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始佛教裡,佛陀和聖弟子們只講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六種果報識。

 

這一點可以從《阿含》或《巴利三藏》印證。

 

『其中唯留阿賴耶識。全於末那半分微細。如是一類名為識處。』

 

《楞嚴經》被稱為第八意識的『阿賴耶』,本指愚癡眾生所貪愛之五陰身,非識。

 

偽北傳佛教所編造顛覆佛陀六識論的『八識』邪說,誤以阿賴耶為識並總別不分地以識陰為阿賴耶識即第八識、根識不分地以意根為末那識即第七識。

 

但凡於阿賴耶之後加『識』字之一切經論,皆為晚世北傳佛教流變之偽經謬論。

 

 

佛陀的正法中根本沒有『阿賴耶識』

國際學者們在考究巴利聖典時,發現佛陀的正法、律中,唯有識陰與六識,連『阿賴耶識』這四個字都沒有,唯有『阿賴耶識』,指的卻是愚癡眾生所貪愛之無常五陰身,根本不是『阿賴耶識』。

 

一直至像法時,阿賴耶才流變而成子虛烏有的『識』並訛傳為『第八識』,一干眼盲者於此裝模作樣地自娛自樂,廣造偽經謬論以證必有此龜毛『識』,苦苦爭論龜毛長短、黑白等妄想法不休不息或真或妄、或常無常,雲山霧罩、眾說紛紜,真笑煞人也。

 

 

正本清源:阿賴耶非『識』

佛陀正法中,唯有的『阿賴耶』三字,乃音譯,義譯為愛執(之處)、住宅、有身等義總指愚癡眾生喜樂貪著的五陰身並非別指六識或識陰等『識』,更非子虛烏有的『第八識』。

 

佛陀於經藏中教誡過:貪愛五陰身、阿賴耶的眾生,難於見諦。

 

比如:「依我所證得此法,甚深難見、難悟。寂靜微妙,超越思念之領域。深妙唯賢者始知。又,此諸人等樂阿賴耶,喜阿賴耶,跳躍阿賴耶。諸人依於樂阿賴耶,喜阿賴耶,跳躍阿賴耶,而難見此理。此理者,即所謂依緣、緣起是。此理亦難見。此理者,即一切行之止靜,一切依之捨離、愛盡、離、滅、涅槃是。」《經藏 相應部》

 

律藏中也說了同樣的道理。

 

比如:「我證得此法,甚深、難見、難解、寂靜、美妙,超尋思境而至微,唯智者所能知焉。然此眾生樂阿賴耶、欣阿賴耶、喜阿賴耶。而樂阿賴耶、欣阿賴耶、喜阿賴耶眾生,難見此緣依性、緣起處也。亦甚難見一切諸行寂止,一切緣依斷捨,渴愛滅盡,離、滅、涅槃處。」《律藏》

 

可見,於阿賴耶即五陰身,愚癡眾生喜樂貪著,故而難見一切皆緣起而非由常住不壞『我』所生,更難見於緣滅、涅槃之理。

 

 

阿賴耶(五陰身)是無常生滅法,滅盡則涅槃

 

眾生之所以不能解脫苦,正是由於愛樂有身、於阿賴耶這個五陰身錯認為不壞『我』。

 

比如:「深愛樂有身,不正盡苦故,名為不斷有身。」《經藏 增支部》

 

「諸比庫!與所有諸有為法或無為法相比,離貪被說為其中之第一,即:憍慢的磨滅、渴望的調伏、阿賴耶的根除、輪迴的斷絕、渴愛的滅盡、離貪、滅、涅槃。」《經藏 增支部》

 

 

可見,佛陀正法中,根本不存在阿賴耶『識』,而存在的阿賴耶一詞,又是指愚癡眾生錯認、妄計之無常五陰身『我』,是需要根除滅盡的。

 

 

 

生滅虛妄阿賴耶『識』尚且是龜毛妄想法,真常阿賴耶『識』則更加荒唐無稽。

 

無論此阿賴耶『識』若真若妄、若常無常,本皆齷齪妄想法,偽北傳佛教信徒卻於此爭論千年不休不息、互相攻訐,最多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罷了。

 

 

總而言之,於阿賴耶之後加『識』字之一切經論,皆為晚世北傳佛教流變之偽經謬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