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4-1:菩薩(包括彌勒菩薩)是凡夫(puthujjana)嗎?如果彌勒菩薩是像我們一樣的凡夫,那麼當他下生人間來成就彌勒佛時,他成佛的情況與我們的情況有甚麼不同?218
答 4-1:不同之處是他的巴拉密(pàramã)已經成熟,就像在我們的釋迦牟尼佛還是菩薩悉達多(Siddhattha)太子一樣。這些菩薩已經以無數生累積了他們的巴拉密。
有十種巴拉密:
1)布施(dàna)
2)持戒(sãla)
3)出離(nekkhamma)
4)智慧(pa¤¤à)
5)精進(vãriya)
6)忍耐(khantã)
7) 真實(sacca)
8)決意(adhiññhàna)
9)慈(mettà)
10)捨(upekkhà)
這十種巴拉密成熟時,將促使菩薩離俗出家,即使他仍在享受欲樂。在最後一生,菩薩會結婚並生有一子, 這是法的定律。我忘記了彌勒Arimetteyya菩薩的妻子和兒子的名字。根據上座部三藏,那是他的最後一生,因為包括佛陀在內的所有阿拉漢般涅槃之後都不會再生。般涅槃即是生死輪迴的終點,他不會再投生到任何地方。219
以我們的悉達多菩薩為例:在他的最後一生,覺悟之前他還是一個凡夫。為甚麼呢?當悉達多太子十六歲時,迎娶亞壽塔拉(Yasodharà)公主,並生了一個兒子。他享受了超過十三年的欲樂。他雖然沒有左邊五百名天女,右邊五百名天女,但被兩萬名妃子所圍繞,這是享受欲樂(kàmasukhallikanuyogo)。
拋棄這些欲樂之後,他在伍盧韋叻林(Uruvela)修苦行。經過六年毫無用處的修行後,他放棄了它,轉修中道,不久便證悟正覺。他在覺悟之後教導的第一篇經文──《轉法輪經Dhammacakkappavattana sutta》中宣稱:ßKàmesu kàmasukhallikànuyogo hãno, gammo, pothujjaniko, anariyo, anatthasa§hito.û“凡沉迷於諸欲而欲樂享受者,乃卑劣(hãno)、粗俗(gammo)、凡庸(pothujjaniko)、非聖(anariyo)、無益的(anatthasa§hito)。”(S.5.1081)
這意味著沉迷於欲樂享受並非聖者的行為。欲樂是無益的,雖然它們可以帶來世間的利益,例如:人間的快樂、天界的快樂和梵天的快樂,但它們無法帶來出世間的利益,即只有通過道智(magga¤àõa)和果智(phala¤àõa) 才能享受的涅槃之樂。
因此,佛陀在第一次說法中宣布了沉迷欲樂的人仍是凡夫。當他還是菩薩時,也曾沉迷欲樂,在王宮中與亞壽塔拉(Yasodharà)一起生活。當時他也是一名凡夫, 因為享受欲樂是凡夫的行為。
並非只有我們的菩薩如此,每一位菩薩都是如此。在座的聽眾可能有很多菩薩,請你們仔細考慮這一點:在座的菩薩是凡夫(puthujjana)還是聖者(ariya)呢?我想你們可能知道答案了。
218帕奧西亞多當時的聽眾絕大多數都是北傳佛教信徒,他們的目標並非證悟阿拉漢,而是成佛。
219見問答5-4所引佛語,p.275。
問 4-2:完成禪修課程之後,禪修者能證悟道智和果智嗎?如果不能,原因何在?
