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者成就了第二禪,就如佛陀所說的:

ßVitakkavicàrànaü våpasamà ajjhattaü sampasàdanaü cetaso ekodibhàvaü avitakkaü avicàraü samàdhijaü pãtisukhaü dutiyaü jhànaü upasampajja viharati.û

“尋、伺寂止,內潔淨,心專一性,無尋、無伺,定生喜、樂,成就並住於第二禪。”

 

“尋、伺寂止”(vitakkavicàrànaü våpasamà):第二禪已經止息、捨離了尋與伺。由於這兩個禪支是攪動的,所以擁有第二禪體驗的禪修者會說初禪是粗劣的,第二禪更加微妙、寂靜。

 

“內潔淨”(ajjhattaü sampasàdanaü):內心潔淨。

 

“心專一性”(cetaso ekodibhàvaü):內心專注、專一。

 

“無尋、無伺”(avitakkaü avicàraü):第二禪已經沒有了尋、伺。

 

“定生喜、樂”(samàdhijaü pãtisukhaü):與第二禪相應的定力生起強烈的喜與微妙的樂。

 

雖然初禪也有喜與樂,但是由於有更粗的尋與伺,他體驗到初禪的喜與樂不如第二禪那麼明顯。第二禪由於沒有了粗劣的尋與伺,喜顯得很強烈,樂也顯得很殊勝。猶如室內的燈光,雖然燈光的亮度在白天和黑夜都一樣,但是在黑夜由於沒有白天時室外太陽光的影響,燈光會顯得更加明亮。

“成就並住於第二禪”(dutiyaü jhànaü upasampajja viharati):成就並安住於第二禪。

初禪是通過捨離五支、成就五支而達成,第二禪是通過捨離兩支、具足三支而成就。

初禪捨離的五支為:欲貪、瞋恚、昏沉睡眠、掉舉追悔、疑。

初禪具足的五支為:尋、伺、喜、樂、一境性。

第二禪捨離的兩支為:尋、伺。

第二禪具足的三支為:喜、樂、一境性。

禪修者成就了第二禪,將能體驗到:

 

“他此身乃被定生之喜、樂所浸潤、流遍、充滿、遍布,其身沒有任何一處不被定生之喜、樂所遍滿。”

 

 

“此身”(imameva kàyaü)和“其身”(kàyassa)都是指他的業生身(色身)。

“被定生之喜、樂”(samàdhijena pãtisukhena):由第二禪的定力、內心的平靜而成就的喜、樂。初禪被稱為“離生喜、樂”:由遠離五蓋而產生喜與樂。第二禪被稱為“定生喜、樂”,比初禪的喜、樂更加殊勝。

 

這一段的意思是:他的色身被由定產生的喜、樂所浸潤、流遍、充滿、遍布,他的色身沒有任何一處不被這種由定產生的喜、樂所遍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