲心,即使在夢中,他也不會對眾生有嗔恨心。因此,他戒除殺生。由於菩薩,擁有時刻獻身助人的精神,所以他對待別人的財物,就有如在握著一條毒蛇,絕對不會有偷竊的傾向。在身爲沙門或隱士時,菩薩獨身修習梵行。他不單單只是避免同婦女行房事,也避免《經藏 增支部》裡,所提到的七種色慾小束縛,即:
一、樂於女人的撫摸;
二、樂於和女人嬉笑;
三、樂於和女人眼對眼互相注視;
四、樂於隔牆聽女人的笑聲、歌聲與哭聲;
五、樂於回憶過去與女人相處的歡樂;
六、樂於觀看他人享受慾樂及希望獲得這種快樂;
七、希望投生慾界天享受慾樂。基於菩薩連色慾的七小束縛都避免,對他來說,破邪淫戒是完全不可能的。並且,他從很久以前,即已戒絕邪淫。
在身爲在家人時,菩薩絕不會放縱,甚至只是一個對別人妻子生起爲念的念頭。於說話時,菩薩避免四種不正當的語言,他只說真實的話,只說有助於朋友間和平相處的話。他只說親切、友善的話以及在適當的時候講適度的佛法。在平時的意識裡,菩薩的心,沒有貪婪的想法(指貪圖他人之物),沒有嗔恨的想法(指想害人之心)。菩薩時常接受真理,信受正見,具有眾生自業智。他對修習正法的沙門與隱士,有著充分的信心與善意。菩薩如何修習行戒?他對朋友時常保持歡迎,有敬意及有禮的合掌問候與招待他們。
對於病人或殘疾者,菩薩會親自而周到地服侍他們。對於聽聞善法、正法、佛法,他在聽了之後,都會表示出歡喜、讚同、信受。菩薩讚賞佈施、持戒、出離、忍辱等等美德,他稱讚一切的有德之人。對於一些惡人加諸於他身心上的侮辱,菩薩都能夠耐心地忍受並且還能不斷的重複回憶,這些惡人於過去曾經對他的恩惠。菩薩在任何時候,都會隨喜讚歎別人的善行並奉獻自己的善行與善業,以便努力證得佛陀。
菩薩時刻不忘記修習善法。若他做了錯事,他會立刻承認,不會嘗試去隱瞞,他會向賢友或同修們懺悔。由於菩薩修行越來越多的善法,所以他的十種巴拉密善業資糧成就,也就會越來越高。同樣地採取自己可以接受,同時又可利益眾生的方式,菩薩善巧而精進地爲眾生服務。當他們受到疾病的折磨時,菩薩會盡力去解除他們的痛苦。當不幸降臨在他們的身上,例如:危害到他們的親戚、財富、健康、戒律、信仰時,菩薩會帶給他們安慰和消除他們的痛苦。在任何時候,菩薩都會正義地指出,人們需要被糾正的不當行爲,帶領他們脫離邪惡而建立善行。對於應該受到幫助與鼓勵的善人,菩薩則給予援助及正義上的支持。在聽到過去的菩薩,如何付出最高尚的努力,圓滿最難執行、具有不可思議的力量和肯定爲眾生帶來快樂與福利的巴拉密、捨離與善行時,他也完全不害怕、不氣餒與不灰心。他會思維:「過去諸菩薩也跟我一樣只是人而已,然而,通過持續不斷地修行戒、定、慧與十種巴拉密,他們會證得正等正覺的佛陀。 而我也將實行完整的戒學、定學、慧學三學以及十種巴拉密資糧,跟過去諸菩薩一樣,我也將證得正等正覺的佛陀。」因此,以信心爲先軀再通過不氣餒的精進,菩薩實行並成就,戒、定、慧三學與十種巴拉密。 再者,菩薩不會宣傳自己的善行;反之,他會毫不隱瞞地坦率的承認自己的過錯。他少慾知足、樂於隱居,而不混雜於社會之中。菩薩忍受種種的苦難,不對任何的事物,生起貪慾或煩躁的反應。他不傲慢自大、不惡意地說罵人的話、也不說廢話。
