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南傳上座部佛教止觀禪法

 

一、八支聖道與止.觀

 

佛教修行的目標是了解脫生死。

 

甚麼要解脫生死?

 

生死本身就是苦,而且伴隨著生死還有諸如衰老、疾病、愁、悲、苦、憂、惱等等無量的苦。

 

只要還沒有解脫生死,就會一再的輪迴於三界六趣之間,不斷的生而又死、死而再生 ,猶如車輪,回轉不停,周而復始,了無出期。

 

 

 

甚麼會生死輪迴呢?

 

眾生從無始生死以來,造作了各種或善或惡之業,以這些業緣,推動眾生不斷地流轉於生死之中,承受著由其業而招引來的果報。

 

 

 

導致眾生造業原因是煩惱。

 

煩惱有多種,歸納有三種,即:貪、瞋、癡。

 

只要有煩惱,就必定有生死,必定不能出離苦海。

 

煩惱與業導致世間之輪轉,這是世間之因果。

 

要出離世間,證悟涅槃,就必須斷除苦之因,亦即斷除煩惱。

 

 

 

應該如何斷除煩惱?

 

佛陀教導我們要修持八支聖道,修持戒、定、慧三學。

 

在《經藏 長部 第16經 大般涅槃經》中,跋格瓦明確的對遊方僧蘇跋達說:「蘇跋達,凡是在法、律中沒有八聖道者,那裡就沒有沙門,沒有第二沙門,沒有第三沙門,沒有第四沙門[28]。

 

蘇跋達,凡是在法、律之中有八聖道者,那裡就有沙門,第二沙門、第三沙門、第四沙門。

 

蘇跋達,在此法、律中有八聖道。

 

蘇跋達,只有這裡才有沙門,第二、第三、第四沙門;其他外道則無沙門。

 

蘇跋達,於此,只要比庫們正確地安住,則世間將不缺少阿拉漢!」

 

應該值得注意的是,跋格瓦於此經中對蘇跋達尊者的教誨明確的表示:八支聖道只有在跋格瓦的正法、律之中才完全具備;同時,也只有通過修行八聖道,才能證悟出世間聖道果,才能趣向究竟之寂滅;如果一個教派或一種修行體系偏離了八支聖道,則不可能證悟屬於出世間的第一入流果、第二一來果、第三不來果、第四阿拉漢果。

 

跋格瓦在《經藏 小部 法句經 道品》中又如是說:「諸道八支勝,諸諦四句勝;諸法離慾勝,兩足具眼勝。[29]

 

唯此道無他,令知見清淨。

 

你們依此行,魔此迷惑。

 

你們依此行,將盡苦邊際。

 

我實宣說道,證知拔箭刺。

 

你們應努力!如來唯說者; 行道禪修者,解脫魔束縛。」(Dp.273-6)

 

 

 

八聖道又可歸納為戒學、定學、慧學三學。

 

戒、定、慧包攝了八支聖道,是全部佛法的止要,也是一切修行跋格瓦正法、律者所必修之學。

 

在《經藏 中部 有明小經》中,法施比庫尼對維沙卡居士說:「賢友維沙卡,並非八支聖道包攝三聚;賢友維沙卡,乃是三聚包攝八支聖道。賢友維沙卡,正語、正業、正命,這些法包攝於戒聚中;正精進、正念、正定,這些法包攝於定聚中;正見、正思惟,這些法包攝於慧聚中。」

 

其中,正語、正業、正命三支聖道屬於增上戒學,正精進、正念、正定三支聖道屬於增上心學,正見、正思惟二支聖道屬於增上慧學。

 

增上戒學包括四種遍淨律儀,即:別解脫律儀、根律儀、活命遍淨律儀、資具依止律儀,於此不作詳論。

 

增上心學與增上慧學又可稱止觀的修習。

 

其中,修習止業處[30]屬於增上心學,修習觀業處屬於增上慧學。

 

 

 

止,巴利語samatha,意思平靜。

 

指心處於平靜、專一、無煩惱、安寧的狀態,亦即禪定的修行法門。古音翻譯作奢摩他。

 

諸經論的義註中說:「令諸敵對法止息止。paccanãkadhamme sametã'ti samatho.」(Ds.A.132; Ps.A.83)

 

 

 

觀,巴利語vipassanà,音譯維巴沙那。

 

指直觀覺照一切名色法(身心現象)的無常、苦、無我本質,亦即培育智慧的修行法門。古音翻譯作毗婆舍那、毗缽舍那。

 

諸經論的義註中說:「以無常等不同的行相觀照觀。aniccàdivasena vividhena àkàrena passatã'ti vipassanà.」

 

下面,我們將以緬甸帕奧禪師(The Most Venerable Pa-Auk Tawya Sayadaw)所教授的禪法為例,來探討南傳上座部佛教的止觀禪法。

 

 

 

二、止業處

 

在《相應部·定經》中,佛陀教導:“Samàdhiü bhikkhave bhàvetha, samàhito,bhikkhave,   bhikkhu yathàbhåtaü pajànàti.”「諸比庫,應修行定。諸比庫,有定力的比庫能夠如實瞭知。」

 

