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修行南傳佛教菩薩道需要甚麼基礎與資糧?

第二、十種巴拉密以哪一種巴拉密為主導? 

答:修習南傳佛教菩薩道需要甚麼基礎與資糧?首先必須得有願,有想要成佛的願,同時必須得要具備種種的條件。要成為真正的菩薩,他必須要得到佛陀的授記,唯有得到了佛陀的授記,他的菩薩才是必定的、必然的。只要還沒有得到佛陀的授記,那菩薩只是你的一種良好心願而已。要得到佛陀的授記必須得具足八個條件。例如說:投生為人,必須得是男人,必須得遇到活著的佛陀,就是佛陀還在世,同時在那一生你是一個出家人,同時你那一生已經擁有了四禪八定、五神通。還有呢,你有極強的意願,你還有種種的素質。如果你已經具足了這八個條件,然後佛陀就會看因緣給你授記。在授記之後呢,你就會義無反顧的朝向佛果的目標而累積種種巴拉密。巴拉密是因,佛陀是果。證悟佛陀不是沒有因的,他的因必須一定得要圓滿,因為佛陀是圓滿的,所以他的因一定要圓滿,甚麼是因呢?就是巴拉密。甚麼是巴拉密呢?沒有受到無明、貪愛等任何煩惱所污染的、良善的上等的素質。也就是如果你想要成佛的話,那你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成佛,你不會計較自己的得失,不會計較自己的利益而去服務眾生,甚至犧牲自己。眾生需要眼睛,你會佈施你的眼睛,眾生需要你的手,你會佈施你的手,眾生需要你的身體,你會奉獻你的生命,眾生需要你的國家,你會把整個國家都奉獻給眾生,眾生需要你的老婆,你都會把你的老婆供養出去,就好像耶輸陀羅(Yasodhara)一樣,捨得嗎?不要說老婆,他稍微罵了我句我就恨他一輩子,這樣的人很難成為菩薩。十種巴拉密哪種巴拉密為主導?每世不同。菩薩必須得無量生的輪迴,在每一世他會主修哪一樣,例如:Vessantara那一世他主要修的是佈施巴拉密。有時候例如:《大猿本生》,他修的是忍巴拉密。有時候修的是出離巴拉密,出離巴拉密就是他會把國王也拋掉,把愛妃也拋掉,把人們也拋掉,他就跑到森林裡面去修行。佛陀在過去生是菩薩的時候,有一次他投生為轉輪聖王。他把整個國家治理的井然有序,很富強。那個時候人壽很長,有一天他就跟他的理髮師說,如果你在剃頭髮的時候發現我的頭上只要有一根白頭髮,你就告訴我。結果又經過了漫長的歲月,終於那個理髮師在剃國王頭的時候發現了一根白頭髮,然後他就用金盆捧去告訴國王。國王就賞了他一筆錢財,然後就把王位讓給他的太子並且立了遺囑,以後在我的王族、王系裡面,只要誰有發現他有了第一根白頭髮,他就必須捨棄王位,跑到森裡面修行。然後他就把他的國王、把他的愛妃捨去,跑到森林裡面去修行。那一生佛陀修慈、悲、喜、捨,下一生他投生到梵天界。這就是菩薩在修出離巴拉密。所以在哪一世,他修哪一種巴拉密為主。唯有所有的巴拉密都要修的完全、修的圓滿,他才能夠成佛。因為唯有因的圓滿,才能導致果的圓滿。佛陀的種種德號叫做(vijjācarana- sampanna)。甚麼意思?明行具足。明就是智慧,行就是種種的菩薩行,種種的萬行具足,缺了一點就不叫具足、不叫圓滿。

 

 

問:第三、如何修行出離心和忍辱巴拉密?

第四、如何讓自己的心迅速調柔?

第五、如何對佛、法、僧升起無限的恭敬心、珍惜心、難遇心? 

