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禮敬彼世尊、阿拉漢、正自覺者!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大德:晚上好!

我們今天晚上將一起來學習完這部《大心材譬喻經》。

我們在前幾天晚上共同學習了《大心材譬喻經》前面的幾個部分。在這部經裡面,佛陀就迭瓦達答(迭瓦達答)分裂僧團以及以惡心故意出佛身血這件事,提出作為一個出家人修行的目的應當是為了斷盡一切的煩惱,住於不動搖的解脫。但是在修行的過程中,很多的出家人可能會半途而廢。在這部經中佛陀就以一個人想要到處去尋求心材的人來做一個比喻。

  

如果一個出家人為了解脫生死,為了斷除煩惱,為了滅盡一切的苦而出家。當他出家之後獲得了名聞利養,然後他就貪著於名聞利養,認為他已經獲得了利養,獲得了恭敬和名譽,然後就樂於這些東西,貪著這些東西,就陷於放逸,認為這個時候他出家的目的已經達到了。這種人就好像一個人想要尋求心材,他到了一顆有心材的大樹之下,砍了一些枝葉,這種人正是如此,他只是得到了梵行的枝葉。

  

而又有另外一些人,他們出家之後,雖然獲得了利養、恭敬、名譽,但是他不貪著這些,他繼續以不放逸而令自己持戒清淨。然而,他們因為自己持戒清淨就認為說這已經是他修行的目標了,他已經達到了出家的目的,而就放棄了繼續修行,而認為說持戒清淨就是他出家想要的東西。這種人就好像一個人去尋求心材,他只是砍了一些樹的表皮,認為這個就是心材。正是如此,如果一個出家人認為持戒清淨就是他出家的目的,這種人得到的就是梵行的表皮。

  

又有一些人出家人,他得到了名聞利養,但他不貪著這些名聞利養,他以不放逸而令自己持戒清淨。但他持戒清淨之後,他也以自己持戒清淨而感到滿意,但是他不貪著那些,他繼續努力,繼續以不放逸而繼續去修行種種的業處,當他能夠證得禪那,能夠得到定的成就之後,他卻認為說他出家的目的已經達到了,然後就開始陷於放逸。由於他認為,修定就是他出家的目標,他就沒有繼續進一步做努力,這種人就好像一個想尋求心材的人一樣,他到了一顆有心材的樹,他只挖了一些樹的內皮,然後認為這個就是心材。同樣地,這樣的出家人,他獲得了禪那,證的了禪定,他認為這個是出家的目的,這種人就得到的只是梵行的樹皮。

  

接著,佛陀又繼續說:「諸比庫,於此,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離俗家而為非家者:『我陷於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為苦所害,為苦所敗。若能瞭知此整個苦蘊的終盡就好。』他於是這樣出家後,獲得利養、恭敬、聲譽。他對該利養、恭敬、聲譽不感到滿意,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利養、恭敬、聲譽而自讚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利養、恭敬、聲譽,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戒成就。他對該戒成就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戒成就而自讚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戒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定成就。他對該定成就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定成就而自讚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定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智見。」

  

這裡所說到的成就智見(ñāṇadassana ārādheti)。這裡的智見是指甚麼呢?

我們平時所說到的智見有三樣:

 

第一種,我們所說到的智見,是在比庫巴帝摩卡(比庫波羅提木叉)裡面的Pārājika巴拉基咖。即Pārājika巴拉基咖的第四條,講到『我知是,我見是』或者說是『我實不知,不見,而言我知,我見』,這裡的知見是指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uttari是超越,超過,manussa是一般人,dhamma是法,uttarimanussadhamma,超越常人、超越一般人的殊勝之法;這裡的上人法就包括禪那,包括神通,以及包括了道與果,就是證果。假如一個人沒有禪那說有禪那,沒有神通說有神通,沒有證果說有證果,這就犯了大妄語。這種是屬於一種知見,或者稱為智見。

  

第二種的智見,我們在有些經典裡面可以看到Yathābhūta-ñāṇadassanaYathābhūta是如實,ñāṇadassana就是智和見,這裡所講到的是指已經親見涅磐,已經親見了四聖諦,這一種如實的去瞭知,如實地見到了,這個是指出世間法,這裡的智是出世間智,這裡的見是出世間見,也就是他已經徹底地瞭知這個世間的本質,已經見到了一切諸行法無常、苦、無我。同時,他也瞭知了導致諸行法之因,世間苦之因,也現見了涅磐,也培育了八支聖道。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他對於苦、苦的因、苦的完全的止息,以及導向苦滅這條道路,他完全的瞭知,這叫如實知見。

  

還有第三種智見ñāṇadassana,是指五神通,或者有時候是特指以天眼通為最上的神通。

  

有三種智見,在這部經裡面講到的是屬於哪一種智見呢?