在《清淨之道》中也提到智慧的近因是定。

 

佛教不同於一般宗教與世間學說的殊勝之處就在於智慧。

 

唯有通過智慧,才能證悟至樂的涅槃,才能斷除一切煩惱。而要培育如實知見諸法的智慧,必須先培育定力。

 

在強而有力的禪定力之支助下修習觀業處,透徹地觀照諸行法的無常、苦、無我,才能如實知見諸法,解脫生死、究竟出離。

 

 

 

1、入出息念

 

南傳上座部佛教把修習止的方法歸納四十種業處。

 

禪修者可以選擇其中一種適合自己的禪修業處來作入門的方便。

 

然而,在四十種止業處當中,最禪修導師們推崇與教導的應該是入出息念[31]。

 

佛陀於《經藏 長部 第22經 大念處經》等諸經中教導入出息念的修行方法。

 

佛陀於該經中說:「諸比庫,於此,比庫前往林野,前往樹下,或前往空閒處,結跏趺而坐,保持其身正直,置念於面前。

 

他只念於入息,只念於出息。

 

1、入息長時,知道:『我入息長。』

 

出息長時,知道:『我出息長。』

 

2、入息短時,知道:『我入息短。』

 

出息短時,知道:『我出息短。』

 

3、他學:『我將覺知全身而入息。』

 

他學:『我將覺知全身而出息。』

 

4、他學:『我將平靜身行而入息。』

 

他學:『我將平靜身行而出息。』」

 

開始修行時,可以先找個安靜、少干擾、少噪音且適合禪修的地方,以舒適、自然且能持久的姿勢坐著,上身保持正直,然後閉上眼睛,將正念安住於禪修的目標──呼吸。

 

應嘗試覺知經由鼻孔而進出身體的氣息(呼吸時的鼻息);只應借助在鼻子的正下方(人中)或鼻孔出口處周圍的某一點來感覺氣息的進出,而不要跟隨氣息進入體內或出到體外。

 

如果跟隨氣息進出,將難以成就禪定。

 

反之,只是在氣息與皮膚接觸最明顯的那一點覺知氣息,將能培育及成就禪定。

 

不要注意氣息的自相或共相。

 

自相是指氣息中地、水、火、風四界的個別特徵,例如:柔軟、流動、冷、暖等。共相是氣息的無常、苦、無我的性質。

 

同時,也不要注意氣息擦過皮膚的感覺,因為皮膚的感覺屬於觸所緣,而不是入出息念的所緣。

 

只需覺知入出息的本身。入出息的本身才是入出息念的所緣,也即是必須專注以培育定力的對象。如果禪修者在過去世曾經修行過此禪法,累積相當的巴拉密,他將能輕易地專注入出息。

 

如果心無法輕易地專注於入出息,《清淨之道》建議用數息的方法協助培育定力,在每一呼吸的末端數:「入、出、一;入、出、二;入、出、三;……入、出、八」。

 

至少應該數到五,但不應該超過十。通常鼓勵禪修者數到八,因它提醒禪修者正在培育八聖道分。禪修者應該下決心在數息期間不讓心漂浮到其他地方,只應平靜地感覺氣息。如此數息時,能使心專注,平靜單純地只感覺氣息。

 

當心變得專注、單純且少妄念時,則可放棄數息,只是覺知入出息本身。

 

能如此專注至少半小時後,禪修者可以對入出息的長短培育覺知。

 

只應覺知經過鼻孔接觸點之氣息進出的時間長短,覺知有時入出息的時間長,有時入出息的時間短。

 

但自始至終只應專注於自然的氣息,而不應該故意使氣息變長或變短。

 

對於某些禪修者而言,禪相可能會在此階段出現。然而,若能如此平靜地專注約一小時,禪相仍然未出現,禪修者則可以感覺呼吸從頭到尾的整個過程(全息;息之全身;息之初、中、後)。

 

如此修行時,禪相可能會出現。

 

如果禪相出現,不應立刻轉移注意力至禪相,而應繼續覺知氣息。

 

如果平靜地覺知每一次呼吸時從頭到尾的整個過程持續約一小時,禪相仍然沒有出現,則應下定決心使氣息平靜下來,然後持續不斷地專注於每一次呼吸從頭到尾的整個過程。

 

不應刻意使用任何方法使氣息變得平靜,因為這樣做將使定力退失。

 

在這階段,所需要做的只是下定決心使氣息平靜下來,然後持續不斷地專注於氣息。

 

以此方法修行,氣息將變得更平靜,禪相也可能會出現。

 

在禪相即將出現之時,許多禪修者會遇到一些困難。

 

大多數禪修者發現氣息變得非常微細而不能清楚地感覺氣息。

 

如果這種現象發生,禪修者應保持感覺的心,在之前還能注意到氣息的那一點等待氣息重現。

 

禪相(nimitta)是修行止業處時心專注的對象,是心的影像或概念。

 

禪相一般上基於色法而生,所以取此相為所緣而達到的禪定屬於色界定。

 

修行入出息念所產生的禪相並非人人相同。

 

不同的人會生起不同形態的禪相,因禪相從「想」而生。

 

