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hidhamma阿毗達摩:上座部佛教巴利三藏(Tipiñaka)的第三藏──論藏;是佛陀特詳於勝義諦的實用性教法,為修習觀禪所必須。(參考經藏sutta)

ànàpàna入出息:止禪以及隨後修觀的業處。(參考止samatha)

arahant阿拉漢:已斷除一切煩惱的男子或女子;在他或她死亡(Parinibbàna般涅槃)後不會再生死輪迴。(參考業kamma,Parinibbàna般涅槃)

bhante尊者:在家人對南傳佛教僧人,或下座比庫對上座比庫的一種尊稱。

bhavaïga有分:同一種心相續不斷地生起,只在心路生起時才中斷。其所緣是前世臨死心路的所緣。(參考阿毗達摩Abhidhamma)

bhikkhu/bhikkhunã比庫/比庫尼:比庫須持守227條主要學處及許多微細學處。上座部佛教的比庫尼傳承已經斷絕。

bodhisatta菩薩:發願成佛的人;北傳佛教的理想。作為菩薩的他在證悟成佛之前須輪迴無數世,然後成為佛陀,直至他在當生般涅槃。( 參考佛陀Buddha,般涅槃Parinibbàna)

brahmà梵天:居住在三十一界中比人界高許多的上面二十界;人的肉眼無法看見他們,但用禪定之光則能看見。(參考天人deva,鬼peta)

Buddha佛陀:無需老師指導而完全覺悟的人;他自己 發現並教導四聖諦。他也是一位阿拉漢,死(般涅槃Parinibbàna)後不會再生死輪迴。(參考阿拉漢arahant,菩薩bodhisatta,獨覺佛paccekabuddha,般涅槃parinibbàna)

deva天人:居住在人界之上的天界。人的肉眼無法看見他們,但用禪定之光則能看見。(參考梵天brahmà,鬼peta)

Dhamma法(首字母大寫):佛陀的教導;聖諦。

dhamma法(首字母小寫):,現象;狀態;心的所緣。

(達摩dhamma)的意思是法。“法”有多種含義,有時指一切,例如說一切諸法;有時候指有為法,例如:“諸法由因生”;有時指法所緣、法界、法處、善法、佛陀的教法等等。因此,法在不同的場合表達的意思也不同,必須根據上下文來決定到底是指哪一種含義。──中譯註)

jhàna禪那:八種通過專注特定所緣而達到的越來越高深與微妙的狀態,並且隨著心的覺知力的提高而越來越清淨。(參考止samatha)

kalàpa色聚:微細粒子,諸界的聚合;世俗諦所見到的色法最小單位;人的肉眼無法看見,但能用心之眼看見。

kamma(梵語karma):業,行為,造作。做善行的動機之力量能產生善報;做惡行的動機之力量能產生惡報。

(該詞若以音譯“甘馬kamma”出現時,則專指僧團的表決會議。見 p.211 問答 6-12──中譯註)

kasiõa:遍:在世俗諦上代表某些材質的禪修所緣,例如:地、顏色、空間、光明等,可用來修止禪。(參考止samatha)

Mahàyàna北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臺灣、韓國、日本、越南、蒙古、尼泊爾、不丹與中國西藏的佛教傳統。(開示的聽眾大多數是北傳佛教比丘與比丘尼。)(參考上座部Theravàda)

mahàthera:大長老:出家達上後達到二十年或以上的比庫。(參考比庫bhikkhu)

nibbàna涅槃:最後的證悟;寂滅界; 究竟真實法的一種,在辨識與超越究竟名色法之後所證悟。當觀智成熟之後即能見到;它是無我而獨一恒常與寂靜的。它不是一個地方。

nimitta相,禪相:禪修者通過專注而產生的影像,依靠專注的程度由心想而生。(參考遍kasiõa)

parikamma-nimitta預作相:禪修的準備相。uggaha-nimitta:取相:與禪修所緣完全相同的內心影像。

pañibhàga-nimitta似相:取相經過淨化與清晰化的影 像;當心想與專注穩定時出現。

paccekabuddha獨覺佛:無需老師指導而覺悟的人。他自己發現了四聖諦,但不會教導別人。(參考佛陀Buddha)

Pàëi巴利語:佛陀所說的古印度語;只因為記載佛陀的教法而存在,否則早已不存在了。(上座部佛教的所有經典皆以巴利語記載──中譯註)

pàramã巴拉密:(pàra=彼岸=涅槃;mã=到達)十種 巴拉密(見 p.145 問答 4-1)(即:佈施、持戒、出離、智慧、精進、忍耐、真實、決意、慈、捨──中譯註)。以導向涅槃為目標而培養的品質、德行。

parikamma-nimitta預作相:見nimitta。

parinibbàna:般涅槃,圓寂:佛陀、獨覺佛和所有其他阿拉漢的死亡。般涅槃後不再有生死輪迴,不再有色法, 不再有名法。(參考阿拉漢Arahant,涅槃Nibbàna)

pañibhàga-nimitta似相:見nimitta。

peta鬼:居住於比人界低,但比畜生界高的生存界。人的肉眼無法看見,但用禪定之光則能看見。

råpa/aråpa:色/無色。

samatha止:平靜。專注於單一所緣而培育越來越高程度的定力的修行方法;心也因而變得越來越平靜。(參考禪那jhàna,觀、維巴沙那vipassanà)(舊音譯為奢摩他)

Saïgha僧團:眾,團體。過去、現在、未來全世界所有的比庫作為一個僧團;或個別的一群比庫,例如:住在一所寺院內的比庫。(參考比庫bhikkhu)

sãla戒:對在家居士而言是五戒或八戒,對比庫而言是227條主要學處。(參考比庫bhikkhu)

sutta經:巴利三藏(Tipiñaka)第二藏中的單一篇經典。佛陀就普遍意義和世俗層面的教導。(參考毗達摩 Abhidhamma)

Tathàgata如來:如是而去(或來)之人;佛陀常用的自稱。

Theravàda上座部佛教:流傳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的佛教傳統。(帕奧西亞多是上座部佛教比庫)(參考北傳佛教Mahàyàna)

(不少北傳佛教徒認為上座部佛教是“小乘”。事實上,上座部佛教與“小乘”是不同的兩回事,理由如下:

(1)根據歷史的證據:西元前3世紀,上座部佛教就已經正式從印度傳到斯里蘭卡,而佛教分裂為“大乘”與“小乘”是數百年之後的事;所以在上座部佛教典籍中並無大乘與小乘的名稱。而在印度,後來分裂出來的小乘早已不存在。

(2)在上座部佛教巴利聖典中,佛陀也教導修菩薩道的一套完整方法。

(3)儘管大多數上座部佛弟子追求解脫道,但從古至今仍不乏意願真實修菩薩道的人。基於此三項理由可知,將上座部認定為“小乘”並不恰當。──中譯註)

uggaha-nimitta取相:見nimitta。

vipassanà觀:維巴沙那:辨識究竟名色法、因與果之自性相,以及它們無常、苦、無我之共相的禪修方法。(參考阿毗達摩Abhidhamma,阿拉漢Arahant,涅槃Nibbàna)

Visuddhimagga《清淨之道》:一部權威、全面的禪修手冊。它根據古老、正統的巴利義註(主要為可追溯到佛陀時代和第一次結集時的“古註”(Poràõà))的新訶叻(Sinhalese)譯本,以及後期新訶叻義註編著而成, 西元5世紀由印度學者佛音(Buddhaghosa)尊者將之翻譯回巴利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