我們可以先分析這部經,這部經佛陀是針對誰說的?佛陀是針對當時破和合僧的迭瓦達答說的。同時呢,我們也可以聯繫這一部經的下一部經。這一部經叫《大心材譬喻經》(Mahasaropama Sutta),接著另外一部經叫做《小心材譬喻經》(Cūḷasāropama Sutta)。在《小心材譬喻經》裡面就講到了,前面幾乎跟這部經差不多一樣,只是在編排方面不同。之後當佛陀講到一個人成就了智見之後,佛陀又講到,還有比智見更高更殊勝的法,是哪些法呢?佛陀依次講到了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又講到了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和完全滅盡諸漏的解脫。佛陀這麼講到,這些所有的法都是比智見成就更殊勝的法,更上的法。那麼,我們結合這一部經一開始和下一部經,我們就知道,這裡講到的智見是第三種,也就是我們所講到的神通成就。

  

我們從第一節討論這部經之後,就談到,佛陀在甚麼因緣下講這部經,他當時是針對已經成功地分裂了僧團的迭瓦達答說的。迭瓦達答之所以能夠那麼囂張,最初就是因為他已經成就了神通。他有了神通之後,得到了名聞利養,得到了名聞利養之後,就想要統治僧團。他向佛陀請求統治僧團沒有成功之後,就想殺害佛陀。他殺害佛陀之前,就去慫恿未生怨王子篡奪王位,最後未生怨王(阿闍世王)殺害了自己的親生父親,篡奪王位也成功了。之後迭瓦達答就進行了想要殺害佛陀的三次行動,結果把佛陀的腳給砸傷了。

  

後來他又提出了五種邪法,在僧團當中公開公布這五種邪法。結果呢,當時有500位比庫,那些剛出家不久的無知的比庫就跟著他去了。佛陀是在這種情況下講這部經,這部經也就是針對迭瓦達答的一些成就所講的。我們再結合這部經之前講的,其實迭瓦達答都做到了之前的。因為之前迭瓦達答持戒真的是很清淨,他在出家之後,一直都是勤修梵行。後來,其他和他一起出家的都已經證得了不同的果位,最後除了阿難尊者是初果之外,其他那些都證得了阿拉漢果,只有迭瓦達答一個人還是凡夫。後來迭瓦達答就去修禪定,他也通達了四禪八定,然後就是因為在這些定的基礎上,他去修煉神通。因為他擁有了神通,之後他用神通去騙得了未生怨王子的信心。佛陀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針對這一種現象說,有些人達到了智見成就。這裡的智見成就,在義註裡面也很明確地提到,這裡是指迭瓦達答所擁有的神通。

  

一般我們講到的神通分為兩大類的神通,第一類神通是稱為世間的神通,第二類神通稱為出世間的神通。世間的神通,我們稱為五通;出世間的神通只有一種,叫做漏盡通。

  

所謂的神通,它的巴利語叫做Abhiñña,是由Abhiñña構成的,Abhi含義是殊勝的,卓越的,我們說Abhidhamma阿毗達摩,Abhi是殊勝的、卓越的、上等的。ñña是知道或者智慧的意思,也就是殊勝的智慧或者簡稱勝智、上等的智,稱為神通,因為古代一直都引用神通這個詞。第六種我們與其說是神通,倒不如說是殊勝的智慧更恰當一點。這裡所講到的智見成就是指五種世間的神通,這裡的五種世間神通是指凡夫跟聖者都可以擁有的,不是只有聖者,不是只有佛陀的弟子擁有的,連外道都可以擁有的。所以它是屬於世間的。

  

是哪五種世間的神通呢?第一,我們稱為神足通的或者稱為神變通,第二是天耳通,第三是他心通,第四是天眼通,第五是宿命通。

  在這五種神通當中,第一種是屬於神變通,或者稱為如意通,或者又稱為神足通的,他又可以包括十種,這十種是由於產生這種神通的原因來分的。

  

第一是決意神變,決意神變的意思就是一個成就神通的人,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可以用自己的身變成很多的身體,或者一個身可以變成百身千身,這種稱為決意神變。他又可以把很多身變成一個身體,這是決意神變。

  

第二是變化神變,變化神變的意思就是他隱去自己的形而完全變成另外一種形。好像魔王就有這樣的能力,他可以立刻變成佛陀的樣子,又可以變成其他人的樣子,變成青年的樣子,變成鬼的樣子都可以。當他變這些樣子的時候,就是用自己的身體變的,這稱為變化神通,也就是我們說的神通變化就是指這種。

  

第三種是意所成神變,意所成神變就是他自己仍然坐在那裡,但可以變化出另外一個由他的心意造成的有色法的身體。就像佛陀在三十三天講《阿毗達摩》的時候,當時佛陀仍然是到了人間去托缽,但是他用意所成的身坐在三十三天的白石座裡面跟諸天說話。他的身體就到了人間,這是屬於意所成神變。

  

第四種是智遍滿神變,這裡的智遍滿神變就是當一個人在證得阿拉漢道果之前,或之後,或者在那一那,他的神通就具有了。就好像有些聖者,他們不用刻意去修煉神通,當他一證果之後,自然神通就具有,他不用刻意去修煉。