像棉花一樣純白色的禪相大多數是「取相uggahanimitta」,因取相通常是不透明、不光亮的。

 

當禪相像晨星一般明亮、閃耀、透明時,那就是「似相pañibhàga- nimitta」。

 

當禪相像紅寶石或寶玉而不明亮時,那是取相;當它明亮和發光時,那就是似相。

 

達到這階段時,很重要的是不要玩弄禪相,不要讓禪相消失,也不要故意改變它的形狀或外觀。

 

若如此做,定力將停滯且無法繼續提升,禪相也可能因此消失。

 

所以,當禪相還不穩定時,不要把專注力從氣息移到禪相。

 

若禪相出現在禪修者面前遠處,則不要注意它,而只是繼續專注於經過接觸點的氣息,慢慢地禪相就會自動地移近並停留在接觸點上。

 

若禪相在接觸點出現並保持穩定,而且似乎禪相就是氣息,氣息就是禪相,此時就可以忘記氣息,只專注於禪相。

 

保持注意力於禪相時,它變得越來越白,當它白得像棉花時,這便是取相。

 

保持平靜地專注於白色的取相一小時、兩小時、三小時或更久,它會變得清澈、明亮、閃耀,這就是似相。

 

到了這階段,禪修者應下定決心及練習保持心專注於似相一小時、兩小時、三小時,直到成功。

 

在這階段,禪修者將達到近行定(upacàra)或安止定(appanà)。

 

近行定是進入禪那之前非常接近禪那的定;安止定就是禪那(jhàna心的完全專一狀態)。

 

這兩種定都以似相為對象,二者的差別在於:近行定的諸禪支尚未開展到強而有力。

 

由於這緣故,在近行定時「有分心」(bhavaïga生命相續流)還能生起,而禪修者可能會落入有分心。

 

經驗到這現象的禪修者會說一切都停止了,甚至會以這就是「涅槃」。

 

事實上心還未停止,只是禪修者沒有足夠的能力察覺它而已,因為有分心非常微細。

 

為了避免落入有分心,以及能夠繼續提升定力,禪修者必須借助五根:信(saddhà)、精進(vãriya)、念(sati)、定(samàdhi)、慧(pa¤¤à)來策勵心並使心專注、固定於似相。

 

信是指相信修入出息念能夠證入禪那;精進是指致力於修入出息念至禪那的階段;念是指不忘失入出息念的所緣;定是指心毫不動搖地專注入出息念的所緣;慧是指明瞭入出息念的所緣。

 

當五根得到充分培育時,定力將超越近行定而達到安止定。

 

達到禪那時,心將持續不斷地覺知似相並可能維持數小時,甚至整夜或一整天。

 

心持續地專注於似相兩小時或三小時之後,禪修者應嘗試辨識心臟裡意門(bhavaïg有分識、有分心)存在的部位,也就是心所依處。

 

若如此一再地修行多次,能辨識到依靠心所依處的意門以及呈現在意門的似相後,應該嘗試逐一地辨識尋、伺、喜、樂及一境性這五種禪支,一次辨識一禪支。

 

持續不斷地修行,直到能同時辨識所有五禪支。

 

初禪的五禪支是:

 

1、尋 (vitakka):將心導向及投入於似相;

 

2、伺 (vicàra):保持心持續地注意似相;

 

3、喜 (pãti):喜歡似相;

 

4、樂 (sukha):體驗似相時的樂受或快樂;

 

5、一境性 (ekaggatà):對似相的一心專注。

 

它們個別分開來說稱為禪支(jhànaïga),但整體合起來則稱為禪那。

 

剛開始修行禪那時,應練習長時間進入禪那,而不應花費太多時間辨識禪支。

 

同時,也應練習初禪的五自在:

 

1、轉向自在:能夠在出定後把心轉向於諸禪支;

 

2、入定自在:能夠在任何想入定的時刻入定;

 

3、住定自在:能夠隨自己預定的意願住定多久;

 

4、出定自在:能夠在所預定的時間出定;

 

5、省察自在:能夠辨識各種禪支。

 

熟練地掌握了初禪之後,可以進而次第地修習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以及它們的五自在。

 

禪修者的定力將隨著修行四種禪那而增強,呼吸逐漸變得越來越平靜。

 

在進入第四禪時,呼吸完全停止。

 

禪修者修行入出息念達到第四禪,並修成五自在之後,當禪定生的光閃耀、明亮、光芒四射時,他可以隨自己的意願繼續修行三十二身分、十遍(地遍、水遍、火遍、風遍、青遍、黃遍、紅遍、白遍、光明遍、限定虛空遍)、四無色定(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四無量心(慈心修習、悲心修習、喜心修習、捨心修習)、四護衛業處(慈心修習、佛隨念、不淨修習、死隨念)等其他止業處,也可以轉修觀業處。

 

 

 

2、四護衛業處

 

南傳上座部佛教的止業處可分兩類,即:應用業處與一切處業處。

 

應用業處是依禪修者性行差別而修習的各別禪修方法。

 

一切處業處是所有禪修者皆應修行的業處,即四種保護禪修者免除種種危險的護衛業處:佛隨念、慈心修習、不淨修習、死隨念。

 

