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喜歡或討厭的感覺出現都不可忘記修行

我們聽了某些教法,因無法理解就認他們應該說些別的,所以我們不遵循它們。但事實上,一切教法都有它的道理,或許經典裡所說似乎不應該如此,但是它們就是如此。

剛開始我們甚至不相信坐禪,不瞭解閉著眼坐著有甚麼用處,還有行禪……,從這棵樹走到那棵樹轉過身再走回來?「甚麼要這麼麻煩?」、「這樣走到底有甚麼用?」我這樣想。但事實上,行禪與坐禪都是很有用的。

有些人的性格偏好行禪有些人卻偏好坐禪,但兩者缺一不可。經典中有提到四種姿勢――行、住、坐、臥,生活中充滿著這四種姿勢,我們可能喜歡其中一、兩種,但是這四種一定都用得到。

他們說要讓這四種姿勢「平衡」,讓修行平均分配於一切姿勢。剛開始我想不出「讓它們均衡」是甚麼意思,它是指睡兩個小時,然後站兩個小時,然後走兩個小時……是這樣嗎?我試過了――卻辦不到,根本不可能!「讓姿勢均衡」並非那個意思,它指的是心是我們的覺知,它必須要能在心中生起智慧,照亮內心!

智慧出現在一切姿勢中,我們必須經常覺知或瞭解,在行、住、坐、臥中覺知一切心境都是無常、苦與無我的。讓姿勢如此的均衡是可以處理的,並非不可能。無論喜歡或討厭的感覺在心中浮現都不可忘記修行,我們是覺醒的。

若能持續不斷的專注於內心就掌握了修行的重點。無論我們經歷世人所認好的或壞的心境時都不會忘記自己,也不會迷失在好或壞之中。我們只要向前邁進,讓姿勢持續如此是可能的。

 

執著正是苦的因

若持續修行,當我們受到讚歎時它就只是讚歎;若受到責備它就只是責備。我們的心不會此而起伏,就待在這裡。甚麼?因我們瞭解隱藏在這些事情背後的危險,能看見它們的結果。

我們應該經常覺知隱藏在讚歎與責備背後的危險。通常若我們心情好心也就跟著好,我們認它們是相同的;若心情不好心就同樣跟著不好,就討厭它。我們通常就是如此,這就是不均衡的修行。

如果能經常覺知心情並覺知自己正在執著它們,那就不錯了,雖然我們還是無法放下。那表示我們有覺醒,知道正在發生甚麼事。我們看見自己執著好與壞就覺知它。我們執著,雖然知道這不是正確的修行,不過仍無法放下。這樣的修行已有六、七成了,那還不是解脫,但我們知道只要放下就能達到平靜。我們持續看見一切喜歡與不喜歡,以及讚歎與責備的有害後果。無論情況如何心一直保持這樣的狀態。

但對世俗人而言,若受到責備或批評就會很沮喪;若受到讚嘆就會很高興。如果知道各種心情的實相,知道執著讚歎與責罵的後果,那些執著任何一件事的危險,我們對自己的心情就會更加敏銳。

我們會知道,執著它們確實會造成痛苦。我們看到苦並看見執著正是苦的因,我們開始瞭解執著好與壞的後果。我們執著過它,看過其後果――沒有真實的快樂,因此,現在尋找放下的方法。

 

放下的方法即不執著任何事物

「放下的方法」在哪裡?在佛教裡我們說:「不執著任何事」!這不表示說不能持有事物,而是我們不執著。例如:這一支手電筒,「這是甚麼?」我們質疑所以拿起它。「喔!它是一隻手電筒。」然後將它放下。我們就這樣持有事與物。

若完全不持有任何東西,我們能做甚麼?我們無法行禪或做任何事,因此必須持有事物。的確這是種渴愛,但它能帶領我們走向「巴拉密」(德行或圓滿),例如:渴望來這裡。札格羅法師來到巴蓬寺,首先他必須想來,若他不想來就不會來到這裡。

每個人都一樣,來這裡是因渴望,但當渴望生起時不要執著它!因此你來,然後你回去……。「這是甚麼?」我們將它撿起來並瞭解:「哦,它是一支手電筒。」然後放下它,這就稱「持有而不執著」,我們能放下。我們覺知然後放下,這可將之簡化:「覺知,然後放下。」持續觀察與放下。「這個他們說好;這個他們說不好。」

覺知,然後放下。好與壞,我們一清二楚但是放下它。我們不會愚蠢的執著錯誤,只以智慧「這是持有」它們。在這樣的「姿勢」下修行是可以持續的,你們必須常常如此。讓心如此覺知讓智慧生起,一但心擁有智慧時,還需要再尋找甚麼呢?

