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藏》(Suttantapiñaka)是收錄佛陀以及佛陀在世時聖弟子們的言論總集。佛陀般涅槃那一年,也即是西元前544年,五百位佛陀親傳的阿拉漢弟子齊集在王捨城附近的七葉窟(Sattapaõõi guhà)舉行第一次三藏結集(Saïgãti)。結集是為了保存佛陀在世時的教導,通過記憶、背誦、審定的方式將之整理編集出來。這次結集從雨安居的第二個月開始,一共花了七個月時間,毫無遺漏地背誦整理了佛陀在四十五年間所教導的一切戒律與教法。

三藏結集先由伍巴離(Upàli)尊者誦出《律藏》,然後由阿難(ânanda)尊者誦出五部。由於阿難尊者是佛陀的常隨弟子,跟隨佛陀二十五年,所以他聽聞了佛陀所說的一切經典。佛陀甚至把他在成佛之後、阿難尊者還沒有成為侍者之前的二十年間所講的經也對阿難尊者說了。由於阿難尊者具有超常的博聞強記能力,非常勝任作為佛陀教法的司庫。佛陀的教法可以分成八萬四千法蘊[1],阿難尊者說他憶持了佛陀所有的教法。

阿難尊者說:

“八萬二千從佛學,

二千是從比庫們;

八萬又四千[法蘊]

為我所轉動之法。”(長老偈1027)

在第一次結集中,阿難尊者把佛陀所說的一切經教分為五部。

其中,經文篇幅比較長的經典結集為《長部》(Dãghanikàya)

篇幅中等經典的結集為《中部》(Majjhima- nikàya)

然後按照分類的方法,把和五蘊有關的,和十二處、界、因緣、四聖諦、八聖道等等有關的,分門別類地結集為《相應部》(Saüyuttanikàya)

《相應部》是依相關內容來分類結集的經典。

之後又把跋嘎瓦所說的與數字有關的經典,用一、二、三、四、五等的方法結集為《增支部》(Aïguttaranikàya)

最後,把那些還沒有收錄進前面四部的經典編集為《小部》(Khuddakanikàya)

“小”在此是“雜”的意思。《小部》一共收錄有十五部經典。

在結集經藏的時候,首先誦出的是《長部》(Dãghanikàya)。當時,結集大會的主持馬哈咖沙巴(Mahàkassapa)尊者用問答的方式問阿難尊者說:“賢友阿難,《梵網經》是在哪裡說的?”

“尊者,在王捨城和那蘭陀中間的皇家芒果樹苗園。”……

“賢友阿難,《沙門果經》又是在哪裡說的?”

“尊者,在王捨城的基瓦芒果林。”……

《長部》的第一篇叫《梵網經》(Brahmajala Sutta),第二篇就是《沙門果經》(Sàma¤¤aphala Sutta)

這篇《沙門果經》是《經藏》所有經文的第2篇,是在佛陀的教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篇經。為甚麼這篇經很重要呢?因為,這一篇經開示了佛陀教法的禪修次第。

 



[1] (dhammakkhandha):佛法的容和種類。八四千法是指佛陀的教法可分四千,形容佛法的博大精深。北傳佛教把話誤四千”,成有四千修行方法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