1、佛隨念(Buddhànussati):思惟佛陀的九種功德:「彼跋格瓦亦即是阿拉漢、正自覺者、明行具足、善至、世間解、無上調禦丈夫、天人導師、佛陀、跋格瓦。」

 

也可以只憶念佛陀九德中的一項功德如「阿拉漢、阿拉漢、阿拉漢」。

 

此業處只能達到近行定,不能證得安止。

 

 

 

2、慈心修習 (Mettà-Bhàvanà)[32]:先以自己為對象修習慈心,然後對所敬愛的同性、無愛憎者、怨敵等散播慈愛,直到破除存在於不同類人之間的差異,達到第三禪。

 

再修行五百二十八種遍滿慈愛至十方的方式。

 

成就慈心禪那者可獲得十一種功德,即:安眠,安寤,不見惡夢,為人愛敬,為非人愛敬,諸天守護,不為火燒或中毒或刀傷,心得迅速等持,容光彩,臨終不昏迷,若不通達上位(即未證得阿拉漢果)則可以投生到梵天。

 

 

 

3、不淨修習 (Asubha-Bhàvanà):有兩種不淨修習,第一種是思惟三十二身分的不淨與厭惡(身至念);第二種為思惟死屍腫脹腐爛的十種不淨相(十不淨)。

 

修習不淨業處能暫時地鎮伏貪慾。

 

 

 

4、死隨念(Maraõànussati):可選擇「我必然會死,我必然會死」來專注,思惟自己命根斷絕、死亡無法避免,從而生起急迫感,鞭策修行。

 

 

 

3、修習止業處之功德

 

修習止業處屬於八聖道的最後三項,也是戒、定、慧三學之一,在佛陀的教法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修習止業處有五種功德,即:

 

1、現法樂住:安止定是今生的安樂住處。

 

2、修觀:強而有力的禪那是修習觀業處的基礎。

 

3、神通:以禪那基礎可以修成一種乃至五種神通。

 

4、勝有:證得禪那者死後能投生於梵天界。

 

5、滅等至:成就四禪八定的不來與阿拉漢聖者能般涅槃滅等至。

 

 

 

三、觀業處

 

觀業處的所緣必須是究竟法(paramattha勝義法,第一義法)。

 

根據《阿毗達摩》,究竟法有四種,即:心法、心所法、色法、涅槃。

 

其中,涅槃屬於無為法並非觀智的目標;而心法和心所法合稱名法。

 

名法和色法,亦即精神現象和物質現象,乃是由因緣和合而成,因此也稱緣生法、有為法、世間法、行法等。

 

修習觀業處,就是如實地觀照諸行法的無常、苦、無我三相。

 

如果還未能知見究竟法,就不能修習真正的觀業處。

 

為了如實知見究竟名色法以及名色之因,禪修者在修習觀業處之前必須先修行:

 

1.色業處(råpa kammaññhàna),辨識究竟色法;

 

2.名業處(nàma kammaññhàna),辨識究竟名法;

 

3.緣起(pañiccasamuppàda),透視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名色法之間的因果關係。

 

1.色業處

 

有兩條修習觀業處的途徑:

 

第一條途徑是先修行止業處達到禪那,然後進一步修行觀業處,這類禪修者稱「止行者samatha yànika」;

 

第二條途徑是以四界分別培育專注力達到近行定,但尚未達到禪那就直接修行觀業處,這類禪修者稱為「純觀行者suddhavipassanà yànika」。

 

然而,無論依循哪一條途徑,禪修者在開始修行觀業處之前,都應當先修行「四界分別」。

 

要修行四界分別,首先應逐一地在全身辨識地、水、火、風四界的十二種特相。

 

根據論藏《法聚論》,這十二特相是:

 

1.地界:硬、粗、重,軟、滑、輕;

 

2.水界:流動、黏結;

 

3.火界:熱、冷;

 

4.風界:支持、推動。

 

有系統地熟練辨識全身的十二種特相後,再辨識它們地、水、火、風,使心平靜及獲得定力。

 

繼續以四界分別觀培育定力並趨向於近行定。

 

此時,禪修者發現全身呈現為一團白色物體。繼續辨識白色物體中的四界,將發現它變得晶瑩剔透,猶如冰塊或玻璃。

 

持續專注於此光中的四界,即能達到近行定。

 

禪修者將發現透明體粉碎成許多微粒即「色聚råpa-kalàpa」。

 

達到此階段時,稱為「心清淨」,禪修者可藉著進一步分析這些色聚而培育「見清淨」。

 

辨識個別色聚裡的地、水、火、風四界,將發現這些色聚非常迅速地生滅。

 

由於還未破除三種密集,即:相續密集、組合密集、功用密集,禪修者還看到色聚是有體積的微小粒子,所以還停留在「概念法」[33]的領域,尚未達到究竟法的境界。

 

更進一步分析四界,直到能在單獨一粒色聚中見到四界。

 

隨後再逐一地辨識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心所依處裡諸色聚的四界,分析每一粒色聚中至少含有八種基本色法,即:地、水、火、風、色、香、味與食素[34]。

 

