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禮敬彼世尊、阿拉漢、正自覺者!

 

 

 

問:譭謗菩薩是否構成譭謗障?

答:菩薩有很多種身份,因為他要不斷地積累巴拉密。

 

菩薩是一個很偉大的眾生,但是,由於他還沒有斷除煩惱,根據上座部佛教他還是凡夫。

 

正是因為如此,菩薩在輪迴過程中,有時候他是僧人,有時候他是在家人,有時候他是強盜、外道或者動物。

 

例如:我們的菩薩的最後一生,成佛之前他做了六年的外道,是不是?所以,在菩薩成佛前,因為他還不是聖者,所以譭謗菩薩並不構成譭謗障。

 

但是,我們不要隨便譭謗,須知譭謗即會構成障,即使他不是聖者,是凡夫,乃至他是很普通的一個人、沒有道德的人,如果你去譭謗他,難道你不是犯口業嗎?所以,不要隨便譭謗,這是最好的做法。

 

 

問:頂禮尊者!要如何如理作意降伏慢心?

答:慢一般因對比而生,但有時也會對自己所擁有的東西感到傲慢。

 

慢所執著的對象通常有四種:出身、財富、容貌與學識,對這些感到驕傲,而生起慢心。

 

慢也有很多表現,例如:我慢、勝慢、過慢、卑慢、狂慢、增上慢等等。

 

『勝慢』是習慣性地看別人的缺點,而看自己的優點,覺得自己優於他人;『卑慢』則是覺得己不如人,因其自卑心很強,反過來慢心也很強。我們要看到慢心的過患。

 

傲慢通常會造成自我膨脹,而使一個人不能看清自己的真實面目。

 

他不能夠很好地看到別人的優點,不能夠很好地向別人學習。

 

慢心發作的時候猶如一個瘋狂的人。

 

慢的果報就是以後被人看不起。

 

真正要完全斷除慢心,唯有阿拉漢道才能夠斷除慢心。

 

但是,想要降服慢心,我們可以透過如理作意,就是多點去看別人的長處,多點看自己的不足,多點生恭敬心,多點生謙卑的心,多點思惟無我。

 

這樣透過如理作意去降服慢心。

 

 

問:我一生起瞋心的時候就心口疼痛,這個是正常的嗎?

答:這個是正常的,所以你不應該生起瞋心。

 

因為瞋恨的心是一種殺傷力很強的心,殺傷力很強是指它對我們身心的殺傷力很強。

 

因為瞋心可以生起很多有害的心生色法,這種心生色法很快就擴散到我們全身,使我們身體方面受到影響。

 

如果用現在的醫學來說,就是一個人生氣、發怒的時候,他的身體會分泌出一種有毒的物質,這對我們的身體是有害的。

 

所以不要生氣,不要生起瞋恨的心。

 

 

問:我很愛說話,學佛後檢查自己的說話內容發現主要是評論周圍的人和事,以及重複無意義、可有可無的話,即:兩舌與綺語。

但我發現我並不是在講是非,而是在講事實。

因為沒有挑撥是非的心,只是習慣性地愛評論是非、好壞、對錯,否則就無話可說了。請問不是故意的、無心的兩舌綺語是否犯不妄語戒?是否造了不善業?修行人是否應該養成保持沉默的習慣?

答:愛評論別人不一定是好事,因為你評論的也許是真的,也許是虛假的,也許只是你個人的猜測或者你看錯了去評論。

 

如果別人對你評頭品足,你會怎麼樣?你會不會覺得很舒服呢?你很喜歡別人去評論你嗎?如果你是用一顆不滿的心去評論別人,那你是在造瞋恨的業、瞋恚的業;如果你是看不起別人來評論別人,那你造的是我慢的業;如果你是因為妒忌而評論別人,你是在造妒忌的業。

 

這些都是不善業。

 

即使有些是事實,但是我們能肯定全都是事實嗎?我們在學戒律的時候,講到一個故事。

 

有一個比庫看到另外一個比庫和一個女的坐在床上,他去批評他。其實那位被批評的比庫已經是阿拉漢,他不可能和一個女的坐在床上。

 

實際情況是他坐在床上,而那個女的站在後面,他並沒有犯戒,只是別人看起來好像他們兩個人都坐在床上。

 

那位批評人的比庫卻造了很重的惡業。

 

