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3566467-1649136359.png

問 5-1:八定(samàpatti)285可以支援禪修者達到名色限定智(Nàmaråpapariccheda-¤àõa),見到名色的微妙生滅,從而厭離這些名色,乃至證悟道智(magga-¤àõa)。除此之外,八定是否還有其它的利益?

答 5-1:禪定有五種利益:286

禪定的第一種利益是現法樂住(diññhadhammasukha- vihàra):在今生享受禪那之樂。這是指阿拉漢。雖然純觀阿拉漢自然而然擁有出世間禪那(lokuttàra-jhàna),但是他們仍然可能想培育世間禪那(lokiya-jhàna),因為他們想要享受禪那的現法樂住。由於他們是阿拉漢,已通過道智斷除了一切煩惱(意即諸蓋也已被斷除),因此培育禪那對他們來說是輕而易舉的。他們通常要培育禪那的另一個原因是想成就滅定(nirodhànisa§sa),這就要求精通八定。

比庫的義務是學習教理(pariyatti)、修習止觀(pañipatti)和證悟四道四果(pañivedha)。阿拉漢已完成這些義務,不再有任何工作需要做。他們修習禪定別無其它,只是為了今生享受禪那之樂(jhànasukha)。

禪定的第二種利益是修觀(vipassanànisa§sa)287。禪定是觀智的助緣,因為擁有禪那,禪修者能清晰地照見究竟名色法及其因,並觀照它們無常、苦、無我的本質。當禪修者透徹地修觀,尤其是達到道智(magga-¤àõa)、果智(phala-¤àõa)或行捨智(Saïkhàrupekkhà-¤àõa) 時,禪那通常都很穩定,它們使觀智清晰、明瞭且強有力,而強有力的觀智反過來又能保護禪那,不使退失。再者,當禪修者長時間修觀時,可能會感到疲累。

此時他應長時間進入禪那,讓心休息。心恢復活力後,他可以再回來修觀。當疲累再度產生時,他可以再次入禪休息。288

因此,由於禪定,觀智變得清晰、明瞭、強有力, 得到很好的保護。而觀智反過來能摧毀障礙禪定的煩惱,使定力保持穩定。止保護觀,反之亦然。 

此外,八定的作用並不只是支助辨識名色法及其因,因為八定本身也屬於名法,也包括在辨識的名法之內。289例如:禪修者進入初禪,出定後思惟與該禪相應的諸行(saïkhàra)為無常、苦、無我。之後他進入第二禪,同樣這樣做。他這樣思惟所有八定,直至第四無色 禪,這稱為止觀雙運(yuganaddha),猶如兩頭公牛拉一輛車般,拉著他朝向道、果和涅槃。290如果禪修者修觀已達到行捨智(Saïkhàrupekkhà-¤àõa),他也可以把對禪那諸行的辨識只限定於某一種禪那。如此強有力的止 結合強有力的觀,禪修者可以證悟道果,乃至阿拉漢。 禪定的第三種利益是神通(abhi¤¤ànisa§sa):如果想要擁有世間神通,如:宿住隨念智(pubbenivàsànussati abhi¤¤à)、天眼通(dibbacakkhu)、天耳通(dibbasota)、他心通(paracitta vijànana) 和種種神變(iddhividha)──飛行、行走水上等等,他必須以十四行相來練習十遍和八定(samàpatti)。291

禪定的第四種利益是“ 殊勝有” (bhavavisesàni-sa§sa)。如果禪修者希望命終之後投生梵天界,他必須修習諸如十遍、入出息念或慈心等禪那。但若要確保能投生到梵天界,則必須維持禪那直至死亡之時不退。禪定的第五種利益是寂滅(nirodhànisa§sa):滅定(nirodhasamàpatti)是指心(citta)、心所(cetasika)以及心生色法(cittajaråpa)的暫時中斷。“暫時”意即一天至七天, 這取決於他的決意(adhiññhàna)。

