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那個時候,具壽阿難在跋格瓦背後站著為跋格瓦搧扇子。

當時跋格瓦對具壽阿難說:阿難,你是否聽說過瓦基(Vajjī)國人經常聚會,常聚會?

尊者,我聽說過瓦基(Vajjī)國人經常聚會,常聚會。

阿難,只要瓦基(Vajjī)國人經常聚會,常聚會,阿難,瓦基(Vajjī)國有希望只興盛而不衰退。

阿難,你是否聽說過瓦基(Vajjī)國人和合聚會,和合共起,和合完成瓦基(Vajjī)眾事務?

尊者,我聽說過瓦基(Vajjī)國人和合聚會,和合共起,和合完成瓦基(Vajjī)眾事務。

阿難,只要瓦基(Vajjī)國人和合聚會,和合共起,和合完成瓦基(Vajjī)眾事務,阿難,瓦基(Vajjī)國有希望只興盛而不衰退。

阿難,你是否聽說過瓦基(Vajjī)國人未制定者不制定,已制定者不廢除,只按已制定的古瓦基(Vajjī)法受持遵行 ?

尊者,我聽說過瓦基(Vajjī)國人未制定者不制定,已制定者不廢除,只按已制定的瓦基(Vajjī)古法受持遵行。

阿難,只要瓦基(Vajjī)國人未制定者將不再制定,已制定者將不廢除,只按已制定的瓦基(Vajjī)古法受持遵行,阿難,瓦基(Vajjī)國有希望只興盛而不衰退。

阿難,你是否聽說過瓦基(Vajjī)國人恭敬、尊重、崇敬、敬奉那些瓦基(Vajjī)國的瓦基(Vajjī)長者,並認為應該聽命服從他們的?

尊者,我聽說過瓦基(Vajjī)國人恭敬、尊重、崇敬,敬奉那些瓦基(Vajjī)國的瓦基(Vajjī)長者,並認為應聽命服從他們的。

阿難,只要瓦基(Vajjī)國人恭敬、尊重、崇敬,敬奉那些瓦基(Vajjī)國的瓦基長者,並認為應聽命服從他們的,阿難,瓦基(Vajjī)國有希望只興盛而不衰退。

阿難,你是否聽說過瓦基(Vajjī)國人不會強拉、強迫、強娶良家婦女、良家閨女?

尊者,我聽說過瓦基(Vajjī)國人不會強拉、強迫、強娶良家婦女、良家閨女。” 

阿難,只要瓦基(Vajjī)國人不會強拉、強迫、強娶良家婦女、良家閨女,阿難,瓦基(Vajjī)國有希望只興盛而不衰退。

阿難,你是否聽說過瓦基(Vajjī)國人都恭敬、尊重、崇敬、敬奉國內和國外各處瓦基(Vajjī)國的瓦基廟,對它們之前所供,之前所做的如法祭祀都沒有疏忽?

尊者,我聽說過瓦基(Vajjī)國人都恭敬、尊重、崇敬,敬奉國內和國外各處瓦基國的瓦基廟,對它們之前所供,之前所做的如法祭祀都不疏忽。

阿難,只要瓦基(Vajjī)國人都恭敬、尊重、崇敬,敬奉國內和國外各處瓦基(Vajjī)國的瓦基(Vajjī)廟,對它們之前所供,之前所做的如法祭祀都沒有疏忽,阿難,瓦基(Vajjī)國有希望只興盛而不衰退。

阿難,你是否聽說過瓦基(Vajjī)國人如法地保護、防護、守護、善待諸阿拉漢,方便讓未到來的阿拉漢能來到領地,已到來的阿拉漢能在領地內安住?

尊者,我聽說過瓦基(Vajjī)國人如法地保護、防護、守護、善待諸阿拉漢,方便讓未到來的阿拉漢能來到領地,已到來的阿拉漢能在領地內安住。 

阿難,只要瓦基(Vajjī)國人如法地保護、防護、守護、善待諸阿拉漢,以便讓未到來的阿拉漢能來到領地,已到來的阿拉漢能在領地內安住,阿難,瓦基(Vajjī)國有希望只興盛而不衰退。

 

135.於是跋格瓦對馬嘎塔國(Magadha)大臣瓦思咖拉婆羅門(Vassakara Brahmana)說:婆羅門,有一次我住在韋沙離城(Vesali)的薩蘭德德廟(Sarandade Cetiye),我在那裡向瓦基(Vajjī)國人教導此七不衰退法。婆羅門,只要此七不衰退法佇立於瓦基(Vajjī)國人中,且瓦基(Vajjī)國人清楚於此七不衰退法,婆羅門,瓦基(Vajjī)國有希望只興盛而不衰退。

如此說時,馬嘎塔國(Magadha)大臣瓦思咖拉婆羅門(Vassakara Brahmana)對跋格瓦這樣說:果德瑪賢者,即使具足任一條不衰退法,瓦基(Vajjī)國皆有希望只興盛而不衰退,更何況說是七條不衰退法。果德瑪賢者,韋迭希之子馬嘎塔國(Magadha)國未生怨王不可能用戰爭[拿下]瓦基(Vajjī)國人,除非假裝投降,除非挑撥。果德瑪賢者,我們現在要走了,我們還有許多事務、許多事情。

婆羅門,你現在考慮時間吧!