在分析了諸色聚裡的八種基本色法之後,進而分析個別色聚裡的其餘色法,如:眼淨色、耳淨色、鼻淨色、舌淨色、身淨色、心所依處色、命根色、性根色等,直到分析了一切種類色聚裡的所有色法並依次辨識六處門與四十二身分裡的業生色、心生色、時節生色和食生色,以此來修習「色業處」。

 

之後,即可進而轉修「名業處」,也即是辨識名法。

 

 

 

2.名業處

 

名法可分為能認知對象的「心」與伴隨著心生起的「心所」;「心」可以分八十九種,「心所」可以分五十二種。

 

如果禪修者已能達到禪那,那麼分析名法可以從辨識與禪那相應的心和心所開始。

 

禪修者先進入初禪,出定後辨識初禪的五禪支,直至能夠辨識在每一個初禪速行心的心識剎那裡的所有三十四種名法。

 

之後再辨識初禪心路過程裡其他每一種心識剎那中的所有名法。

 

能夠辨識禪那心路過程名法後,還應以同樣的方法系統地辨識眼門、耳門、鼻門等六根門在取相應的色、聲音、氣味(香)等所緣而生起的所有六門善與不善速行心路過程裡名法。

 

在分析了內在的名色法之後,還必須以直接的觀照力分析外在的名色法,乃至把觀照的範圍逐漸擴大至整個宇宙。

 

如此辨識內外的名色法時,能夠暫時斷除「有身見」,因為當時不見有眾生、男人、女人等等,只不過是名與色而已。

 

於是證得了「名色識別智」。

 

因為這個階段暫時地鎮伏了執取有所謂「我」、「人」、「有情」等等的邪見,所以稱「見清淨」。

 

 

 

3.緣起

 

此後,禪修者應進而修習緣起,即分析名色法之因。

 

由於令禪修者獲得此生的因是前一世臨死時成熟的業,所以必須照見自己過去世的名色法。

 

禪修者需要辨識過去、現在、未來的五蘊,之後再辨識在這三世之間因與果的關係。

 

禪修者可以先培育定力,然後把智導向過去,漸次地觀察自己過去的名色法:一天前、兩天前、三天前、一個月前、兩個月前、三個月前、一年前、兩年前、三年前、十年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前……直到今生結生(入胎)時的那一那。

 

然後再以智慧之光照向過去,禪修者將會見到前一世臨死時的名色法或臨死速行心的目標[35]。

 

該目標將是業(kamma)、業相(kamma nimitta)或趣相(gati nimitta)三者之一。

 

如果找到了該目標,就肯定能夠找到作為今生果報五蘊之因的行與業有以及圍繞著該行與業的無明、愛、取。

 

辨識前一世的無明、愛、取、行與業這五因,造成今世的結生識、名色、六處、觸與受這五果以此方式來觀照前世與今生名色法之間的因果關係。

 

此後,以同樣的方式逐漸地向過去辨識以前的第二世、第三世、第四世……。

 

如此盡能力辨識過去多世。

 

藉著辨識過去世因果而培育起觀智的力量後,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辨識未來世的因果,一直辨識到證悟阿拉漢果以及般涅槃之時。

 

那時,禪修者能辨識到因為無明滅所以色法滅等等。

 

能用這種方法辨識緣起後,也應繼續學習佛經與註疏中教導的其他辨識緣起的方法。

 

此時,禪修者能暫時斷除斷見、常見、無因見、無作見等邪見,亦能斷除對過去、現在與未來世的疑惑,證得「緣攝受智」,達到「度疑清淨」。

 

 

 

4.觀業處

 

在分析究竟名色法與緣起之後,應進而修習觀業處,觀照它們無常、苦、無我。

 

因為觀業處的所緣必須是究竟名色法與緣起,所以在還不能夠辨識它們之前就修觀並不能算是修習真正的觀業處。

 

第三種觀智是「思惟智」,培育這種觀智需要將行法以分組的方式進行覺照。

 

將行法分為──兩組:名與色;五組:五蘊;十二組:十二處;十八組:十八界;十二組:十二緣起支。

 

於此階段,禪修者必須逐一觀照每組行法的「無常、苦、無我」三相。

 

以智觀照一切行法的生滅本質為「無常」,不斷受到生滅壓迫的本質為「苦」,沒有永恆不壞滅的實質或我為「無我」。

 

在「生滅隨觀智」階段,禪修者必須觀照一切名色法直至它們的當下剎那(khaõa paccuppanna)並很清楚地看到到它們極其迅速的生滅。

 

從「壞滅隨觀智」開始,禪修者不再作意行法或名色法的生起,而只作意其壞滅,觀智成熟時,將會只看到行法的壞滅。

 

此時,禪修者在觀照稱「所知」(¤àta)的行法之同時,也必須修習「反觀」(pañivipassanà),即觀照稱「智」(¤àõa)的觀智也是無常、苦、無我。

 

禪修者如此觀照所有內、外、過去、現在、未來行法的壞滅「無常、苦、無我」之後,會看到沒有任何東西可執取的諸行法之過患並因此對它們感到厭離,內心之中自然會生從它們當中獲得解脫的願望,尋求唯一的無為法──涅槃。

