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3566467-1649136359.png

止觀和四念處是南傳上座部佛教傳承的禪修方法中的兩大重要教導,而在當代流行的禪法中,也可分為止觀禪法和正念禪法兩大類。然而,止觀與四念處不同嗎?它們之間有甚麼關係呢?

為了探討這個問題,讓我們先來看看佛陀如何教導正念、正知與修觀。

 

念、正知與修觀

佛陀在《相應部·六處品·受相應·第一疾病經Pañhamagela¤¤a sutta》中說:“諸比庫,比庫應念與正知而度時日。這是我對你們的教導。

諸比庫,比庫如何有念?在此,比庫於身隨觀身而住,熱忱,正知,具念,調伏世間之貪、憂;於受隨觀受而住……於心隨觀心而住……於法隨觀法而住,熱忱,正知,具念,調伏世間之貪、憂。 

諸比庫,比庫如何有正知?在此,比庫在前進、返回時保持正知,向前看、向旁看時保持正知,屈、伸[手足]時保持正知,持桑喀帝、缽與衣時保持正知,食、飲、嚼、嘗時保持正知,大便、小便時保持正知,行走、站立、坐著、睡眠、 覺醒、說話、沉默時保持正知。諸比庫,比庫如此有正知。

諸比庫,比庫應念與正知而度時日。這是我對你們的教導。

諸比庫,若該比庫如此住於念、正知、不放逸、熱忱、自勵而生起樂受,他如此瞭知:‘我所生起的樂受,它是有緣的,而非無緣。甚麼緣呢? 乃以此身為緣。然而此身無常、有為、緣生,但以無常、有為、緣生之身為緣而生起的樂受,哪裡能長久呢?’他對身和樂受隨觀無常而住,隨觀壞滅而住,隨觀離而住,隨觀滅而住,隨觀捨離而住。……

諸比庫,若該比庫如此住於念……生起苦受……生起不苦不樂受,他如此瞭知:‘我所生起的不苦不樂受,它是有緣的,而非無緣。甚麼緣呢?乃以此身為緣……。’”(S.4.255) 

佛陀在這篇經文中,教導了念、正知與修觀。

對於念,即四念處: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和法念處。

對於正知,即在一切時中對身體的任何狀態保持瞭瞭分明。

對於修觀,佛陀教導觀照三受:樂受、苦受和不苦不樂受。對於每種受,必須觀照它們的因緣生滅。在這篇經文中,佛陀提到受“乃以此身為緣”(imameva kàyaü pañicca),而緊接著的《第二疾病經Dutiyagela¤¤a sutta》內容與此經幾乎相同,差別只在於提到受“乃以此觸為緣”(imameva phassaü pañicca)。

因此,佛陀在這兩篇經文中,教導了念、正知與修觀之間的關係:修觀需以正念和正知為基礎:“如此住於念、正知、不放逸、熱忱、自勵”(evaü satassa sampajànassa appamattassa àtàpino pahitattassa viharato),並且舉觀受為例,強調觀照受必須先觀照它們以身和觸為緣而生起,然後觀照受及其因緣的無常、壞滅、離、滅、捨離。

 

正念與正知
念,巴利語 sati,意思是憶念,即心對目標處於不漂浮、不忘失的狀態。念猶如一塊石頭沉入水中,而不會像浮萍一樣在水面隨波逐流、漂來漂去。念是把心沉入所緣,有許多業處都以“念”來命名,例如:“入出息念”,是把心念沉入呼吸。又如“佛隨念”,是把心投入佛陀的功德。修習法隨念、僧隨念、戒隨念、捨隨念、天隨念、身至念等都一樣。這說明“念” 在修行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正知,巴利語sampaja¤¤a,是心對目標保持完全清醒、清明、清楚的狀態。

因此,念和正知的作用是:

念──心穩固地沉入所專注的目標,不散亂、不飄浮。

正知──對當下所做的每一件事時刻保持清明、覺醒、瞭瞭分明。

由於念和正知通常是同時運作的,因此可以合稱為“正念正知”,也可以只稱為“正念”或“正知”。 

培養正念正知,必須清楚兩大要點:

一、內觀身心

通過內觀身心,逐漸改變心總是向外散發、向外抓取的壞習慣,學會往內收攝心,把心向外抓取不同人事物的習慣,轉為關注自己內在 的身心狀態,對自己的身體現象和心念保持瞭瞭分明。

 

二、回到當下

通過不斷地把心拉回到當下,改變心總是 徘徊於過去和未來的壞習慣。當下所發生的身心現象,才是最真實的體驗。培養正念正知,只需要不加判斷、如實地覺知當下的身心即可。

 

正念與觀禪的區別
有些人把培養正念正知的修行方法叫做“四念處”,或叫“內觀”、“毗婆舍那”。然而,正念正知與真正的觀禪還是有區別的。因為正念正知的物件既可以是事物的現象,也可以是究竟法;然而觀禪的物件只能是勝義諦層面的究竟法,不能只存留在現象層面,這是區別普通正念與觀禪的標準。

例如:在禪坐時感到腿痛就去“觀”腿痛, 這種“觀”腿痛屬於普通正念還是觀禪呢?很多人認為這是在修“毗婆舍那”,其實這是在培育正念。

那培養普通正念和修觀的主要區別在哪 裡呢?主要區別在於所緣,也即是心專注的目 標。普通正念所覺知的是腿痛的現象,而觀智則需要見到勝義諦層面的本質。依勝義諦來說, 腿痛是一種苦受(dukkhavedanà),而且是身的苦受(kàyika-dukkha)。

身苦受是如何產生的呢?佛陀解釋過身受產生的過程:“緣於身和觸[所緣]而生身識,三者結合為觸[心所],緣觸[心所]生受。”受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三種。觀腿痛需要見到這種因緣生滅的過程。

腿痛的過程又是如何產生的呢?首先是“緣於身”(kàyaü pañicca)。“身”(kàya)是指 身處門或身淨色,禪修者需要辨識腿部身十法 聚裡的身淨色,身淨色接受外界觸所緣的撞擊。

其次是“緣於觸”(phassaü pañicca)。“觸”是觸心所(phassa),它是由身淨色、觸所緣和身 識三者結合而生。觸所緣,是其它色聚裡的地、火、風三界,地界表現為硬、軟、粗、滑、重、輕,火界表現為熱、冷,風界表現為推動和支持。當其它色聚裡的地、火、風任何一界撞擊到身十法聚裡的身淨色時,依身淨色而產生身識,身識只出現於身門心路。身門心路的運作如下:首先生起一個五門轉向心,接著生起一個身識,之後是領受、推度、確定心,然後生起七個速行,有時還可能生起兩個彼所緣。其中的身識總是伴隨著相應的心所一同生起,即是說它由八個名法組成,即:識、觸、受、想、思、一境性、名命根、作意。其中的“受”屬於身觸生苦受(kàyasamphassajà dukkhavedanà),並被體驗為痛。這種痛發生於腿部,由依靠身淨色而生的身識體驗,而身識裡的苦受最明顯, 於是表現為酸、麻、痛、癢等,用通俗語言來說就是“腿痛”。

當禪修者能見到這個過程,見到其中的身 淨色(身根)和觸所緣,這是見到了究竟色法; 見到其中的身識,特別是身受──身觸生苦受,這是見到了究竟名法。當禪修者能如此見到究竟名色法,再觀照由於身淨色不斷受到觸所緣的撞擊,身識依於身淨色持續不斷地產生,與身識俱生的苦受則被體驗為痛。只有達到這個程度,才能算是修觀。

禪修者如果還沒能力親見究竟色法、究竟名法,沒能力親見究竟名色法是如何產生的,則他的智還沒有達到勝義諦的層面,那麼他所體驗到的都是經過概念包裝的現象而已。如果禪坐時感到腿痛就去“觀腿痛”,他將發現心竟然能與腿痛相分離,並體會到“腿痛”不再是“我”的,甚至可能以為已達到“無我”境界。其實,只要還沒有見到究竟名色法,他的覺知就還只是停留在普通正念的程度,尚未達到觀智的高度。