只有不來者(Anàgàmi)和阿拉漢才能入滅定。對於阿拉漢,除了睡眠以及作意概念法之外,他們整天、整夜、每天、每月、每年所見到的無非是名色及其因的生滅,或者只是壞滅。292有時他們會厭倦並感到“無聊”,不想再見到這些“壞滅法(bhaïgadhamma)”。但是,因為他們的生命尚未結束,般涅槃的時間尚未到來,因此,為了停止見到這些壞滅現象,他們便進入滅定。

為甚麼他們不停地見到這些現象呢?因為阿拉漢道摧毀了一切煩惱(包括五蓋),因此他們擁有定力。擁有定力的心能如實照見究竟法(paramatthadhamma), 因此究竟名色法始終如實地呈現於他們之心,即“壞滅法”。當他入滅定時──比如說七天──他即見不到壞滅法,因為在入定持續期間認知這些現象的心和相應心所都已經中斷。 

雖然阿拉漢有能力住於涅槃果定,但他們仍可能更傾向住於滅定,因為涅槃果定雖以無為法為所緣,但仍存在“受”的名法。但在滅定中,僅存的行法是業生色、時節生色和食生色,沒有心生色法,也沒有心識。

要進入滅定,必須先進入初禪,出定後觀照初禪諸法為無常、苦或無我。然後以同樣的程式次第地修到無色界第二定──識無邊處禪(Vi¤¤àõa¤càyatana jhàna)。接著進入第三無色定──無所有處禪(âki¤ca¤¤àyatana jhàna),出定後作出四項決意:

1)省思其壽元的限度,在壽元期間決意入滅定的時間(例如七天),並在該時間結束時出定。

2)佛陀要召見他時將從滅定出定。

3)僧團要召喚他時將從滅定出定。

4)在他周圍的物品不會被水或火等毀壞,他的袈裟和坐的座位受定力所保護。但其所在房間的家具、房間本身或建築物,只有在做出這第四項決意後才受到保護。

接著他進入第四無色定──非想非非想處禪(Neva- sa¤¤ànàsa¤¤àyatana-jhàna)。進入該定僅一或兩個心識刹那之後,他便在所決意的期間──例如七天──入滅定。在定中他見不到任何東西,因為所有心和相應心所均已中斷。293

285有人喜歡說“四禪八定”,這是不嚴謹的說法,因為八定即四色界禪與四無色禪,已包括了色界的四禪。──中譯註

286《清淨之道·修定利益論》(Samàdhi-ànisa§sakathà)(Vm.362) 

287這稱為維巴沙那基礎的禪那(vipassanàpàdakajjhàna)。《清淨之道》解釋:“學人(非阿拉漢的聖者)和凡夫出定後[想]:‘我們將以有定之心來修觀。’以已修習作為維巴沙那近因的安止定修習故,連 同近行定的修習,能於障礙中有機會證得維巴沙那的功德。”隨後 引述《定經Samàdhi sutta》說:‘諸比庫,應修習定。諸比庫,有定力的比庫能如實瞭知。’”見p.51,也見p.33所引經文。

288更詳細的解釋,見p.194。 

289 見p.250及隨後內容。

290《雙運經Yuganaddha sutta》(A.4.170)對此有解釋。

291詳見《清淨之道·說神通品Iddhividhaniddesa》。

292相關細節見“如何培育生滅智”,p.327及隨後內容。關於證悟阿拉漢之道,以及阿拉漢的“永久住處”(只見到諸行的持續生滅)的細節,佛陀在《七處經Sattaññhàna sutta》(S.3.57)中說明。

293《清淨之道·滅定論Nirodhasamàpattikathà》(Vm.879)

 

問 5-2:用理論來覺知無常、苦、無我,與用禪定來辨識究竟法(paramatthadhamma),這兩種方法哪一種比較容易及快速證悟涅槃?

