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賢友、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大家晚安。

第三堂我們的主題是「三藏教法與正法久住」。

這個主題我們要探討的內容有四個部分:

1. 四大教法;

2. 正法與正法久住;

3. 正法住世五千年;

4. 正法消失。

 

一、四大教法

首先我們來討論四大教法。

經藏的四大教法(Cattāro Mahāpadesā

 

四大教法,巴利語「Cattāro Mahāpadesā」,意思是確認佛法的四大準則。在經律中,有兩種四大教法:一個是出現在經藏《長部‧大品》的稱為「經的四大教法」(Sutte cattāro mahāpadesā),第二個是出現在《律藏‧大品‧藥犍度》的稱為「犍度的四大教法」(Khandhake cattāro mahāpadesā)。犍度的四大教法為判斷是否隨順於佛陀所承認的四種方法,屬於律制的檢驗標準;經的四大教法,是佛陀在八十歲那年在財富城的阿難塔廟中所教導的,記載在《大般涅槃經》。

 

佛陀在此經中指出,如果有比庫前來說,他親自在1. 佛陀、2. 某個僧團、3. 某些精通經教的長老、4. 某位通達經教的長老比庫那裡聽聞:「這是法,這是律,這是導師(佛陀)的教導。」你們不要輕易相信,而應記住其文句語言,再與經和律做比較,如果與經與律不符合,則應該捨棄,假如符合經與律才可接受。

 

佛陀之所以將它稱為「四大教法」,是因為誦法的比庫引用佛陀、僧團、長老等四類人所說的來證明自己的觀點,而不是指四種判斷佛法的方法。真正用來檢驗是否符合佛法的只有兩個標準——經(sutte)和律(vinaye)。

 

四大教法 (Catumahāpadesā)的經文:

當時,世尊在般達村(Bhaṇḍagāma)隨意居住之後,對具壽阿難說:「來,阿難,我們前往象村、芒果村、瞻部村、財富城。」

具壽阿難回答世尊說:「是的,尊者。」

 

於是,世尊與大比庫僧團一起來到財富城並住下來。在那裡,世尊住在財富城的阿難塔廟(Ānande cetiye)。

 

在那裡,世尊對比庫們說:「諸比庫,我將要說這四大教法,諦聽,善作意,我要說了!」

 

那些比庫回答世尊說:「是的,尊者。」

 

世尊如是說:「諸比庫,在此,假如有比庫如此說:『賢友,我在世尊跟前聽聞、跟前領受:這是法,這是律,這是導師的教導。』諸比庫,對該比庫所說的既不應喜歡,也不應蔑視。不喜歡、不蔑視而很好地記住其文句語言後,應查對經和比較律。 如果在查對經和比較律時,它既沒收進於經,也沒出現於律,則可得出結論:『這確實不是彼世尊之語,而是這比庫誤解了。』諸比庫,你們要捨棄它。如果在查對經和比較律時,它既收進於經,也出現於律,則可得出結論:『這確實是彼世尊之語,這比庫善解。』諸比庫,你們要憶持這是第一大教法。

 

諸比庫,在此,又有比庫如此說:『在某寺居住著有長老、領袖的僧團,我在該僧團跟前聽聞、跟前領受:這是法,這是律,這是導師的教導。』諸比庫,對該比庫所說的既不應喜歡,也不應蔑視。不喜歡、不蔑視而很好地記住其文句語言後,應查對經和比較律。如果在查對經和比較律時,它既沒收進於經,也沒出現於律,則可得出結論:『這確實不是彼世尊之語,而是該僧團誤解了。』諸比庫,你們要捨棄它。如果在查對經和比較律時,它既收進於經,也出現於律,則可得出結論:『這確實是彼世尊之語,該僧團善解。』諸比庫,你們要憶持這是第二大教法。

 

諸比庫,在此,又有比庫如此說:『在某寺居住著許多多聞、通達聖教、持法、持律、持本母的長老比庫,我在那些長老跟前聽聞、跟前領受:這是法,這是律,這是導師的教導。 』諸比庫,對該比庫所說的既不應喜歡,也不應蔑視。不喜歡、不蔑視而很好地記住其文句語言後,應查對經和比較律。如果在查對經和比較律時,它既沒收進於經,也沒出現於律,則可得出結論:『這確實不是彼世尊之語,而是那些長老誤解了。』諸比庫,你們要捨棄它。如果在查對經和比較律時,它既收進於經,也出現於律,則可得出結論:『這確實是彼世尊之語,那些長老善解。』諸比庫,你們要憶持這是第三大教法。

 

諸比庫,在此,又有比庫如此說:『在某寺居住著一位多聞、通達聖教、持法、持律、持本母的長老比庫,我在該長老跟前聽聞、跟前領受:這是法,這是律,這是導師的教導。』諸比庫,對該比庫所說的既不應喜歡,也不應蔑視。不喜歡、不蔑視而很好地記住其文句語言後,應查對經和比較律。如果在查對經和比較律時,它既沒收進於經,也沒出現於律,則可得出結論:『這確實不是彼世尊之語,而是該長老誤解了。』諸比庫,你們要捨棄它。如果在查對經和比較律時,它既收進於經,也出現於律,則可得出結論:『這確實是彼世尊之語,該長老善解。』諸比庫,你們要憶持這是第四大教法。D.2.187. D.16; A.4:180