  

第五是定遍滿神變,定遍滿神變就是指一個人入定之後,很多外在的東西都不能夠傷害他。好像有一次沙利補答(沙利子尊者)在月圓日入定打坐,結果就有兩個亞卡,一個亞卡看到了沙利補答(沙利子尊者)剛剃完頭,他的頭在夜光底下閃閃發亮,就想去打他,另外一個亞卡說不要去打他,這個人有大神通,大威力。但是第一個亞卡不聽,就去打他,據說這個亞卡一巴掌就可以把須彌山打碎,但是打在沙利補答(沙利子尊者)頭上,沙利補答(沙利子尊者)沒有感覺,因為當時他在入定。結果當這個惡行的亞卡在打完沙利補答(沙利子尊者)之後,大地裂開,就掉入了地獄。等沙利補答(沙利子尊者)出定以後,感覺到有點頭痛,這就是屬於定遍滿神變,他在入定。而我們在講到薩摩瓦蒂Sāmāvatī,當時Udena優填王想要用毒箭去射她,當時她入了慈心定,結果Udena優填王的毒箭不能夠發出去,這也是屬於定遍滿神變。

  

第六種是聖神變,聖神變就是聖者有能力讓不淨的變成淨的,讓臭穢的,很醜陋的變成乾淨的,可以使乾淨的變成醜陋的。

  

第七是業報生神變,業報生(神變)就是指由他與生俱來的果報而來。好像鳥會在天上飛,魚會在水裡遊,他與生俱來就有這樣的能力的,他不用專門去學的。天人他自然就擁有天眼,會變化,他能夠飛行於空中,這些是與生俱來的,他一出世就擁有這樣的能力,這稱為果報生的神變。有一些低等的有情,好像龍也擁有這種神變,有些鬼類,有些亞卡也有這樣的神變。這屬於它的果報而來,雖然它的果報很差,但是由於它所結生的那一類有情,擁有這樣的能力,所以它與生俱來就有。就好像鳥一樣,雖然鳥的果報很差,但是它還是能夠飛行於空中。

  

第八是具福神變,具福神變就是有些人福報來了,他自然會得到一些很不可思議、很神奇的東西,這稱為具福神變。

  

第九屬於咒術所成神變,咒術所成神變是指有一些咒師,他念了咒之後就可以變出很多東西出來,可以呼風喚雨,可以飛沙走石,甚至可以點石成金。這些就是屬於他通過念一些咒,然後他所成的神通、神變。

  

第十種是彼彼處正加行緣成神變,這就包括我們一般很普遍所擁有的,好像一般人只要他認真地學習,就可以通過這些技巧創造財富,這些就是由於他之前所做的那些努力,後來享受他所得的果報,但如果嚴格來說,這第十種範圍真是太廣了。

  

總而言之,如果一個人想要成就神通,基本上有以下的幾種:第一就是與生俱來的,這個就叫做果報得。就好像一切的天人、某一類的鬼和很多的畜牲,還有劫初時候的人,他也能夠飛行於空中,這些是屬於與生俱來的果報所得的。還有另外一種是證得的,這裡證得的意思就是所有的佛陀、所有的獨覺佛以及許多的弟子,佛陀的弟子,當他在證得聖道、聖果的時候,他不用刻意去修行,神通自然顯現。好像馬哈摩嘎喇那(Mahāmoggallāna摩訶目犍連)尊者,他是神變第一,神通第一,但是之前呢我們從經典裡面看到,他在那邊苦修了七天,並沒有記載有神通,但是當他證得了阿拉漢道之後,他就成了佛陀的弟子當中神通最厲害的、最強的。還有另外一種是修得的,修得的就是普通來講,他剛出生的時候並沒有神通,但他通過一定加行,通過一定的努力,一定的方法去修行,修行之後他開發神通,這是屬於修得的。還有另外一種神通是借助於其它外力的,就好像有些人通過念咒,通過請一些神,請一些護法或者說養小鬼之類,然後他能夠有一些神通,這一類人屬於第四類。一般,如果按照一個人想要知道一些神通的東西,想要瞭解一些神通的東西,基本上有這四種方法可得到。

  

在這裡,我就想再簡單談談如何通過修行而證得神通的方法。如果一個人想要修到神通,想要證得神通,他必須得要先練習十種遍,十種遍其中的八種遍是很重要的。八種遍分別是指地遍、水遍、火遍、風遍、青遍、紅遍、黃遍、白遍,這八種遍對於開發神通是很重要的。而且,一個禪修者要證得神通,必須得要在這八種遍當中,所有的遍都必須精通於從初禪一直到非想非非想處,也就是每一個遍他都應當要很善巧於進入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當他精通了十遍跟八種定之後呢,他就應當用十四種御心法來證得神通,因為御心法是證得神通的基礎或者它被稱為『神通的遍作定』。

