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典文句

 

第四種是他心智。

 

“當他的心如此得定、清淨、明淨、無穢、離諸污垢、柔軟、適合作業、住立不動時,引導其心轉向於他心智。他能以心辨別、瞭知其他有情、其他人的心:對有貪心,能瞭知有貪心;對離貪心,能瞭知離貪心。對有瞋心,能瞭知有瞋心;對離瞋心,能瞭知離瞋心。對有癡心,能瞭知有癡心;對離癡心,能瞭知離癡心。”

 

 

“有貪心”(saràgaü cittaü):八種貪根心。

“有瞋心”(sadosaü cittaü):兩種瞋根心。

“有癡心”(samohaü cittaü):兩種癡根心——掉舉相應和疑相應癡根心。

當別人生起貪根心時,他能知道對方生起貪根心。生起瞋根心時,能知道對方生起瞋根心。生起癡根心時,知道對方生起癡根心。

如果對方生起離貪心、離瞋心或離癡心,他也能瞭知其生起離貪心、離瞋心或離癡心。

 

 

“對昏昧心,能瞭知昏昧心;對散亂心,能瞭知散亂心。”

 

 

“昏昧心”(saïkhittaü cittaü):昏沉睡眠的心。

“散亂心”(vikkhittaü cittaü):掉舉的心,胡思亂想。

 

 

“對廣大心,能瞭知廣大心;對不廣大心,能瞭知不廣大心。”

 

 

“廣大心”(mahaggataü cittaü):色界與無色界禪那心。

“不廣大心”(amahaggataü cittaü):欲界心。

一個人沒有能力入定,沒有證得任何禪那,他所生起的心都是不廣大心。

 

 

“對有上心,能瞭知有上心;對無上心,能瞭知無上心。”

 

 

“有上心”(sauttaraü cittaü):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的一切心。

“無上心”(anuttaraü cittaü):出世間聖道、聖果心。

擁有他心智的聖者能知道對方是不是聖者。如果他是入流聖者,他只能知道對方是不是入流聖者,但不能知道更高的道果心。如果他是擁有他心智的不來聖者,他可以知道對方是入流聖者還是不來聖者,但不能知道更高的道果。如果他是一位擁有他心智的阿拉漢聖者,則能夠知道對方是聖者還是凡夫,是哪一種聖者。然而,對於擁有他心智的凡夫來說,只能知道凡夫的心,而不能知道聖者的心,因為聖者的心超越了他們的能力範圍,他們無法檢查到出世間的道果心。

 

 

“對得定心,能瞭知得定心;對無定心,能瞭知無定心。”

 

 

“得定心”(samàhitaü cittaü):證得近行定和安止定的心。

“無定心”(asamàhitaü cittaü):沒有證得這兩種定的心。

一位擁有他心智的禪修者能知道他人是否有定力,是否能入禪。例如:有一些人看樣子好像坐得挺好,其實只是坐在那裡胡思亂想,連禪那都沒有,有他心智的人一查就知道,瞞不過他。

 

 

“對解脫心,能瞭知解脫心;對未解脫心,能瞭知未解脫心。”

 

 

“解脫心”(vimuttaü cittaü):包括彼分解脫、鎮伏解脫、正斷解脫、安息解脫、遠離解脫這五種解脫心。

“未解脫心”(avimuttaü cittaü):未證得這五種解脫的心。

已經證得聖道聖果、斷除煩惱的擁有他心通者,能夠知道對方是否已經斷除煩惱、證悟哪一道果。然而,即使是聖者,如果沒有他心智,也無法知道對方生起哪種心。

這裡一共有八對十六種心:有貪心、離貪心,有瞋心、離瞋心,有癡心、離癡心,昏昧心、散亂心,廣大心、不廣大心,有上心、無上心,得定心、無定心,解脫心、未解脫心。

擁有他心智的聖者能瞭知所有這十六種心,而擁有他心智的凡夫除了無上心和部分解脫心外,其餘的心都可瞭知。

 

他心智的譬喻

 

佛陀接著打了個譬喻:

 

“大王,猶如年輕、青春、愛打扮的女人或男人,對著清淨、潔淨的鏡子或澄清的水缽觀看自己的臉容,有痣知道有痣,無痣知道無痣。”

 

 

一個愛漂亮的女子或男子照著鏡子,若臉上長了一顆痣或者有一塊斑,她(他)能看得清清楚楚。

 

 

“同樣的,大王,當比庫的心如此得定、清淨、明淨、無穢、離諸污垢、柔軟、適合作業、住立不動時,引導其心轉向於他心智。他能以心辨別、瞭知其他有情、其他人的心:對有貪心,能瞭知有貪心;對離貪心,能瞭知離貪心。對有瞋心,能瞭知有瞋心;對離瞋心,能瞭知離瞋心。對有癡心,能瞭知有癡心;對離癡心,能瞭知離癡心。對昏昧心,能瞭知昏昧心;對散亂心,能瞭知散亂心。對廣大心,能瞭知廣大心;對不廣大心,能瞭知不廣大心。對有上心,能瞭知有上心;對無上心,能瞭知無上心。對得定心,能瞭知得定心;對無定心,能瞭知無定心。對解脫心,能瞭知解脫心;對未解脫心,能瞭知未解脫心。大王,這也是比前面的現見沙門果更超越、更殊勝的現見沙門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