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盜版服體,犯?有法師說見聞隨喜,見聞隨喜和犯戒一樣嗎 

答:我要看犯戒必具足幾個條件:1、他人的物品;2、明知是他人的物品;3、有心,想要有佔有的心;4、以種種的方法去佔有;只要同具足了個條件,那就成戒,所以要看賣盜你的心念是怎麼的。於我庫來說,我採取很慎的度;一般體我都不會輕易去使用

 

 

:我想早上修原始佛教,迴向為證涅槃”;晚上修北傳佛教,迴向“願生佛土,但不願成佛”;再入娑婆,這樣可以?好像更保 

答:先把些看上去矛盾的西先放到一,你先認認真真地去體佛法,你有了佛法的體和受用之後再作定,那時會更好。若像這個也好,那也好,就好像一隻狐狸追逐兔子,隻兔子很胖,那隻又很大,一隻、一追那隻,怎麼?累死都追不到,是不是?所以我先不要些看上去很矛盾的西,我先做一樣東西,認認真真地做,做了之後,等你有了體之後,再選擇也不

 

 

:尊者您好!甚麼在,心平後不能狀態?多是昏沉或睡了。 

答:是由於心度的平穩導致定根過強而精根不足,造成了心的沉。就是心由於度的舒服致不有活力,所以成昏沉,那並不是狀態。要解的方法就是提升精力,不要粘著這種好像很平、沉狀態;甚至應該不惜代價打破種平你的心充滿活力,充滿活力之後,你的心就能到平衡,平衡了才狀態

 

 

:阿拉尊者得了涅槃不再迴受生,甚麼世尊在有些典裡面沙利子等大阿拉經過多少劫之後成佛。按南傳佛教教,阿拉尊者可以成佛 

答:在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典裡面並到佛陀阿拉而最後成佛的法。甚麼呢?我先瞭解一下有幾種人可以入涅槃。 如果一入涅槃有三種情。第一種,一人在導師的情入涅槃,之後他又有能力把他所悟的教種人稱為正自者,就是我們說的佛陀;有另外一種人,他有智慧有能力,經過導師的指入涅槃,種人入涅槃之後並有足的智慧把他悟的法他人,種人稱為獨覺佛(paccekabuddha); 第三種人,就是自己有能力在不經過導師入涅槃,他必得依照佛陀或佛弟子所的法才能入涅槃,入涅槃(有餘涅槃)之後呢,也可以法,但是他的法不是他自己發現的法,而是他依照佛陀的法,種人稱為“弟子”。 所以有三種人入涅槃,一種是佛陀,一種是獨覺佛,一種是弟子。 弟子的意思,巴利叫做(sāvaka),(sāvaka“聽”那裡的,它的根是(sāva),透佛陀或者弟子所教的(法)而悟,所以古代翻成“聲聞”。入涅槃之後就有差,但是他們沒悟涅槃前,他的路不同。一旦入涅槃,那所有的聖者在斷盡煩惱證入涅槃的候,他都瞭知“生已,梵行已立,所做已做,不受後有。”就是始以輪迴的生死已經滅盡了,清的生活已經圓滿了,應該做的、應該修的全部已完成了,此以後再也不用繼續輪迴了”。 正如佛陀在菩提悟的候,他也出了這樣的感,很多佛陀的弟子在得阿拉果之後,同樣會這樣(感的)。 如果一人聽了佛陀的教法他一直修行得了初果,佛陀定初果就是他最多只有七次的投生,絕對有第八次的投生;而且在七次中,必定不落到趣。那如果一人想要成佛的,若成佛是果的,那必定有成佛的因。 甚麼是成佛的因呢?應當要修行十種巴拉密,哪十種巴拉密pàramã呢?施(dana)、持戒(sila)、出離(nekkhamma)、智慧(pabba)、精viriya)、忍辱(khanti)、真sacca)、意(adhitthana)、慈(metta)與捨(upekkha),要修十種巴拉密。修行要圓滿這十種巴拉密,他必經過至少四阿僧祗劫與十萬大劫的時間。唯有圓滿了所有的巴拉密之後才能成佛,只要巴拉密還沒圓滿,他就不可能成佛。應當如何圓滿這些巴拉密呢?也就是如果一人想要成佛應該怎麼做呢?他必須積累種種的巴拉密,他必累巴拉密的程中不地利益生,不地完成他的菩提資糧,唯有通過這樣才能到。而不是投生到天界、享的地方,然後再怎麼。往往在的地方,他不能完成他的巴拉密。所以我的菩,有候他因自己很的善投生到天界或梵天界,在天界是很快,因太快有機去累他的巴拉密,於是他意死的方法,他的生命提前束,再投生到人繼續去利益生,繼續去完成他的巴拉密。 如果一個禪修者得了初果,他最多迴只有七次,所以他不可能有那麼漫的生命去圓滿他的巴拉密。一位修者得了聖道、聖果之後,他就必定如佛陀所的一,在未不久得般涅磐。一旦得般涅磐後就有高低之分。如果般涅磐有高低之分,那是因造作之法,因為造作之法才有差有幾種人不可能成佛: 第一種人是佛陀,他已成佛了。 第二種人是已經證得了某聖道、聖果,比如: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種人在入般涅磐就不可能再迴了,也就有足夠時間圓滿種種巴拉密。