在《清淨道論》裡面就有一句話講到,若以此等十四行相不能調伏其心,則於預修的初學瑜伽行者,實無成就神變之理。他的意思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想要成就神通,他必須用這十四種御心法去調伏他的心,假如他沒有經過十四種行相來調伏他的心,想要成就神變那是不可能的事情。這十四種御心法是怎麼樣修得呢?十四種御心法,十四種調伏心的方法,它分別是順遍、逆遍、順逆遍、順禪、逆禪、順逆禪、跳禪、跳遍、跳禪遍、超支、超所緣、超支超所緣、支的確定(和所緣的確定)。

  

甚麼是順遍呢?順遍這裡的遍是指八種遍,就是地遍、水遍、火遍、風遍(青遍、黃遍、紅遍、白遍)這八種遍。如果一個禪修者要修行順遍,他應當先進入地遍的初禪,進入(地遍的)初禪之後,再進入水遍的初禪、火遍的初禪、風遍的初禪、青遍的初禪、黃遍的初禪、紅遍的初禪、白遍的初禪。之後他再進入地遍的第二禪、水遍的第二禪、火遍的第二禪、風遍的第二禪、青遍的第二禪、黃遍的第二禪、紅遍的第二禪、白遍的第二禪。依次一直到進入非想非非想處定。用這種方法來修習順遍。

  

至於逆遍呢,他是先進入白遍的初禪,然後再進入紅遍的初禪、再進入黃遍的初禪、再進入青遍的初禪、然後再進入風遍的初禪、再進入火遍的初禪、再進入水遍的初禪、再進入地遍的初禪。那對於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也是這樣(依次進入地遍、水遍、火遍、風遍、青遍、黃遍、紅遍、白遍的禪定)。

  

之後,他再修習順逆遍。順逆遍就是他先進入地遍的初禪、水遍的初禪、火遍的初禪、(風遍的初禪)、青遍、黃遍、紅遍、白遍(的初禪),然後再由白遍、紅遍、黃遍、青遍、風遍、火遍、水遍、地遍都是進入初禪。然後再依次進入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這麼修習。

  

然後他可以再修習順禪,順禪就是他進入地遍之後,從地遍初禪一直到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這是屬於順禪。然後再進入水遍,也是這麼從初禪到非想非非想處,然後再由火遍從初禪一直到火遍非想非非想處,然後再由風遍從初禪一直到非想非非想處。這個是屬於順禪。

  

逆禪呢,他先進入地遍的非想非非想處,之後再到無所有處,然後再到識無邊處,再到空無邊處,然後再到第四禪、第三禪、第二禪、初禪。對水遍、火遍、風遍、青遍、黃遍、紅遍、白遍也是這樣(一次修習)。這是屬於逆禪。

  

然後他再修順逆禪,修完順逆禪之後,再修跳禪,跳禪就是他先進入地遍的初禪,然後再跳到第三禪,然後再跳到空無邊處,然後再跳到無所有處。之後,他又進入地遍的第二禪,然後再跳到第四禪,然後再跳到識無邊處,然後再跳到非想非非想處,他這樣跳禪。對於對水遍、火遍、風遍、青遍、黃遍、紅遍、白遍也是這樣(依次而修習)。

  

跳禪之後,他再練習跳遍。跳遍就是由地遍的初禪跳到火遍的初禪,然後再跳到青遍的初禪、然後再跳到紅遍的初禪,然後再由水遍的初禪、再跳到風遍的初禪、再跳到黃遍的初禪、再跳到白遍的初禪,這麼樣跳。

  

第九種是最難的,第九種是跳禪跳遍,跳禪跳遍有很複雜的修習方法,又一共分為八種。就是由地遍的初禪跳到火遍的第三禪,然後再跳到紅遍的空無邊處,然後再跳到水遍的無所有處。就是這樣連遍跟禪都一起跳。

  

當他可以過了這關之後,應當再用超支,超支就比較容易。超支就是進入了地遍的初禪之後,確定有五個禪支,然後再進入第二禪,那個時候去掉了尋和伺,只有三個禪支,然後再進入第三禪,第三禪有兩個禪支,第四禪兩個禪支,空無邊處兩個禪支、識無邊處兩個禪支、無所有處兩個禪支、非想非非想處也是兩個禪支。水遍、火遍、風遍(青遍、黃遍、紅遍、白遍)也是這樣修。

  

之後,他再用第十一種超所緣,超所緣就是他進入地遍的初禪,然後再進入水遍的初禪、再進入火遍的初禪、再進入風遍的初禪,再進入青遍的初禪,再進入黃遍的初禪,再進入紅遍的初禪,再進入白遍的初禪。對於第二禪、第三禪,也就是每一個都是超所緣,就是所緣變化,初禪禪那的變化。

  

第十二個就是超支和超所緣,這個也是比較複雜,就是地遍的初禪,然後到水遍的第二禪,到火遍的第三禪,風遍的第四禪,青遍的空無邊處,黃遍的識無邊處,紅遍的無所有處,白遍的非想非非想處。