雖然他親眼看到,他以為是事實,但是他還是造了誹謗聖者的惡業。

 

因此對於修行人來說,跋嘎瓦允許十種話題:第一,少欲論;第二,知足論;第三,遠離論;第四,獨處論;第五,精進勤勉論;第六,戒論;第七,定論;第八,慧論;第九,解脫論;第十,解脫知見論。

 

這十種是跋嘎瓦允許講的話題。至於誰是誰非、談國王、談盜賊、談戰爭、談女人、談世間的起源、談烏鴉是黑的、天鵝是白的,這些都是沒有意義的話,對解脫沒有任何助益,都是跋嘎瓦所禁止的。

 

這些稱為雜穢語,又稱為綺語。

 

 

問:如果眷屬否定因果法則或者持戒,應該怎樣改變他們的想法?

答:首先明確一點,身教重於言傳!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影響身邊的人,這是最好的方法。

 

同時,在適當的時候向他們講些可以接受的道理。

 

因果法則就發生在我們身邊,任何事物都有它們產生和存在的因。

 

有些人不信過去世、未來世,但有許多事情在今生就可以證明。

 

例如:有些作惡的人往往晚年淒涼或者不得好死;經常做好事的人命運越來越好,福報越來越好。

 

業不可能馬上成熟,但是從長遠眼光來看還是有效果的。

 

很簡單的例子,某人在學生時代不認真讀書,長大後找工作都可能成問題。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就是很簡單的因果法則。

 

還可以講一些因果故事來慢慢轉化他們的心念。

 

也有許多人會誤解持戒,但可以換個角度跟他解釋。

 

戒是修養、品德、品行的意思,你不想提升自己的品德嗎?你希望別人說你沒有修養、沒有品德嗎?你想和沒有道德的人在一起嗎?那持戒有什麼不好呢?佛陀說過,持戒有無悔的功德。

 

持守好戒,不做甚麼虧心事,內心坦坦蕩蕩,問心無愧。

 

持戒還有很多功德,持戒可以作為培育定力的基礎,通過持戒還可以投生到人天等等。

 

 

問:遇到倒楣的事,例如:被尖尖的高跟鞋踩了一腳後思惟業果法則,也許我前世要了她一條命,今世她踩了我一腳就算重罪輕報,於是不僅不生氣反而偷笑,認為很划算,請問這是如理作意嗎?還是阿Q精神的自我安慰?

答:一般業果法則不是這麼樣思惟,而是說當你承受了不善的果報的時候,你坦然地去接受。

 

而阿Q精神最主要的是當你得不到的時候,有點類似酸葡萄心理或者自我安慰,這樣的話不會導致自己的心理不平衡。

 

從某一個角度上來說,阿Q精神至少也可以讓一個人接受現實,但是不好的就是他有時候會透過貶低他人、增強自己的『我慢』去思惟,這是不善心,所以我們要看具體的情況來分析。

 

 

問:關於對孩子教育問題上的煩惱如何排解?

答:對於孩子的教育,最主要是引導跟啟發,還有就是做父母的責任。

 

如果自己盡到了做父母的責任,又給予適當的啟發、獎罰,那我們就不應該過多擔心了。

 

過多擔心,他也不會因為我們擔心,他就變得更好,或者說他真的能夠理解父母為他擔心?不一定!

我們做好為人父母的責任,該給他教育就教育,該給他獎勵就獎勵,撫養他們長大,這就是我們做父母的責任了。

 

佛陀在《教誨新嘎喇經》中這樣教導在家人,父母與子女之間各應為對方做些甚麼:「居士子,兒子應以五種方式對待東方的父母:曾受養育的我將孝養他們,幫他們做事情,維護家財,繼承遺產,先人去世後將捐贈佈施。

 

居士子,作為被兒子以這五種方式對待的東方父母,也應以五種方式慈憫兒子:勸阻作惡,引導向善,讓他學習技能,為他迎娶合適的妻子,在適當的時候分與家財。」

 

為兒子娶妻是當時印度的風俗,在現代社會,尤其是城市裡面,這或許已經不需要。

 

但我們可以看到在經中佛陀明確指示父母對子女與子女對父母各應承擔甚麼責任。

 

 

問:請問尊者,作為在家人如何孝敬父母?如果父母身體不適,做為兒女是否應該捨棄異地的事業,回到父母身邊照顧?