答:如何修習出離心和忍辱巴拉密?修習出離心,就是你應該要看到世間的過患,看到種種因緣和合之法的過患,這個可以培養出離心。修習忍巴拉密呢,就是無論……其實我們說到的忍,巴利語叫做(khantī)他的意思就是忍,而不要把他只是理解成忍辱。因為忍辱往往就是當別人對你不好的時候、欺負你的時候,中傷你的時候,你忍,這個叫做忍辱。但是真正的(khantī)的意思是忍耐。忍耐的範圍很廣,不僅僅(是)別人對你好,別人中傷你,你要忍。別人對你好,你也要忍,忍著甚麼?安忍不動。對於自己、如果感覺到很熱,很冷也要忍。如果你要想要忍,修忍巴拉密的話,如果現在到了56點肚子餓了,我就忍不住要去吃飯了這種……如果你能夠忍的過去,這個也是屬於一種忍。現在修行不好啊,禪坐很多妄想啊,腿痛,腳痛,這個時候又感覺到很難熬。如果你都能挺得過去,安忍不動,這個也是一種培育忍的過程。培育忍,大的忍──別人中傷的要忍,小的忍也要忍。你應該八風吹不動,就是對於世間的榮辱得失,苦樂,毀譽,誹謗,你都不動於心。對於一些外在的,熱、冷、寒、暑,虻、蚊、風吹日曬,你都能夠安忍不動,你就把心放在業處上,放在修行上,那這個叫做忍。如果你能夠從小的做起,這個也是屬於培育忍的巴拉密。如何讓自己的心迅速調柔?當你想你的心迅速的調柔,本身這種就是不夠調柔,你才想迅速的調柔。要想讓心調柔,要有個過程。有些人的心生很調柔,但是我們說一個人的心調不調柔和他的性格有關。如果一個人很愛發脾氣,看這個看不順眼,看那個又不順眼,這種人的心比較難調柔。如果要讓自己的心調柔有幾種方法:第一,要如理作意。

第二,要管得住自己的情緒。

第三,要經常修習慈心,培育慈愛。第五個問題,如何對佛法僧升起無限的恭敬心和珍惜心、難遇心?剛才在結營的時候,我所講的那些,其實就是幫助大家生起恭敬心、珍惜心、難遇心。在禪修業處上,如果修行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也可以使我們生起對佛、法、僧的恭敬心。

 

 

問:請尊者開示發現自己入息短,出息長,這樣有問題嗎? 

答:沒問題。如果入息短,出息長,你就“知道”它,只要呼吸自然就沒有問題,只需要很如實的去覺知它就可以。

 

 

問:一果聖者最多輪迴七次,在輪迴之中他知道自己是入流者嗎?比如他輪迴人間時。 

答:如果一個初果聖者死了之後再投生到人間,他一般不知道自己是初果聖者,但是他自然而然從一出生開始他就不可能故意去違犯殺生啊、偷竊啊、邪淫啊、說謊話、說虛妄語、飲酒,使用麻醉品,因為這個是他們的本性。而且他從很小、從他有明確的認知開始,他自然而然他的心就會向著佛、法、僧三寶,會對佛、法、僧三寶有著很強的信心。而且呢,當他一修行的時候,他很快又能夠回復到他之前的體驗。然後他那個時候他就知道,原來他其實過已經是證悟的。但是如果一個初果聖者假如是他投生到天界,因為一個初果聖者在未來輪迴當中只有兩種去處:第一是人間,第二是天界。如果他投生到天界,他就可以知道他過去生,如果他投生之後他又有轉向,他再去查他過去生的話,他就會知道他過去曾經是初果聖者,就好像現在天界還有很多佛陀在世的時候證得初果的聖者一樣,現在他們還是在天界。

 

 

問:尊者您好!如何讓自己的信根與慧根平衡,定根與精進根平衡? 

答:具體的方法,大家可以去看《修行入門》裡面第三篇《業處篇》裡面講到平衡諸根那裡,大家回去看。我們說到的信根和慧根的平衡就是感性和理性的平衡。定根與精進根平衡就是動靜相宜,不要過度“靜”,也不要過度​​“動”。“靜”過度變成沉滯,變成沒有生機,變成死寂。而“動”過度變成煩躁、躁動、輕浮。唯有動靜相宜才是平衡。也就是說在修行的過程中我們先到達到內心的平靜之後,再去用功,再去精進。信根和慧根平衡了就是當我想要接受一樣東西的時候,不要人云亦云,盡量用智慧去判斷、去考慮。一旦當我們決定了之後就不要止步不前,不要門向你敞開,你還不肯跨入,那個時候你就應當要生起信心,要具體做就可以。信根過強容易變成迷信,慧根過強容易變成批判。如果我們在有智慧的基礎上就是有理性的覺知的前提下,我們認為說這個可信、這個可靠、這個可行,那個時候就應該毫不懷疑的去實踐、去做,這樣的話就能夠達到信根與慧根平衡。

 

 

問:禮敬尊者!現在已經有了漢語南傳佛教經典,修學南傳上座部佛教所必須研讀的經和論是哪些? 

