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生平大事年份

下面,我們再來談談佛陀生平重大事件的年份。

在大般涅槃經本經中,佛陀曾向阿難尊者提及自己的年齡:我年屆八十。āsitiko me vayo vattati(D.2.165)

由此我們知道佛陀在八十歲那年般涅槃。

在大般涅槃經本經的另一段落,佛陀也向他的最後親傳弟子蘇跋達(Subhadda)比庫談到他的出家年齡:Ekūnatimso vayasā subhadda,Yam pabbajim kimkusalānuesī;Vassāni paññāsa samādhikāni,Yato aham pabbajito subhadda."廿九歲出家,追求何為善;自從我出家,已超五十年。”(D.2.214)

這裡,佛陀在臨般涅槃的時候說他二十九歲出家,至今八十歲時已經超過五十年,也就是五十一年了。

對於成佛的歲數,《如是語義註》說:"Yam etasmim antare'ti imāsam dvinnam saupādisesaanupādisesanibbānadhātūnam vemajjhe pañcacattālīsavassaparimāe kāle."在這期間:即在有餘依和無餘依涅槃界這兩者中間的四十五年期限的時間。”(It.A.112)

佛陀在八十歲那年以無餘依涅槃界而般涅槃,四十五年前,也即是在他三十五歲那年斷盡煩惱,而以有餘依涅槃界而般涅槃,證悟佛果。

從上述幾項記載可知,我們的佛陀二十九歲出家,三十五歲證悟佛果,經四十五年的教化弘法,八十歲般涅槃。

按照國際通用的佛曆紀元,可算出佛陀誕生於西元前624年,西元前595年出家,西元前589年成佛,同一年初轉法輪,並於西元前544年般涅槃。

 

二、佛陀生平大事日期

接著再根據巴利義註,看看南傳上座部佛教傳統如何記載佛陀生平幾件大事的日期。

 

一、誕生

《佛陀史義註》提到菩薩大士誕生於韋薩卡月的吉日即月圓日(Visākhanakkhattena jāto) (Bv.A.p.351)。 

 

二、出家

諸義註說,菩薩是在阿薩爾訶月圓日正要轉入黑月時離城出家的(Āsālhipunnamaya uttaräsalha nakkhatte vattamāne nagarato nikkhamitvā). (Bv.A.p.331; Ap.A.p.76; J.A.p.74)

 

三、成佛

"Bhagavā hi visākhapuṇṇamāya rattiyā pahamayāme pubbenivāsam anussaritvā majjhimayāme dibbacakkhum visodhetvā pacchimayāme pațiccasamuppāde ñāam otāretvā nānānayehi tebhūmakasankhäre sammasitvā ‘idāni aruņo uggamissatīti sammāsambodhim pāpui,sabbaññutappattisamanantarameva ca aruņo uggacchīti."跋格瓦在韋薩卡月圓夜晚的初夜時分隨念宿住(回憶過去世),中夜時分淨化了天眼,後夜時分放下緣起智後以種種方法思惟三界諸行,在明相(黎明)即將升起時證達正自覺,並且就在獲得一切知智時緊接著明相升起(Ud.A.3)。

在經藏《中部》、《增支部·一集》、《法句》、《如是語》、《經集》、《本生》等義註中,也都提到菩薩在韋薩卡月日那天成佛。 

 

四、初轉法輪

《長老偈》、《本行》、《所行藏》等義註說,菩薩二十九歲出家(ekūnatimsatime vase mahabhinikkhamanam),經六年(chabbassāni)苦行後,於韋薩卡月圓日(vesākhapunnamāyam)在菩提樹下成為佛陀,又在當年的阿薩爾訶月圓日前往仙人落處開示《轉法輪經》(āsālhipunnamāyam isipatanamgantvā,tesam dhammacakkapavattanasuttantam desesi). (Thag. A.673;Ap.A.596; Cp.A.p.4)

《法集義註》也提到,佛陀在他成佛兩個月後,於阿薩爾訶月圓日到了仙人落處施鹿野苑五眾比庫住的地方轉動法輪。āsālhipunnamadivase isipatane migadaye pañcavaggiyānam bhikkhūnam vasanaṭṭhānam...patvā dhammacakkam pavattento) (Dhs.A.p.77)

 