 

在《長部註》裡提到:當知在此還有這幾種(方法):經的四大教法(Sutte cattāro mahāpadesā)、犍度的四大教法(Khandhake cattāro mahāpadesā)、四種問答(cattāri pañhabyākaraṇāni)、經典(sutta)、隨順於經(suttānuloma)、親教師之說(ācariyavādo)、自己的意見(attanomati)、三次結集(tisso sagītiyo)。

 

此中,用「這是法,這是律」來判斷法是這裡的四大教法的標準。假如與此相符則應接受,否則即使他在叫喊也不應接受。

 

用「這是許可的,這是不許可的」來判斷適不適合:「諸比庫,凡是我未曾禁止:『這是不許可的。』假如它隨順不許可的,違背於許可的,它對你們則是不許可的」等方法是《犍度》中所說的四大教法的標準。這些判斷論記載於《普端嚴》中。在此,依所說的方式假如是隨順於許可的,它即是許可的,否則是不許可的。應得出這樣的結論。

 

應肯定回答之問、應分別回答之問、應反問回答之問、應擱置之問,這些稱為四種問答(cattāri pañha- byākaraṇāni)。

 

此中,1. 假如問以:「眼無常嗎?」,則應肯定地回答:「是的,無常。」對於耳等也是用這樣的方法。這是應肯定回答之問(ekasabyākaraṇīyo pañho)。

 

2. 假如問以:「無常的是眼嗎?」,則應這樣分別地回答:「不只是眼,耳也無常,鼻也無常。」這是應分別回答之問(vibhajjabyākaraṇīyo pañho)。

 

3. 假如問以:「猶如眼,耳也一樣;猶如耳,眼也一樣嗎?」則應反問:「你是從哪個角度來問的?」假如說:「我是從看的角度來問。」則應回答:「不是的。」假如說:「我是從無常的角度來問。」則應回答:「是的。」這是應反問回答之問(paipucchābyākaraṇīyo pañho)。

 

4. 假如問以:「命即是身嗎?」等時,則應說:「世尊對此不作回答。」而置答,對這些問題不應作回答。這是應擱置之問(hapanīyo pañho)。假如是用這些方式來問時,則用這四種回答來衡量。應這樣來回答他的問題。

 

對於經典等,經典(Sutta)名為收錄進三次結集的三藏。

隨順於經(suttānuloma)名為隨順於許可的。

親教師之說(ācariyavādo)名為義註。

自己的意見(attanomati)名為用所掌握的方法、知識作為自己的觀點。

其中,經典是無可否認的,假如否認它則等於否認佛陀。隨順於許可乃因為符合經典而應接受,而非其它。

親教師之說也因為符合經典而應接受,而非其它。

但自己的意見是最弱的,它也只有符合經典時才能接受,而非其他。

五百結集、七百結集和一千結集為三次結集(Tisso sagītiyo)。即使是經典,也只能以三次結集所傳來的為標準,其他應受責難的經典(gārayhasutta)則不應接受。當知收進那裡應受責難的經典中的文句語言既沒有收進於經,也不符合於律。

 

律藏的四大教法(Cattāro Mahāpadesā

「諸比庫,凡是我未曾禁止:『這是不許可的。』假如它隨順不許可的,違背於許可的,它對你們則是不許可的。

 

諸比庫,凡是我未曾禁止:『這是不許可的。』假如它隨順許可的,違背於不許可的,它對你們則是許可的。

 

諸比庫,凡是我未曾聽許:『這是許可的。』假如它隨順不許可的,違背於許可的,它對你們則是不許可的。

 

諸比庫,凡是我未曾聽許:『這是許可的。』假如它隨順許可的,違背於不許可的,它對你們則是許可的。」(Mv.305

 

這是《律藏‧犍度》中所說的四大教法。

 

二、正法久住

正法(saddhamma)可分為教理正法(pariyattisaddhamma)、行道正法(paipattisaddhamma)和體證正法(adhigamasaddhamma)三種 。

這三種正法是從教法與修行的角度來說的:

 

1. 教理正法(pariyattisaddhamma),又稱為教法正法:是指三藏聖典所含攝的所有佛陀言教(piakattayasagahita sabbampi buddhavacana pariyattisaddhammo nāma.);有些註釋書提到,連同三藏聖典的註釋書也是屬於教理正法的範圍(tepiaka buddhavacana sāṭṭhakathā pāi) 。

 

