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降生的故事。

 

菩薩被梵天、天神、人類依次接住

 

菩薩降生時,四位諸漏已盡的淨居天梵天神以清淨心,手持金網,接住菩薩,然後把他抱在他母親的面前說:「王后,請歡喜吧,您具大威德力的兒子已經出生了(attamanā, devi, hohi, mahesakkho te putto uppanno)!」

接著,四大天王以象徵祥瑞的黑羚羊皮(ajinappavei),從四位大梵天的手中接過菩薩。然後,人類再以錦緞白布(dukūlacumbaaka)從四位大天王手中接過菩薩。

離開人們的手中後,菩薩穩穩地以腳站立,他的腳底有如金鞋的鞋底般完全且平正地與地面相觸。他朝東方看過去,當他如此看時,數千個東方的輪圍界變成一片不斷延展、無礙無限的空間。在東方的天神與人類以最崇高的敬意用香、花鬘等來禮敬菩薩並說:「大人,在此沒有任何有情可與您匹敵。怎麼可能有任何有情超越您呢(mahāpurisa, idha tumhehi sadiso añño natthi, kutettha uttaritaro)?」

如此,菩薩朝著四方、四維、下方、上方、十方看過去,在所有這些方位,他不見有任何有情可與他匹敵。於是,他面向北方,向前走了七步。

當時,大梵天王為菩薩撐著大白傘蓋(setacchatta),夜摩天王手持犛牛尾所製的拂塵(vāabījani),其他天神則跟在後面拿著象徵王權的王冠、劍等物品。

當菩薩行走時,他只是在自然的地面上行走,但在人類看來,他是在空中行走。菩薩只是以身上無衣的「本來面目」行走,但在人類看來,他是衣衫完整地在行走。菩薩行走只不過是一個初生嬰兒,但對於人類,他看似十六歲。

當時,所有的梵天、天神與人類都完全保持沉默並期待地想著:「菩薩將說甚麼呢?」

 

 

無畏之吼

 

在《長部‧大本經(Mahāpadānasutta)》和《中部‧不可思議未曾有經(Acchariyaabbhutasutta)》裡提到:「菩薩在出生之時,向北方往前走了七步並且勇敢地環視所有方向,猶如獅子吼一般,無畏懼地說出三次真實語︰『我是世間最上者aggohamasmi lokassa

我是世間最勝者jeṭṭhohamasmi lokassa

我是世間殊勝者seṭṭhohamasmi lokassa

這是我的最後生(ayamantimā jāti),

我再無後有( natthidāni punabbhavo)(sampatijāto bodhisatto samehi pādehi patiṭṭhahitvā uttarābhimukho  sattapadavītihārena gacchati setamhi chatte anudhāriyamāne, sabbā ca disā anuviloketi, āsabhi vāca bhāsati aggohamasmi lokassa, jeṭṭhohamasmi lokassa, seṭṭhohamasmi lokassa, ayamantimā jāti, natthidāni punabbhavoti.』」D.ii,p.13; M.iii,p.165.

當時菩薩所作的無畏之吼頃刻間傳遍了一萬個輪圍界。菩薩的勇敢宣言,沒有有情能挑戰或反駁他,所有的梵天、天神、人類只能獻上他們的賀辭。

 

 

菩薩出生之時,他那些非凡的行為代表著以下的涵義:

1. 菩薩出生之時穩穩地以腳站立,表示他將證得四神足(iddhipāda)。

2. 菩薩出生之時面向北方,表示他將超越一切有情眾生。

3. 菩薩出生之時向前走了七步,表示他將證得七覺支的法寶。

4. 菩薩出生之時大梵天王為他撐著大白傘蓋,表示他將證得阿拉漢果。

5. 菩薩出生之時獲得五種象徵王權之物,表示他將證得持戒等善業的彼分解脫(tadaga vimutti)、證得禪那的鎮伏解脫(vikkhambhana vimutti)、證得道心的正斷解脫(samuccheda vimutti)、證得果心的安息解脫(paippassaddhi vimutti)、證得涅槃的出離解脫(nissaraa vimutti)這五種解脫(vimutti)。

6. 菩薩出生之時朝著十方看過去,表示他將證得無礙智(anāvaraa ñāa)。

7. 菩薩出生之時作出:「我是世間最上者(aggohamasmi lokassa)」的無畏之吼,表示他將轉諸梵天、天神、人類所無法轉動的法輪(Dhammacakka)。

8. 菩薩出生之時作出:「這是我的最後生(ayamantimā jāti),我再無後有( natthidāni punabbhavo)」的無畏之吼,表示他將證得無餘依(anupādisesa)涅槃。

