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再看經文:

 

“他如實瞭知此是苦,如實瞭知此是苦之集,如實瞭知此是苦之滅,如實瞭知此是導至苦滅之道;”

智瞭知四聖

 

從世間智的角度上來說,“如實瞭知此是苦”是指禪修者在見清淨的階段,通過名色限定智而瞭知被稱為苦的五取蘊。

“如實瞭知此是苦之集”是指禪修者在度疑清淨的階段,通過緣攝受智辨識五取蘊或名色法之因,於是他瞭知五取蘊的生起之因。

“如實瞭知此是苦之滅”是指禪修者在生滅隨觀智的階段,除了觀照諸行法的有生之滅(uppàda nirodha)外,還應觀照無生之滅(anuppàda nirodha)——在未來證阿拉漢道時,所有的煩惱滅盡不再生起;在未來般涅槃時,五蘊完全滅盡,不再生起。

“如實瞭知此是導至苦滅之道”是指禪修者在道非道智見清淨階段,瞭知光明、喜等殊勝體驗並非道,唯有繼續修觀才是道。

又或者禪修者在修習生滅隨觀智的階段,以見那生滅(khaõato udayabbayadassanena)而瞭知苦諦,以見緣生(paccayato udayadassanena)而瞭知集諦,以見緣滅(paccayato vayadassanena)而瞭知滅諦,以見生滅(udayabbayadassanaü)而瞭知道諦。

這是禪修者以世間觀智如實瞭知世間四聖諦。(Vm.727; Ps.A.50)

 

 

出世智瞭知四聖

 

在聖道生起的那一剎那,其道心也執行如實瞭知出世間四聖諦的作用。其中,

“如實瞭知此是苦”是指出世間聖道透徹地瞭知被稱為苦的五取蘊。

“如實瞭知此是苦之集”是指聖道斷除相應的煩惱,例如:入流道斷除有身見、戒禁取、疑三種最粗的煩惱。他瞭知苦之集——由於無明、渴愛而導致五取蘊的生起。

“如實瞭知此是苦之滅”是指證悟聖道時,聖道心緣取苦之滅的涅槃為目標,即“證悟涅槃”。

“如實瞭知此是導至苦滅之道”是指聖道心中,同時具足八支出世間聖道。

這是禪修者以出世間道智如實瞭知出世間四聖諦。

 

 

聖典文句

 

這時,禪修者:

 

“如實瞭知此是漏,如實瞭知此是漏之集,如實瞭知此是漏之滅,如實瞭知此是導至漏滅之道。他如此知,如此見,心解脫欲漏,心解脫有漏,心解脫無明漏。於解脫而有‘已解脫’之智,瞭知:‘生已盡,梵行已立,應作已作,再無後有。’”

 

 

“如實瞭知此是漏”(ime àsavàti yathàbhåtaü pajànàti):這裡的“漏”(àsava)是煩惱的異名。有四種漏,分別是:欲漏(kàmàsava)、有漏(bhavàsava)、見漏(diññhàsava)和無明漏(avijjàsava)。為甚麼稱為漏呢?以流動之義為漏,即從眼流向於色,從耳流向於聲,從鼻流向於香等。又以流向、引生漫長的輪迴之苦故為漏。

“他如此知,如此見”(tassa evaü jànato evaü passato):該比庫以世間觀智和已到達頂峰的出世間道智如此瞭知、如此親見。

“心解脫欲漏,心解脫有漏,心解脫無明漏”(kàmàsavàpi cittaü vimuccati, bhavàsavàpi cittaü vimuccati, avijjàsavàpi cittaü vimuccati):在道心剎那即斷除了這三種漏。

“於解脫而有‘已解脫’之智”(vimuttasmiü vimuttami'ti ¤àõaü hoti):“於解脫”是指聖果那。“有‘已解脫’之智”是指省察智。

“瞭知:‘生已盡,梵行已立,應作已作,再無後有。’”(khãõà jàti, vusitaü brahmacariyaü, kataü karaõãyaü, nàparaü itthattàyà'ti pajànàti)

甚麼是“生已盡”?通過圓滿地培育聖道而斷盡一切煩惱。他省察到由於沒有煩惱,即使存在有業也不會在未來導致結生。

 