答 4-2:或許可以,這取決於他的巴拉密(pàramã)。以披樹皮的拔希亞(Bàhiya Dàrucãriya)為例220,他曾經在咖沙巴佛(Kassapa Buddha)的教法時期中修習止觀達到行捨智(Saïkhàrupekkhà-¤àõa),他修了大約兩萬年,但卻不曾證悟任何的道智和果智, 因為他曾得到勝蓮華(Padumuttara)佛陀的授記,將成為速通達者(khippàbhi¤¤a),即在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中成為最快證悟阿拉漢的弟子。因此,他的巴拉密只有到那時才能成熟221。同樣,其他在釋迦牟尼佛教法時期證得四無礙解智(Pañisambhidà-¤àõa)的弟子(sàvaka),也都曾在過去諸佛的教法時期內修習止觀達到行捨智:這是法的定律。他們證得的四無礙解智是:
1)義無礙解智(Atthapañisambhidà ¤àõa):對果,即苦聖諦的觀智;
2) 法無礙解智(Dhammapañisambhidà ¤àõa):對因, 即苦集聖諦的觀智;
3) 辭無礙解智(Niruttipañisambhidà ¤àõa):對語法, 尤其是巴利語法的智慧;
4)辯無礙解智(Pañibhànapañisambhidà ¤àõa):對前三種無礙解智的觀智。
成就四無礙解有五種因(pàramã)222:
1)證得(adhigama):即證悟阿拉漢道果,或任何其它道果;
2)經教(pariyatti):即學習經典教理;
3)聽聞(savana):專注、恭敬地聆聽法義;
4)遍問(paripucchà):討論聖典和義註中深奧的段落和釋義;
5)宿行(pubbayoga):曾在過去佛的教法時期修習止觀達到行捨智(Saïkhàrupekkhà¤àõa)。
在現在的教法時期中修行但無法證悟涅槃的人,是因為他們的巴拉密尚未成熟。原因也有可能是他們曾經得到過去佛陀的授記,或者曾發願要在彌勒佛等未來佛的教法時期解脫輪迴(sa§sàra)。例如:有兩千名都是普通阿拉漢的比庫尼與亞壽塔拉在同一天般涅槃。在燃燈佛(Dãpaïkara)的時代,她們曾發願要在釋迦牟尼佛的教法時期解脫輪迴,即需經過四個不可數又十萬大劫的時間。成為普通阿拉漢並不需要花那麼長的時間累積巴拉密,但這兩千名比庫尼一直在生死輪迴中流轉這麼長久只是因為她們的心願,而非獲得授記的緣故。
220 <拔希亞長老傳記Bàhiyatthera Apadàna >(Ap.2.54.6及其義註)
221 <披樹皮的拔希亞長老故事Bàhiya Dàrucãriyatthera vatthu>(A.A.1.216)
222《清淨之道·慧的分類論Pa¤¤àpabhedakathà》(Vm.429)
問 4-3:若禪修者完成課程,但還未能證悟道智與果智,如果他的定力退失,觀智是否也會退失?死後他會不會再投生惡趣(apàya)?
答 4-3:他的觀智也可能會退失,但這種機會很小。如果長時間不修行,他的止觀可能會慢慢變弱,然而其修行的業力仍然存在。
巴利經典中有個相關的故事223,它發生在斯里蘭卡。當時,約有三十名比庫和沙馬內拉(sàmaõera)朝禮了咖利阿尼(Kalyàõã)塔寺後,從森林小道走到大馬路上, 看見對面走來一個男人。他在路旁的燒炭場做工,滿身灰塵,身上僅纏著一塊同樣沾滿灰塵的黃色腰布,使他看起來就像一塊大木炭。他剛做完一天的工作,背著一捆撿來的、燒了一半的木柴,頭髮披散在後背,從一條小道走來,然後面朝比庫們站著。
沙馬內拉們見到他後,相互取笑說:“那是你的父親,那是你的祖父,你的叔叔!”他們邊走邊笑。他們問說:“居士,你叫甚麼名字?”被問之後,那男子感到懊惱,隨即放下背負的木柴,整理好衣裳,頂禮大長老(Mahàthera),以便他能停留片刻。
比庫們停了下來,但沙馬內拉們圍聚上來,甚至在大長老面前嘲笑他。那男子對大長老說:“尊者,你們看到我便嘲笑我。你們自認為只是穿上袈裟便算履行了比庫的生活,但你們甚至還沒有成就心一境性。
“我曾經也像你們一樣是沙門,我曾在此教法中有大神通、大威力。我能行走虛空,猶如大地,入地如空; 變遠為近,變近為遠;我能在一刹那遍觀十萬個輪圍世界。但你們現在看到我的手嗎?如今就像猴爪一般。” 他指著一棵樹,接著說:“我曾坐在那棵樹下,就用這一雙手觸碰日月。我坐在日月之上,猶如坐在地上, 用它們來擦我的這一雙足。這些曾屬於我的神通,但卻因為放逸而退失了。切勿放逸!因為放逸,人們才會淪落到這般田地。但那些住於精進的人能終結生、老、死。因此,請引我為戒吧!切勿疏於修習止觀善法。尊者們, 請精進!”