  

第十三種,也是比較容易的。第十三種是支的確定。支的確定就是當一個人進入地遍的初禪之後,出定再確定(初禪的)禪支,這個有五禪支,然後進入第二禪,有三個禪支,第三禪兩個禪支,這是屬於支的確定。

  

第十四種方法是所緣的確定,所緣的確定也是比較容易修的。每次出定之後都省查,這個所緣是地、這個是水,這個是火,這個是風。用這個方法來修行十四種行相。

  

一般上來說,一個人如果要修這十四種禦心法,就只是用順禪來說,順禪時候是一個人在一座當中,一座一般是一個半小時,一座當中要從地遍的初禪到非想非非想處,這樣要練習幾百遍,甚至上千遍,就是在一個半小時裡面這樣練習。之後再要練習逆禪,逆禪一下子他又從地遍的非想非非想處,然後慢慢再退到無所有處、然後再識無邊處、然後再空無邊處,然後再到第四禪、第三禪、第二禪、初禪。以這種逆序的遍來修,這個在一座當中也要修習很多遍,他修習幾百遍,幾千遍。

  

往往一個禪修者如果要修前面幾個很容易,最難得就是第九種,第九種就是跳禪和跳遍一起。這種方法,一般如果一個禪修者在一座當中,剛開始的時候他能夠一座修完就不錯了,但是這個還不夠,還要繼續再修,最後他要在一座當中完成很多遍。

  

當一個禪修者可以把所有這十四種禦心法全部修完了之後,還必須在一座當中要把所有(十四種御心法)的都要修,修完了之後還不夠,他必須在一座當中還要修很多遍。就因為如此,很多禪修者雖然已經善巧於證入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地遍、水遍、火遍、風遍、青遍、黃遍、紅遍、白遍。但是要修禦心法,很多禪修者就沒辦法修,因為太難了,而且他的心太敏銳了。一般一個禪修者如果他修了御心法,他修了一座,都會感覺很累,因為他的心要非常快,快得已經甚至說一個妄想都會阻礙他在那裡發呆好久,因為他的心很累。

  

不過呢,也有一些禪修者是修成功了。如果十四種御心法得以善巧,得以成功之後,就可以再修行神通。在帕奧禪林裡面也有教導這種方法,並且也有一些人是修行成功的。就好像有一位禪修者一樣,一位長老,他已經有了我們稱為宿命通的,他也有天眼通,也有一些個別禪修者修成功的。但是畢竟比例是很小,所以《清淨道論》裡面就說,證得安止者,以十四行相調伏其心難,於百人千人中,或有一人能得。即以十四行相調伏其心者,得神變亦難,於百人千人中或有一人能得。要修行神通是很難得,但是我們從這部經裡面看到,迭瓦達答已經成就了神通。

  

如果一個人已經擁有了這十四種禦心法之後,他應當怎麼樣去修習神通呢?他修習御心法,可以越來越快,越來越快,在一座當中甚至可以轉幾千次,那個時候他可以體驗到很殊勝很明亮的光,這個時候他可以借著這種光再修遍。比如說一個人想要修天眼通,他就先利用這十四種御心法來調伏他的心,然後作為他進入神通的遍作,也就是他的基礎定,等他用這十四種禦心法修過一遍,他的心已經很明亮、很柔軟,很堪任、不動堅固的時候,這個時候再用三種遍的其中一種遍,三種遍可以用火遍,可以用白遍或者用光明遍。

這三種遍當中,光明遍是最殊勝的。他就取由十四種禦心法得來的光明,然後再取光明依次進入第四禪,進入第四禪出定之後,他下一個決意,讓我現起天眼通,之後再一下子進入第四禪,如果他成就的話,那麼他就可以在第四禪之後,就用第四禪的禪心成就天眼通。在成就天眼通剛開始時候,必須要慢慢的練習,並不是說一下子就成就。當他取到了第四禪的光明之後,他不能一下子決意說看到一個很大的地方,他先決定一個地方,一個小的範圍,然後他把光明限定在那個範圍,讓我看這個範圍,那個時候光明就會照到整個地方,之後這個地方所見到的那些物品就會由於他的光照見,他就很清楚的看到,猶如他的眼睛看到一樣。但是在剛修行的時候,往往當他看到之後,他的心注意那些物品,注意那些各種各樣的形態,他的光明會變暗,他的光明會變暗的時候,應當再次進入第四禪。

進入第四禪之後,他的光又很明亮,然後他再去見。等這樣他所見的範圍清楚穩固了之後,再慢慢用增大光明的方法,直到他看見很大的地方。有些禪修者能見到整個輪圍世界,乃至超過我們輪圍世界的其它地方他都可以見到。這就是修天眼通的方法。

  