 

 

菩薩有三世在出生之時就能開口說話,即:投生為大藥(Mahosadha)智者之時、維山達拉(Vessantara)王子之時,以及最後一生。

大藥智者在出生之時,帝釋天王前來,把一片旃檀樹的心木放在他的手中讓他握著,就離開了,所以大藥菩薩是握拳出生的。他的母親問他說:「你手裡拿著甚麼啊?」

大藥菩薩回答說:「母親,這是藥(Osadha, ammā)啊。」由於在他出生時手上拿著藥,因此家人把他取名為藥童子(Osadha Kumāra)。家人把藥放入甕裡小心地收藏起來。後來這藥不但治癒了他的父親增嚴(Sirivaḍḍhana)大富長者的頭痛,來自四方的盲者、聾者等病人,都被這藥給治癒了。由於菩薩的藥很有效,大家都說:「這藥實在偉大,這藥實在偉大(mahanta ida osadha, mahanta ida osadha)」,所以年輕的菩薩就被人們稱他為大藥(Mahosadha)智者。

就如之前在講述維山達拉王子的故事時講過的,維山達拉王子一出生就伸出手來向他的母親說:「母親,我要做布施,您有甚麼財物嗎?」當時,他的母后就說:「隨你所想要的去做布施吧!」就把千金的錢袋戴在他的手上。

在最後一生,就是剛才所講的菩薩出生之時,向北方走了七步並勇敢地環視所有方向,作了「我是世間最上者(aggohamasmi lokassa)」的獅子吼。

 

 

在菩薩出生的那一刻,發生了許多不可思議的現象。

就如菩薩在入胎之時同時出現三十二種預兆一般,在菩薩出生的那一刻,也出現一萬個輪圍界遍滿無量的光明等三十二種預兆。而且就在菩薩出生的那一刻,大地也發生了劇烈的大地震。

 

 

當菩薩在藍毘尼園出生時,有七者也同時出生或出現:

1. 耶輸陀羅(Yasodharā)公主;

2. 阿難(Ānanda)王子;

3. 車匿(Channa);

4. 迦留陀夷大臣之子(Kāudāyī);

5. 乾陟(Kaṇḍaka; Kantaka; Kanthaka堪達卡)王家駿馬;

6. 大菩提樹(Mahā Bodhi);

7. 四甕黃金。

耶輸陀羅(Yasodharā)公主的父親是天臂城(Devadaha)的善覺王(Suppabuddha),母親是阿彌陀(Amittā; Amitā; Pamittā)王后,哥哥是迭瓦達答(Devadatta)王子。就如前面所講的,事實上,善覺王是一個諸候而已,就像中國古代的王爺。耶輸陀羅公主在與我們的菩薩結婚,生了拉胡喇之後,被稱為拉胡喇母(Rāhulamātā),後來她在比庫尼僧團出家,人們稱她名為賢迦旃延(Bhaddakaccānā )。

阿難(Ānanda)王子的父親是我們菩薩的叔叔阿彌陀飯王(Amitodana), 他與我們的菩薩同一天出生,後來隨佛出家,是多聞第一的弟子。

車匿(Channa amacca闡那),據說他是淨飯王婢女之子,不但與菩薩同一天出生,而且是菩薩的玩伴,後來是菩薩的車伕,是他駕馬載菩薩出家的;後來他也隨佛陀出家。

迦留陀夷大臣(Kāudāyī amacca)是淨飯王一位大臣的兒子,小時候也是菩薩的玩伴。在菩薩成佛後,淨飯王派了幾組使節團去請佛陀回祖國,都沒有成功,因為他們都隨佛出家了。後來淨飯王要派迦留陀夷大臣去請佛陀回祖國,迦留陀夷大臣預先請淨飯王答應他隨佛陀出家,他在聽聞佛法後就證得了阿拉漢果並出家為比庫,為了實踐諾言,是他成功請佛陀回祖國的。

四甕黃金,這四甕黃金,一甕叫做貝殼(Sakha),有一牛呼(gāvuta,長度單位,等於四分之一由旬)大;一甕叫做耶拉( Ela),有兩牛呼大;一甕叫做青蓮(Uppala)有三牛呼大;一甕叫做白蓮(Puṇḍarīka),有四牛呼,也就是一由旬大。

據說甕裡的金被取出後,甕子又被充滿就像從未被取走一般。

 

 

菩薩在藍毘尼園出生後,迦毘羅衛城和天臂城的居民就護送馬哈瑪雅王后和菩薩等一行人回到迦毘羅衛城。

 

