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又說:

 

“他在這有諸天、魔、梵的世間,有沙門、婆羅門、天、人的人界,”

 

 

“有諸天”(sadevakaü):包括欲界的五種天界,即四大王天、三十三天、亞馬天(Yàma)、都西答天(Tusita) 、化樂天。

“有魔”(samàrakaü):包括欲界的第六天——他化自在天。

“有梵”(sabrahmakaü):包括色界和無色界梵天。

“有沙門、婆羅門”(sassamaõabràhmaõiü):包括敵視、反對佛教的沙門、婆羅門,以及平息諸惡的沙門、拒斥諸惡的婆羅門。

“世間”(pajaü):包括有情世間。

“有天與人”(sadevamanussaü):這裡的“天”並非天人的天,而是指“認定天”(sammutideva),即國王。“人”是指除了國王之外的其他人,包括帝利、婆羅門、吠捨、首陀羅等。

因此,“在這有諸天、魔、梵的世間”三間是指包括空間世間的有情世間;“有沙門、婆羅門、天與人的人界”只包括有情世間。

另一種解釋法是:“有諸天”包括無色界諸天,“有魔”包括六欲界諸天,“有梵”包括色界梵天,“有沙門、婆羅門”等是指包括剎帝利等四種姓、認定天在內的人界,或者其餘的一切有情世間。

還有另一種解釋法:通過“有諸天”來說明他親自見到的一切世間的最高界限。假如有人說:“魔王是大威力者,能自在地支配六欲天,他怎麼也能親見?”為了破除他們的疑惑而說“有魔”。假如有人說:“梵天是大威力者,能以一指放光遍照一千個輪圍世界,能以二指……能以十指放光遍照一萬個輪圍世界,還能享受無上的禪定之樂,他怎麼也能親見?”為了破除他們的疑惑而說“有梵”。假如有人說:“多數沙門、婆羅門都反對佛教,他怎麼也能親見?”為了破除他們的疑惑而說“有沙門、婆羅門的人界”。這樣通過親見的最高界限來顯示。對於認定天和其餘諸人,也是通過提及最高界限,來顯示他也親見其他有情世間,故說“有天與人”。

但古人也說:“有諸天”是指諸天和其餘世間,“有魔”是指魔王和其餘世間,“有梵”是指諸梵天和其餘世間。這樣把三界一切眾生都用三種方式包括在三句話中,然後再用“有沙門、婆羅門、天與人的人界”這兩句涵蓋一切世間。這樣用五句話以不同的方式涵蓋整個三界。

 

 

“以自己之勝智證悟後宣說。”

 

 

“以自己”(sayaü):只通過自己而沒有經過他人的教導。

“勝智”(abhi¤¤à):通過殊勝的智慧瞭知的意思。

“證悟後”(sacchikatvà):以現量(paccakkhaü)。這句話排除了佛陀通過推理、邏輯、思辨、比較、傳聞、觀想、猜測、想像等獲得智慧。諸佛陀跋嘎瓦只用一種量(ekappamàõa),即通過無障礙之智親見一切處。

“宣說”(pavedeti):使人覺悟、瞭知、明白。

 

ßSo dhammaü deseti, àdikalyàõaü majjhekalyàõaü pariyosànakalyàõaü.û

 

“他所教導之法是初善、中善、後善,”

 

 

跋嘎瓦捨棄了無上的遠離之樂,緣於對眾生的悲憫而說法。無論所說的是少是多,所說的都是初善、中善、後善的。最初所說的是善妙的、賢善的、無過失的,中間、最後所說的也都是善妙的、賢善的、無過失的。

對於說法有初、中、後善,對於教法也有初、中、後善。

對於說法,即使一首四句偈頌,第一句是初善,中間兩句是中善,最後一句是後善。對於只有一個連結的經文,序分是初善,“如此說時”等是後善,中間的部分是中善。對於有多個連結的經文,第一個連結是初善,最後的連結是後善,中間的一個、兩個、多個是中善。