他如此教誡和警告他們。被他的言辭所激勵,三十名比庫生起了悚懼感,站在原地修習止觀並證悟了阿拉漢。因此,止觀可能因為放逸(pamàda)而暫時退失,但它的業力仍然存在。
能證悟涅槃的人有四種。第一種是獨覺佛(pacceka buddha),在此我們不討論。其餘三種分別是:
1)菩薩,2)上首弟子(aggasàvaka)或大弟子(mahàsàvaka),以及 3)普通弟子(pakatisàvaka)。
1)我們的菩薩在燃燈佛的時代即已經成就八定(samàpatti)以及五種世間神通。他在過去世也曾修習止觀並達到行捨智(Saïkhàrupekkhà-¤àõa)。只要當時他願意,他可以在聆聽燃燈佛宣說一首關於四聖諦的簡短偈頌,即能迅速證悟涅槃。但他不想就此證悟涅槃,而是發願在未來成佛,於是他獲得了燃燈佛的授記。
在接著的四個不可數(asaïkhyeyya) 及十萬大劫(kappa)期間,即從燃燈佛的時代直到咖沙巴佛的時代,我們的菩薩曾有九生在佛陀的教導下出家成為比庫。在每一生作為比庫時,我們的菩薩都從事七種修行224:
i)背誦三藏佛語225(Tepiñaka§ Buddhavacana§uggaõhitvà)
ii)善住立於四種遍淨戒226(catupàrisuddhi sãle supatiññhàya)
iii)受持十三頭陀支(terasa dhutaïgàni samàdàya)
iv)住於林野227(ara¤¤a§ pavisitvà)
v)八定(aññha samàpattiyo)
vi)五神通(pa¤ca abhi¤¤à)
vii)培育觀禪(vipassana§ vaóóhatvà)直到隨順智228(yàva anuloma¤ànà§)
必須圓滿這些巴拉密是為了成就一切知智(Sabba¤¤uta-¤àõa)。但在他的巴拉密成熟之前,即從獲得授記直至投生為悉達多太子期間,由於之前所造的不善業,我們的菩薩有時還會投生到畜生界。但是,投生為比庫與投生為畜生的生命期相隔很久。這是作為菩薩的定律。
2)有些上首弟子也會獲得授記。例如:沙利子尊者和馬哈摩嘎藍那(Mahàmoggallàna)尊者即曾獲得最高見佛(Anomadassã Buddha)的授記。大弟子有時也會獲得授記。咖沙巴尊者和阿難尊者即曾獲得勝蓮華佛(Padumuttara Buddha)的授記。在我們佛陀的時代, 所有這些弟子都成為擁有四無礙解智229的阿拉漢。這類阿拉漢也都曾在許多過去佛的時代精通止觀並達到行捨智(Saïkhàrupekkhà-¤àõa),這是法的定律。即使這樣,從他們獲得授記直至我們佛陀的時代, 因為之前的不善業,他們有些人有時也會投生於四惡趣,有時也與我們的菩薩一起投生。這是作為上首弟子或大弟子的定律230。
3) 至於普通弟子,如果他們透徹修習止觀達到緣攝受智(Paccayapariggaha-¤àõa),或生滅智(Udayabbaya-¤àõa),或行捨智(Saïkhàrupekkhà-¤àõa),即使今生尚未證悟任何道果,他們死後也不會投生到四惡趣(apàya)的任何一種。對此,《清淨之道》解釋:ßIminà pana ¤àõena samannàgato vipassako buddhasàsane laddhassàso laddhapatiññho niyatagatiko cåëasotàpanno nàma hoti.û“具足此智的修觀者,在佛陀的教法中得安息、得依處、決定至而名為小入流(cåëasotàpanna)。231”(Vm.691)
因此小入流將能投生到天界,然後有四種情況可能發生。佛陀在《入耳經Sotànugata sutta》中說:232
1)如果小入流一投生到天界即刻思惟佛法,其觀智將清晰地見到法,並迅速證悟涅槃。
2)如果他沒有以觀智思惟法而證悟涅槃,則能通過聽聞擁有神通到天界的比庫所教導之法而證悟涅槃。
3)如果他沒有機會聽聞比庫說法,則可能有機會從說法天人(Dhammakathika-deva)處聽聞到法,例如常童形梵天(Sanaïkumàra Brahmà)等,並通過聞法而證悟涅槃。
4) 如果他沒機會從說法天神處聽聞到法,則可能遇到過去世曾為人時,在同一教法時期中修行的朋友。這些朋友可能會說:“賢友,請憶念我們過去在人世修習的某某佛法。”那時他可能會憶起法,如果修觀,將能迅速證悟涅槃。
關於小入流投生天界,隨後迅速證悟涅槃的例子, 是沙門天子(Samaõa-Devaputta)的故事233。他曾是位精進修習止觀的比庫,他在修行之時死去並往生天界。他並不知道自己已經死亡,投生到天界的宮殿中時還在繼續禪修。在他宮殿中的天女見到他之後,意識到他前生必定是一名比庫,於是在他面前放一面鏡子並弄出一些聲響。他睜開眼睛見到鏡中自己的形象時感到很失望,因為他並不想成為天人,而只想證悟涅槃。