而在這一部經裡面所講到的智跟見,就是以天眼通為最上的五種神通。當然,一個禪修者,特別是一個出家者,有了神通,他必須得很謹慎,首先一個人有神通不應當輕易的透露,不應當輕易的顯現。佛陀曾經制定了一條戒律,如果一個比庫向未受具足戒者顯現神通的話,他將犯戒。他制戒的因緣是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一天,Piṇḍola-bhāradvāja賓兜喇跋拉多迦尊者(古譯賓頭盧跋羅墮闍),有一天入城去托缽,入城去托缽見到了當時的一個長者,他用一個檀香木,雕了很精緻的缽掛在很高的一個竹竿上,然後他就向眾人宣布,如果誰能夠直接取到這個旃檀木缽,這個木缽就屬於他的,結果圍觀的一大堆人。當時賓兜喇跋拉度阿迦正好經過,走過去看,他看到上面有一個木缽,然後他知道了事情。他就對旁邊的馬哈摩嘎喇那(Mahāmoggallāna摩訶目犍連)尊者說:「你去把那個木缽取下來吧。」馬哈摩嘎喇那(Mahāmoggallāna摩訶目犍連)尊者說:「我不去。」賓兜喇跋拉度阿迦就自己用神通把那個木缽取來。取來之後,當時人群就轟動了。他去到哪裡,人家就跟到哪裡。

他托了滿滿的一缽,賓兜喇跋拉度阿迦回到他自己的寺院、精舍的時候,一大群人跟著他,這個時候佛陀就聽到外面怎麼那麼吵鬧。然後就去問明原因,把賓兜喇跋拉度阿迦叫過來:「你是不是真的在在家人面前顯現神通?」賓兜喇跋拉度阿迦說:「是的,尊者。」然後佛陀就很嚴厲的呵斥他:「愚癡的人,你怎麼可以這樣做呢?就好像一個女人為了一文錢而顯露她自己的私處,你怎麼可以隨便在那些未受具足戒的人面前顯現神通呢?」於是佛陀就制定,從此以後任何的比庫都不能夠隨便在任何未受具足戒的人面前顯現神通。如果顯現神通,就犯惡作。同時又再制定了比庫不能使用木缽,凡是使用木缽者就犯惡作。那個旃檀木缽就把它磨碎,然後把香粉拿來做藥。正是因為如此,所以現在即使有些有神通,有證量的那些比庫他們都會很謹慎。

  

不過呢,我們從這部經裡面也看到,正是因為迭瓦達答並沒有遵守這條戒。他在在家人面前顯現神通,於是他得到了很多名聞利養,就是因為他得到了名聞利養,所以使他墮落,神通確實是可以很容易招人耳目,但是很容易顯異惑眾。所以作為佛陀的弟子,不應當用神通,不應當用一些怪力亂神的東西來招惹人注意,不要隨便顯現神通,乃至到有些很自然的現象,不要隨便把他當作顯異。這樣的話,有智慧的人會鄙視怪力亂神,顯異惑眾。那些盲目無知的人認為這個人很厲害,認為這個人有大神通,大威力,但這個不是佛陀弟子應當為的事情。

 

我們再看經文:「他不因該定成就而自讚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定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智見。他對該智見感到滿意,認為實現目標。他因該智見而自讚毀他:『我住於知、見,但其他那些比庫不知、不見。』他沉迷、陶醉於該智見,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於同樣之苦。  

諸比庫,猶如有人想要心材、尋找心材、遍求心材,來到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卻略過心材,只砍了膚材,以為是‘心材’拿了離開。那時有個具眼之人看見之後這樣說:『這善人確實不知道心材,不知道膚材,不知道樹皮,不知道表皮,不知道枝葉,因此這個善人想要心材、尋找心材、遍求心材,來到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卻略過心材,只砍了膚材,以為是‘心材’拿了離開。若他做任何須用到心材之事,他的目的將不能達成。』」

  

正是因為如此,一個出家人即使有了禪定的成就,擁有神通,也不應該沉溺於神通,畢竟神通也只是一種遊戲。只是一種心的遊戲。接著佛陀又說:「諸比庫,於此,又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離俗家而為非家者:『我陷於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為苦所害,為苦所敗。若能瞭知此整個苦蘊的終盡就好。』他於是這樣出家後,獲得利養、恭敬、聲譽。他對該利養、恭敬、聲譽不感到滿意,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利養、恭敬、聲譽而自讚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利養、恭敬、聲譽,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戒成就。他對該戒成就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戒成就而自讚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戒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定成就。他對該定成就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定成就而自讚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定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智見。他對該智見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智見而自讚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智見,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無時解脫。諸比庫,不可能、無機會該比庫的無時解脫會退失!」

  