答 5-2:甚麼是無常?無常即五蘊294。許多義註提到這個定義。如果禪修者清晰地照見五蘊,他就能知見無常、苦、無我,不成問題。但若無法照見五蘊,他如何能知見無常、苦、無我呢?如果他未能照見五蘊就嘗試這樣做,他的觀禪只是念誦式觀禪而已,並非真正的觀禪。只有真正的觀禪才能引生道智和果智。

甚麼是五蘊呢?它們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和識蘊,每一蘊皆可分為過去、未來、現在、內在、外在、粗、細、劣、勝、遠和近十一類。色蘊即二十八色(råpa), 受、想、行三蘊是五十二心所(cetasika),識蘊即八十九心(citta)。二十八色稱為“色”,五十二相應心所和八十九心合稱為“名”。因此,五蘊和名色是同一回事。

這些都是究竟名色法。如果禪修者見到這些究竟名色法,他便能夠修觀,觀照這些名色法無常、苦和無我的本質。但如果他無法見到究竟名色法,他如何能修觀呢?因為名色法及其因是觀智的必要對象。這才是真正的觀禪。只有真正的觀禪才能引生道智和果智。

佛陀在《大念處經》295中教導說,證悟涅槃只有一條道(ekàyana),別無他路。這條道是甚麼呢?佛陀說首先要培育定力,因為擁有定力的心能知見究竟名色法及其因。再者,擁有定力的心也有能力知見究竟名色法及 其因無常、苦和無我的本質。296 但是我們無法說哪條道能最快速證悟涅槃,這取決於個人的巴拉密(pàramã)。例如:沙利子尊者需要花約兩週的時間精進禪修才證悟阿拉漢道果,馬哈摩嘎藍那尊者僅用了七天,而披樹皮的拔希亞(Bàhiya Dàrucãriya)則只需聽聞非常簡短的開示ßDiññhe diññhamatta§û(看只是看)297。他們證悟阿拉漢速度的快慢,乃由於他們各自的巴拉密。

沙利子尊者和馬哈摩嘎藍那尊者累積巴拉密長達一個不可數(asaïkhyeyya)又十萬大劫(kappa)的時間,披樹皮的拔希亞約為十萬大劫時間。沙利子尊者和馬哈摩嘎藍那尊者的阿拉漢道與上首弟子菩提智(Aggasàvaka-bodhi¤àõa)相應,而披樹皮拔希亞的阿拉漢道僅與大弟子菩提智(Mahàsàvaka-bodhi¤àõa)相應。上首弟子的菩提智要高於大弟子的菩提智。298

由於證悟涅槃只有一條道,這些弟子並非因為發願就能證悟阿拉漢,他們證悟阿拉漢是因為是今生的精進得到過去生的精進(巴拉密)的支助。

294 “ 無常即五蘊… … 五蘊為無常” (Aniccanti khandapa¤caka§ Pa¤cakkhandhà aniccanti.) 見《分別義註·經分別解釋Suttanta-bhàjanãyavaõõanà》(Vbh.A.154)。問答2-3,p.125亦有引用。

295《大念處經》(D.2.373)

296 經文引述見註腳38,p.36。

297《拔希亞經Bàhiya sutta》(U.10)

298關於證悟涅槃的四類人,見問答4-3,p.223;關於四種阿拉漢道,見問答4-7,p.239。

 

問 5-3:生死輪迴(sa§sàra)無始無終,而眾生無量無邊,所以曾經做過我們母親的眾生也是無量無邊。我們如何通過思惟一切眾生都曾做過我們的母親來修慈呢?我們能否藉由思惟一切眾生都曾做過我們的母親來達到慈心禪那(mettà-jhàna)?

答 5-3:修習慈心並不涉及過去與未來,只涉及現在,只有現在的所緣才能產生慈心禪那(mettà-jhàna),而非過去或未來的所緣。我們向死者散播慈愛無法證得禪 那。在無盡的輪迴(sa§sàra)中,很可能沒有一個眾生不曾做過我們的父親或母親,可是修習慈心與無盡的輪迴 無關,沒必要考慮這曾是我的母親,這曾是我的父親。 佛陀在《應作慈愛經Karaõãyamettà sutta》中教導:ßMàtà yathà niya§puttamàyusà ekaputtamanurakkhe;evampi sabbabhåtesu, mànasa§ bhàvaye aparimàõa§.û意思是猶如母親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來保護唯一的兒子,比庫也應如此向一切眾生散播慈愛。這是佛陀的教導。但僅憑母親般的心態並不能導向禪那。如果在散播慈愛時思惟“願此人安穩、快樂”,就能產生禪那。