在我們的菩薩出生的那天,三十三天的天神們興高采烈地歡呼著:「迦毘羅衛城的淨飯王生了一個兒子,這位王子未來將在菩提樹下成佛。」這些三十三天的天神們在歡笑之餘,也把衣物拋上天空來嬉戲。

那時,有一位經常接受淨飯王護持證得了四禪八定和五神通的阿私陀仙人(Asita isi; Asitadevala; Kāladevala; Kāadevila 卡拉碟維拉),他在用完餐後,前往三十三天的天宮禪修,享受禪悅的喜樂並度過他白天的時光。當他從禪定出定時,看到天神們嬉戲並聽到他們的歡呼聲。於是,阿私陀仙人就問他們說:「天神們,是甚麼原故使你們如此興高采烈地歡呼呢?請告訴我吧!」

天神們回答說:「大德,淨飯王今天生了一個兒子,他將坐在菩薩樹下成佛。他將開示佛法,轉動法輪,因此我們得以見到莊嚴的佛陀及聽聞殊勝的佛法。我們是由於這個原因而喜悅的。」

聽到這些話後,阿私陀仙人迅速從三十三天回到人間,來到王宮,坐在為他敷設的座位上,對淨飯王說:「大王,聽說您生了一位王子,我想看看他。」

當時,淨飯王令人把王子裝扮莊嚴,抱到阿私陀仙人那裡,想要使禮敬他們的導師阿私陀仙人。就在被抱著靠近之時,菩薩把雙腳抬高,落在阿私陀仙人的髮髻上。

對於最後一生的菩薩來說,他是不適合向任何人禮敬的,假如有人無知地把菩薩的頭放沙門的足下,該沙門的頭就會破裂成七塊。阿私陀仙人了解到菩薩的神聖與威力,想說:「我不應害死(nāsetu毀滅)我自己。」於是從座位起來,向菩薩合掌致敬。淨飯王看到這不可思議的情景,也對自己的兒子禮敬。

 

阿私陀仙人是得了四禪八定和五神通的隱士,他能夠憶念過去四十劫和預見未來四十劫的事,總共能見到八十劫的事。

當時,阿私陀仙人觀察時,見到菩薩具足三十二大人相,就觀察菩薩是否將會成佛。在瞭知菩薩必將成佛時,就說:「這真是一位不可思議的人啊!」而大笑了起來。

接著阿私陀仙人心想:「我是否有機會見到他成佛呢?」在瞭知「死後我將投生到無色界天,我不但沒有機會見到他成佛,而且甚至未來的一百尊佛、一千尊者佛成佛時,我也無法遇見他們」後想說:「對如此不可思議的人成佛,我竟然沒有機會見到他成佛,這真是我的大損失啊!」而大哭了起來。

 

因為無色界的有情是完全沒有色法,只有名法而已。也就是五蘊中,只有心和心所的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所以又稱為四蘊有。由於無色界有情是完全沒有色法的,所以沒有眼根、也沒有耳根等,因此,即使佛陀出現世間,他們無法見到佛陀,也沒有辦法聽聞佛法。

投生無色界的眾生是由證得無色定的(具有無貪、無瞋、無癡的)三因凡夫(tihetuka puthujjana)、初果預流(sotāpanna)聖者、二果一來(sakadāgāmi)聖者、三果不來(anāgāmi)聖者而投生的。

當這些初果預流聖者、二果一來聖者、三果不來聖者投生無色界後,即使無法聽聞他人開示佛法,但由於他們已經證得了聖道聖果,所有他們有通達四聖諦的經驗,他們可以依照這些方法來修行,以體證更高的道果,甚至在無色界天證得阿拉漢果。

由於無色界的眾生壽命很長,而且無法從他人那裡聽聞佛法,所以在佛教中,把他們列為八難(八個不幸非時機或不幸的機遇)之一。

想想看,阿私陀仙人和鬱陀羅羅摩子(Udaka Rāmaputta)以凡夫的身分投生到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處天(Nevasaññānāsaññāyatana),那裡的壽量有八萬四千大劫之長;而阿羅邏迦蘭(Āāra Kālāma)則以凡夫的身分投生到無色界的無所有處天(Ākiñcaññāyatana),那裡的壽量有六萬大劫之長。一個大劫就很久了,何況是八萬四千大劫!難怪阿私陀仙人會傷心地哭泣。

事實上,由於阿私陀仙人不了解佛法,未曾聽聞佛法的可憐人,才會有如此悲慘的下場。如果他遇到善知識就不會如此了。

因為證得第四禪的人不一定會投生色界的四禪天,證得非想非非想處定的人不一定會投生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處天,但由於他們不了解,而傾向於他們所證得最高的定,所以才會投生到長壽天。例如,如果他們在去世之前不要進入禪那,而是只在近行定附近,則是可以投生欲界天或人間的。但他們的老師告訴他們,人們會依他們所證得最高的禪那而投生到那裡。由於有這個錯誤的觀念,使得阿私陀仙人不知道其實他是可以不要投生到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處天的。否則,那些尚未證得阿拉漢而已經證得四禪八定的佛弟子,不就全都要投生到無色界天了嗎!