這裡講到的無時解脫,它的叫做巴利語asamayavimokkha。在經藏的《無礙解道》中講到:『甚麼是無時解脫?四種聖道、四種沙門果以及涅槃,這是無時解脫。』無時解脫,巴利語叫做asamaya samaya意思是時,好像我們每誦一部經的開頭「Eva me suta eka samaya bhagavā sāvatthiya viharati jetavane anāthapiṇḍikassa ārāme.」『如是我聞,一時』這裡一時的『時』就是samayasamaya有很多種意思,有一種意思代表時間,有一種意思代表場合地點,有一種意思代表聚會,有一種意思代表一個宗派、一個學說。在這裡的時是暫時、臨時的意思。無時解脫就是不是暫時,不是短暫的。也就是說當一位比庫成就、證悟,獲得九種出世間法,就稱為無時解脫。哪九種出世間法呢?入流道、入流果,也就是初道與初果,一來道、一來果,不來道、不來果,跟最後的阿拉漢道,阿拉漢果。這四道以及四果,還有涅槃,就稱為九種出世間法。

  

但是作為世間的定,世間的等至,只是用於暫時的解脫之敵對法。這裡的敵對法是指甚麼?是指定的敵對法,它主要是指五蓋,還有也可以廣義地指一切的不善法。為甚麼這樣說呢?因為一個人入了定之後,在入定的時候由於很強的安止定,所以任何的不善名法都沒有機會升起。

也就是說當一個人在入定的時候,由於定力的功德,定力的威力,任何的不善法,不會在他入定的期間能夠顯現。在他入定的時候,由於任何的惡、不善法,任何的五蓋,任何的煩惱,都給安止定的威力所鎮伏而不能夠顯現。在那個時候,在入定的時候他已經解脫了一切的煩惱。當他出定之後,由於不如理作意或者有一些比較強烈的外緣的刺激,他的煩惱還會顯現,那個時候由於煩惱還是會再生,所以說入定的時候的煩惱解脫是暫時的。由於暫時的解脫煩惱,這稱為時解脫。

在《無礙解道》中裡面說:『甚麼是時解脫?四種禪那及四種無色界定,這是時解脫。』也就是說是暫時性的解脫。

  

雖然出世間法也是通過一次次的解脫,也就是說一位聖者,可以入相應的果定,如果是一位初果聖者,當他進入果定的時候,是取涅磐為目標,當他取涅磐為目標的時候,他的心只是取涅磐為目標,任何其他剩餘的煩惱不會升起。但是在那一瞬間,在證得初道的時候,初道升起的那一那已經永遠的斷除了跟初道所斷除的那些相應的煩惱。初道斷除三種最粗的結,最粗的煩惱,第一是邪見,第二是戒禁取,第三是疑。當他證得相應的道之後,由相應的道斷除相應的煩惱,就從此以後永遠不再生,這個我們成為正斷斷samucchedauccheda是斷除,samma的意思就是完全的,徹底的。完全徹底的斷除。

  

涅槃是究竟地、徹底地從一切煩惱中解脫出來,所以說這九種出世間法為無時解脫。無時就是非暫時的,或者說永恆的。正因為是永恆的,所以他稱為無時解脫。也就是因為如此,所以佛陀說:「不可能也無機會該比庫的時解脫會退失。」這裡的不可能,無機會,古代也翻譯成無疑,無處,或者說無有是處。

  

「諸比庫,猶如有人想要心材、尋找心材、遍求心材,來到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只砍了心材,知道是‘心材’拿了離開。那時有個具眼之人看見之後這樣說:‘這善人確實知道心材,知道膚材,知道樹皮,知道表皮,知道枝葉,因此這個善人想要心材、尋找心材、遍求心材,來到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只砍了心材,知道是‘心材’拿了離開。若他做任何須用到心材之事,他的目的將能達成。正是如此,諸比庫,於此,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離俗家而為非家者:『我陷於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為苦所害,為苦所敗。若能瞭知此整個苦蘊的終盡就好。』他於是這樣出家後,獲得利養、恭敬、聲譽。他對該利養、恭敬、聲譽不感到滿意,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利養、恭敬、聲譽而自讚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利養、恭敬、聲譽,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戒成就。他對該戒成就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戒成就而自讚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戒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定成就。他對該定成就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定成就而自讚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定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智見。他對該智見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智見而自讚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智見,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無時解脫。諸比庫,不可能、無理由該比庫會退失其無時解脫!」

  

在這裡佛陀就省略了如何從禪那,然後再最後證得無時解脫的過程。我們知道一個人要證得無時解脫,他必須得通過道智去實現。道智是屬於出世間智,出世間智的近因是是觀智,是世間的觀智。如果要成就世間的觀智,他必須要先修習禪那。

所以在《清淨道論》裡面說,慧的近因是定。假如一個人在證得禪那之後,他再轉修觀的話,他可以在入定之後出定,出定之後再去觀照他所入的定的定心,他的禪那的禪心也是無常、苦、無我。就正如在《中部》的《逐句經》或《逐一經》Anupadasutta裡面講到的。當沙利補答(沙利子)尊者入定之後,他出定,再逐一觀照在定裡面的名法,每一個名法都是無常、苦、無我。或者說也可以像在《八城經》裡面,阿難尊者說到的,一個人入了定,出了定以後他再一起觀剛才定的定心是無常、苦、無我的,通過這樣他可以證得聖道與聖果。

