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佛陀教育 (109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佛教徒喜歡發願,而且發的願越大,就越受讚歎。 

發願就如同立志。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各位居士:大家早!

今天我們想要來講述《吉祥經》。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巴拉密(pāramī)與功德福業有何不同?其他宗教的信 奉者也做功德,他們也是在累積巴拉密嗎?

答: 功德(puñña)的另一個用詞是善業(kusala kamma), 善業與巴拉密並不相同。在生活中,佛教徒與非佛教徒都做了善業。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各位賢友、各位法師、各位居士:第二堂我們的主題是「三藏的內容與修學佛法」。這個主題我們要探討的內容有四個部分:

1. 佛陀教法的分類;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初果聖者已經證得了四不壞淨,不壞就是不可以動搖的,淨就是指淨信心。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甚麼是污染巴拉密的因素?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消惡業?追溯原始佛法之後,發現佛陀一生從來沒有主張過『惡業能消除』。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年來,有個名為『心靈法門』的組織打著佛教旗號,在境外頻頻舉辦法會,通過網路大肆傳播,迷惑了一些想皈依佛教的信眾。那麼,這個『心靈法門』到底是甚麼組織?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法的核心與本質,只是為了令到自己清靜、只是為了令到自己少貪癡、只是為了令到自己解脫輪迴。

戒(律藏)、定(經藏)、慧(論藏),這佛陀教導的三藏經典,都是為了這個核心——令到自己清靜、令到自己減弱貪嗔癡、令到自己解脫生死輪迴。

如果不認清佛法的這種核心與本質,我們很容易抓住一些皮毛的東西,而忘記了佛法的精髓與根本。這是為何許多的學佛人,總是喜歡形式、儀式、活動、念誦、熱鬧等等,而忘了佛法的精髓是讓自己寧靜、讓自己少欲知足、讓自己解脫苦與煩惱。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眾生皆平等?果報所有發生的不幸都是業報?不安與不順的現象可以透過祈禱或加持而改變?別忘了『因果』之間還有『緣』,佛陀講因、緣、果,講十二緣、講二十四緣,談業果法則就不該忽視緣的力量,要積極努力,完盡人事。談隨緣之前如果沒有付出行動努力過,沒有擇法覺察善與不善,沒有恆持佛說戒行,就容易墮入不如理思惟的附佛邪見。好比言談舉止間,明白對方的心性根機可以度化,我們試圖分享;明白對方是煩惱熾盛、剛強愚痴的心性根機,我們守護自己。

《阿毗達摩講要》,提到有四組成就和失壞,八種因素,會影響到果報的成熟: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禮敬彼世尊、阿拉漢、正自覺者!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某善友:這位法師他所貼的這個故事,是在影射某一些佛友,說自己的法,是獨一無二的最好的,天下的人都該信他的法。

淡然:對於佛法,不可能有佛友們自己的法。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經在北傳佛教徒心目中佔有一定的地位,是北傳佛教徒對般若空觀思想的重要奉持經典。心經全名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而大眾最熟悉的版本是來自於唐玄奘大師所翻譯的。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原始佛教裡,佛陀和聖弟子們只講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六種果報識。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禮敬彼世尊、阿拉漢、正自覺者!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