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禮敬跋格瓦、阿拉漢、正自覺者!
為水爭吵
眾生滿懷憎恨,佛陀不憎恨,眾生滿懷憎恨,佛陀安住不憎恨。197偈
眾生種種煩惱苦痛,佛陀安住不煩惱苦痛,眾生種種煩惱苦痛,佛陀安住不煩惱苦痛。198偈
眾生貪求欲樂,佛陀不貪求,眾生貪求欲樂,佛陀安住不貪求。199偈
釋迦族的咖畢喇瓦土城和拘利族的拘利城緊臨盧奚多河兩岸,兩個城市的農民都使用盧奚多河水灌溉。
有一年發生大旱災,他們的稻米和其它的農作物都受到威脅,兩岸的農夫都想把河水引到自己的田裡。
拘利城的農夫想把水改道,引河水來灌溉他們的田地,但咖畢喇瓦土城的農夫加以抗議,他們認為如果拘利城農夫的計策得逞,那麼他們的田地就沒有水灌溉,農作物就不可能成熟。
雙方都想獨佔河水,因此都懷有瞋恚和恨意。
兩個城市農人間的爭吵像野火般,漫延開來,而傳到雙方統治者的耳裡。
兩邊都找不出妥協的辦法就準備戰爭,用武力解決。
佛陀知道他在河兩岸的親戚們正準備戰爭。
為了他們的安寧和幸福著想,他決定加以阻止,就一個人單獨到河的中央。
兩岸的親戚看見他時,都把手上的武器放在一邊,向佛陀禮敬。
佛陀告誡他們:你們不應該為少量不具重大價值的水大動干戈,傷害彼此更有意義的生命。
你們為甚麼要採取這種不道德的做法呢?
今天,如果不是我在這裡的話,你們的鮮血現在已經像河水般淌滿地上了。
你們懷抱著恨意過日子,而我對任何人都沒有恨。
你們的道德感薄弱,而我德行清靜。
你們自私為己,敵意增長,而我沒有絲毫的自私心態。
雙方聽完佛陀的勸誡後,對於自己的愚癡感到羞恥,一場流血戰爭因此得以倖免。
天子魔波旬影響村民,使他們反對佛陀
佛陀愉快安住,沒有種種煩惱疑障。如同光音天,佛陀以法喜為食。200偈
有一次,佛陀透過天眼,明白潘卡沙拉村落的一群少女證得初果的機緣快要成熟了,他就在該村落附近停留下來。
有一天,這群少女在河邊沐浴完畢後,回到她們的村子,而這時候佛陀進城去托缽,但村民由於受到天子魔波旬的影響並沒有任何人供養佛陀。
佛陀在回程的路上遇見天子魔波旬,天子魔波旬當下問佛陀是否得到足夠的食物。
佛陀明白是天子魔波旬影響村民不要供養他的,佛陀就說:你這邪惡的天子魔波旬,造作這種惡行是愚蠢的。
天子魔波旬對佛陀的話充耳不聞,他心中想著,如果能誘惑佛陀再次進城去托缽,而再次接受村民的奚落、侮辱會是很好玩的事,所以就開口說:你一定餓了,回村落去吧,你一定會得到供養的。
這時候,這群少女剛好也抵達現場,她們向佛陀禮敬、問訊。
天子魔波旬當著她們的面,譏笑佛陀:啊!果德瑪,既然你今天早上沒有得到任何的供養,你一定感受饑餓的劇痛吧!
“天子魔波旬啊!我們即使得不到任何食物,也要法喜充滿,如同光音天一樣,只生活在禪定的喜樂中。
佛陀如此回答他。
勝利使人產生恨意
勝利造成憎怨,落敗的人生活在痛苦中,內心祥和的人捨棄勝利與失敗,和樂安住。201偈
高沙喇國巴謝那地王和阿迦答沙都王戰爭時,連吃三次敗戰。
阿迦答沙都王是賓比薩拉王和韋提希皇后的兒子。
韋提希皇后則是巴謝那地王的妹妹。
巴謝那地王因為戰敗而十分沮喪,感到羞辱,一時悲從中來:多麼丟臉啊!連乳臭未乾的孩子都戰勝不了,我還不如去死好了。
由於懊惱沮喪,他拒絕進食,整天賴在床上。
佛陀知道巴謝那地王意志禿喪就告誡眾多比庫:諸比庫,戰勝的人,敵意和仇恨增長。
敗落的人痛苦,而且意志消沉。
後來,巴謝那地王知道佛陀告誡弟子的話後,明白從事戰爭的雙方都沒有勝利可言,因此堅定地信任佛法。
欲望之火
沒有任何的火比得上貪欲,沒有任何的罪過比得上瞋恚,沒有任何的苦痛比得上五蘊,沒有任何的喜樂比得上涅槃。202偈
一位新娘結婚當天,她的父母親邀請佛陀和眾多比庫前來接受供養。
新郎看著新娘子忙出忙外,幫忙準備供養的食物時,心中非常興奮而無法照顧佛陀和比庫們。
佛陀領會到新郎的心情,而且也知道新郎和新娘兩人正確瞭解佛法的機緣已經成熟了。
因此,為了暫時去除新郎的情緒執著並轉移他的注意力,佛陀就運用神通,使他看不見新娘子。
由於看不見新娘子,新郎全心專注在佛陀身上,也更虔誠。
佛陀就告訴他:年輕人,欲望之火是所有火中最猛烈的,生氣和憤怒最邪惡,沒有任何的疾病比得上五蘊的重擔。
涅槃寂靜是最究竟至上的喜悅。
謹慎思考佛陀的教誨後,新郎和新娘子兩人都正確瞭解佛法。