第三種是獨覺佛,也不輪迴

第四種人是曾被佛陀授,他在未佛的代成上座弟子或大弟子或者曾被佛陀授記將在未為獨覺佛,就像未生怨王、迭瓦達答一。因佛陀授就必然如佛陀所樣實現種人也不可能再成佛。那甚麼的人有可能成佛呢?必定在未成佛的就是已被佛陀授在未成佛,就好象我的菩第一次被燃佛授。在去的四阿僧祗劫與十萬大劫之前,燃佛出世,他給當時須彌陀授,所以我們現在的果德瑪佛陀給佛授之後必定成佛。種人是必定成佛。有很多人有可能成佛,但是不一定。哪些人呢?就是既得聖道、聖,也有被佛陀授在未為獨覺佛或成弟子的。種人可以依他自己的意願想要成佛,可能成佛。但是只要他還沒有被佛陀授,他的未來還可以改

 

 

所周知,外道也修四八定,那麼外道是否也修四量心、四大業處呢? 

答:外道也修四八定,外道也修四量心。“慈、悲、喜、捨”四量心不是佛教所有的,但是四界(四大業處)是佛教有的。在外道裡有修四界的方法,但是“慈、悲、喜、捨”外道是可以修的,而且外道也可以得四八定

 

 

現實生活中,在家人行、受是否犯五戒? 

答:不算犯五戒,但些都是不好的行稱為施。如果你受,接受的是不清的佈施。你賄賂他人,是做不清施。因正的機,然送他人西仍然施,但是你施的行受到污染

 

 

請問無明不在五之中,明在哪裡? 

答:甚麼不在五之中呢?聽誰說的?於行在五之中

 

 

甚麼女和男比,修行的比例要大,成就更多? 

答:這個階段是的,女聽了應該有信心,甚麼這樣?你知道?女修行有女的障,但也有女的優。女的障就是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障,女生理方面的障,我想在座的女眾應該比我更清楚,不利於修行的生理和心理方面,大家知道我就不了。但女也有適合修行的心理,比如:當禪導師給了一個業處、一指示之後,有不一定能很恭敬地信受、實踐,而女往往導師給了一個業處、一指示就能真正去做,甚麼呢?因和女相比而言,男更理性,女更感性。如果我《清淨之的一句就能找答案:“在培育定力的段,信根而慧根稍弱是適的。”就已可以得出甚麼女容易成就,明白?我們經強調要信受奉行、依教奉行,但在方面男做得比女差。就像一人吃西消化不良,吃了很多西,果很多西都排出去了,他吃西然是很珍、很美味的西,但是他把好的西都送廁所。但又如另外一人她消化很好,吃去的西她都能消化。同的,導師給的指示,男做得不到位,那麼他在修方面就有那麼大的收獲。女往往對禪導師的指示能很恭敬地接受和實踐。因修行必得依靠善知但有了善知和良益友的指,你如何去實踐、如何去信受奉行,這個有程度的問題。如果你真的很恭敬,導師怎麼樣說你就怎麼去做,肯定有很大的收獲。如果很多西你都打回,甚至把它成酒粕倒掉,然不能得到完全的受用。例如:在帕奧禪林裡,我同樣給的指示,女可以做到,但男眾這方面做得要欠缺一。正是因如此,所以然女在生理、心理上和生活方面比男的優差一,但由於女眾對法的恭敬和對導師的恭敬,所以她修行就容易得利。

 

 

尊者詳細講述一下呼吸的心路程。 

答:心路程我阿毗時將會講到,裡只是簡單,不詳細。我可以呼吸是心生色法。心生色法是由我的心念造成的。稱為“身表”的心生色法,它有種心:一種是有意的心,一種是有意的心(其就是指有正念的心)。 們沒有去注意呼吸、胡思想或者去注意其他,那時還有呼吸,是因有心。 只要有生命,那麼心就在作,而心持生命,它一直保持呼吸。 由於有了心的生起,有了生命的持,所以呼吸一直地 呼吸是心生色法,它並不涉及到心路程,而是由心路程的心生的色法

 

 

:尊者,請問假如在以後的修路上,經過了一定的精,修到了有您的指,能自己完成?是不是每年等您到峰寺才能有指呢? 

