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佛陀教育 (87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1733  

在我們果答瑪佛陀的教法裡面,例如:在這正法住世5000年當中,依照佛陀的教法而證悟的這種人都是弟子,他不可能再成為佛陀了,他也沒必要成為獨覺。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33  

南傳上座部佛教以朝向解脫爲主流,但在上座部典籍中也記載有菩薩的修行方法,稱爲「大菩提乘」 (Mahàbodhiyàna),而且自古至今皆不乏其實踐者。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律藏Vinaya piaka》

是跋格瓦各弟子制定的戒律教誡和生活規則,依內容可分三大部份:經分別(Sutta-vibhaga)、篇章(Khandhaka)和附隨(Parivāra)。《律藏》分五大冊,把“經分別”分《巴拉基咖》和《巴吉帝亞》兩冊,把“篇章”分《大品》和《小品》兩冊,《附隨》獨立一冊。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33  

佛陀舉出投生在娑婆世界的八個不幸時期(八難)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斷煩惱與證道

所謂勤奮修戒、定、慧,熄滅貪、瞋、痴。導致生死諸苦之因是煩惱,有煩惱就必定有生死諸苦,這是世間之因果。要出離生死就必須斷除煩惱,通過修習戒學、定學、慧學,在證悟聖道時則可以斷除煩惱,這是出世間的因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33    

當時,世尊住在沙瓦提城。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33    

過去的六位佛陀分別是: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33    

流轉的相是生,無明的迷惑是生的根源。如想不死,唯有生,唯有斷除無明。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r 22 Sun 2015 19:24
  • 涅槃

1733    

涅槃是生命的最高境界,因為它是不生不死的。涅槃是遠離塵世的永恆幸福,不是那些沉迷於世間感官欲樂的人,所能理解與體驗得到的;涅槃是由寧靜中獲得,它是佛教徒的終極目標。甚麼是涅槃?要知道涅槃是甚麼並不容易,要知道涅槃不是甚麼,反而容易得多了。涅槃不是空洞的寂滅;否則,佛陀離開家庭、王國以及四十五年的弘法生涯──整個都是空洞無意義的。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33  

佛陀從未說過眾生平等,因為屬於概念法的眾生,是不可能平等的。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33    

問:佛陀的一切知智是代表無所不知嗎?還有就是證得三明六通的大阿羅漢,比如馬哈摩嘎喇那(目鍵連)尊者,是不是他也沒有能力知道烏鴉為什麼是黑的?天鵝為什麼是白的?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33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33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33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0364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33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33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時,世尊住在巴拉納西仙人落處的鹿野苑。

於其處,世尊對​​五眾比庫說:「諸比庫,有二極端乃出家者所不應實行。哪兩種呢?凡於諸慾而從事此慾樂享受者,乃卑劣、粗俗、凡庸、非聖、無意義;凡從事此自我折磨者,乃苦、非聖、無意義。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18206321572330.jpg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33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