於是他立即下降到人間,謁見佛陀並聽聞佛法,佛陀正在教導四聖諦之法。聞法之後,沙門天子便證悟入流道智(Sotàpattimagga-¤àõa)和入流果智(Sotàpattiphala-¤àõa)。
因此,當一名普通弟子非常精進地修習止觀,甚至達到緣攝受智、生滅智或行捨智,雖然他今生未能證悟道果,但他已經完成的修行很可能使他在未來的某一生中證悟。在死亡之時,禪修者可能沒有強力的止觀,但由於止觀禪修的善業非常強大,善相將呈現於他的意門,他將以此善相為所緣而死亡。由於這種善業,他必將投生善趣,並能夠在那裡證悟涅槃。
然而,如果他能修觀直至臨死速行(maraõàsanna-javana)的刹那,他將成為我們剛才討論的《入耳經》中所提到的第一種人。
223《分別義註·經分別釋Suttantabhàjanãyavaõõanà》(Vbh.A.406)
224《陶師經Ghañikàra sutta》。該經只列出第1、2、3、4項,而第5項為“實行往返義務的沙門法”(gatapaccàgatavatta§ pårayamànà samaõadhamma§ karontà),即不間斷地禪修(止和觀),也包括外出乞食,以及乞食完畢返回住所。從描述菩薩修行的文獻來看,第5項可以分開來解釋為第5 、6 、7 項。在其它語境中,沙門法(samaõadhamma)是指所有這七項修行。(M.A.2.286)
225此即學習經典的義務(ganthadhura),也稱為“學”(pariyatti);第2-7項為修觀的義務(vipassanàdhura),即“修”(pañipatti)。參見p.12。
226關於四種遍淨戒,見問答2-3,p.125。
227雖然住於林野包含在十三種頭陀支之內,但義註為了強調而特別指出此點。
228此即行捨智(Saïkhàrupekkhà-¤àõa)。
229關於四無礙解智,見問答4-2,p.221。
230《清淨之道·慧分類論Pa¤¤àpabhedakathà》(Vm.429)
231《清淨之道》的複註解釋:從勝義諦來說,“安息”是指聖果,“依處”是指聖道,而他在此階段雖然尚未證得道果,但已住立於證悟 的方法修行,就像已得安息者、已得依處者一樣。又或者“得安息” 是指已證得見清淨,“得依處”是指已證得度疑清淨。“決定至”是指將投生善趣。入流聖者已以出世間聖道徹底斷除邪見與疑,並決定不墮落惡趣,而修行至此階段的修觀者則以世間觀智暫時鎮伏邪見與疑,猶如入流聖者一般,故稱“小入流”。──中譯註
232《入耳經Sotànugata sutta》(A.4.191);p.162亦曾引此經。
233關於沙門天子的因緣,記載於《天女經Accharǎ sutta》的義註。(S.A.1.46)
問 4-4:完成課程的禪修者若還未能證悟涅槃,他能否得到法住智(Dhammaññhiti-¤àõa)?如果可以,這種智慧會退失嗎?
答 4-4:是的,他可以證得法住智。
ßPubbe kho Susãma dhammaññhiti¤àõa§ pacchàNibbàne ¤àõa§.û
“蘇西馬,先是法住智,後是涅槃智。”
這是佛陀對蘇西馬的開示。234 蘇西馬是個為了“盜法”而出家的遊方僧(paribbàjaka),但佛陀觀察到他將在幾天內證悟涅槃,因而接納了他。
蘇西馬聽到許多阿拉漢拜謁佛陀並報告他們證悟了阿拉漢,因此蘇西馬問他們是否擁有八定和五神通, 他們回答“沒有”。“如果不擁有八定和五神通,你們怎麼能證悟阿拉漢呢?”他們回答說:ßPa¤¤àvimuttà kho maya§, àvuso Susãmaû,意即:“賢友蘇西馬,我們以純觀乘(suddhavipassanà yànika)斷除煩惱並證悟阿拉漢。” 他不解其意,因此向佛陀提出同樣的問題。佛陀說:ßPubbe kho Susãma dhammaññhiti¤àõa§ pacchà Nibbàne ¤àõa§.û“蘇西馬,先是法住智,後是涅槃智。”
甚麼意思呢?道智並非八定和五神通的結果,而是觀智的結果,因此道智只會在觀智之後生起。在《蘇西馬經》中,所有觀智都屬於法住智。法住智是觀照所有行法、緣生法(saïkhàradhamma)──即名色法及其因──無常、苦和無我本質的觀智。因此,首先是法住智,然後是以涅槃為所緣的道智。
接著, 佛陀開示和《無我相經Anattalakkhaõa sutta》235一樣的三輪教說(teparivañña dhammadesanà)236。開示結束時,蘇西馬證悟了阿拉漢,即使他並未擁有八定或五神通,但也成為一名純觀乘者。當時,他清楚地瞭解佛陀教法的真義。
如果禪修者證得法住智,即使今生未能證悟涅槃, 他的觀智也不會消失,其修觀的業力仍然很強大。如果他是普通弟子,他很可能在下一世證悟涅槃。
234《蘇西馬經Susãma sutta》(S.2.70)
235 S.3.59,<緒論>p.54-55引有此經。
236此處的三輪是指無常、苦、無我三相。
問 4-5:禪修者能只靠近行定237達到出世間成就238嗎?