2. 行道正法(paipattisaddhamma),又稱為修行正法:是指十三頭陀支的德行、《律藏》十四犍度裡的義務、八十二大行儀,以及戒、定、維巴沙那〔觀禪〕(Terasa dhutaguṇā, cuddasa khandhakavattāni, dveasīti mahāvattāni, sīlasamādhivipassanāti aya paipattisaddhammo nāma)。這些修行正法也就是含攝了戒、定、慧的八聖道分有系統、完整的止觀禪修方法。對於出家比庫而言,特別強調要把所有《律藏》裡的大大小小義務與戒行都持得清淨,並把那些想以少欲知足等德行來淨化戒德的比庫們更進一步地受持頭陀支加進來解說而已,主要是在說明修習止觀之時,要以清淨的戒為基礎;對於在家居士而言,戒、定、慧三學等能導向體證出世間法的禪修實踐就是修行正法了。

 

3. 體證正法(adhigamasaddhamma),又稱為證果正法:是指預流道等四種聖道、預流果等四種沙門果以及涅槃這九種出世間法稱為體證正法(Cattāro ariyamaggā cattāri ca sāmaññaphalāni nibbānañcāti aya adhigamasaddhammo nāma.)。有些註釋書提到,連同四無礙解、三明和六通也是屬於體證正法的範圍(Tattha adhigamoti cattāro maggā, cattāri phalāni, catasso paisambhidā, tisso vijjā, cha abhiññāti.) 。

 

我們想要正法久住,要瞭解只有在教理正法住世之時,行道正法才能存在,因為想要修道證果不能脫離三藏聖典,不能違背佛陀的教法;只有行道正法住世之時,體證正法才能存在,因為如果不依照戒、定、慧來禪修,脫離了行道的實踐,就不可能體證任何的出世間法。這是大家所要注意的。

 

依律教來說,佛教裡有五位持清淨戒的比庫很重要。就如剛才所說的,想要正法住世,不但要教理正法,也要有行道正法和體證正法。在三藏教法住世下,如果有五位持戒清淨的比庫,他們就能在佛法的邊地使對教法有信心的良家之子出家受戒為比庫;在滿十位比庫後,就能在佛法的中國使良家之子出家受戒為比庫,滿了二十位比庫,就能使犯了僧初餘的比庫出罪,成為清淨的比庫。因此至少有四位不犯四根本戒的清淨比庫住世很重要,因為這能使正法住世。

 

我們跟大家講述正法久住,是想要讓大家瞭解正法的內容,進而依法奉行,來達到真正能實現正法久住的目的。此外,大家也才能瞭解正法的內容,不會被似是而非的言論所誤導。

 

所謂「正法久住」,並不是只是呼呼口號而已,而是要身體奉行,這就是我們佛教徒的時代使命。

 

三、正法五千年

我們果答瑪佛陀(Gotama Buddha)的正法可以運行、住立多久呢?五千年。在我們佛陀的教法當中,可以證得聖道聖果的時期一共有五千年,這正法運行、住世五千年是從可以證得聖道聖果的角度來說的。

這五千年的算法是從佛陀般涅槃的那天算起的,在斯里蘭卡的某些森林道場,每天早課都要把這正法五千年已經過了多久,還剩餘多久算出來、念誦出來。

 

《律藏》佛陀告訴阿難尊者說:「阿難,假如女人沒有〔不得〕在如來所說的法與律中從在家而出家的話,阿難,梵行將得以久住,正法可以住立一千年。阿難,由於女人在如來所說的法與律中從在家而出家,阿難,現在梵行將無法久住了,阿難,現在正法將只住立五百年而已(Sace, ānanda, nālabhissa mātugāmo tathāgatappavedite dhammavinaye agārasmā anagāriya pabbajja, ciraṭṭhitika, ānanda, brahmacariya abhavissa, vassasahassa saddhammo tiṭṭheyya. Yato ca kho, ānanda, mātugāmo tathāgatappavedite dhammavinaye agārasmā anagāriya pabbajito, na dāni, ānanda, brahmacariya ciraṭṭhitika bhavissati. Pañceva dāni, ānanda, vassasatāni saddhammo hassati.)。 」

 

原來正法是可以住世一千年的,但由於女眾在佛陀的正法律中出家,所以正法只能住世五百年而已。但由於佛陀為比庫尼預先制定了八敬法(aṭṭha garudhammā),又稱為八尊師法,當比庫尼奉行這八敬法時,正法又可恢復到住世一千年。

這正法可以住世一千年是指可以證得聖道聖果的角度來說的。

《律藏註》 解釋說,住世一千年是指可以證得四無礙解智的漏盡阿拉漢而說的(paisambhidāpabhedappattakhīṇāsavavaseneva)。所以在這正法五千年當中,第一千年修行者最高可以在斷除所有煩惱的同時,也證得四無礙解智。

 

第二千年是最高可以證得純觀行的漏盡阿拉漢時期(uttarimpi sukkhavipassakakhīṇāsavavasena vassasahassa)。

 