 

王宮裡在場的人們看到阿私陀仙人又笑又哭的,感到非常的奇怪,以為將會發生甚麼事情,就問阿私陀仙人說:「尊者,您看了我們尊貴的王子後,又是笑又是哭的,難道有甚麼災難會降臨在我們王子的身上嗎?」

阿私陀仙人回答說:「並沒有甚麼災難會降臨在我們王子的身上,事實上,王子將會成佛。」

在場的人們再問說:「那為甚麼您在悲傷呢?」

阿私陀仙人回答說:「因為我將沒有機會見到這位不可思議的人成佛,覺得『這是我的大損失』,所以我才傷心得哭了起來。」

當時,阿私陀仙人心想:「我自己無緣見到這位王子成佛,在我的親戚當中,是否有人有機緣見到王子成佛呢?」於是他運用神通來觀察,他見到他的外甥那拉卡(Nāaka)未來有機緣見到王子成佛。於是阿私陀仙人離開王宮,來到他妹妹家。他問他的妹妹說:「妳兒子那拉卡(Nāaka)在哪裡?」

他的妹妹回答說:「尊者,他在家裡。」

阿私陀仙人說:「把他叫過來!」

於是就把這個男孩帶到阿私陀仙人面前,阿私陀仙人對他的外甥那拉卡說:「那拉卡,淨飯王家裡生了一個兒子,他是菩薩,是佛芽(Buddhakura),將在三十五年後成佛,你有機緣見到他成佛,你就在今天出家吧!」

雖然那拉卡(Nāaka)男童出身在擁有八億七千萬財富的家庭,可說是家財萬貫,但他對他的舅舅有信心,心想:「我的舅舅所建議的,只會對我有利而已,是不會對我不利的。」於是就令下人到市場裡去買袈裟和缽回來,當天就捨棄了八億七千萬的財富,剃除鬚髮,披上袈裟接著說:「當世間出現最上的佛陀時,我將在他那裡出家。」然後向著迦毘羅衛城菩薩所在的方向合掌,以五處禮法來禮敬。

五處禮法(pañcapatiṭṭhitena vanditvā)──在《律藏》是指下座比庫頂禮上座比庫或佛陀的方法,即:「伍巴離Upāli),較新學的比庫在頂禮較長的比庫足時,應內〔自心〕現起五法後來禮足。是哪五法呢?伍巴離,較新學的比庫在頂禮較長的比庫足時應當1.偏袒上衣在一肩〔偏袒右肩〕、2.合掌、3.以自已的手掌摸觸對方的雙足、4.現起敬愛,及5.現起恭敬來禮足。

接著,他把缽放進缽袋裡,背在肩上,進入喜馬拉雅山(Himavanta),在森林裡精勤修習沙門法(samaadhamma),等待佛陀出現世間。

那拉卡(Nāaka)在菩薩成佛後,來到佛陀那裡,請示了寂靜(moneyya)的修行方法〔行道〕(paipada)後,再回到馬拉雅山依佛陀的教法精勤修習沙門法,不久即證得阿拉漢果,七個月後在一座金山站著般涅槃。關於這位那拉卡沙門的故事,如果未來有機緣,到時候我們再來講述。

 

 

菩薩的取名儀式

在菩薩出生的第五天,淨飯王準備為菩薩洗頭及取名的儀式,他命人在王宮裡塗抹並撒了格香(tagara冷凌香)、丁香(lavaga)、番紅花(kukuma)、印度月桂(tamala)四種香粉,而且也遍撒了五種花。淨飯王也命人用未加水的純鮮奶煮奶飯,邀請一百零八位精通三吠陀的婆羅門來到王宮,安排好座位,請他們坐下獻上禮品,給他們穿上全新的衣服,供養他們甜奶粥(madhupāyāsa)。國王從這些婆羅門當中,選了八位最優秀的婆羅門,請他們依序坐在王宮的大平臺上。接著把菩薩抱出來,躺在白色的襁褓上,由這些婆羅門一一的為菩薩看相。在八位婆羅門當中,首座婆羅門看到菩薩的大人相後,伸出兩根手指並預言說:「這個嬰兒如果居家,必將成為轉輪聖王;如果出家,必將成佛。」另外六位婆羅門也和他一樣伸出兩根手指,作同樣的預言。而八位婆羅門中最年輕的婆羅門為憍陳如,當輪到他為王子看相時,他仔細地觀察王子的大人相,最後伸出一根手指,預言說:「具有這些大人相的人是不會居在家中的,無疑地這個嬰兒必將成佛。」