答4-5:可以。近行定也有明亮、光耀和閃耀的光明,藉助此光,他可以辨識色聚、色法、究竟名法及它們之因,然後他能次第地繼續修觀。
237關於不同禪定的討論,參見問答3-1,p.152。
238這裡應該是指證悟道智和果智。
問 4-6:只用刹那定(khaõika-samàdhi),禪修者能否修行受念處(vedànànupassanà satipaññhàna) 而達到出世間成就?
答 4-6:在此,我們需要對刹那定進行界定。甚麼是刹那定?有兩種刹那定:
1)止禪的刹那定
2)觀禪的刹那定
止禪有三種定:
1)刹那定(預作定的一種)
2)近行定
3)安止定。
止禪的刹那定特指以似相(如入出息似相)為所緣的定力,它屬於近行定之前的定力。這是就止乘者(samatha-yànika)而言的。
對於純觀乘者(suddhavipassanà-yànika),還有另一種刹那定。純觀乘者通常必須從四界差別入手,以證得近行定或刹那定,並見到色聚以及色聚中的四界。《清淨之道》說這是近行定,但《清淨之道》的複注則認為這只是一種隱喻,並非真正的近行定,因為真正的近行定非常接近禪那。239
然而,修習四界差別並不能證得禪那。當禪修者能夠見到各別色聚中的四界時,那時他已擁有深定,並擁有明亮、光耀和閃耀的光明。即使如此,他也無法以它們為所緣而證得禪那。其原因有二:
1)見到各別色聚中的四界, 即是見到究竟色法(paramattharåpa),能見到究竟色法是甚深微妙的事。他無法以究竟法為所緣證得禪那。240
2)即使禪修者在分析色聚時定力很深,也無法達到禪那的深度。為甚麼呢?因為色聚一生起即滅去,這意味著所緣總是變化。若專注總是變化的所緣,是無法證得禪那的。
因此,由於修習四界差別不能證得禪那,我們便可以理解,以各別色聚中的四界為所緣的近行定並非真正的近行定,而是刹那定。
接著讓我們來探討觀禪的刹那定,這在《清淨之道·入出息念》一節中有解釋。241
在此,你必須清楚觀刹那定是透徹照見究竟名色法及其因的無常、苦和無我的本質。無法見到究竟名色法及其因,怎麼可能擁有觀刹那定呢?這是不可能的!
當止乘者想要修觀時,他可以先進入初禪,例如入出息初禪,這屬於止。出定之後,他辨識初禪的三十四個名法,並觀照這些禪那法(jhàna dhamma)的生滅本質為無常、苦、無我。對於第二禪等等也是如此。
辨識之時,定力仍然存在。他專注於禪那法的無常、苦、無我的本質,其時他的定力非常深厚且強力,不會轉移到其它所緣。這是刹那定,因為所緣是刹那生滅的, 一生起立即滅去。
同樣地,當禪修者修觀以照見究竟名色法及其因的無常、苦或無我的本質時,他的心通常也不會偏離所緣, 他的心已沉入三相之一。這也稱為刹那定。
如果禪修者不經任何止禪的修習,便能透徹、清晰地見到究竟名色法及其因,那他當然無需修習止禪。但如果不能,他即應選擇一種止業處,培育充分的定力, 以便能夠見到究竟名色法及其因。
但佛陀在《相應部·蘊相應·定經》中說:242ßSamàdhi§, bhikkhave, bhàvetha. Samàhito, bhikkhave, bhikkhu yathàbhåta§ pajànàti.û“諸比庫,應修習定。諸比庫,有定力的比庫能如實瞭知。”
因此,你應培育定力,以瞭知五蘊、五蘊之因以及五蘊的止息;你應培育定力,以瞭知它們的無常、苦、無我的本質。你將能夠見到它們在阿拉漢道和般涅槃之時止息。
佛陀同樣在《諦相應·定經》中教導禪修者培育定力,以便知見四聖諦。243
如果禪修者想要只觀照感受,他應注意佛陀所說的如下事實:ßSabba§, bhikkhave, anabhijàna§ aparijàna§ aviràjaya§ appajaha§ abhabbo dukkhakkhayàya.