  

或者還有另外一種方法,當一個人有了神通之後,特別是其中的兩種通,就是宿命通和天眼通,宿命通和天眼通在修道上,天眼通屬於死生智證明。而宿命通稱為宿住隨念明,這兩個明的意思都是智慧的意思。帕奧禪師有時候教導那些證得神通的人,比如一位禪修者已經證得了宿命通,已經有了死生智證明。那麼帕奧禪師教導他先用十四種御心法練習之後,再把心導向過去很多生,很多生,再取過去生的名法和色法,再一起觀照它們是無常、苦、無我。

  

如果通過這種方法的話,他的觀智將能夠提升很快。同時對於天眼通也是這樣,如果一個人他擁有了天眼通之後,他再去觀照眾生的業報,然後再依照因果的關係,觀所有的眾生,他們的死和生。然後再觀照內在、外在,以及這些眾生他們所造的業和果報都是無常、苦、無我。自己的也是這樣,無常、苦、無我。這樣的話,他的觀智也可以提升得很快。這是一種更高級的,一般人比較難達到的方式。他必須擁有神通,但是他可借助於神通的宿命通和天眼通來提升觀智的方法,這種方法可以使人很快的證果。

  

就好像佛陀一樣,佛陀在菩提樹下禪坐的時候,他就是用這種方法。當他在初夜時分,我們的菩薩坐在菩提樹下,他先專注於自己的呼吸,然後修入出息念,依次證得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然後他再轉修十遍而成就神通,在初夜時分他就證得了宿住隨念明,那個時候他可以見到自己過去無量劫的生命。在中夜時分,他又證得了死生智證明,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天眼通。然後佛陀就通過這兩種所證得的智慧,他起觀,修Vipassana維巴沙那,他觀這些所緣都是無常、苦、無我的。結果在後夜時分,他就證得了漏盡通。正是因為如此,所以這三種智慧也稱為三明,或者也稱為三達。

  

我們看到很多經典記錄了佛陀的證悟過程,初夜時分證得了宿命通,中夜時分證得了天眼通,後夜時分證得了漏盡通。其實當時菩薩就是依照這兩種神通開發出來的智慧再起觀,後來就證得了我們稱為的sammāsambuddhassa,古代翻為三藐三菩提。

 

接著佛陀總結說:「如是,諸比庫,此梵行不以利養、恭敬、聲譽為利益,不以戒成就為利益,不以定成就為利益,不以智見為利益。諸比庫,這不動的心解脫才是此梵行的目標,以此為心材,以此為終極。」

  

這裡講到的不動的心解脫akuppa cetovimutti就是指阿拉漢果解脫。akuppa不動就是不動搖、不退轉的。心解脫,就是他的心從諸漏中完全的解脫出來。  

我們稱為漏盡通的漏是指甚麼呢?漏盡,巴利語āsavakkhaya,我們每一次發願漏盡āsavakkhaya vaha hotuāsava是漏,煩惱的別名。一共有四種漏,哪四種漏呢?欲漏、有漏、見漏、無明漏。其中的見漏為初道所斷,欲漏為第三道所斷,無明漏跟有漏為第四道所斷,當一個人證得了第四道的時候,所有的一切煩惱無餘的滅盡,他的心從所有的一切煩惱中解脫出來,一個人一旦證得了阿拉漢道,他就不可能再會退轉,這個稱為不動的心解脫。以此為目標,這個就是梵行的目標。

  

也就是對應『諸比庫,又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離俗家而為非家者』,就是他離開了俗家,離開了親戚,捨棄了財產。好像我們的菩薩他放棄了自己未來的王位,放棄了嬌妻,放棄了他的孩子,放棄了疼他的父王,放棄了他的人民,出離俗家,成為出家人。『我陷於生、老、死、愁、悲、苦、憂、惱』這裡的生、老、死、就是我們的生死。愁、悲、苦、憂、惱就是種種的身心的痛苦。『為苦所害,為苦所敗。』這個是指一切的苦。『若能瞭知此整個苦蘊的終盡就好。』 這裡苦蘊的終盡是指完全的斷除苦、滅盡苦,由於一個出家人是基於想要滅苦、斷盡諸苦而出家,最後他達到心從一切煩惱中解脫,這是他的目標。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在義註裡面講到,阿拉漢是此梵行的終點,是其極點,再也沒有比此更高的證悟。佛陀是用這樣的結論來結束這次的說法。世尊如此說。那些比庫滿意與歡喜世尊之所說。

 

這部經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現在大家一起做迴向。

Ida me puñña, āsavakkhayāvaha hotu.

Ida me puñña, nibbā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ññabhāga sabbasattāna bhājemi,

Te sabbe me sama puññabhāga labhantu.

願我此功德,導向諸漏盡!

願我此功德,為涅槃助緣!

我此功德分,迴向諸有情!

願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ādhu! Sādhu! Sādhu!

薩度!薩度!薩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