 

如果禪修者在過去生中累積了足夠的巴拉密,而在今生又足夠精進地修行觀業處,當觀智成熟時,就能夠證悟以涅槃為目標的道智與果智。

 

此時,禪修者將發現所有的行法止息了,而內心卻能完全地覺知寂界涅槃,獲得四聖諦的真實智慧,現法親證涅槃。

 

如果對南傳上座部佛教止觀禪法感興趣的禪修者,應當閱讀巴利三藏聖典及《清淨之道》、《攝阿毗達摩義論》等,也可以閱讀緬甸帕奧禪師講述的《智慧之光》、《如實知見》、《去塵除垢》、《菩提資糧》、《正念之道》、《顯正法藏》等止觀禪法的指導書籍。

 

有了進一步的瞭解之後,就應該直接去實踐並親自體證。

 

 

 

四、斷煩惱與證道果

 

所謂「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

 

導致生死諸苦之因是煩惱,有煩惱就必定有生死諸苦,這是世間之因果。

 

要出離生死就必須斷除煩惱,通過修習戒學、定學、慧學三學,在證悟聖道時則可以斷除煩惱,這是出世間之因果。

 

世間之因果屬於苦聖諦與集聖諦,出世間之因果屬於滅聖諦與道聖諦。

 

修行戒學、定學、慧學三學或者說修行止禪、觀禪可以斷除煩惱。

 

然而,煩惱是在哪個階段被斷除的呢?

 

斷除哪些煩惱呢?

 

又是如何地斷除呢?

 

為甚麼能斷除呢?

 

下面將依據南傳上座部佛法對此進行解釋。

 

煩惱的根本有三種,即:貪、瞋、癡。

 

若再細分,又可分「十結」(dasa saüyojanàni),即:貪慾結、色貪結、無色貪結、瞋恚結、慢結、見結、戒禁取結、疑結、掉舉結、無明結。

 

此「十結」將分別在四種出世間聖道中被斷除,而阿拉漢聖道則能斷除一切煩惱。

 

在修行觀業處時,依據修習世間慧乃至出世間慧而次第成就的觀智可分十六種,即:名色識別智、緣攝受智、思惟智、生滅隨觀智、壞滅隨觀智、怖畏現起智、過患隨觀智、厭離隨觀智、欲解脫智、審察隨觀智、行捨智、隨順智、種姓智、道智、果智、省察智。

 

其中能夠斷除煩惱的是道智。

 

道智又可分四個層次,由低到高依次:入流道智、一來道智、不來道智、阿拉漢道智。

 

所有的道智皆執行與四聖諦有關的四種作用,即:

 

1、遍知苦:如實知見五取蘊;

 

2、斷除苦之因:道智能斷除(減弱)相應的煩惱;

 

3、證悟涅槃(苦之滅):道智取涅槃所緣;

 

4、開展聖道:道心中同時具足八支聖道。

 

 

 

1、入流道智

 

當禪修者觀照一切諸行無常、苦、無我的世間觀智成熟時,即生起一那緣取涅槃目標的更改種姓心 (gotrabhå citta),超越凡夫種姓,而達到聖者種姓。

 

此後即刻生起一那的入流道心。

 

入流道心(sotàpatti maggacitta)又稱入流道智、初道智。

 

入流,巴利語sotàpanna[36],又稱作至流,即已進入聖道之流,必定流向般涅槃。

 

入流道智能斷除最粗的三種結:

 

執著實有我、我所、靈魂、大我、至上我存在的「有身見sakkàya diññhi」(又稱作薩迦耶見,身見,我見,邪見);

 

執著相信修持苦行、祭祀、儀式等能夠導向解脫的「戒禁取sãlabbattaparàmàsa」;

 

對佛.法.僧、戒.定.慧、三世因果及緣起的「疑vichikicchà」。

 

同時,入流道智也能斷除一切強得足以導致投生至三種惡趣(地獄、畜生、餓鬼)的貪、瞋、癡以及所有尚未生三種惡趣果報的惡業。

 

因此,初果入流聖者不可能再墮入三惡趣。

 

入流道智生起之後,即證悟入流聖果。

 

對於漫長的生死旅途來說,入流聖者已經走近了輪迴的終點,他們的未來世將只投生於人界與天界兩種善趣當中,而且次數最多不會超過七次。

 

也就是說:入流聖者將於不超過七次的生命期間,必定能得究竟苦邊,趣無餘依般涅槃,絕不會再有第八次受生。

 

所以,聖典中常如此描述入流聖者:ßtiõõaü saüyojanànaü parikkhayà sotàpanno hoti avinipàta- dhammo niyato sambodhiparàyaõo'ti.û「滅盡三結,成為入流者,不退墮法,必定趣向正覺。」

 

入流聖者已經斷除了邪見,他們不可能在任何情況下故意造作例如:殺生、偷竊、邪淫、說謊之類的惡行,即使是在夢中,他們也不會再造作此類的惡業,因為他們已經根除了造作這些惡業的潛伏性煩惱。

 

持守五戒是證悟入流聖果以上的聲聞聖弟子們的行素質。

 

同時,他們對佛陀、正法與僧伽具有堅定不移的清淨信心,戒行聖潔(四種不壞淨),深信緣起,深信因果並如實知見四聖諦,親證涅槃,成出世間聖者。

 

入流聖者根據投生的次數又可分為三種,即:最多七次者(sattakkhattuparama)、家家者(kolaïkola)和一種子(ekabãjã)者。

 

在《人施設論》中說:「哪一種人為最多七次者?