Sabba¤ca kho, bhikkhave, abhijàna§ parijàna§ viràjaya§ pajaha§ bhabbo dukkhakkhayàya.û“諸比庫,對一切不證知(sabbaü anabhijànaü)、不遍知(aparijànaü)、不離棄(aviràjayaü)、不捨斷(appajahaü)者,則不可能盡苦。
諸比庫,對一切證知、遍知、離棄、捨斷者,才可能盡苦(bhabbo dukkhakkhayàya)。”
以上經文引自《相應部·六處品》的《不遍知經》244。何謂“一切”?即一切名色法及其因。245 除非以三種遍知(pari¤¤à)瞭知一切,否則無法證悟涅槃。只有以三種遍知瞭知一切者,才能證悟涅槃。
同樣,佛陀在《諦品·尖屋經》中說,若不能以觀智和道智瞭知四聖諦,則無法終結輪迴(sa§sàra)。246 因此,如果禪修者希望證悟涅槃,他必須以三種遍知來瞭知一切名法、色法及其因。
何謂三種遍知?它們是:
1)知遍知(¤àta-pari¤¤à):即名色限定智(Nàmaråpa- pariccheda-¤àõa)和緣攝受智(Paccayapariggaha-¤àõa)。它們是瞭知一切究竟名色法及其因的觀智。
2)審察遍知(tãraõa-pari¤¤à):即思惟智(Sammasana-¤àõa)和生滅智(Udayabbaya-¤àõa)。這兩種觀智慧清楚地瞭知究竟名色法及其因無常、苦和無我的本質。
3)斷遍知(pahàna-pari¤¤à):這是更高的觀智,即從壞滅智(Bhaïga-¤àõa)直至道智(Magga-¤àõa)。
《第一不遍知經Pañhama aparijànana sutta》和《尖屋經Kåñàgàra sutta》這兩篇經文的教導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如果禪修者想要從受念處開始修觀,他應牢記以下兩點:
l 他必須已經辨識究竟色法。
l 只是辨識受是不夠的,他也必須辨識六門心路中與受相應的名法。
然而,事實上只辨識一種法也是有可能覺悟的,但其前提必須是之前他曾經辨識過所有其它法,不管是在今生還是過去生。以沙利子尊者為例,當他聽聞阿沙基(Assaji)尊者誦出一首偈頌時便成為入流聖者,然後他出家成為比庫並禪修。在《逐一經》247中,佛陀講述了沙利子尊者如何善巧地逐一辨識他所證得的禪那的各別名法248。但是,儘管沙利子尊者很精進地禪修,他仍未證悟阿拉漢。
然後有一天,佛陀在向沙利子尊者的侄子教導《長爪經Dãghanakha sutta》時闡釋一種法:受(vedanà)。沙利子尊者當時站在佛陀身後為他搧扇子,並聆聽著佛陀開示。開示結束時,沙利子尊者證悟了阿拉漢果,他的侄子則證悟入流果。(M.2.206) 他只觀照一法即證悟阿拉漢,那是因為他之前已經辨識過所有五蘊了。249
必須重申:佛陀說過如果比庫不能以三種遍知來瞭知一切名色法及其因,他將無法證悟涅槃。因此,禪修者只試圖辨識受(例如苦受),而不透徹地辨識究竟名色法是不夠的。這裡的“不夠”意即他將無法證悟涅槃。
239近行定是指禪那心路中意門轉向心之後、種姓心之前的三個速行心。參見p.81“表1a:禪定心路”及相關注釋。
240《清淨之道· 四界差別修習Catudhàtu vavatthàna bhàvanà》(Vm.308)中解釋,由於四界差別的所緣是自性法(sabhàvadhamm-àrammaõattà),因此只能達到近行定,而非安止(禪那)。複註解釋, 稱其為近行定只是依世俗語(ruëhãvasena) 而已。但是<念死論Maraõassatikathà >(Vm.177)解釋,由於導向出世間定及第二、第四 無色定的前行修習,即使它們的所緣是自性法,仍屬於安止定,即禪那。參見註腳341,p.310。
241《清淨之道·入出息念論ânàpànassatikathà》(Vm.235)
242《蘊相應·定經》(S.3.5),p.51引述此經。
243《諦相應·定經》(S.5.1071),p.34引有此經;參見p.36註腳38引證的相關經文。
244《第一不遍知經Pañhama-aparijànana sutta》(S.4.26)
245在該經中,佛陀將“一切”解釋為: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和意處;色處、聲處、香處、味處、觸處和法處;六內處和六外處接觸時生起的六識(vi¤¤àõa):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和意識;與六識共同生起的六觸(phassa):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和意觸;以及與六觸共同生起的受(vedanà):因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和意觸而生起的樂受、苦受和不苦不樂受。
246《尖屋經》(S.5.1114),<緒論>p.18引有此經。
247《逐一經Anupada sutta》(M.3.93-96)
248關於如何辨識禪那的各別名法,請見p.250“如何辨識禪那心路”。
問 4-7:佛陀是大阿拉漢,那麼佛陀與其他阿拉漢弟子, 如沙利子尊者和馬哈摩嘎藍那尊者有甚麼區別呢?