第三千年是最高可以證得三果不來聖者的時期(anāgāmivasena vassasahassa)。現在是佛陀般涅槃兩千五百五十九年,所以在我們現在這個時期,如果大家能夠有系統地依照佛陀的教法來修習止觀禪法的話,還有機會體證三果不來聖者。不還果是第三果聖者,由於已經斷除了欲貪與瞋恚,不會再來投生欲界,所以稱為不來聖者。

 

第四千年是最高可以證得二果一來聖者的時期(sakadāgāmivasena vassasahassa)。

 

第五千年是最高可以證得初果預流聖者的時期(sotāpannavasena vassasahassa)。這個時期想要斷盡煩惱都很難,只能夠證得初果的預流聖者。

 

在我們果答瑪佛陀的教法期間,可以證得聖道聖果的時期一共有五千年,我們是從這個角度上來說。

 

在正法運行、住世五千年期間可以證到哪些聖道聖果的說法,在註釋書間的導師們是有不同主張的,例如:在《長部註》 裡解釋說,第一千年是最高可以證得四無礙解智阿拉漢的時期(paisambhidāpattehi vassasahassa aṭṭhāsi)。

 

第二千年是最高可以證得六通阿拉漢的時期(chaabhiññehi vassasahassa)。如果在那個時期證得阿拉漢果的話,有可能同時擁有六神通。

 

第三千年是最高可以證得三明阿拉漢的時期(tevijjehi vassasahassa)。現在是佛陀般涅槃兩千五百五十九年,所以在我們現在這個時期,如果依照這種說法,假如大家能夠很有系統地依照佛陀的教法來修習的話,還有機會證得阿拉漢果,甚至還可以成為三明的阿拉漢。是哪三明呢?宿住隨念明、死生智證明、漏盡明,也就是一般所說的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

 

第四千年是最高可以證得純觀行阿拉漢的時期(sukkhavipassakehi vassasahassa)。

 

第五千年是正法只剩下比庫戒本的巴帝摩卡時期(pātimokkhena vassasahassa aṭṭhāsi)。

 

在《增支部註》 裡解釋說,從佛陀般涅槃後的第一千年是最高可以證得四無礙解智阿拉漢的時期(Buddhānañhi parinibbānato vassasahassameva paisambhidā nibbattetu sakkonti)。

 

第二千年是最高可以證得六通阿拉漢的時期(tato para cha abhiññā)。

 

第三千年是最高可以證得三明阿拉漢的時期(tato tāpi nibbattetu asakkontā tisso vijjā nibbattenti)。

 

第四千年是最高可以證得純觀行阿拉漢的時期(gacchante gacchante kāle tāpi nibbattetu asakkontā sukkhavipassakā honti)。

 

第五千年是最高可以證得不來果、一來果和預流果的時期(Eteneva upāyena anāgāmino sakadāgāmino sotāpanna)。

 

《相應部註》 在解釋《似正法經(Saddhammappatirūpakasutta,像法經)》時,並不是在解釋正法運行、住世五千年,而是在解說正法的消滅:

最先覺悟的比庫們可以證得四無礙解智的阿拉漢(Pahamabodhiyañhi bhikkhū paisambhidāpattā ahesu)。

 

到了無法證得四無礙解智之時,可以證得六通的阿拉漢(Atha kāle gacchante paisambhidā pāpuitu na sakkhisu, chaabhiññā ahesu)。

 

到了無法證得六通之時,可以證得三明的阿拉漢(tato cha abhiññā pattu asakkontā tisso vijjā pāpuisu)。

 

在《相應部註》作者的時代,他說,現在是無法證得三明的時代,只可以證得漏盡的阿拉漢(Idāni kāle gacchante tisso vijjā pāpuitu asakkontā āsavakkhayamatta pāpuissanti)。

 

到了無法證得阿拉漢果之時,可以證得不來果(tampi asakkontā anāgāmiphala)。

 

到了無法證得不來果之時,可以證得一來果(tampi asakkontā sakadāgāmiphala)。

 

到了無法證得一來果之時,可以證得預流果(tampi asakkontā sotāpattiphala,)。

 

後來之時,就連預流果也無法證得了(gacchante kāle sotāpattiphalampi pattu na sakkhissanti)。

 

四、正法的消失、滅沒:

剛才我們有提過,只有在教理正法住世之時,行道正法才能存在;只有行道正法住世之時,體證正法才能存在。

 

在《增支部註》 裡提到佛陀正法有五種消失、滅沒(pañca antaradhānāni):體證滅沒、行道滅沒、教法滅沒、出家相滅沒和舍利滅沒。

 

1. 體證滅沒(adhigama-antaradhāna):「體證」是指四聖道、四聖果、四無礙解智、六通和三明。就如剛才所講的,從佛陀般涅槃後的第一千年是最高可以體證四無礙解智阿拉漢的時期,後來逐漸地衰退,到了佛陀般涅槃一千年後,就無法體證四無礙解智的阿拉漢了,只能證得六通的阿拉漢;後來連六通的阿拉漢也無法證得,只能證得三明的阿拉漢;後來連三明的阿拉漢也無法證得,只能證得純觀行(sukkhavipassakā)的阿拉漢;後來連純觀行的阿拉漢也無法證得,只能證得三果的不來聖者;後來連三果的不來聖者也無法證得,只能證得二果的一來聖者;後來連二果的一來聖者也無法證得,只能證得初果的預流聖者。只要還有人證得聖道聖果,體證就還沒有滅沒,但到連最後一位初果的預流聖者也去世時,那時體證就滅沒了。這稱為「體證滅沒」。