對於教法,戒定觀稱為初,例如說:“甚麼是最初的善法?戒清淨和見正直。”(S.5.369)“諸比庫,有中道為如來所證正覺”這樣的經文是以道為中。聖果和涅槃稱為後。例如說“婆羅門,那才是此梵行的目標,是其心材,是其終極”(M.1.324)是指以聖果為後。“賢友維沙卡,潛入涅槃而住於梵行,以涅槃為彼岸,以涅槃為終極”(M.1.466)是指以涅槃為後。

這裡的意思是指說法的初、中、後。跋嘎瓦在說法時最初教導戒,中間教導道,最後教導涅槃,因此說“他所教導之法是初善、中善、後善”。

其他的說法者在說法時也應這樣:

ßâdimhi sãlaü dasseyya, majjhe maggaü vibhàvaye;

Pariyosànamhi nibbànaü, esà kathikasaõñhitã'ti.û

“最初開示戒,中間闡明道;

最後以涅槃,說法之定則。”

義註在這裡明確地指出了作為一名說法者(dhammakathiko)在說法時應遵循的基本原則:首先開示持戒等,中間再教導禪修方法,並以證悟聖道聖果、證悟涅槃為終極。這樣的說法才是初善、中善、後善的,才是符合佛陀教導的。所以義註說得好:“離開了禪修業處就不能叫做說法!”(Dhammakathà hi kammaññhànavinimuttà nàma natthi)

 

ßSàtthaü sabya¤janaü, kevalaparipuõõaü parisuddhaü brahmacariyaü pakàseti.û

 

“說明有義有語、完全圓滿清淨的梵行。”

 

 

“有義”(sàtthaü):具足義理。如果有人藉由談論粥、飯食、女人、男人等的解釋來說法,這是不具足義理的說法。佛陀捨棄像這樣的說法,而藉由教導四念處等而說法,所以稱為具足義理的教導。

“有語”(sabya¤janaü):語音清晰,用詞準確,文句完整。有人在說法時詞不達意、言不及義、詞語錯亂,文句顛倒或者發音混淆、口齒不清,這是沒有具足語句。但佛陀是這樣的:

“非氣.送氣..短音,硬音.軟音.鼻音;

連結.分別和解脫,佛陀區分十種音。”

跋嘎瓦對這十種音毫不含糊並且文句完整地說法,所以稱為“有語”。

有些人認為只要把握義理,就不必太在意語言文字,即所謂的“依義不依語”。然而,這種觀點明顯違背了佛陀的教導。佛陀甚至說這種錯見會導致正法的混亂,導致正法走向消亡。例如跋嘎瓦在《增支部》第二集中說過:

“諸比庫!有兩種法能使正法混亂,導致隱沒。哪兩種呢?錯誤的文句語言和誤解義理。諸比庫,文句語言的錯誤和義理的誤解,諸比庫,乃是這兩法使正法混亂,導致隱沒。”(A.2.20)

所以佛陀教導的法既具足義理,又具足文句語言。

“完全圓滿清淨”(kevalaparipuõõaü parisuddhaü):這裡的“完全”是全部、整個的同義詞;“圓滿”是無欠缺的同義詞。這樣說是指只是完全圓滿地教導,即使連一次的說法開示也沒有不圓滿的,不存在應該增加和應該刪除的地方。“清淨”是沒有污垢。如果一個人心想“我要依靠說法來獲得供養和恭敬”,這就是不清淨的說法。但是跋嘎瓦說法完全不考慮世間的利益,他只是為了眾生的利益,以充滿慈愛柔軟之心,為了救拔他人斷除煩惱和解脫輪迴之苦而說法。所以說佛陀教導清淨的法。

“梵行”(brahmacariyaü):以最高貴之處的梵天人的行為,或者是諸梵天人和諸佛的行為,稱為梵行。

義註列舉出十種不同含義的梵行:

1.  布施(dàne)

2.  服務(veyyàvacce)

3.  居士的五學處戒(pa¤casikkhàpadasãle)

4.  慈、悲、喜、捨四無量心(appama¤¤àsu)

5.  避免性生活(methunaviratiyaü)

6.  滿足於自己的妻子(sadàrasantose)

7.  精進(vãriye)

8.  八條伍波薩他戒(uposathaïgesu)

9.  聖道(ariyamagge)

10.佛教(sàsane)

這裡的“梵行”是指最後一種,亦即包括了戒、定、慧三學的整個佛陀的教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