答 4-7: 佛陀的阿拉漢道必定與一切知智(Sabba¤¤uta-¤àõa)相應,但弟子的阿拉漢道則不然。
弟子的阿拉漢道包括三類弟子菩提(bodhi):
1)上首弟子菩提(aggasàvaka bodhi)
2)大弟子菩提(mahàsàvaka bodhi)
3)普通弟子菩提(pakatisàvaka bodhi)
弟子的阿拉漢道有時與四無礙解智(Pañisambhidà-¤àõa)250相應,有時與六通(abhi¤¤à)251相應,有時與三明(tevijja)252相應,有時純粹只是阿拉漢道:或為俱分解脫(ubatobhàgavimutta)253,或為慧解脫(pa¤¤àvimutta)254,但不可能與一切知智(Sabba¤¤uta-¤àõa)相應。因此,像沙利子尊者和馬哈摩嘎喇那尊者的阿拉漢道都不與一切 知智相應。或者說,佛陀的阿拉漢道不僅與一切知智相應,還與所有其它智慧以及佛陀所有的殊勝德行相應。 另外一點是諸佛(因其巴拉密成熟)無師而自證道智、果智和一切知智,但是弟子則只能通過從佛陀或佛弟子那裡聽聞有關四聖諦之法,才能證悟道智和果智, 沒有老師,他們無法獨自修行。這是區別之處。
249關於證悟者過去世修行的細節,見問答4-3,p.223,以及問答5-2,p.2。
250關於四無礙解智,見問答4-2,p.221。
251 1) 神變通(iddhividhà),2) 天耳通(dibbasota),3) 他心通(parassa
cetopariya¤àõa),4) 天眼通(dibbacakkhu),5) 宿住隨念通(pubbe-nivàsànussati),6) 漏盡通(àsavakkhaya)。
問 4-8:甚麼是中陰身(antarabhava)?
答 4-8:根據上座部三藏,並沒有所謂的中陰身(antara-bhava)。在死心(cuti citta)及緊接著的結生心(pañisandhi-citta)之間,不存在任何心識刹那或所謂中陰之類的狀態255。如果一個人死後投生到天界,那麼,在他的死心與天界結生心之間沒有任何心識剎那或所謂的中陰身。死亡一發生,天界結生心即刻生起。同樣地,如果一個人死後投生地獄,在他的死心與地獄結生心之間,也沒有所謂中陰之類的東西,他死後直接墮入地獄。
中陰身的觀念通常這樣產生:某些人死後短暫地投生到鬼界,然後又投生為人。他可能會認為其鬼的生命是所謂的中陰身,事實上,它與中陰身毫不相關。實際發生的情況是這樣:人的死心滅去之後,鬼的結生心隨之生起;鬼的死心滅去之後,又再生起人類的結生心。此人因為他的不善業而在鬼界受苦,但該不善業的業力很快耗盡,而因為善業的成熟,又再生起人類的結生心。那些未能見到輪迴真相或緣起的人,會誤認為那段鬼界的短暫生命為中陰身。如果他們能以觀智辨識緣起,這種邪信將會消失。因此我們建議你以自己的觀智來辨識緣起,這樣,關於中陰身的問題將會從你心中消失。
252上述六通中的第4、5、6項。
253俱分解脫(ubhatobhàgavimutta):是指先以無色定解脫於色界,再以阿拉漢道解脫於無色界。
254慧解脫(pa¤¤àvimutta):是指純觀阿拉漢。
255詳見p.288的“表1d:死亡與結生”以及註腳315。
問 4-9:入出息念(ànàpànassati)的修行方法和四界差別一樣嗎?為甚麼我們必須在修入出息念之後才能修行四界差別?