 

四無礙解智(paisambhidā):

1. 義無礙解智(atthappaisambhidā);

2. 法無礙解智(dhammappaisambhidā);

3. 辭無礙解智(niruttippaisambhidā);

4. 應辯無礙解智(paibhānappaisambhidā):對上述三種無礙解智的無礙解智。

 

六神通(abhiññā):種種神變通(iddhi-vidha)、天耳通(dibba-sota)、他心通(ceto-pariya-ñāa)、宿住隨念通(pubbe-nivāsānussati)、天眼通(dibba-cakkhu)和漏盡通(āsavakkhaya)。

 

三明 (vijjā):宿住隨念明(pubbe-nivāsānussati)、天眼明(dibba-cakkhu)和漏盡明(āsavakkhaya)。

 

2. 行道滅沒(paipatti-antaradhāna):在正法時期佛弟子修習止觀禪法還是可以成就的,但逐漸地連禪那、觀禪(vipassanā)、聖道、聖果也無法證得了,但如果比庫們至少還守護著四種遍淨戒,那時行道並還沒有滅沒。後來之時,比庫們想說:「即使我們精勤努力地持戒,把戒持得圓滿,還是無法證得聖道、聖果,現在的人是無法體證、通達聖法了!」結果在諸多懈怠之下違犯了戒,比庫們不互相指責,也不互相提醒,他們自己也不追悔,因此比庫們就破了大大小小的戒。後來之時,比庫們犯了心墮落(pācittiya)和粗罪(thullaccaya,偷蘭遮),接著連重罪(garuka, 原指他勝罪和僧初餘罪,在此是特指犯僧初餘罪)也破了,只是守著四巴拉基咖而已。即使有一百個或一千個比庫還守著四巴拉基咖,行道就還沒有滅沒;但到了最後一個比庫的根本戒都破光或去世時,再也沒有持戒的比庫了,那時行道就滅沒了。這稱為「行道滅沒」。

 

四種遍淨戒(Catu-pārisuddhi-sīla):巴帝摩卡律儀戒(pāimokkha-savarasīla)、根律儀戒(indriyasavarasīla)、活命遍淨戒(ājīvapārisuddhisīla)和資具依止戒(paccayasannissitasīla)。

 

3. 教法滅沒(pariyatti-antaradhāna,教理滅沒):「教理(pariyatti)」是指三藏佛語及其註釋書。正法期間三藏佛語及其註釋書還是能保存著的。後來之時,由於國王非法統治國家,因此大臣也行非法,人民百姓也跟著行非法。由於國王乃至百姓行非法,導致天無法適時下雨,因此農作物無法收成。由於缺乏農作物及食物,施主們無法好好地護持比庫僧團食物等資生具;比庫們由於缺乏食物等資生具而生活艱難,因此無法收攝弟子。後來之時,教法逐漸地衰敗,比庫們逐漸地無法憶持三藏的義理,只能憶持聖典。後來之時,連整部三藏聖典也無法憶持了,逐漸地到了教法滅沒的時期。

 

三藏聖典中最先滅沒的是《阿毗達磨藏(Abhidhammapiaka)》,滅沒之時是從頭(matthaka,頭首)開始滅沒的,《阿毗達磨藏》中最先滅沒的是《發趣論(Paṭṭhāna)》,接著滅沒的是《雙論(Yamaka)》,接著滅沒的是《論事(Kathāvatthu)》,接著滅沒的是《人施設論(Puggalapaññatti)》,接著滅沒的是《界論(Dhātukathā)》,接著滅沒的是《分別論(Vidhaga)》,最後滅沒的是《法集論(Dhammasagaha; Dhammasagaṇī)》。

 

《阿毗達磨藏》滅沒之後,接著滅沒的是《經藏(Suttantapiaka)》。在《經藏》中最先滅沒的是《增支部(Aguttaranikāya)》。《增支部》是從十一法集先滅沒的,接著滅沒的是十法集,接著滅沒的是九法集,接著滅沒的是八法集,接著滅沒的是七法集,接著滅沒的是六法集,接著滅沒的是五法集,最後滅沒的是一法集。《增支部》滅沒之後,接下來滅沒的是《相應部(Sayuttanikāya)》。《相應部》是從〈大品(Mahāvaggo)〉先滅沒的,接著滅沒的是〈六處品(Saḷāyatanavaggo)〉,接著滅沒的是〈蘊品(Khandhavaggo)〉,接著滅沒的是〈因緣品(Nidānavaggo)〉,最後滅沒的是〈有偈品(Sagāthāvaggo)〉。《相應部》滅沒之後,接下來滅沒的是《中部(Majjhimanikāya)》。《中部》是從〈後五十經(Uparipaṇṇāso)〉先滅沒的,接著滅沒的是〈中五十經(Majjhimapaṇṇāso)〉,最後滅沒的是〈根本五十經(Mūlapaṇṇāso)〉。《中部》滅沒之後,接下來滅沒的是《長部(Dīghanikāya)》。《長部》是從〈巴提卡品(Pāthikavaggo)〉先滅沒的,接著滅沒的是〈大品(Mahāvaggo)〉,最後滅沒的是〈戒蘊品(Sīlakkhandhavaggo)〉。當《長部》滅沒時,《經藏》就滅沒了。但當時比庫們還能憶持《律藏(Vinayapiaka)》和《本生經(Jātaka)》。