五、般涅槃

"Dhammacakkappavattanañhi ādim katvā yāva subhaddaparibbājakavinayanā katabuddhakicce kusinārāyam upavattane mallānam sālavane yamakasālānamantare visākhapuṇṇamadivase paccusasamaye anupädisesāya nibbānadhātuya parinibbute."從[初]轉法輪開始直至調伏蘇跋達游方僧而完成佛陀的任務,於古西那拉轉彎處的馬族娑羅樹林的娑羅雙樹中間,在韋薩卡月圓日的清晨,以無餘依涅槃界而般涅槃。(V.A.1.p.4;D.A.p.3;Khp.A.5;Vv.A.658)

"Bhagavā hi visakhapuṇṇamāyam paccusasamaye parinibbuto."跋格瓦在韋薩卡月日的清晨時分般涅槃。”(D.A.1.p.7)

《佛陀史義註》對佛陀一生大事的日期進行匯總:"Mahāpuriso pana uttarāsāļhanakkhatteneva mātukucchim okkami,mahābhinikkhamanam nikkhami, dhammacakkam pavattesi,yamakapātihariyam akāsi.Visakhanakkhattena jāto ca abhisambuddho ca parinibbuto ca."大士以阿薩爾訶吉日入母胎,出離大出離,轉法輪,做雙神變。以韋薩卡月吉日誕生。成佛和般涅槃。”(Bv.A.p.351)

在以上五個佛陀生平大事(不計入胎)的記載中,有三處提到韋薩卡月的月圓日(visākhapunnama),兩處提及阿薩爾訶月的月圓日(āsalhipunnama)。想要清楚這兩個日子到底在甚麼時候,讓我們先來瞭解一下古印度的曆法。

南亞大陸大部份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受印度洋影響,一年分為三個季節:熱季(gimhāna)、雨季(vassāna)和涼季(hemanta),每個季節有4個月,共12個月。這12個月的月份名與國曆及農曆的時間對應關係如下:

      季節

月份

月份名

對應國曆

大約對應農曆

熱 季

1

Citta

3月〜4月間

二月十六〜三月十五

2

Vesakha

4月〜5月間

三月十六〜四月十五

3

Jettha

5月〜6月間

四月十六〜五月十五

4

Āsāļha

6月〜7月間

五月十六〜六月十五

雨 季

5

Sāvaa

7月〜8月間

六月十六~七月十五

6

Potthapāda

8月〜9月間

七月十六〜八月十五

7

Assayuja

9月〜10月間

八月十六〜九月十五

8

Kattika

10月〜11月間

九月十六〜十月十五

涼 季

9

Māgasira

11月〜12月間

十月十六〜十一月十五

10

Phussa

12月〜1月間

十一月十六〜十二月十五

11

Māgha

1月〜2月間

十二月十六〜正月十五

12

Phagguna

2月〜3月間

一月十六〜二月十五

古印度曆法與中國農曆的共通之處是都屬於陰陽曆,即年份按太陽推算,月份則按月亮繞地球運轉的週期推算。

不過,印度古曆的月份推算法是從每個月圓日的第二天明相出現(arunuggamana黎明)時開始算起,到下一個月圓日的第二天明相出現為止。因此兩種曆法的差異是:農曆從每月的朔日(初一)子時為一個月之始,而印度古代曆則從相當於農曆十六日的明相出現為一個月之始。由於推算法的不同,印度古代曆和農曆有時會前後相差一兩天。

印度古代曆在西元前後隨佛教傳到了斯里蘭卡、緬甸、泰國等地。時至今日,這些南傳上座部佛教教區國家的僧團仍然使用這種曆法來計算佛誕、入雨安居、出雨安居、每半月誦戒等。

由上述可知,韋薩卡月是印度古曆二月,其最後一天為韋薩卡月圓日(visākhapunnama),時間在國曆5月的月圓日,約相當於農曆的四月十五(有時會相差一天)。阿薩爾訶月是印度古代曆的四月,其最後一天即阿薩爾訶月圓日(āsalhipunnama)在國曆7月的月圓日,大約相當於農曆六月十五 (有時相差一天)。這一天過後即轉入雨季,比庫僧團開始要居住在一個固定的地方度過三個月的雨安居。

綜合上面所述,南傳上座部佛教傳承的佛陀生平重大事件的年份和日期,如下表所示:

佛陀大事

年份

古印度曆日期

對應國曆

對應農曆

誕辰

西元前624

2月月圓日

5月圓日

四月十五

出家

西元前595

4月圓日

7月月圓日

六月十五

成佛

西元前589

2月圓日

5月月圓日

四月十五

初轉法輪

西元前589

4月圓日

7月月圓日

六月十五

般涅槃

西元前544

2月圓日

5月月圓日

四月十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