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佛教的實質

由此可見,佛教即是覺悟者的教導以及能令人導向覺悟的教導。從這個意義上說,佛教也可以稱“佛法”。然而,若是把佛教作一種信仰與實踐的體系,則由以下三個部份構成,即:

 

1.佛陀(Buddha)──覺悟者;

 

2.佛法(Dhamma)──覺悟者的教導;

 

3.僧團(Saïgha)──追隨覺悟者修行的弟子。

 

又或者說:1.佛──覺悟者;2.法──導向覺悟的教導;3.僧──已經覺悟及致力於覺悟的弟子。

 

對於這三者的關係,若把佛陀比作是老師,則佛法是知識,僧團是學生。佛陀好比是醫生,佛法是醫藥,僧團是病人。佛陀好比是嚮導,佛法是道路,僧團是趕路人。 佛陀好比是船長,佛法好比是船,僧團好比是渡河人。

 

有部名字叫做《算術師摩嘎藍經》的經文記載:有一天,一個姓氏摩嘎藍的算術師(數學老師)前來拜訪跋格瓦[8]。互相禮貌地問候、寒喧之後,算術師摩嘎藍問跋格瓦說:朋友果德瑪,就像建造這間殿堂時必須一層一層地蓋上去,又像世間的各種學問都有循序漸進的教學順序,我們這些從事算數教學的算術師也一樣,從簡單到複雜一步一步地教學生。朋友果德瑪,在您的教法中,是否也是循序漸進、次第修學呢?

跋格瓦回答說:佛陀的教法也是循序漸進、次第修學的。猶如一名有經驗的馴馬師,會按步驟慢慢地馴服一匹良種馬。當佛陀要調教一個人時,會按照這樣的程序進行訓練:先讓他成持戒者,持戒清淨後應該守護感官、飲食要知道節制,然後日夜禪修、執行戒慎並保持正念正知;前往偏僻的地方禪坐,捨離內心的障礙之後,培育定力、證得禪那等等。

算術師摩嘎藍又問:是否每個弟子在受到這樣的教導之後,都能證悟修行的最終目標──涅槃[9]呢?跋格瓦回答說:只有一些人能證悟修行的最終目標──涅槃,有一些人卻不能。算術師摩嘎藍奇怪的問:朋友果德瑪,涅槃存在,通往涅槃的道路也存在,也有您作指導者,甚麼您的弟子在受到這樣的教導之後,只有一些人能證悟涅槃,有一些人卻不能呢?跋格瓦說:好,那我反問你,你是否清楚通往王舍城的道路呢?是的,朋友,我清楚。假如有個想去王舍城的人前來向你問路,你詳細地告訴他方向路線,他在得到指示後卻朝反方向走錯誤的道路。另一個人也來向你問路,他得到指示後順利地到達王舍城。我問你,王舍城存在,通往王舍城的道路存在,也有你做指路人,甚麼一個人會朝反方向走錯誤的道路,另一個人卻能順利地到達王舍城呢?朋友果德瑪,對此我能做甚麼呢?我只是指路人而已。跋格瓦也說:同樣的,涅槃存在,通往涅槃的道路也存在,也有我作指導者,但是我的弟子在受到這樣的教導後,只有一些人能證悟涅槃,有一些人卻不能。對此我能做甚麼呢?我如來[10]只是指路人而已。

通過上面這篇經文,我們很清楚知道佛陀在佛教中的地位──他只是指示通往涅槃之道的指路人而已,至於是否能夠真正依教奉行,則取決於禪修者個人。

 

佛陀在《法句經》第276偈也說到:你們應該自己努力,如來只是指路人;勤修行的禪修者,將能解脫魔束縛。佛陀的教法沒有神秘、麻醉的成份,也沒有需要摻雜他力、救世的信仰。

 

佛陀不是主宰人們吉、兇、禍、福、幫人消災赦罪、滿足私慾貪求的神靈,更不是創造美好世界、信他得永生的上帝。佛陀雖然是一位具足智慧與慈悲的偉大導師,但他卻不喜歡人們對他進行盲目的崇拜。

 

這裡再講一個故事。佛陀在世時,有一個名叫瓦咖離(Vakkali)的青年,一天在街上遇見了佛陀,被佛陀那俊俏的外表、莊嚴的威儀深深地吸引住。了經常能見到佛陀,他出家成比庫。出家之後,他既不學習經教,也不禪修,只知道一天到晚緊跟著佛陀,但佛陀從來就不跟他說一句話。有一天,佛陀瞭解到他的智慧將要成熟了就喝斥他說:瓦咖離Vakkali,你一天到晚盯著我這身腐臭的身體幹甚麼?凡見到法者,即見到我;凡見到我者,即見到法!但他仍然無法離開佛陀。佛陀知道不強迫他是不會覺悟的,於是毫不客氣地把他趕走。瓦咖離Vakkali比庫被趕走之後,感到非常絕望,甚至爬上山頂準備跳崖自殺。這時佛陀出現在他面前向他說法,使他最終獲得覺悟。

 

佛陀在快般涅槃前曾經說過:並非用香、花等來對如來表示恭敬、尊重、禮敬、敬奉、尊敬。若弟子們能夠依法次第的修行,遵循法正當的修行,這才是真正的恭敬、尊重、禮敬、敬奉、尊敬如來,這才是至上的敬奉!

並不是跟在老師後面,一味奉承老師,不斷給老師送禮的才是好學生。唯有勤奮好學、刻苦耐勞、品學兼優的學生才算是好學生,也唯有這樣的學生才能真正掌握知識。佛陀的教法強調的是親自實踐和親身體驗。智慧和覺悟不是靠向他人祈求乞憐得來的,斷除煩惱更是別人所代替不了的!

 

正如《法句經》第165偈說:做惡確實由自己,污染也是由自己;自己才能不做惡,自己才能得清淨;清不清淨靠自己,沒人能清淨他人。

 

 

[8]跋格瓦:巴利語bhagavà,佛陀的德號之一,意思擁有各種祥瑞者。在經典中,通常用跋格瓦來尊稱佛陀。

 

[9]涅槃:巴利語nibbàna的音譯,意思貪愛的滅盡。涅槃超越一切因緣造作之法,是煩惱的完全滅盡、苦的徹底終結。涅槃屬於苦滅聖諦,證悟涅槃是佛教修學的最終目標。唯有聖者才能體驗涅槃。

 

[10]如來:巴利語tathàgata。如,即如實、真理。由如實而來或如實地覺悟,所以稱“如來”。佛陀通常自稱如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