 

當時有慚恥的比庫會去憶持《律藏》,而想到沒有經典可以講說的人會去憶持《本生經》。後來之時,連《本生經》也無法憶持了,最先滅沒的是《維山達拉本生經(Vessantarajātaka)》,接著逆著滅沒的是《本那卡本生經(Puṇṇakajātaka)》,接著滅沒的是《大那蘭陀本生經(Mahānāradajātaka)》,最後滅沒的是《無戲論本生經(Apaṇṇakajātaka)》。如此《本生經》滅沒後,只剩憶持《律藏》而已了。

 

後來之時,連《律藏》也逐漸地滅沒了。最先滅沒的是《附隨(parivāra)》,接著滅沒的是《犍度(Khandhaka)》,接著滅沒的是《比庫尼分別(Bhikkhunivibhaga)》,接著滅沒的是《大分別(Mahāvibhaga)》,但最後還保留著〈犍度〉裡的〈布薩犍度(Uposathakkhandhaka)〉,這是指當時還保留著比庫巴帝摩卡,僧團還能進行誦戒布薩,而那時教法還不算滅沒。即使人間還保存著一首四行的偈頌,教法也還不算滅沒。但當有淨信心的國王把裝有一千個金幣的錢袋放在大象的背上,派部下在城中擊鼓通告說:「假如有人知道佛陀所開示的一首四行偈頌者,就可以來領取這一千個金幣。」即使國王的部下遊走整座城來通告,都沒有一個人來領取這一千個金幣。由於怕有人沒有聽到,於是國王的部下遊走整座城三次來通告,也都沒有一個人來領取這一千個金幣,那時教法就滅沒了。這稱為「教法滅沒」。

 

4. 出家相滅沒(liga-antaradhāna):「出家相」是指比庫們披著袈裟,手拿著缽,行走時保持威儀與正知、正念。後來之時,比庫們所披著袈裟,手所拿著缽,行走、靜默時的威儀就無法那麼使人產生淨信心了。當比庫們所持的缽就像尼乾陀沙門所拿的葫蘆缽(alābupatta,南瓜缽)一般放在肩膀上遊行,那時出家相還不到滅沒。後來之時,比庫們把缽裝到網袋裡掛在肩膀上遊行,袈裟並沒有染成適當的顏色,而只是簡單地染成淡淡的象牙色就到處遊行。後來之時,袈裟連染也沒有染了,只是在邊緣或布片上作了點淨就拿來使用了。

 

就如佛陀在《中部‧布施分別經》裡向阿難尊者所說的:「阿難,未來將會有沒有戒行的比庫,他們只空有比庫之名,披著袈裟。當指定想要布施給僧伽(Sagha)而布施給這些沒有戒行的比庫時,我說,即使這樣的僧伽施,將會帶來不可計數、不可計量的利益。 」即使比庫們沒有持清淨戒,由於還披著袈裟,所以出家相還沒有滅沒,因為大家看到剃光頭、披著袈裟的外形,大家就知道他是一位佛教的出家比庫。

 

當體證滅沒了,行道滅沒了,教法也滅沒了之時,出家相也會逐漸地滅沒。由於時代的變遷,環境的改變,出家比庫的生活將越來越艱難,接著連他們的袈裟也不披著了,只有在手臂或脖子上象徵性的圍著一條黃褐色的布而已。最後他們懷疑自己是不是一個出家人,而把袈裟丟棄在森林裡,那時出家相就完全滅沒了。這稱為「出家相滅沒」。

 

5. 舍利滅沒(dhātu-antaradhāna):我們的佛陀有三種般涅槃,即:煩惱般涅槃(kilesa-parinibbāna)、蘊般涅槃(khandha-parinibbāna)和舍利般涅槃(dhātuparinibbāna)。煩惱般涅槃是我們的菩薩在菩提迦耶的菩提座上斷除所有煩惱證得阿拉漢的佛果時所經歷的。而佛陀在拘尸那羅城(Kusinārā)大般涅槃時,稱為蘊般涅槃,因為那時五蘊就不再生起了。而舍利般涅槃將會在未來發生。

 