答:如果有時間、有條件的話應當完整的去看經藏和論藏,假如沒有時間的話,那麼在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傳統裡面,就是先學論後學經。現在很多人認為經典是很容易看的,而且經典比較淺顯易懂,這個確實如此。但是如果只是看經藏而沒有的論藏的話,不能夠很系統。因為在經典裡面佛陀因為不同對象,同樣的一樣東西他會用很多不同的方式來說。例如:講到涅槃,在這個場合上說了這樣,在那個場合上說了那樣。但如果我們先對阿毗達摩有一定的瞭解,努力掌之後我們再去看經藏,那我們就很容易有一個整體的把握。當我們有了整體的把握之後再去看經藏或者去理解經藏就很容易。如果剛開始要學習、要研讀的話,可以先去看《攝阿毗達摩義論》或者《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看了這本之後再去看《清淨之道》。如果對於《攝阿毗達摩義論》和《清淨之道》都瞭解了之後,你再去看經典就很容易理解,那個時候你就可以從上座部佛教的傳統,就是應該先看《長部》,然後再看《中部》,然後再看《相應部》,然後再看《增支部》,然後再看《小部》。因為第一次結集的時候,首先誦出的是《長部》,然後是《中部》,然後是《相應部》,然後是《增支部》,然後是《小部》。或者如果你想要讀經藏的話,你也可以特別讀幾部。在《中部》裡面收錄了經典的很多是和修止觀有關的。在《相應部》裡面,很多收錄的經典就和一般的佛學的理論有關的。而在《長部》裡面收錄的經藏呢,特別是第一品叫做《Sãlakkhandhavagga戒品》,很多是破除種種外道思想的見地。但是在長部裡面也有好幾部經典是教導戒、定、慧次第的,例如:《沙門果經Sàma¤¤aphala suttaü》《Ambaññha經》這些。在《增支部》裡面,就是和法數有關的,例如:1234這些,數目有關的經典,這些經典你都可以去看。如果你對佛法有了整體的把握之後,你去看這些經典就很容易理解,你就不會感覺到經典好像有些有矛盾或是看到支離破碎一樣。

 

 

問:一個被殺死的人即使是修行的人,通常會生在哪一道? 

答:要看這一個人死的時候甚麼業成熟。如果在死的時候成熟的是善業,那他可以投生到善趣;如果在臨死的時候不善業成熟或者由於他的修行功夫沒到家,被殺的時候他仇恨,恨那一位殺他的人,那這樣的話他可能會墮落到鬼道、墮落到惡趣裡面去。所以一個人即使是修行人,臨終的時候他生起的是善心還是不善心是很重要的。除非他已經是證果了,如果他已經證得初果,那麼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墮落惡趣。如果他修行已經達到了緣攝受智或是以上智慧的話,那麼他也不可能在死的時候墮落到惡趣。

 

 

問:在帕奧禪林有阿拉漢聖者住世嗎?在南傳上座部佛教地區成就的阿拉漢聖者現在多嗎? 

答:現在在帕奧禪林應該沒有阿拉漢住世,在南傳上座部佛教教區還是有的,但是不多,只能說是寥若晨星。我曾經和好幾位緬甸比庫討論過這個問題,於是他們將緬甸近一百多年來有成就的100多位西亞多(大長老)進行精挑細選, 從中選出13位被公認為阿拉漢的聖者,例如:搖倫西亞多、多固西亞多、道布路西亞多、孫倫西亞多、木拉明昆西亞多, 還有雷迪西亞多、德印古西亞多。不過,許多阿拉漢或有些聖者一旦證果之後,就想避名聞利養。因為信徒一旦發現他們已經有成就了,就會來拜見他、供養他,甚至要求加持。這樣的話他將一天忙到晚,而真正想來跟他們學法的人卻很少,大多數都是一些求平安、加持的, 所以很多人寧可在森林裡過著簡單的生活,白天托缽,平時打坐,大家也不知道他的證量。

 

 

問:在帕奧禪林業處導師本身在修學上具備哪些條件,是否必須在初果以上? 