 

問 5-4:(以下這些問題一起回答)

l 在佛陀時代有菩薩嗎?如果有,他是否證悟任何道果,或者他只是一名凡夫(puthujjana)?

l 為甚麼聖者(ariya)無法成為菩薩?

l 聖弟子(sàvaka)能改變心意成為菩薩嗎?如果不能,原因何在?

l 若遵循西亞多的教導而修行,禪修者能夠證悟入流道果智(sotàpattimagga¤àõa / sotàpattiphala¤àõa)。禪修者能否因為行菩薩道的誓願而選擇不證道果呢?

答 5-4:在證悟道果之前,禪修者可以改變心意,但證悟之後則不能。佛陀在許多經文中教導,聖道按照正性定律(sammattaniyàma)而發生。

正性定律是:

1) 入流道(sotàpattimagga) 能產生入流果(sotàpatti-phala),此後他可以進一步成為一來者(sakadàgàmi),但不可能退回到凡夫(puthujjana)階段。 

2)一來者可以進一步成為不來者(anàgàmi),但不可能退回到入流或凡夫階段。

3)不來者可以成為阿拉漢,但不可能退回一來、入流或凡夫階段。

4)阿拉漢死後般涅槃,不可能退回更低的聖者、凡夫或任何其它階段。

阿拉漢是終極,這是正性定律(sammattaniyàma)。關於阿拉漢,佛陀多次說過:299ßAyamantimà jàti, natthidàni punabbhavoti.û“此是最後生,現在已無後有。”

這意味著證悟道果之後不可能再改變心意而決定成為菩薩。此外,獲得佛陀或阿拉漢的授記後也不可能再改變心意。但有些人可能希望等待在未來證悟阿拉漢,後來又改變心意,在此生即證悟阿拉漢。

《清淨之道》舉了大僧護(Mahàsaïgharakkhita)大長老的例子作為說明。300他精於四念處,已修習止觀證得行捨智,並且從未做過沒有正念的行為或語言。他累積的止觀巴拉密已經足夠成熟,只要願意即能證悟阿拉漢,但由於他希望見到彌勒佛(Arimetteyya Buddha),所以決定等待並在其教法時期才證悟阿拉漢。根據我們剛才提到的正性定律,如果他當生證悟阿拉漢,將無法見到彌勒佛。

但是在他臨終時,許多人聚集前來見他,因為他們都認為他是位阿拉漢,即將般涅槃,而事實上他還是一名凡夫。他的弟子報告說,很多人由於認為他即將般涅槃而聚集此地。大長老說:“哦,我本來想見彌勒佛,但現在大眾雲集,就讓我禪修吧!”他便開始修觀。此時他已改變心意,同時由於他在過去生並未曾獲得授記,他很快便證悟阿拉漢。

在佛陀時代,除了當時名為阿吉德(Ajita)比庫的彌勒菩薩以外,並沒提及佛陀給其他菩薩授記的記載。巴利三藏也未提及彌勒佛之後何時將會有下一位佛陀出世,因此我們無法說佛陀時代到底有多少位菩薩。

299例如《淨信經Pàsàdika sutta》(D.3.187)。

300《清淨之道·第一五種戒》(Vm.20)

 

問 5-5:有否可能同時修行解脫道(vimuttimagga)和菩薩道(成佛之道)301?若有,是甚麼方法?