答:在《經藏 長部•教誨新嘎喇經》(Dīghanīkāya Siṅgālovādasuttaṃ)裡面,佛陀就講到在家人應如何孝敬父母:「曾受養育的我將孝養他們,幫他們做事情,維護家財,繼承遺產,先人去世後將捐贈布施。」

 

這也就是說做兒女的對自己的父母要盡孝心。

 

做兒女的應該想:「曾經辛苦撫養我的父母現在年邁了,我應該要孝養他們!」,然後自己能夠做的事要替父母做,而且有甚麼大事應該要跟父母商量,應該很好地保護家族的傳統。

 

當父母去世之後,要以他們的名義做布施,然後將功德回向給他們。

 

這個就是做兒女應該為父母做的。

 

而在《經藏 增支部•第2集•第34經》,叫做《報恩經》(Paṭikārasuttaṃ)裡面,佛陀又講到:「諸比庫,我說有二種人不易報答。哪兩種呢?母親與父親。

 

諸比庫,若以一肩擔母親、一肩擔父親一百年的時間、一百歲的壽命,為他們擦身、揉身、洗浴、按摩,而且他們還在上面大便、小便,諸比庫,如此也不足以回報及報答父母。諸比庫,就算將父母擁立於能自在支配此大地富饒七寶的王位,諸比庫,如此也不足以回報及報答父母。

 

為甚麼呢?諸比庫,父母辛苦撫養、養育兒女,使[兒女]得見這個世間。諸比庫,若人勸導沒有信仰的父母確立、住立於信具足,勸導沒戒行的確立、住立於戒具足,勸導吝嗇的確立、住立於捨具足,勸導沒智慧的確立、住立於慧具足。諸比庫,唯有這樣才能回報及報答父母。」

 

佛陀說:一個人即使盡其一生將父母親挑在雙肩上,為雙親擦洗按摩服務,並任由他們在肩上大小便,這樣也不能報答父母深恩。

 

即使讓父母成為統治大地、支配寶藏的帝王,也不能報答父母深恩。因為父母不但將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並且含辛茹苦地將我們養育成人。

 

然而,勸導父母信仰三寶,讓他們培育戒德、慷慨和智慧,才能報父母深恩。

 

也就是說,即使你是用盡孝心去孝養父母,讓他們豐衣足食,安享天倫之樂,但是這只是物質方面的孝順而已。

 

物質方面的孝順並不是最高的孝順,因為稍微不好的話,那麼父母就很容易執著於兒女、執著於財產、執著於生命。

 

這只是在增加執著而已。

 

如果能讓沒有信仰的父母對佛法僧生起信仰,他們就不會精神空虛、孤獨寂寞。

 

沒有持戒的讓他們擁有戒行,因為擁有戒行的話,下一生就不會投生惡道。

 

沒有佈施的讓他們佈施,因為佈施是可以導致他們來世擁有財富的原因。

 

少聞的讓他們多聞,讓他們多聽聞佛法。

 

沒有智慧的讓他們生起智慧。

 

這樣不僅能提升今生的精神境界和生活品味,而且還能擁有更美好的來世。

 

勸導父母培植信、戒、聞、捨、慧,能夠帶給父母今生與來世的幸福與快樂,才是真正的盡孝和報恩。

 

我們即使讓父母在今生享盡榮華富貴,那也不過是短短的幾十年,甚至還沒有這麼長,是不是?如果我們能勸導父母培養信、戒、聞、捨、慧,假如他們在臨終的時候,年老時候的善戒、善行能導致他們下一輩子投生到天界的話,天壽是多長?是不是短短的幾年?人間的福樂與壽量跟天界是根本不能相提並論的。

 

因此,對父母最好的報答就是讓他們對佛法生起信心、讓他們持戒、讓他們聞法、讓他們布施、讓他們生起智慧。

 

 

問:親人生病讓我時時在禪修中產生煩惱,我該如何做?