 

有一種人滅盡三結,成入流者,不退墮法,必定趣向正覺。

 

他流轉輪迴於天界和人界七次後,作苦的終結。這種人稱『最多七次者』。

 

哪一種人家家者?

 

有一種人滅盡三結,成為入流者,不退墮法,必定趣向正覺。

 

他流轉輪迴兩或三家[37]後作苦的終結。

 

這種人稱『家家者』。

 

哪一種人一種子者?

 

有一種人滅盡三結,成為入流者,不退墮法,必定趣向正覺。

 

他只投生人一次後即作苦的終結。這種人稱『一種子者』。」(Pp.31-33)

 

 

 

2、一來道智

 

一來道智並不能斷除任何「結」,但卻能減弱較粗的貪慾(對慾樂的貪求)與瞋恚。

 

一來道智生起之後,即證悟一來聖果。一來,巴利語 sakadàgàmin[38],意思再回來此世間結生一次。

 

在《人施設論》中說:ßKatamo ca puggalo sakadàgàmã? Idhekacco puggalo tiõõaü saüyojanànaü parikkhayà, ràgadosamohànaü tanuttà sakadàgàmã hoti,sakideva imaü lokaü àgantvà dukkhassantaü karoti Ý ayaü vuccati puggalo `sakadàgàmã'.û「哪一種人為一來者?於此,有一種人滅盡三結,貪、瞋、癡減弱,成一來者,只來此世間一次即作苦的終結。這種人稱『一來』。」(Pp.34)

 

一來聖者初道時已斷了有身見、戒禁取、疑三結,於今又減弱了較粗的貪慾、瞋恚與愚癡,最多只會再回來此慾界世間受生一次,即盡苦邊。

 

一來聖者偶然還會生起一些較輕的煩惱,但並不會時常發生,同時它們的困擾力已經很弱。對於「只來此世間一次sakideva imaü lokaü àgantvà」,《經藏 中部 第6經 若希望經》的義註解釋為「只來此人界結生一次。ekavàraüyeva imaü manussalokaü pañisandhivasena àgantvà (M.A.1.67)」

 

 

 

該經義註和《人施設論》義註又提到有五種一來者:

 

1. 有一種在此人界證得一來果後,即在此人界般涅槃。

 

但這種人並不在「回來一次」之列。

 

2. 有一種在此人界證得一來果後生於天界,並在其處般涅槃。

 

3. 有一種在天界證得一來果後,在其處般涅槃。

 

4. 有一種在天界證得一來果後,再生於此人界才會般涅槃。

 

5. 有一種在此人界證得一來果後生於天界,在天界命終後再生 於此人界才會般涅槃。

 

一種子者和第五種一來的差別在於:一種子者只有一次結生,但這種一來還有兩次結生。

 

《人施設論》義註認只有這第五種一來才屬於真正的「一來」,因他還要再回來此人界結生一次。(Pp.A.34)

 

 

 

3、不來道智

 

不來道智能斷除貪慾與瞋恚二結。

 

不來道智生起之後,即證悟不來聖果。

 

不來,巴利語anàgàmin[39],意思不再返回慾界受生。

 

聖典中常如此描述不來聖者:ßpa¤cannaü orambhàgiyànaü saüyojanànaü parikkhayà opapàtiko hoti, tattha parinibbàyã anàvattidhammo tasmà lokà.û「滅盡五下分結[40],成化生者,在那裡般涅槃[41],不再從那世間回來。」因此聖道已斷盡了能把有情束縛於慾界的貪慾與瞋恨兩結,所以不來聖者不會受到慾界的煩惱力牽引而再投生到慾界。

 

不來聖者若在今生不能夠證悟阿拉漢果,死後只會投生於色界或無色界梵天並於其處證趣般涅槃。

 

 

 

4、阿拉漢道智

 

不來聖者雖然已經斷盡了「五下分結」,不再投生於慾界,但卻還是被殘餘的五種極微細的「上分結」束縛於生死輪迴之中。

 

阿拉漢道智能徹底地剷除此「五上分結pa¤cannaü uddhambhàgiyànaü saüyojanànaü」,即:色貪(對色界生命之貪)、無色貪(對無色界生命之貪)、我慢、掉舉、無明。

 

阿拉漢道智(arahatta-magga¤àõa)是使心完全從一切煩惱中解脫出來並直接證悟阿拉漢果之心,它斷除了殘餘的有漏與無明漏,而使阿拉漢聖者被稱「漏盡者khãõàsava」。

 

同時,阿拉漢道智也斷除了剩餘的所有不善心所:癡(無明)、無慚、無愧、掉舉、慢、昏沈、睡眠。

 

阿拉漢道智生起之後,即證悟阿拉漢聖果。

 