佛陀在世時,佛陀本身受到人天的禮敬;佛陀般涅槃後,人們以佛像、佛陀的用品和佛陀的舍利三種象徵物來代表佛陀接受人天的禮敬。

 

原本佛陀的舍利是安奉在梵天界、天界、龍宮和人間各處受到人天的禮敬、禮拜的。後來之時,人、天各處的佛陀舍利就無法在各處接受人天的禮敬、禮拜了。在佛教衰退之時,整個印度的佛舍利就會聚集在大塔(Mahācetiya)。後來,龍島(Nāgadīpa)王處塔(Rājāyatanacetiya)的舍利會消失並出現在菩提伽耶的菩提場;接著龍宮(Nāgabhavana)、天界和梵天界的佛陀舍利也會消失並出現在菩提伽耶的菩提場,那時果答瑪佛陀教法的舍利還不算滅沒。直到所有人間、天界的佛陀舍利全都聚集在菩提伽耶的大菩提場(Mahābodhimaṇḍa),當時將重現出圓滿佛陀的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一尋身光等身形,以佛陀的身體形像結跏趺坐在菩提樹下。那時會像佛陀在世時展現雙神變的那一天所顯現的神變一般。當時沒有任何人類來到那裡,只有一萬個輪圍界的天神聚集在那裡,哭泣著說:「今天十力世尊的舍利就要般涅槃了,從今以後世間將要變得完全黑暗了!」當時佛陀的舍利突然燃燒了起來,燃燒著佛陀舍利的火焰會昇到梵天界,即使才芥子大小的舍利也都有各自一展火焰,然後佛陀舍利在輝耀的火焰中滅沒了。在佛陀的舍利滅沒時,我們果答瑪佛陀的教法時期就結束了。當時聚集在那裡天眾將像當時佛陀般涅槃時一般,以天界的天香、花鬘、奏天樂等來禮敬、供養佛陀,以右繞三圈來表達對佛陀的禮敬後,說:「願未來我們能見到佛世尊出現世間!」然後回到各自的天界去。這稱為「舍利滅沒」。

 

在這五種滅沒中,教法滅沒(pariyatti-antaradhāna,教理滅沒)是根本。如果教法滅沒,行道也會滅沒的;其實只有教法住世,行道才能住立。

 

古代在錫蘭島即將發生大災難時,這個災難稱為「旃陀羅提舍的怖畏(Caṇḍālatissabhaya)」,帝釋天王預知此事,恐怕教法滅失,於是化現成一位男子,變出一艘竹筏,對比庫們說:「尊者們,大怖畏即將降臨,天將無法適時降雨,比庫們獲得飲食等資生具將有困難,將無法很好地保持教法,請尊者們上船渡到對岸去來守護生命吧!尊者們,這艘竹筏的空間不夠大家坐下來,請大家扶著木板站著乘船吧!到了那裡就不會遇到災難了。」當時有六十位比庫為了保護三藏不願意離開而守在那裡,他們前往南馬來亞山地區(Dakkhiamalayajanapada)只獲得植物的地下莖、根和葉來維持生命,他們過著艱苦的生活來守護三藏與註釋書,經過了十二年的時間大災難才過去。

 

災難過後,到對岸去避災的七百位比庫回到錫蘭島,回到卡拉村地區(Kallagāmajanapada)的曼陀羅園寺(Maṇḍalārāmavihāra),在與那六十位守護三藏與註釋書的比庫們見面後,比對下發現三藏與註釋書的一個音節或一個字都沒有任何的差錯。

 

有人可能會引用《長部‧大般涅槃經》佛陀對善賢(Subhadda,須跋陀羅)所開示的:「善賢,在此,只要比庫們能正安住(於八聖道分),世間將不空缺阿拉漢!(ime ca, subhadda, bhikkhū sammā vihareyyu, asuñño loko arahantehi assāti)」的話來說,行道才是根本,教法並不重要。

 

如果沒有教法如何能正確地修行呢?沒有依法正確地修行,如何體證聖道聖果呢?因此我們要知道,如果教法滅沒,行道也會滅沒的;只有教法住世,行道才能住立。

 

因此,只要教法還保存著,教法就不會滅沒。

 

當然,大家要知道,學佛是要依法來修行的,如果大家不依照佛陀所開示的教法來修行,就會失去學佛的意義了!

 

如何使正法久住

今天我們跟大家討論四大教法、正法與正法久住、正法可運行多久、正法的消滅,主要就是要讓大家對佛陀的教法有所認識,進而努力使佛陀的正法得以久住。

 

佛陀的體證正法可以運行五千年,也就是說,現在是佛法的正法時期,只要佛弟子依法奉行,還有兩千四百多年可以證得聖道聖果。

 

然而,我們要思考的一點是,我們距離佛陀時代已經經過兩千五百多年了,我們的善根是屬於比較鈍根型的,因此才沒有因緣生在佛世,甚至在更早的時期修習並體證涅槃,所以我們是要更加努力修行才能解脫生死輪回的。

 

教理正法的消滅是從《阿毗達磨藏》最先滅沒的,請大家看看吧!佛陀的教法是三藏聖典,但現代有許多學者及佛教徒,甚至是有名的出家人也開始在批評《阿毗達磨藏》了,他們認為《阿毗達磨藏》不是佛陀所宣說的,他們只承認有兩藏而已,這不是教理正法消滅的前兆嗎?