答 5-5:解脫(vimutti)意味著斷除煩惱或解脫生死輪迴。當菩薩證悟成佛後,在般涅槃時即解脫生死輪迴。如果你是一名佛弟子(sàvaka),努力證悟阿拉漢並成就後,你同樣將於般涅槃時解脫生死輪迴。一個人無法同時成為佛陀又成為弟子,他必須於兩者之中選擇其一,但兩者皆在證悟阿拉漢時解脫生死輪迴。證悟阿拉漢之道即是最終的解脫道(vimuttimagga)。

301帕奧西亞多當時的聽眾絕大部分都是北傳佛教徒,他們修行的目標並非證悟阿拉漢(解脫),而是行菩薩道成佛(救度一切眾生)。

 

問 5-6:西亞多教導的修行方法只適用於解脫道,或者也適用於菩薩道?

答 5-6:兩者皆適用。前一講我們提及果德瑪佛陀還是菩薩時,有九生曾出家為比庫,302如果我們注意他在那九生中的修行,將會發現那只是三學:戒(sãla)、定(samàdhi)、慧(pa¤¤à)。菩薩能修行八定、五世間神通,並修觀達到行捨智。

現在,你們也是在持戒的基礎上修習止觀。當你們修習三學達到行捨智時,可以從兩條道路中任選其一。如果你想解脫,可以選擇前進到涅槃;如果你想成佛,可以選擇菩薩道,不成問題。 
302見問答4-3,p.223。

 

問 5-7:阿拉漢般涅槃前,是否所有的善惡業都會成熟?

答 5-7:並非所有。有些善惡業可能會成熟並產生果報。如果它們尚未成熟,則不會產生果報,而成為無效業(ahosikamma),即不再產生任何果報之業。例如:馬哈摩嘎藍那尊者過去某一生的不善業,在他般涅槃之前成熟並產生果報。過去某一生中,他企圖殺死失明的雙親未遂。由於該不善業,他墮入地獄受了許多千年的痛苦。從地獄出來之後,又有大約兩百生慘遭殺害,而且在這兩百生中,每一生他的頭顱都被打碎。他的最後一生也是如此,他身上的每一塊骨頭都被打碎,包括頭骨。為甚麼呢?因為不善業已經成熟。除非善業和不善業已經成熟,否則它們不會產生任何果報,它們只是被稱為業而已。 

 

問 5-8:佛陀覺悟成佛之後是否曾說過:“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

答 5-8:現在你承認果德瑪佛陀已經覺悟,你應思惟如來覺悟的德相是否存在於一切眾生之中,特別是你自己。你是否擁有如來的任何德相呢?

 

問 5-9:阿拉漢對自已五蘊的空觀(su¤¤atà)與對外在非生物的空觀是否一樣?涅槃與進入空境是否相同?

答 5-9:對自己五蘊的空觀與對外在非生物的空觀是一樣的。

涅槃得到空(su¤¤atà)之名是因為聖道。當禪修者在瞭知諸行法(saïkhàradhamma)為無我時親見涅槃,他的道智稱為空解脫(su¤¤atàvimokkha)。正如道稱為空解脫,道的目標──涅槃也稱為空。這裡的空解脫是指通過照見諸行法無我的本質而從煩惱中解脫出來。303

303對於涅槃的空觀,也見p.56,以及涅槃三門,p.102。

 

問 5-10:所有的佛經都是由佛陀一人所說的嗎?

答 5-10:巴利三藏的大部分經文是佛陀所說的,有少數經文則是由弟子所說,例如:沙利子尊者、馬哈咖吒亞那(Mahàkaccàyana)尊者和阿難尊者,但弟子所說的經文與佛陀所說的意義相同。在某些經文中,例如:馬哈咖吒亞那尊者所說的《馬哈咖吒亞那一夜賢者經》(M.3.295), 佛陀會說“薩度sàdhu”來給予認可而證明了這點。

 

問 5-11:既然我們無法在定中見到佛陀,我們能否以神通力見到佛陀,並與佛陀討論佛法?304

答 5-11:不能。神通中有一種叫做宿住隨念通(pubbe-nivàsànussati),如果禪修者擁有這種神通,並且曾在過去生中見過佛陀,他所能見到的也只是過去的經驗,而非新的經驗。如果曾經討論過佛法,也只是舊的問答, 不可能有新的問答。

304 見“如何修習佛隨念”的結尾部分,p.14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