答:在帕奧禪林作為業處導師,首先必須要有止觀禪修的體驗,也就是他必須得有體驗;第二、他必須得持戒清淨;第三、他必須得要精通經藏論藏,或者至少要懂得一些經藏論藏。也就是說,做為一位業處導師不僅僅只是有禪修體驗,如果他沒有經藏論藏基礎的話,那等他一出去教他很快就會變成個人發揮了。是不是?所以經藏論藏的基礎還是要有,做為業處導師本身他必須要通達戒律,他必須得持戒清淨。要不然的話,這種人沒有持戒或持戒不清淨,他其實在壞了。人家聽他教導,好像教的挺好,但是一看他的行為發現根本連戒都做不到,那這樣的話,人們自然就會對他的教導會有懷疑,所以持戒清淨也是很重要的,同時他還要有教禪善巧。因為確實有些人他雖然有體驗,但是他沒辦法把他的禪修體驗教導給他人,即使他通達教理、即使他也有禪修體驗。但是他沒有語言表達能力去表達出來。這個也會使他成為不具足做為業處導師的條件。一般像在帕奧禪林,帕奧禪師多數都會訓練一個禪修者至少要在生證得初果,但是每個人是否證果跟他過去的願有關,有些人他想要行菩薩道,那這個時候,例如:有些人在行菩薩道,一旦修到緣起的時候就很明確了。他是不是得到佛陀的授記或者他的願是不是傾向於在未來很久遠之後成佛。如果是這樣的話,他修到行捨智就不能再上了,那這個時候我們也可以說他有禪修的體驗。如果有些人他有意願想要在今生證悟涅槃,那他就可以通過很精進的禪修,可以證得初果。所以我們說,也不一定每個業處導師都須得是初果以上,這是依一個人巴拉密和一個人的意願決定的。

 

 

問:請問尊者按阿毗達摩的觀點,佛陀的舍利和有些祖師的肉身舍利這是名法還是色法?為何佛舍利有一種特殊的加持力,這加持力又是怎麼回事呢? 

答:佛舍利必定是色法!而且唯有色法才能夠通過眼睛看。而名法我們是看不到的。同樣的,佛陀的舍利或者一些聖者們的捨利,它們都是屬於色法,而且是沒有生命的色法。至於為甚麼會有加持力呢?因為本來佛陀是擁有無上的、圓滿的戒、定、慧、解脫、解脫之見功德,所以當我們在禮敬佛陀或者佛陀的象徵物的時候,其實我們最重要的還是在禮敬佛陀的德、這些功德,不是說禮敬象徵物本身。例如:我們說到的佛像其實是泥塊,是不是?或是木頭。但是,我們在禮敬佛陀時,因為這個是佛陀的象徵物,他表徵為佛陀的形像,當我們在禮敬的時候,我們也可以感受到,有些佛像或者菩提樹、佛塔,它有一種加持力。但所謂的加持力,它和我們的信心也很有關係。如果我們對佛陀的功德擁有信心,由於我們對佛陀的戒、定、慧、解脫、解脫之見的功德擁有信心,這種力量是這麼來的,他和這個物體的本身(指佛陀的舍利、佛像等)並沒有直接關係。如果我們把它當成是物體的話,那麼無論你如禮拜,你都沒有那種所謂的加持力和所謂的感應。但是如果你真的是把他當成是佛陀,或者說它代表著佛陀,這樣的加持力或者你就有那種感應。所以佛陀在世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直接去禮敬佛陀。佛陀去世了,我們就通過禮敬佛陀的舍利子、或者佛塔、或者菩提樹,到了再後來佛陀入滅500年之後就出現佛像,那我們就可以藉助禮敬佛像來表達對佛陀的恭敬。所以這種加持力是這樣來的,是由於佛陀的功德和我們的信心本身結合的產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