於是,馬嘎塔國(Magadha)大臣瓦思咖拉婆羅門(Vassakara Brahmana)對跋格瓦之所說[感到]歡喜與隨喜,起座離開。

 

 

註:為跋格瓦扇扇子(bhagavatarm bijayamano):長老比庫履行義務為跋格瓦扇扇子,雖然跋格瓦並不會感到冷或熱。跋格瓦聽了婆羅門的話後並沒有和他說話,而想和長老比庫談話。

 

阿難,瓦基(Vajjī)國有希望只興盛而不衰退(vuddhiyeva,Ananda,vajjinam pätikańkha, no parihāni):由於經常不聚會,瓦基(Vajjī)諸國王無法聽到來自四面八方的訊息,因此不知道某某村莊或國家邊界混亂、某某地方強盜猖獗。強盜們得知瓦基(Vajjī)諸國王昏庸無能後搶劫村莊市鎮、危害國家,如此瓦基(Vajjī)諸國王衰退。但如果經常聚會,能聽到各種事情,因而派遣軍隊鎮壓敵人。強盜們得知瓦基(Vajjī)諸國王勤政,不能成群結隊流竄而解散逃走,如此諸國王增長。因此說“阿難,瓦基(Vajjī)族有希望只會興盛而不衰退”。

 

和合聚會(samaggi sannipatanti):當聚會的鼓聲響起時,瓦基(Vajjī)諸國王以“今天我有事做,今天有喜慶”為理由推卸稱為不和合聚會。但若聽到聚會的鼓聲,即使正在用餐、正在化妝或穿衣服,吃到一半、化妝到一半或穿著衣服都去參加聚會,稱為和合聚會。

 

和合共起(samaggā vufthahanti):雖然和合聚會考慮、討論要做的事情,但卻不一起散會 (有人起來先離開),稱為不和合共起。

一起結束會議稱為和合共起。再者,只要聽到某地區發生強盜擾亂,大家爭著報名前往平息,也稱為和合共起。和合完成瓦基(Vajjī)國眾事務(samaggāvajjikarapfyāni karonti): 若有瓦基(Vajjī)皇族的工作遇到麻煩時,其他瓦基(Vajjī)諸國王也會派遣兒子兄弟去支持他的工作。對來訪的皇族,他們不會推託去其他家,而能大家一起接待。若有皇族舉辦喜慶、生病或類似的紅白帖時,他們都會一起結伴前往那裡,如此稱為和合完成瓦基(Vajjī)國眾事務。 

 

瓦基國的瓦基廟(Vajjīnamvajjicetiyani):瓦基皇族在瓦基國內的“以敬重之義而得名為‘廟’” (cittīkatatthena cetiyäniti laddhanämani)的諸亞卡住處。

廟,巴利語cetiya,梵語caitya,源於cittīkata(敬重的)一詞,音譯為潔地,古音譯為支提、制多等。

在古印度,凡是有鬼神棲息,可供人們供奉、祈禱、祭拜的神樹、塔廟、靈廟、祠堂等宗教對象或場所,皆可稱為“廟” 。

 

薩蘭德德廟(Sarandade Cetiye):以此為名的佛寺。據說佛陀未出現之前那裡是薩蘭德德(Sarandade Cetiye)亞卡居住地的神廟,後來在該處為跋格瓦興建了一間佛寺,因在薩蘭德德廟(Sarandade Cetiye)之處建設,故名為薩蘭德德廟(Sarandade Cetiye)。

 

不可能(akaraniyāva):不應該,不能被攻下的意思。用戰爭[攻下](yuddhassa):作為形容詞的語義的劃分,即通過面對面戰爭不可能攻下的意思。 

 

除非假裝投降(aññatra upalāpanāya):假裝投降是指送去象、馬、車、金銀財寶等說:受夠了戰爭,讓我們合談吧”來騙得信任,這樣騙得後假裝完全信任才能攻下的意思。

 

除非挑撥(aññatra mithubheda):用挑撥使他們彼此關係分裂後才能攻下的意思。這是瓦思咖拉婆羅門(Vassakara Brahmana)由跋格瓦的談話得出結論後說的。

 

跋格瓦是否不知道瓦思咖拉婆羅門(Vassakara Brahmana)由此談話而得出結論?是知道。既然知道為何還要說?了憐憫瓦基(Vajjī)國人故。據說跋格瓦當時想:如果我不說,未生怨王將在幾天內討伐把瓦基國人(Vajjī)全部攻下。但若我說了,他將花三年的時間挑撥和合的瓦基國人(Vajjī)才能攻下。即使短暫的生命也是寶貴的,在短暫的生命中瓦基國人(Vajjī)將創下能作為自我確立的功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南傳上座部佛教 的頭像
    南傳上座部佛教

    南傳上座部佛教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