“梵行已立”的“梵行”指道梵行(maggabrahma- cariyaü)。善行凡夫和七有學聖者稱為“住於梵行者”(brahmacariyavàsaü),漏盡者則稱為“已住梵行者”(brahmacariyavutthavàsa)。換言之,從一名在家居士受持三皈五戒開始,直到證悟第四道智時都稱為“過著梵行生活”。第四道智一滅去,在生起阿拉漢果的剎那,圓滿的梵行生活已經確立,稱為“梵行已立”。

 

“應作已作”:已經完成了四種聖道對四聖諦的十六種任務:應遍知的已遍知,應斷除的已斷除,應證悟的已證悟,應修習的已修習。意思是應被每一聖道斷除的煩惱都已被斷除,已滅盡了一切苦之根。

應遍知甚麼?應遍知五取蘊,遍知名色法,遍知諸行法的無常、苦、無我。

應斷除甚麼?應斷除一切煩惱。

應證悟甚麼?應證悟涅槃。

應修習甚麼?應修習八支聖道,修習戒、定、慧,修習止觀。

對於善行凡夫和有學聖者來說,這些都是他們需要做和正在做的任務。

漏盡者已經完成了所有這些任務,稱為“應作已作”。

 

“再無後有”:他瞭知:“我現在再也沒有為了完成這十六種任務、為了斷盡煩惱而需要培育聖道的任務了。”或者瞭知:“我在後世再也沒有像現在這種繼續流轉的諸蘊相續了,這五蘊已被遍知,就像被挖了根的樹一樣,它們在最後之心滅去後,猶如油盡火滅一樣達到涅槃的狀態。”

 

智的譬喻

 

佛陀繼續用譬喻來描述:

 

“大王,猶如山頂上的水池清澈、清淨、澄清,有具眼之人站在其岸邊,能看見牡蠣、砂礫和遊動、靜止的魚群。他這樣想:‘這水池清澈、清淨、澄清,其間有牡蠣、砂礫和遊動、靜止的魚群。’同樣的,大王,當比庫的心如此得定、清淨、明淨、無穢、離諸污垢、柔軟、適合作業、住立不動時,引導其心轉向於諸漏盡智。他如實瞭知此是苦,如實瞭知此是苦之集,如實瞭知此是苦之滅,如實瞭知此是導至苦滅之道;如實瞭知此是漏,如實瞭知此是漏之集,如實瞭知此是漏之滅,如實瞭知此是導至漏滅之道。他如此知,如此見,心解脫欲漏,心解脫有漏,心解脫無明漏。於解脫而有‘已解脫’之智,瞭知:‘生已盡,梵行已立,應作已作,再無後有。’大王,這也是比前面的現見沙門果更超越、更殊勝的現見沙門果!大王,再也沒有比此現見的沙門果更超越、更殊勝的其他現見的沙門果!”

 

 

佛陀在這裡強調“再也沒有比此現見的沙門果更超越、更殊勝的其他現見的沙門果”,於是把他的教導,以及作為沙門所修所證的目標推向了巔峰。

佛陀的教法以斷盡一切煩惱為終極(anata),以證悟阿拉漢道果為最終目標(pariyosàna)。當禪修者達到漏盡智的階段,他的修行成果是受到了禪那、神通等諸上人法,以及這十四種大沙門果所莊嚴的。漏盡智猶如一顆鑲嵌在由黃金、寶石等所建造的佛塔頂上的鑽石一樣,這顆鑽石稱為最上之寶。同樣的,在種種沙門果中,漏盡智被稱為最上。

 

 

佛教以漏盡為終極

 

有些信奉後期佛教的人認為:斷盡煩惱、證阿拉漢並不是佛陀教法的終極。他們認為阿拉漢不發大心度眾生,只顧自己“灰身滅智”歸於空寂,而佛陀說法的終極目標是證得萬德圓滿的佛果,所以南傳佛教聖者最終還需“回小向大”,發菩提心,求無上覺,畢竟成佛。

這種論調對不對呢?究竟成佛是不是佛陀教法的終極呢?有沒有這種可能?且讓我們先聽一聽佛陀怎麼說。

佛陀在諸經中曾多次強調說:

ßAññhànametaü, bhikkhave, anavakàso yaü ekissà lokadhàtuyà dve arahanto sammàsambuddhà apubbaü acarimaü uppajjeyyuü, netaü ñhànaü vijjati.û

“諸比庫,無有此事,絕不可能,若在一個世界中有兩位阿拉漢、正自覺者不前不後地出現,無有此事!”(D.2.298; D.3.161; M.3.129; A.1.277)

 

自從菩薩最後一生的入胎結生開始,直到佛陀般涅槃後其捨利完全消失無餘為至,在此期間,一萬個輪圍世界內都不可能有其他的佛陀出現。這是法的定律(Dhammaniyàma)

即使未來有下一位佛陀出世,現在的佛陀通常也會有預言,就猶如我們的果德瑪佛陀預言在遙遠的未來,人壽八萬歲時將會有美德亞佛陀(Metteyya Buddha)出現一樣。(D.3.107)

假如唯有究竟成佛才是佛陀說法的最終目標,那麼,這意味著佛陀說法利生四十五年間或者佛教流傳至今2600年間,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達到其教法的終極。因為現在是果德瑪佛陀的教法時期,此間不可能再出現另一位佛陀。而事實上,自從我們的果德瑪佛陀成佛至今,確實不曾也不可能有其他的人成佛。“唯有成佛才是終極”的論調無疑等於否定了佛陀說法度人的目的,否定了佛法的現見性與可證性,更否定了已經達到佛教終極——梵行已立,應作已作——作為僧寶的佛陀聖弟子。[1]

到底甚麼才是佛陀教法的終極呢?佛陀在諸經中明確地表示:貪、瞋、癡滅盡的涅槃才是終極!

ßKatama¤ca, bhikkhave, anataü? Yo, bhikkhave, rāgakkhayo dosakkhayo mohakkhayo - idaü vuccati, bhikkhave, anataü.û

“諸比庫,甚麼是終極?諸比庫,貪的滅盡,瞋的滅盡,癡的滅盡。諸比庫,這稱為終極。”(S.4.378)

《中部·小智解經》也說:

ßNibbānogadha¤hi, āvuso visākha, brahmacariyaü, nibbānaparāyanaü nibbānapariyosānaü.û

“賢友維沙卡,梵行潛入涅槃,以涅槃為彼岸,以涅槃為終極。”(M.1.466)

在《中部·大心材譬喻經》中,佛陀也肯定地說只有證悟阿拉漢果才是佛教梵行的最終目標:

ßYà ca kho ayaü, bhikkhave, akuppà cetovimutti - etadatthamidaü, bhikkhave, brahmacariyaü, etaü sàraü, etaü pariyosànaü.û

“諸比庫,只有這不動的心解脫,諸比庫,那才是此梵行的目標,是其心材,是其終極。”(M.1.311)

所以,佛陀教法的終極是斷盡貪、瞋、癡、斷盡一切煩惱、證悟阿拉漢道果。佛陀教法的終極,也正是佛教沙門的最終目標——最高沙門果。

正如佛陀在《相應部》中說的:

ßKatamo ca, bhikkhave, sàma¤¤attho? Yo kho, bhikkhave, ràgakkhayo dosakkhayo mohakkhayo - ayaü vuccati, bhikkhave, sàma¤¤attho'ti.û

“諸比庫,甚麼是沙門的目標?諸比庫,是貪的滅盡,瞋的滅盡,癡的滅盡。諸比庫,這稱為沙門的目標。”(S.5.36)

 



[1] 在《本生》、《佛史》、《所行藏》等聖典和義註曾提到“大菩提乘”的修法,因此在南上座部佛教中也有不少的人希望最成就佛果。根據上座部佛教,唯有得到佛陀的自授記後,才能成真正的菩(bodhisatta)。自從授記後,菩需要用至少四不可以及十大劫的漫長時間來圓滿種巴拉密(pàramã)。即使是在佛出世的期,他仍然毫不退縮圓滿巴拉。在圓滿巴拉密之前,菩薩還是凡夫,未能悟任何聖道聖果。一旦巴拉密圓滿,菩證悟與一切知智相道,成為無上正自者。

 因此,行菩行、成就佛果是人的意。就如生不會要求每病人都必為醫生,王不要求每臣民都必為國王,同地,佛陀也不可能要求每弟子皆成佛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