答 4-9:不,這兩種方法不一樣。修觀時必須辨識名法、色法及它們之因,因此有兩種業處:色業處和名業處。
佛陀教導色業處時,總是教導四界差別的簡略法或詳盡法。因此,如果你想辨識色法,必須按照佛陀的指導來修行。修習四界差別最好擁有深厚的定力,例如入出息第四禪,因為它幫助我們清晰地見到究竟色法、究竟名法以及它們之因。
但是,如果你不想修習止禪,例如入出息念,你也可以直接修行四界差別,沒有問題。這個問題我們前面已經討論過了。
問 4-10:可否請西亞多用科學的方法解釋在禪修中所體驗到的光?
答 4-10:禪修中見到的光是甚麼呢?除結生心外,每一個依靠心處(hadayavatthu)生起的心(citta)都會產生心生色法(cittaja-råpa):心生食素八法聚(cittaja ojaññhamaka-kalàpa)256。一個心識可以產生許多心生色聚。對於依靠心處生起的心識,止禪心(samathabhàvanà-citta)和觀禪心(vipassanàbhàvanà-citta)是非常強有力的,它們能產生許許多多的色聚。當我們分析這些色聚時,可以見到八種色法,它們是:地界、水界、火界、風界、顏色、香、味和食素。其中的顏色這一色法非常明亮。止禪心與觀禪心越強力,顏色就越明亮。由於色聚同時並且相續地生起,一粒色聚的顏色和另一粒色聚的顏色緊密地一起產生,猶如電燈泡一樣,於是產生了光。
再者,由止禪心與觀禪心產生的每一粒色聚裡都有火界,此火界又會產生許多新的色聚,叫做時節生色, 因為它們是由稱為時節(utu)的火界產生的。這現象既發生在體外,也可發生於體內。當我們分析這些色聚,可以看到同樣的八種色法:地界、水界、火界、風界、顏色、香、味和食素。顏色同樣是其中一種。由於止禪心與觀禪心的力量,其顏色也是很明亮的。因此,一個顏色的明亮和另一個顏色的明亮緊密地一起產生,猶如電燈泡一樣。
心生色法的光明和時節生色法的光明同時產生。心生的“顏色”色法只產生於體內,但時節生的“顏色” 色法能產生於體內與體外,並可散播到各方,乃至遍滿整個世界系或輪圍世界(cakkavàëa),甚至更遠,這取決於止禪心與觀禪心的強度。佛陀的名色限定智產生的光明能遍滿一萬個輪圍世界,阿奴盧特(Anuruddha)尊者的天眼心(dibbacakkhucitta)產生的光明能遍滿一千個輪圍世界。其他弟子的觀智產生的光明可以根據他們的止禪心與觀禪心的強度,向各方散播到一由旬(yojana)、兩由旬不等。
許多禪修者在修到生滅智時,通常能瞭解到這種光是一組色聚。但在修止禪時,他們尚未瞭解到這是一組色聚,因為這些色聚非常微細。只修習止禪並不容易瞭解和照見色聚。如果你想確實地瞭解它,應努力修到生滅智。對於瞭解禪修中體驗到的光,這是最科學的方法。
256請進一步參見“心生色”,p.178。
問 4-11:那些已能辨識三十二身分的禪修者,能否睜著眼睛見到別人身體內的三十二個部分?
答 4-11:視情況而定。初學者睜開眼睛只能見到外在的身分,他們只有通過觀智之眼才能見到內在的身分。如果你想科學地瞭解此事,請嘗試用自己的觀智去看。
然而,馬哈帝思大長老(Mahàtissa Mahàthera)因為之前的修習,他能睜著眼睛見到他人的骨骼。他精於白骨想,經常以內在的白骨修習不淨,達到初禪然後修觀, 辨識名色法、它們之因,及其無常、苦、無我的本質。這是他通常的修法。
有一天,他從阿奴拉德城(Anuradhapura)前往大村(Mahàgàma)托缽乞食(piõóapàta),路上遇到一個女人試圖吸引他的注意而朝他大聲地笑。他聽到笑聲並向她的方向望去,只見到她的牙齒,於是取它來修白骨想。由於之前的持續修行,他看到她是一副骨骼,而非一個女人。他只見到一副骨骼。隨後他專注於自身的骨骼,達到初禪並迅速修觀,於是就站在路上證悟了阿拉漢道。原來那個女人與丈夫吵架後離開夫家回娘家。她的丈夫隨後追來,也遇到了馬哈帝思大長老,問說:“尊者,您是否見到一個女人走在這條路上?”大長老答說:“哦,施主(dàyaka),我並未見到男人或女人,只見到一副白骨走在這條路上。”該故事見《清淨之道·說戒 品》。(Vm.15)
這個例子中,像馬哈帝思大長老這樣透徹修行白骨想的禪修者,就能睜著眼睛見到他人的骨骼。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