只要禪修者還沒有能力見到這個過程,他所體驗的腿痛其實只屬於生理現象。覺知現象層面的是正念,而觀智則需達到勝義諦層面的究竟法。因此,雖然都是“觀腿痛”,但由於所緣性質的不同,決定所修的屬於正念還是觀禪。 

既然培育正念和修觀的主要區別在於心的所緣,那麼,如何才算修觀呢?嚴格來說,想要修習觀禪,必須先完成心清淨、見清淨和度疑清淨,才可能培育屬於道非道智見清淨的思惟智。從思惟智階段開始,才算是嚴格意義上的修觀。根據佛陀的教導,七清淨的每一清淨都需以前一清淨為基礎。假如禪修者不先經過這些次第,從戒清淨直接跳去修觀,這不符合佛陀的教導。

因為觀智的所緣是究竟名色法,所以要修觀必須先見到究竟色法和究竟名法。想見到究竟名色法,必須破除名色法的密集。其中,色法有三種密集:相續密集、組合密集和功用密集;而名法有四種密集:相續密集、組合密集、功用密集和所緣密集。只要還沒有破除名色法的密集,所體驗到的世界就還是經過概念包裝了的一堆現象。

普通正念和觀禪的另一個區別在於修行原則。如前所述,普通正念有兩項修行原則, 即內觀身心和回到當下。由於普通正念不需要禪定的支助即可直接覺照身心現象,因此也沒必要觀照外在五蘊。同時,未完成度疑清淨的禪修者無法親見過去、現在和未來三世的因果關係,當然也無法觀照過去和未來的名色法。這對於還在培養作為止觀基礎的正念正知的禪修者來說,既不需要也無法進行此類觀照。然而,修習真正的觀禪,不僅要求觀照自己內在的五蘊名色法,觀照它們的無常、苦、無我三相,還必須觀外在的五蘊;不僅要觀照有生命的內外五蘊,還要觀照外在無生命的色法;不僅要依六門觀照所見到、聽到、嗅到、嘗到、觸到、想到的諸行法,還要依時間觀照過去、現在、未來的諸行法,也即是要依照佛陀在《無我相經》等經典中的教導毫無遺漏地觀照諸行法,才是真正的修習觀禪。

總之,正念正知的涵蓋面非常廣,貫穿整個修行過程。禪修之前、培養定力、擁有強有力的禪那、敏銳且強力的觀智,都需要正念正知。但是,我們要清楚各個修行階段的區別,清楚如何修行是在培養普通正念,如何修行才是真正的觀禪。明白普通正念與觀禪的區別,就能清楚自己正在修甚麼,處於哪個修行階段。

 

四念處與止觀的關係
曾聽有些人說:“我是修四念處的,我不修你們的止觀。”說這種話的人認為四念處和止觀似乎是不同的禪修體系,這是因為他並不全然懂佛法,不明白甚麼是四念處。

提到修習四念處,幾乎所有的南傳上座部佛教弟子都知道《大念處經Mahàsatipaññhàna sutta》,它是佛陀教導四念處最詳盡、最全面、最權威的經典。

《大念處經》收錄於巴利三藏的《經藏·長部》第22經和《中部》第10經。當代流傳於南傳上座部佛教國家和地區的禪修方法,幾乎都和《大念處經》有著或多或少的關係。

佛陀在這兩篇經典中系統地教導了四念處,即: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和法念處。而這四念處又可以細分為二十一種止觀禪修業處。

念處和業處有甚麼不同?業處是指心工作的地方,而念處是指心念的範圍,或者說心念住立、建立、現起、依止、支持的場所,或者說心念現起的地方。從所緣來分,業處是指心的目標,念處也是指心的目標。所以,業處和念處非常相像。