現代有許多出家人不研究也不相信註釋書的解釋內容,只憑自己的臆想來理解佛法,這是很危險的!

 

我們要瞭解,佛陀所開示的教法正是他親身所體驗的。他把自己所親身體證的修行方法向弟子們解說,希望弟子們依此方法來修行,也能體證四聖諦,解脫生死輪回之苦。

 

有時候我們自己閱讀經典,如果沒有閱讀註釋書的解釋,經常會有誤解的情形。而且只看經文的片斷,也容易斷章取義。大部分學者只重研究,對佛法是沒有信心的;有些人雖然有信心,但思考方法卻錯誤了,不知道佛法是用來修行以解脫生死輪回之苦的。如果佛教徒沒有思考到這一點,只是盲目地相信他們的見解,殊不知是在幫倒忙,加速正法的消滅而已!

想要使正法久住,首先我們要對佛法有正確的認識,對佛教的修行方法有正確的瞭解。

 

當代佛教徒的使命

修學佛法的目的是為了使我們帶來快樂;而究竟的目的則是為了體證涅槃,解脫生死輪回之苦。

 

在佛教裡,我們的教主是果答瑪佛陀,如今他已經般涅槃了。另一個很重要的要素是三藏教法,由於過去聖僧團的努力,如今巴利三藏聖典也還很好地保存著。我們佛教的另一個重要的要素是教團。

 

除了教主和三藏教法外,佛教教團的健全有三個要素:寺院道場、出家僧眾、外護信徒。

 

1. 寺院道場:佛教寺院代表著我們佛教的表象之一,由於寺院的存在,出家僧眾才有安住、修行、學習及弘法的地方,信眾也得以前來聽聞、學習佛法。

 

2. 出家僧眾:出家僧眾是佛陀之子,依佛出家,遵照佛陀所制定的戒律來生活,依照佛陀所教導的教法來修行。他們把身心奉獻給佛教,既為了自己解脫生死輪回之苦,也為了延續佛陀的教法慧命。只要他們能真正依佛陀的正法律來奉行,正法就有光輝的一天。

 

3. 外護信徒:外護信徒是在家的信眾,也是護持佛教的人士。由於出家僧眾不得接受及使用金錢,也不可以挖地和砍伐草木,所以並不適合親自建造佛教寺院,這個責任就要落在在家信徒的身上了。如果沒有在家信眾的護持,出家僧眾就無法安住、學習、修行並弘揚佛法了,所以在家居士要瞭解自己的責任所在,才能使佛教發揚光大。

 

如何真正地使佛陀的正法久住呢?對出家比庫來講,有兩件事是最為重要,也最能使正法久住的:第一是以持戒為基礎精勤努力地修習止觀禪法,使自己證得阿拉漢果;第二是有系統地把佛陀所教導的三藏聖典背起來。

 

當自己證得了阿拉漢果時,自己的戒、定、慧就圓滿了,就能毫無差錯地把佛陀的教法弘揚開來;當自己把三藏聖典背起來時,就能依佛陀的教說來弘揚佛法,而不是自己個人的見解。所以這兩種是使佛陀的正法久住很有效的方法。

 

各位佛友,你們想要扮演甚麼角色呢?請好好地去思考思考吧!

 

如果你們想要出家,請好好地思考自己的發心是否正確;是不是發好心來出家的,有沒有被權利、名聞、利養沖昏了頭;自己所做所為對佛教是好的,還是不好的;自己所做所為會使自己投生善趣,還是會讓自己墮入惡道!

 

如果你們想要以在家居士的身分來學習及護持佛教,也要學習如何使你們建立正確的人生觀,正確的生命態度,正確的佛法觀念;學習使自己現世獲得快樂,來世獲得快樂、比現世還好的生活方法,未來規劃如何實踐達到最究竟、勝義的快樂。

 

佛陀的教法真的是很好,請大家用心來學習,用心來體證。

在《本生經》和《長老偈》裡提到:

Dhammo have rakkhati dhammacāri,

dhammo suciṇṇo sukhamāvahāti.

Esānisaso dhamme suciṇṇe,

na duggati gacchati dhammacārī.

法實守護法行者,善行法者帶來樂;

善行法有此功德,法行不墮於惡趣。

The Dhamma protects those who live by the Dhamma.

The Dhamma well-practiced brings happiness.

This is the reward when Dhamma is well-practiced:

One who lives by the Dhamma does not go to a bad destination.

J.i,p.215; Thag.p.272,v.303; BuA.p.174.

法確實會守護依法奉行的人,善法能帶來快樂;善行法有這樣的功德利益,依法奉行的人不會墮入惡道。

 

祝大家平安快樂!

祝大家早證涅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