答:佛陀說:「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會是苦,愛離別是苦,所求不得也是苦,總而言之,五取蘊即苦。」

 

佛陀時代,有一位母親抱著死去的兒子四處求藥,希望能讓兒子活過來。人們建議她去找最好的醫生—佛陀。

 

佛陀告訴她:他知道有一種藥,她只需要從未曾死過人的家中取回少量芥菜籽就可救她的孩子。

 

她於是挨家挨戶去問,卻發現每家都有芥菜籽,卻沒有一家不曾死過人。

 

到了晚上,她終於明白,並非只有她有失去親人的痛苦:這是人類共同的命運。

 

所以,老、病、死是生命的必然規律,誰都無法逃脫。

 

你可以通過思惟佛陀所說,明白生、老、病、死是生命的本質,任何人都無法阻攔和避免,通過如理作意,慢慢放下這些煩惱。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起煩惱去排斥現況是瞋心,這是在造不善業,於事無補,對自己也沒有好處。

 

如果你的親人可以接受佛法的話,你也可以在他的房間掛一張佛陀的像,讓他思惟佛陀的功德,因而生起歡喜心,減輕病痛的苦受。

 

也可以以他的名義做布施,迴向功德並讓他隨喜。

 

 

問:家父8月22突遭車禍,在醫院一直昏迷。

欣聞尊者關於臨終關懷的開示,弟子以父親名義供僧,無奈他昏迷不知,無法隨喜,況且他一直反對我學佛。

後於9月6日不幸逝世,期間一直未醒,真不知他投生何處?想想今生父子一場,悲痛難禁。而今肇事方不按規定協商賠償,交警以權謀私,偏袒肇事方。真想訴諸法院,使腐敗昭告於天下,為亡者伸冤,又覺此一念是嗔恨心起,三毒熾烈。

答:首先,我們要先學會接受。

 

沒有無因之果,無論所造的是善業還是惡業,我們都是業的承受者。

 

從業果法則的角度去看,你父親的意外是由於毀壞業成熟,所以要承受這樣的果報。

 

你已盡力,但結果如何卻不是你可以控制的。

 

另一方面來說,肇事方造了惡業也要承受惡果,這也是無法逃脫或避免的,只是果報或許並非以我們所期待的或現在可見的方式呈現。

 

在業果法則面前人人平等。

 

再者,可以尋找合適的解決方法,但是解決的方法應以不給他人帶來損害與傷害為度。

 

解決問題的時候,儘量不要帶著瞋心去做,這樣會影響自己的判斷和思考,也是造作不善業。別人造惡業,而你也造惡業去對抗,這對誰都沒有好處,所以這個時候如理作意很重要。

 

另外,你還是可以以去世的父親的名義去做布施、供養,然後把功德回向給他。

 

你也可以把你平時所做的持戒、禪修等善業功德都迴向給他。

 

這是我們能為已故親人做的事。

 

 

問:我的哥哥長期患精神病,27歲發現,現在已經43歲了,我們家人苦不堪言,我每天都播放您念誦的護衛經,希望有些起色。

前幾天,醫院給他換了一種法國的藥,呵呵笑的毛病減輕了,但思想有時還是混亂,沒有連續性。

請問長老,還有救嗎?怎麼才能見好呢?
答:從業果法則來說,我們所遭遇到的、體驗到的是我們的果報,這是我們以前造下的業成熟的結果。

 

果報是無法改變的,我們不要總是想著從果上作文章,我們能改變的只是因,就是從現在開始造更多的善業,種下更好的因。

從業的角度來說,你哥哥這種情況,他能投生為人是善業成熟的結果,但是他長期患病,那是因為惡業在他生命期間成熟而成為阻礙業,令他無法更好地享受人生。

 

也可以說,這是他和家人的共業,大家共同的阻礙業。

當惡業成熟帶來不好的果報時,我們只能學習承受,思惟這是自己過去種下的苦果,為甚麼敢做不敢當呢?憂慮、抱怨、傷心都於事無補,這些都是憂受,都是瞋心,反而是在造新的惡業,種下新的苦因。

 

但是,也要知道我們還是可以盡自己的努力,儘量讓支持業成熟,就像你說的你哥哥換了一種法國藥而有所改善一樣。

不知道你哥哥平時是否神志清醒?如果是的話,你可以在他的房間掛張佛像,給他講佛陀的九種或十種功德。

 

當然,聽護衛經念誦也是很好的。

 

如果他看到佛像、聽聞佛陀的功德或聽護衛經念誦能生起歡喜的心,這對他是很好的。

 

你也可以以他的名義布施,然後告訴他,讓他知道,讓他隨喜。

 

 

 

願我此功德,導向諸漏盡!

願我此功德,為證涅槃緣!

我此功德分,迴向諸有情,

願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薩度!薩度!薩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