對於四念處的二十一種業處,其中的身念處有十四種,受念處和心念處各一種,法念處有五種。它們依次是:

一、身念處

1.入出息念(ànàpànassati)

2.威儀路(iriyàpatha)──行、立、坐、臥

3.正知(sampajàna)

4.厭惡作意(pañikålamanasikàra)──三十二身分

5.界作意(dhàtumanasikàra)──四界差別

6.九墓地觀(navasivathika)

二、受念處

三、心念處四、法念處

1.五蓋(pa¤ca nãvaraõàni)

2.五取蘊(pa¤cupàdànakkhandhà)

3. 十二處(dvàdasàyatanàni)

4. 七覺支(satta sambojjhaïgà)

5. 四聖諦(cattàri ariyasaccàni)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止觀包括四念處,但四念處並不能涵蓋一切止觀業處。

為甚麼說業處涵蓋念處呢?四念處的二十一種業處都可以歸納進止業處或者觀業處。然而,四十止業處中有許多業處是四念處的二十一種業處所無法涵蓋的,例如十遍、六隨念、慈悲喜捨等業處在四念處裡就沒有。當然,從廣義上來說,法念處裡四聖諦的“正定”已經是指止業處,只不過從二十一種業處的分法來說,它還是沒有涵蓋。因此,修行止觀業處, 事實上已經涵蓋了四念處的修習。根據佛陀的教導,修四念處也即是在修止觀,並不是另外有一種全然不同的“四念處”修法。

四念處的第一念處是身念處,身念處的第一個業處是入出息念。根據《大念處經》的教導,入出息念必須修到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另外,厭惡作意就是修三十二身分, 界作意就是修四界差別。這些都是修止培養定力的方法。即使如此,它們還是側重於修觀禪。例如第一種業處“入出息念”,經文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從“諸比庫,在此,比庫前往林野……”開始,佛陀在這部分教導比庫培養定力。第二部分從“如此,或於內身隨觀身而住, 或於外身隨觀身而住……”開始,在這部分佛陀教導比庫修觀。

應當注意的是,佛陀在本經中每教導一種業處時,都會不厭其煩地重複強調要內觀和外觀,以及觀照生起之法和壞滅之法。例如:下面這一段修觀的重要教導,在經文中的“身念處”部分即重複地出現了十四次:“如此,或於內身隨觀身而住,或於外身隨觀身而住,或於內外身隨觀身而住。或於身隨觀生起之法而住,或於身隨觀壞滅之法而住,或於身隨觀生起、壞滅之法而住。他現起‘有身’之念,只是為了智與憶念的程度。他無所依而住, 亦不執取世間的一切。諸比庫,比庫乃如此於身隨觀身而住。”

為甚麼佛陀要在一篇經文中不厭其煩地重複強調內觀、外觀、內外觀呢?這是因為外觀是觀禪的重要修法。同時也清楚地顯示,佛教在《大念處經》中教導四念處的二十一種業處時,無一例外都是在教導觀禪。

所以,《中部義註》說《大念處經》是一篇既包括修止又包括修觀 (samathavasena gacchatopi vipassanàvasena gacchatopi),並以討論觀禪為主的經文(vipassanuttaraü nàma kathitaü)。(M.A.2.19)

因此,《大念處經》是教導修習止觀並側重於維巴沙那的經典。

對於受念處,是觀照善心路與不善心路中以受最明顯的心路。觀照究竟名法時,受心所在諸名法中往往是明顯的。比如快樂、高興的時候,心的樂受很明顯;憂愁的時候,心的苦受很明顯;身體疼痛的時候,身的苦受很明顯。修受念處即是觀照以受最明顯的心路。佛陀在《大念處經》中把受分為三種: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這三種受又可再分為有物染和無物染兩類:三種有物染之受是不善的,三種無物染之受是善的。這六種加上前面三種共為九種受都需要觀照,並觀照受及其相應名法的無常、苦、無我三相。