阿拉漢,巴利語arahant的音譯。

 

直接翻譯應該的,值得的,有資格者。

 

諸經.律的義註解釋「阿拉漢」有五種含義:

 

1.以已遠離(àrakattà)一切煩惱故為arahaü

 

2.以已殺煩惱敵故(arãnaü hatattà)arahaü

 

3.以已破輪迴之輻故(arànaü hatattà)arahaü

 

4.以有資格(arahattà)受資具等供養故arahaü

 

5.對惡行已無隱秘故(pàpakaraõe rahàbhàvato)arahaü

 

聖典中經常如此描述證悟阿拉漢道果的聖者:“`Khãõà jàti, vusitaü brahmacariyaü, kataü karaõãyaü, nàparaü itthattàyà'ti pajànàti.”「他瞭知:『生已盡,梵行已立,應做已做,再無後有。』」

 

阿拉漢聖者已經圓滿地培育了戒學、定學、慧學三學、完全地開展了八支聖道,所應做的皆已辦成,所應學的皆已圓滿,所以阿拉漢又被稱「無學asekha」。

 

他們已經竭盡了一切作生死之因的煩惱,究竟正盡苦邊,在身壞命終之後,將不會再有生死輪迴。

 

在四種出世間聖道每一者之後,聲聞聖弟子通常都會省察道、果與涅槃,前三種道還會省察已斷與殘餘的煩惱,但第四聖道則只有四種,因為已完全解脫的阿拉漢再無可省察的煩惱。

 

 

 

28] 沙門 (samaõa):原古印度對出家人的統稱,在這裡是指沙門果,即出家人通過修行所能夠達到的最高目標──解脫。 

 

這段經文的意思是:如果某種教法離開了八聖道,在這種教法裡就沒有第一入流果沙門,也沒有第二一來果沙門、第三不來果沙門、第四阿拉漢果沙門。 

 

[29] 此首偈頌的意思是:於諸道之中,八支聖道最殊勝;於諸諦之中,四聖諦最殊勝;於諸法之中,離欲的涅槃最殊勝;於兩足的人類之中,具眼的佛陀最殊勝。 

 

[30] 業處:巴利語kammaññhàna,字義「工作處所」,即修行的法門,或修行時心專注的對象。 

 

[31] 入出息念:巴利語ànàpànassati,或稱阿那般那念、安般念,即保持正念專注於呼吸的修行方法。 

 

[32] 慈心修行:過去多數依北傳的「五停心觀」訛翻譯「慈心觀」。 

 

實際上培育慈心業處屬於止而非觀。巴利語的正確譯「修慈」或「培育慈心」。 

 

[33] 色聚是最小單位的密集概念。 

 

[34] 這八種基本的究竟色法稱「八不離色」。 

 

[35] 前世臨死速行心的目標與今世結生心、有分與死亡心的目標同一目標。 

 

[36] 入流:巴利語sotàpanna。 

 

sota,意思流,河流;àpanna, 意思已進入,已到達,也翻譯作入流。

 

《經藏 增支部 第十集》的義註中說:「入流者,已進入聖道之流。sotàpannà'ti ariyamaggasotaü àpannà.」(A.A.10.64) 

 

以上是就聖果位而言的。 

 

就聖道位而言,巴利語則sotàpatti。 

 

在聖典中也常稱作sotàpattiphalasacchikiriyàya pañipanna,直接翻譯作「現證入流果的已行道者」或「正進入證悟入流果者」。 

 

[37] 從證悟入流果之後就不可能投生在低賤的家庭,只會投生於大富家庭。 

 

「兩或三家」即投生在天界或人界兩或三次。 

 

[38] 一來:巴利語sakadàgàmin。 

 

為sakid (一次) 加上àgama (來,前來) 加上in (者, …的人)的組合,直接翻譯只來一次者。 

 

《經藏 中部 第6經 若希望經》義註中說:「一來者,為回來一次。」(sakadàgàmã'ti sakiü àgamana- dhammo.) (M.A.1.67)《人施設論》義註中說:「再回來結生一次者,為一來。」(pañisandhivasena sakiü àgacchatã'ti sakadàgàmã.) (Pp.A.34) 

 

[39] 不來:巴利語anàgàmin。 

 

na(不)加上àgàma(來,前來) 加上in(具有)的組合。 

在《五部論註》中說:「不來者,名對貪慾、瞋恚於心不動搖以及決定性不會再從其世間退回來者。」(anàgàmã'ti kàmaràga- byàpàdehi akampanãyacittàya ca tamhà loka anàvattidhammatàya ca ñhitasabhàvo nàma.) (Pk.A.188) 

 

[40] 五下分結 (pa¤cannaü orambhàgiyànaü saüyojanànaü):下分,意思即連接到下界的;投生到慾界之緣的意思。

 

五下分結即前面所說的三種結,再加上貪慾結和瞋結。 

 

不來聖者已斷除了這五種下分結。 

 

[41] 化生者,在那裡般涅槃 (opapàtiko assaü tattha parinibbàyã):不來聖者已排除了胎生等三種生,只會化生為梵天人,並在梵天界那裡般涅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