在他們仔細地為菩薩看相後,他們討論的結果,認為王子能使一切世間的利益得以成就(sabbalokassa atthasiddhikarattā),所以為王子取名為悉達多(Siddhattha)。

這些婆羅門回到各自的家裡後,對他們的兒子說:「孩兒,我們已經老了,或許無法見到淨飯大王的王子成就一切知智的佛陀了,在王子出家成佛時,你們就到他的教法中出家吧!」

後來,在我們的菩薩出家之時,那八位婆羅門除了憍陳如外,其他七位婆羅門都已經去世,只有憍陳如還健在。當憍陳如聽到菩薩出家的消息後,就來到那七位已故婆羅門的家,對他們的兒子說:「聽說悉達多(Siddhattha)王子已經出家了,無疑地他必將成佛。如果今天你們的父親還健在的話,也會跟他出家成為沙門的。來吧,假如你們想要出家的話, 我們一起去跟隨大人(mahāpurisa)出家吧!」在那七個年輕婆羅門當中,有三個不想出家,只有四位願意出家,他們就以憍陳如婆羅門為首領而出家了。以憍陳如婆羅門為首的五沙門,就是後來有名的五比庫。

 

我們再回來王宮取名的現場。當時,淨飯王聽到這些婆羅門為菩薩預言未來將會出家成佛,其實他的心裡並不高興,所以就問這些婆羅門說:「你們說我兒子將會出家成為沙門,他將看到甚麼而出家的?」

那些婆羅門回答說:「大王,他是看四種預兆相(pubbanimitta)而出家的。」

淨飯王再問說:「是哪四種預兆相?」

那些婆羅門回答說:「大王,他是看老人、病人、死人、出家人這四種預兆相而出家的。」

聽到這些婆羅門的報告,淨飯王命令大臣及部下說:「假如我兒子將看到這四種預兆相而出家,從今以後,我不允許任何老人、病人、出家人來到並出現在我的兒子面前,如此一來,他就不會出家成佛了。我想要見到我的兒子未來成為轉輪聖王,統領被兩千個島嶼圍繞著的四大洲。」因此淨飯王派了足夠的守衛層層地保護著王子,在四個方向確信一牛呼(gāvuta長度的單位,等於四分之一由旬)的範圍之內菩薩看不到老人、病人、出家人。

那一天,淨飯王有八萬個王親來到王宮參加菩薩的洗頭及取名儀式,他們聽到諸婆羅門的預言後,互相談論說:「無論王子是成佛還是成為轉輪聖王,我們全都提供一個兒子出來。假如王子成了佛,就會有八萬位剎帝利沙門伴隨著遊行;假如王子成為轉輪聖王,就會有八萬位剎帝利王子伴隨著到各地巡視。」因此,他們全都同意提供一個兒子給菩薩,當菩薩的隨從。

 

 

菩薩的母親馬哈瑪雅王后去世,投生都西答天

 

在菩薩悉達多王子出生後的第七天,他的母親馬哈瑪雅王后壽終去世,投生都西答天,成為名為善喜足(Santusita)的天子。

馬哈瑪雅王后的去世,並不是由於生菩薩的關係,而是由於壽終而去世的。大家應該記得,之前我們在講菩薩白幢天神在天神和梵天神的勸請下生時,先做了五大觀察,第五種觀察是觀察菩薩生母的壽限,當菩薩觀察摩訶馬哈瑪雅王后所剩餘的壽命時,他清楚的瞭知她只能再活十個月又七天。而且每位菩薩在最後一世出生後的第七天,他們的母親將會去世,這是法性(dhammatā)。

在傳統的說法,有些導師說,馬哈瑪雅王后在五十六歲七個月又二十七日去世;也有導師說,她是在五十五歲六個月又二十日懷菩薩的。

 

淨飯王特別選了兩百四十個宮女來照顧悉達多王子,而且派了六十個僕人來幫助這些宮女,也派了六十個部下來監督這些宮女和僕人。可以說把王子照顧得無微不至。

 

 

 

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只能講到這裡

祝大家平安快樂!

祝大家早證涅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