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利子尊者在《經藏·小部·無礙解道》中教導入出息念時說:ßNimittaü assàsapassàsà, anàrammaõamekacittassa; ajànato ca tayo dhamme, bhàvanà nupalabbhati.

Nimittaü assàsapassàsà, anàrammaõamekacittassa; jànato ca tayo dhamme, bhàvanà upalabbhatã'ti.û“相.入息.出息,非一心所緣,不知三法者,修習無所得。相.入息.出息,非一心所緣,知此三法者,修習有所得。”(Ps.1.159)39

這首偈頌也同樣出現在《清淨之道》和《律藏義註》中,且都出現了兩次。(Vm.227, 231; Pr.A.2.165) 第一次出現時,“相”(nimitta)是指 “口相”,也即是鼻頭或人中一帶的接觸點 (nàsikagge và mukhanimitte);第二次出現時,“相”則是指似相。“入息、出息”是息。“非一心所緣”的“心”是指覺知的心識。

一個心識知道口相──接觸點,另一心識知道入息,而另一心識知道出息,所以一個心識只能知道一法:相、入息或者出息。但隨後需要同時瞭知所有三法:相、入息和出息。對此,《清淨之道》解釋說:“在此,一為入息所緣心,一為出息所緣心, 另一為相所緣心。沒有此三法者,則他的業處既不能達到安止,也不能達到近行。若有此三法者, 則他的業處能達到近行及安止。”

這兩首偈頌的意思是:禪修者在“口相”──接觸點處專注入息和出息,當息變成禪相時,心通過專注禪相而成就禪那。若不清楚這三法,則無論如何修行都無法成就,連近行定也不可能達到。只有覺知此三法,修行才有所得,不但能達到近行定,還能成就安止定。 

因此,根據這兩首偈頌,我們必須清楚修 習入出息念的四法──觸、息、光、心。釐清這四法之間的關係,就能掌握入出息念的訣竅:

1.  觸──口相接觸點,心專注的地方。

2.  息──入息和出息、呼吸。

3.  光──剛開始為光,與息結合後則為禪相。

4.  心──覺知前三法的心識。

這四法的穩定度是漸次的。最固定的是鼻頭或人中一帶的接觸點,任何時候都在那裡,不會動。其次是呼吸,呼吸是動的,但必定經過接觸點,修入出息念即是在接觸點這個不動的地方守住經過那裡的呼吸。再次是光,光開始是不定的,可能出現在其它地方,只有定力提升了,光和呼吸結合在一起時,才會穩固地出現在接觸點上,此時呼吸就是光,光就是禪相。最後是心,心是最不穩定的,沒經過訓練的心總是妄念紛飛、想東想西。

接觸點,一直都是穩穩地在那裡;呼吸, 剛開始可能會比較明顯、比較粗,隨著定力的提升,會慢慢地變細,然後更微細,但是都會經過接觸點。光,剛開始出現時可能像煙、像霧,慢慢地會變得明亮、光耀,最後,會穩穩地和呼吸結合在一起。所以,呼吸和光都是一個由不穩到穩定的過程。最不穩定的是心,心,才是我們需要培養的。

培養定力乃至達到禪那的過程,即是讓不穩定的心變得穩定,讓散亂的心變得專注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借息煉心”。如何借息煉心呢?

1.  讓不穩定的心一直安住在固定的接觸點上,就是“使念現起於面前”。

2.  然後“只念於入息,只念於出息”,讓心始終專注固定出現於接觸點上的呼吸。

3.  心能穩定地專注呼吸,定力得到提升, 就能體驗到光。

4.  光和息在接觸點上結合在一起,就是禪相。

5.  心通過專注出現在接觸點的禪相,從而達到禪那。

當禪修者的心能夠穩穩地、完全地專注禪相時,才能成就禪那。所以,整個修習過程就是心由散亂、動搖、波動、不安,到專注、穩定、持久、平靜的過程。

這就是入出息念的“四法”──觸、息、光、心。瞭解這四法,就掌握了入出息念的訣竅、要點。

 

39有些人辯解說巴利三藏沒有提到禪相,那只是因為他們沒有完整地瞭解巴利三藏。《無礙解道》這部屬於經藏的經典明確提及禪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