 

我們必須完全無所求而修行

我們應該反思到底在這裡做甚麼。何住在這裡?在找甚麼?世人了各種薪資而工作,但比庫們教導一些比那個更深入的東西。無論做甚麼我們都不求回報不薪資而工作。世人因想要各種東西而工作,他們希望有所得。但佛陀教導我們工作就只是了工作;除此之外我們一無所求。

若你是了獲得回報而做事那會引來痛苦。你自己試試看!你讓心平靜所以坐下來,試著讓它平靜下來――你將會痛苦!試試看。我們的方法巧妙多了!我們去做某件事然後就放下它。做,然後放下。

看看祭祀的婆羅門,他心中有些慾望因此才會祭祀。那些行並不會幫助他超越痛苦,因他是在慾望上行動。剛開始我們心中帶著一些慾望修行,持續修行但是並未達成願望,因此持續不斷的修行直到達到「無所求而修行」止,我們是了放下而修行。這點必須自己去瞭解,它很深奧。

也許我們的修行是因想達到涅槃――就憑這一點你根本到不了!想要平靜是自然的但卻是未必正確,我們必須無所求而修行。若完全無所求那能得到甚麼?甚麼也得不到!凡有所得皆是苦因,因此我們應該「無所求而修行」。

 

心存利益而修行永遠無法超越痛苦

這就稱「讓心空寂」,它雖然空寂,但還是有作用。人們通常無法瞭解「空」,除非你接觸過它並且看見它的真實價值。它並非甚麼都沒有的空無,而是它的自性是「空的」。例如:這一支手電筒,我們應該瞭解它是「空」的。那不是無法看見任何東西的空無,並非這樣,這樣瞭解的人完全搞錯了。你們必須瞭解「空」,它是自性的「空」。

那些心存利益而修行者,就如獻祭的婆羅門,只是了滿足慾望而已。他們就如那些前來看我並祈求「聖水」加持的人,當我問他們:「你們甚麼想要聖水?」他們說:「我們想快樂與舒服的生活不要生病。」哈!那將永遠無法超越痛苦。

世俗方式做甚麼都是有所求的都要有原因,要有回報,但在佛教中我們做事並無所求。世間必須藉由前因後果來瞭解事物,但佛陀教導我們凌駕與超越因果。他的智慧不著兩邊:凌駕因超越果;凌駕生超越死;凌駕樂超越苦。

 

我們一直活在「有」與「取」中若不執著就手足無措

想想這點:無一處可以停留。我們每個人都住在一個家裡。離開家去別處就沒有家了――我們不知道應該怎麼辦,因我們一直都活在「有」與「取」裡。若不執著我們就手足無措。

因此,大部份的人都不願意趨近涅槃,因那裡甚麼都沒有,完全沒有任何東西。看看這裡的天花板與地板,上方是天花板那是個「住處」;下方是地板那是另一個「住處」。但在天花板與地板之間的空間卻沒有可以立足之處,人們可以站在天花板或地板上卻無法站在那個空間之上。哪裡有「無住」,哪裡就有「空」,涅槃就是這個「空」。

人們聽到這會有點退縮,他們不想去,因害怕看不到子女或眷屬。所以當我們祝福在家人時我們會說:「祝你們長壽、美麗、健康、快樂。」這讓他們真的很高興。他們都說:「太好了!」他們就愛聽這一套。但是若你開始談「空」,他們就不想聽了,他們貪著於「住」。

你們有看過任何一位老人,擁有美貌與充沛的精力而且非常快樂的嗎?不。但我們說:「太好了!」這就如滿足慾望而獻祭的婆羅門。

在修行中我們不獻祭,不會了得到回報而修行,我們一無所求。若還有所求就是還有東西存在在那裡,只要讓心平靜並了結它。但我若如此說,可能會讓你們感覺不太舒服,因你們想要再「出生」。

 

任何人只要修行就能看見佛陀

你們所以在家修行者,應該多親近比庫並觀察他們的修行。親近比庫的意思就是親近佛陀親近他的「法」。佛陀說:阿難!多一點修行,滋養你的修行!凡見「法」者就是見到我;凡是見到我者就是見到「法」。

佛陀在哪裡?我們可能認佛陀已活過而且已經去世,但是佛陀就是「法」――實相。有些人喜歡說:「喔!若我生在佛陀時代早就達到涅槃了!」只有愚蠢的人才會如此說。其實佛陀還在這裡,佛陀是實相,無論誰生或死實相仍在這裡。實相從沒有與這個世間分離,它一直都在這裡。無論佛陀是否出世或有人知道它,實相依然存在。

因此,我們應該親近佛陀,向內尋找「法」。看見「法」,就看見佛陀,此時一切疑惑都會斷除。

舉曲(Choo)先生例子。剛開始他並非老師只是曲先生,當他讀書通過必要的升等考試後就成老師,大家都稱他“曲老師”。他甚麼成老師?透過研讀必修的科目。他過世後師資與測驗仍然存在,任何人只要通過考試就能成老師。

老師的科目並沒有消失就如實相一樣,覺悟實相讓佛陀成佛陀,因此佛陀還在這裡。任何人只要修行與見法就能見到佛陀。因此別放逸!即使對小事也是如此。努力嘗試,嘗試親近僧眾;修觀你就會覺悟。好了,這樣就夠了。哦!現在一定很晚了,有些人開始打瞌睡了,佛陀說過不要對睡覺的人說法。

 

[註釋]

巴拉密(Parami)意思翻譯「到彼岸」,通常指菩薩之修行而言,由過去世乃至今生所累積的善業、功德等等,能成就解脫的資糧。《清淨之道 說梵住品》列舉十種波巴拉密:施、戒、出離、慧、精進、忍辱、諦、決意、慈、捨。

 

札格羅(Jagara)法師當時是國際叢林寺(Wat Pah Nanachat)的住持,他帶領一群比庫與在家人去見阿姜.查。國際叢林寺院是阿姜.查於一九五七年,教導對修行佛法有興趣的西方人所創立的佛寺,位於巴蓬寺附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