對於心念處,是觀照以心識為主的心路。在諸名法中,心是其主導。

例如佛陀說:“有貪心,瞭知‘有貪心’;離貪心,瞭知‘離貪心’。有瞋心,瞭知‘有瞋心’;離瞋心,瞭知‘離瞋心’。有癡心,瞭知‘有癡心’;離癡心,瞭知‘離癡心’。”

這裡的“有貪心”是指八種貪根心,“有瞋心”是指兩種瞋根心,“有癡心”是指兩種癡根心,也即是觀照十二種不善心。而“離貪心”“離瞋心”“離癡心”則是指世間的善心和無記心。禪修者需要觀照這些心及其相應名法,並觀照它們的無常、苦、無我。

同時,佛陀在《大念處經》中教導心念處時也強調需要觀照禪那心。佛陀說:“廣大心,瞭知‘廣大心’;不廣大心,瞭知‘不廣大心’。”這裡的“廣大心”是指色界和無色界的禪那心。

“有上心,瞭知‘有上心’;無上心,瞭知‘無上心’。”這裡的“無上心”也是指色界和無色界禪那心。

“得定心,瞭知‘得定心’;無定心,瞭知‘無定心’。”這裡的“得定心”是指擁有禪定的心。

“解脫心,瞭知‘解脫心’,未解脫心,瞭知‘未解脫心’。”這裡的“解脫心”也是指證得色界和無色界禪那的心。如果沒有禪那的禪修者,如何可能觀照這些心?

所以,佛陀開示《大念處經》、教導四念處是向已證得禪那的人宣講的。佛陀所教導的心念處,是包括善心、不善心、欲界心、色界心、無色界心在內的十六種心都需要觀照。如果沒有禪那,如何有能力瞭知心念處裡的廣大心、無上心、得定心、解脫心呢?

對於法念處,需要觀照五蓋最明顯的相應名法,並觀照五蓋的生起、滅去,再觀照五蓋的無常、苦、無我。還要觀照五蘊,觀照十二處、七覺支以及與它們相應的名法之無常、苦、無我。

因此,不能把修習止觀業處和培養四念處人為地分割開來。建議修“四念處”的禪修者, 都需要先好好學習《大念處經》及其義註,然後依照佛陀的教導進行修習。

總之,止觀業處和四念處是相關聯的。業處包括了念處,因為業處是指心工作的地方, 念處是指心念建立的地方,它們非常相像。念處,既有止業處也有觀業處,但側重於觀業處。對於已經證得禪那的止觀乘者,他們修到了觀禪階段,再依照佛陀在《大念處經》中教導的四念處去修行,就能明白佛陀是在勝義諦、究竟法的層面教導觀智,而不是那種只從字面上理解的概念法的修行。同時也會發現,佛陀無論教導戒、定、慧、教導止觀還是教導四念處,都是站在勝義諦、究竟法的層面和高度來教導觀禪。

 

四念處與止觀業處表

四念處

21 種業處

止觀

所緣

 

 

 

身念處

入出息念(1)

止、觀

色法

威儀路(1)

止、觀

色法

正知(1)

止、觀

色法

厭惡作意(1)

止、觀

色法

界作意(1)

止、觀

色法

九墓地觀(9)

止、觀

色法

受念處

受隨觀(1,九種受)

名法

心念處

心隨觀(1,十六心)

名法

 

 

 

法念處

五蓋(1)

名法

五取蘊(1)

名色法

十二處(1)

名色法

七覺支(1)

名法

四聖諦(1)

名色法

正念與觀禪區別表

 

正念

觀禪

修行位置

禪定的基礎

禪定的進階

修行階段

一切時

高級階段

修行前提

不忘失目標

親見究竟法

修行次第

次第不強

次第性強、十六觀智

所緣方向

內觀身心

內觀、外觀

所緣時間

回到當下

三世名色法

所緣本質

身心現象

究竟名色法

所緣範圍

欲界法或概念

三界名色法

主要心所

慧根

修行作用

預防煩惱

鎮伏乃至斷除煩惱

修行成就

守護身心

證悟涅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