菩薩安寧、平靜並脫離不正當與虛偽的生活。他具有正當的身語行為以及正當的托缽去處。對最微小的過錯,他也能看出它的危險。因此,一直以來,菩薩都很嚴謹地持戒。
由於對身體與生命沒有執著,菩薩全心全意、不斷地投入於善行,只爲了證得涅槃與無上正自覺的佛陀。他不會對身體與生命有最微小的執著;反之,他會隨時捨棄它們。他去除會敗壞德行的污染因素,例如:生氣、惡意、怨恨等。菩薩不會對小小的佈施、持戒、出離、忍辱等成就感到自滿,而會不斷地為更高層次的目標奮鬥。由於擁有這樣的精進,菩薩的禪定、智慧等成就,不會衰減或停滯不前,而不斷地朝向更高的境界成長與邁進。
於漫長的輪迴裡,菩薩一直如幫助盲人去到目的地一般,去引導眾生走上正確的道路。在實際地操作中,對於盲眼之人,菩薩會幫助他走上好路。對於聾啞之人,他以手勢與他們溝通。對於身障人士,菩薩會提供椅子或交通工具,有必要時還會親自背他們到達目的地。在許多時候,菩薩勤奮地致力於令無信心的人建立起信心,令懶惰的人培育起精進力,令沒有正念的人培育起正念,令煩躁與多憂慮的人培育起定力,令愚癡迷糊的人培育起智慧。菩薩努力使受到五蓋干擾的人,得以克制貪、嗔、昏沉睡眠、掉舉惡作、疑蓋。也使那些受到貪慾、嗔恨與殘忍惡念壓迫的人,得以去除這些壓迫力。諸多世輪迴以來,菩薩一直感恩幫助過他的人。
若在當世相遇,菩薩會以親切的言語,來問候他們;並以同等或更多的份量,來回報他們以及在他們遭遇不幸時成為他們的良伴。在明瞭眾生各種不同的本性之後,菩薩幫助他們解脫惡法的困擾並幫助他們培育善法。他親近他們,以實現他們的需要與願望。這是指和他們作朋友,以便幫助他們遠離惡法而建立美德。菩薩通過佈施、愛語、利行、同事這四攝法,來達到幫助眾生與利益眾生的目標。例如:他佈施給予喜歡接受佈施的人;說愛語給喜歡聽友善話的人;展示一個有益處的生活(利行),給認同這類生活的人;以平等心對待,喜歡別人對待他們有如對待自己一樣的人(同待)。
同樣地,菩薩在幫助他人的時候,絕不會傷害他們或與他們爭吵;絕不會羞辱他們或讓他們感到後悔;絕不會輕視或專門挑他人的毛病與缺點。在與人相處時,菩薩從不自居高尚,絕不會傲慢而能保持謙虛。他不對別人保持優越的態度,卻也避免在不當的時候與別人相處,也不對別人過度的親切。
一般,菩薩只在適當的時間與地點,跟值得交往的善友相處。他不會在某人的朋友面前,提起那人的壞處;或在某人的敵人面前稱讚那人。菩薩不跟不適合於交往的人,有密切的關係。他不拒絕適當的邀請,卻也不過度地縱容他人的要求。 他不接受超過他所需的份量。 通過講解信的功德,菩薩鼓勵有信心的人,使他們感到歡喜。對於具有戒行、勤學、佈施和智慧的人,他講解以上的素質以鼓勵他們,使到他們感到喜悅。若菩薩成就了禪定與神通,通過這些力量,他會激起怠惰於修善行之人的恐懼,顯現出神通給他們看到;展現某些惡道的恐怖,令懶惰於修善者生起悚懼。菩薩使到那些沒有信心與其它美德之人建立起信心以及帶領他們接觸善法或佛法。他幫助那些已具有信心、戒行、佈施、智慧等美德之人,達到成熟。如此,菩薩的行戒(作持戒),就有如無量善行的洪水一般,一世又一世地變得越來越強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