佛陀於是允許兩人再次相見。
但這時候,兩人已經沒有愛的渴望了,因為他們已經明白世間的實相。
佛陀和一位饑餓的人
饑餓是最大的疾病(註釋1),五蘊是最大的苦痛,智者如實知見這種道理,而證得究竟喜悅的涅槃。203偈
有一天,佛陀透過神通,知道阿拉維村裡的一位窮人證初果的機緣已經成熟了,就前往該村。
但當天,這窮人出去尋找走失的公牛。
這時候,村子的人已經開始供養佛陀和眾多比庫,佛陀進食後,村人準備聽佛陀說法,但佛陀卻要等那窮人。
窮人終於找到他的公牛,就跑著回來向佛陀禮敬。
但他又疲累又飢餓,佛陀知道還有食物,所以就請村民先拿食物給窮人吃(註釋2)。
等到窮人吃完飯後,佛陀才一步一步由深入淺出說法,一直說到四聖諦。
聽完佛陀的說法後,這窮人證得初果。
後來,佛陀和眾多比庫回揭達林給孤獨園。
路上,比庫們十分訝異於佛陀會要求村民先給那窮人吃飯,然後才開示說法。
佛陀聽見他們的話後便告訴他們:「諸比庫!我來阿拉維村的唯一目的,就是要向那窮人說法,因為我知道他具備有正確明白佛法的能力。
如果他飢餓難耐,飢餓的痛苦可能障礙他理解佛法,他一早上都在找走失的公牛,所以非常疲累非常飢餓。
諸比庫!畢竟,沒有任何疾病比飢餓更難以忍受。」
註釋1:一般的疾病只要有適當的藥就可以治癒,但饑餓卻要天天加以治療。
註釋2:本故事說明佛陀不只關心眾生的精神心靈,也及於物資方面的考量。
飲食要節制
健康是最高的福報,知足是最好的財富,最可信賴的人就是最好的親友,涅槃是最究竟的喜悅。204偈
高沙喇國巴謝那地王有一天吃完早餐後,前往揭達林給孤獨園。
他當天吃太多的咖哩肉飯,所以在聽聞佛陀說法時,精神不振,不斷打瞌睡。
佛陀就勸誡他:「國王!進食應適量,身體才會舒適。」
國王接受佛陀建議,從此以後奉行適量的飲食,身子因此比往昔輕盈,情緒愉快,也比較健康。
佛陀在國王向他敘說改善的情形時告訴國王:「國王,健康是非常的福報。」
尊敬佛陀的方法
已經領會寂靜獨居安樂的人,已經領會法義而喜悅的人,不再恐懼,而且遠離邪惡見。205偈
有一天,佛陀宣稱四個月後,他就要證入般涅槃。
聽到這件消息後,很多尚未證果的比庫感到很傷心、很沮喪,茫茫然不知道該怎麼辦。
他們就緊緊跟隨在佛陀的身旁。
但提裟尊者決心要在佛陀入滅之前證得聖果,所以並沒有整日跟隨佛陀,反而到靜僻的地方去精進禪修。
其他比庫不瞭解提裟尊者就向佛陀說:「跋格瓦!提裟尊者似乎並不尊敬您,他只曉得做自己的事,而不知來跋格瓦身邊聽法。」
提裟尊者說:「我只是加緊努力精進,以便在跋格瓦般涅槃之前能證聖果而已,這也是我未到跋格瓦身邊的唯一原因!」
聽完提裟尊者的解釋,佛陀說:「諸比庫!所有敬愛和尊重我的比庫應該效法提裟尊者。
比庫們!鮮花供養並不表示尊敬我,只有精進禪修才是。」
沙咖天帝看護佛陀
得遇聖者是好事,與聖者同住是件喜樂的事,不見愚癡的人也是件喜樂的事。206偈
與愚癡的人為伍,會長期憂患,與愚癡的人為伍,如同與敵人為伍一般痛苦;與智者為伍,如同與親友同住般安樂。207偈
所以,人應該與聰明、智慧、多聞、堅定、善盡職責的聖者為伍,如同月亮追隨星辰的軌跡。208偈
大約般涅槃前十個月,佛陀在毗舍離附近的鞞羅柧村結雨安居。
那時候,他身染痢疾。
沙咖天帝知道佛陀身體不適,就親自前來照顧佛陀。
佛陀告訴他不要費心,因為有很多比庫在身邊,但沙咖天帝堅持要照顧佛陀,直到佛陀身體好轉。
眾多比庫對沙咖天帝親自照顧佛陀一事感到驚訝,也對他懍然敬畏。
佛陀聽見眾多比庫的心聲後,告訴他們:諸比庫!沙咖天帝親自照顧我這件事並沒有任何特別的地方。
往生之前,他曾有機會聽聞我說法,因此瞭解佛法。
去世之後,才往生成為現在的沙咖天帝。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他曾經聽聞佛法,事實上,諸比庫!得遇聖者是件好事,與聖者共住令人喜悅。
備註:雖然佛教徒崇拜沙咖天帝並祈求他的祝福和保護,但佛陀在《幢頂經》中說沙咖天帝尚未究竟解脫貪、瞋、癡和恐懼。
儘管如此,佛教徒傳統上相信沙咖天帝護持佛教。
願我此功德,導向諸漏盡!
願我此功德,為證涅槃緣!
我此功德份,迴向諸有情,
願彼等一切,同得功德份!
Sàdhu! Sàdhu! Sàdhu!
薩度!薩度!薩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