答:帕奧禪師如果有他以前那些導師的指,他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如果在幾年前,我不是在帕奧禪師的指下,我在也不可能教大家。那明白?因很多在修行方面的細節,特是善巧,有我碰到的問題,我們沒法自己解,那我就必得要依照導師的教。不呢,不用心,不要你修到,即使你能修到那的段,那個時候,自然而然就有因去促成你去成就你的修了,所以在不用心太多

 

 

如果有相且相非常定,是否仍要按先知呼吸的短,到微息,到呼吸的消失的程,然後可以這樣完整的程才能那呢? 

答:不一定。如果有了相並且相非常定,也就是人要怎麼入?在剛開練習候,他應該上眼睛注幾回呼吸,等他注幾回的呼吸的候,立刻他的呼吸就會變相,然後他可以直接把心投入相,那。這個是出入息剛開段,到了一人在修到高的定力的段的候,他可以一上眼睛,一意,立刻他的相出,那個時候他可以不用注意呼吸,直接入這個是高然大家不要去,就像一會學走路就去跳,得慢慢按部就班。

 

 

:尊敬的尊者,您好!南傳佛教止觀禪修是不是我們漢傳稱為來禪?和漢傳師禪、明心性、悟,本面目有甚麼不同之 

答:我只能夠說,南傳佛教佛教有如來禪,我只是知道:修行要靠戒、定、慧。也就是,我先要持戒清,持戒清的基上要培育定力,等我的定力到一定段之後,我們還要修。要照名法色法、照五些都是常、苦、我,這樣才能涅槃。所以你不要一定把南傳佛教的止觀禪安立來禪,我這樣

 

 

尊者示,南傳佛教於佛、佛像的使用、保管、存放有哪些宜、忌?。如果不如法的話會有哪些後果? 

答:於佛、佛像應當恭敬,我把佛像成是佛陀的象徵、表徵。把佛書當成是法的象徵。如果你恭敬佛、恭敬法,那你就有恭敬心、恭敬的功德。如果你慢,就慢的

 

 

甚麼害一聖者比害一凡夫果更重。如果了阿毗摩後能看清楚問題嗎 

答:我可以,如果你了一個國王和乞丐,怎麼?我們舉個例子:如果你是在封建社,你罵國王、你皇帝,你的頭會落地。你了一乞丐,如果你有,甚至你踩、你打乞丐都有事情。甚麼呢?王、皇帝、乞丐只是果的不同,但是一位聖者和一位凡夫,在功德上不同。一位聖者成為擁稱為聖者的戒、聖者的定、聖者的慧、聖者的解脫、聖者的解些很多都是出世法。出世法的功德不是我量的“量”去衡量的。因他的功德很殊勝,所以害、你譭謗、你批了聖者,你的很重。甚麼凡夫的呢?因凡夫有戒、定、慧,有解有解的功德。因他的功德微,所以你去害他,然有果、但是果不重,就是這個原因

 

 

:人喝酒、抽菸,上的回扣都於不善業嗎得到甚麼果?另外些行犯五戒 

答:人喝酒、抽菸,上的回扣於不施,就是不清的佈施。如果你人喝酒、那以後你會變得愚蠢,你的果就是愚蠢或者即使你不是投生愚蠢,但是你會給人弄得很愚蠢,被弄的愚蠢,所以它於不善竟你的機是不的,你的機不,那你造的就是不善。但是我不能說這些行是犯五戒的。如果你自己喝酒那你才犯,你人喝酒這個是不施,這個也是於不善。你自己抽菸那你問題,但是人抽菸這個是不施,就是不清的佈施,這個你的機不造不善

 

 

:末學請教有落入有分的問題,尊者在落入有分是修的陷阱,應儘量避免。但是泰雜湊法把落入有分稱為並刻意去延它。 

答:我不要去比吧。落入有分的問題如果我到阿毗摩,在離心路程的候,將會瞭解“有分”是怎麼一回事。有分你也可以面目,但是它確只是於我生命流中的一種果心。只要我的眼、耳、鼻、舌、身和心念,於不活狀態有去知、知外狀態,那心就於一種有分的狀態 甚麼成“有分”呢?有分,巴利叫做Bhavaïgabhava是(有、生命),aïga是成分。心那的生,們認知的還沒生的候,心下去,繼續下去的心就稱為有分心。 在我們禪修的程中,常都有落入有分的情。不僅僅在於培育定力的段,有候在修段都有可能落入有分。也就是,落入有分在修行中的體驗會修行程度的不同而體不同。如果我們學了阿毗摩之後就明白到底甚麼叫有分。如果在要解釋為甚麼有分,它的情是怎麼的,也許現在我解大家不一定能聽的懂。甚麼?因唯有在瞭解了心路程的候,我才能瞭解離心路程,唯有我瞭解了離心路程,我明白甚麼叫“有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