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

禮敬彼世尊、阿拉漢、正自覺者!

 

 

 

問:阿含經裡講有慧解脫阿拉漢、俱解脫阿拉漢,巴利聖典中不知有沒有這種說法?

第二個問題,禪宗說光影門頭鬼家活記,這和我們止觀禪修所見的光、禪相、似相它們之間有甚麼不同?

答:第一個問題,慧解脫阿拉漢與俱解脫阿拉漢,他們的區別在於俱解脫阿拉漢有能力入滅盡定,慧解脫阿拉漢沒有能力入滅盡定,現在有很多書籍及佛教界對於慧解脫阿拉漢有一種誤解。

 

其實,慧解脫阿拉漢與俱解脫阿拉漢是相對的,如果一位阿拉漢聖者他可以入滅盡定就稱為俱解脫,如果不能夠入滅盡定就稱為慧解脫。

 

那甚麼樣的阿拉漢才能夠入滅盡定呢?

 

他唯有擁有四種色界禪那和四種無色界定的能力,才能入滅盡定,為甚麼呢?

 

因為一個禪修者要入滅盡定之前,他先入那個定,出來之後再觀照這種禪定,為無常、苦、無我,再進入第二個禪定。

 

比如初禪,從初禪出來再觀初禪的名法是無常、苦、無我,再進入第二禪,再觀照無常、苦、無我,再進入第三禪,一直到非想非非想處定。

 

但是,證入非想非非想處定時,他不用去觀照無常、苦、無我,當他從非想非非想處定一出定之後,非想非非想定的心一滅去之後,他的心流就中斷了,中斷後就進入了滅盡定。

 

我們以這樣的標準來分,一共有八種慧解脫,第一種就是沒有任何禪,但是他有欲界近行定的定力,基於欲界近行定的定力修觀而證得阿拉漢果的聖者,他們也稱為純觀阿拉漢,這個是第一種慧解脫。

 

第二種慧解脫阿拉漢,是他們只有初禪,依照初禪的定力去修觀證得阿拉漢果的;第三種慧解脫阿拉漢,是他們只有初禪和第二禪。

 

第四種慧解脫阿拉漢,是他們只有初禪、二禪、三禪。

 

第五種慧解脫阿拉漢,是他們只有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第六種慧解脫阿拉漢,是他們除了四禪,還擁有無色禪空無邊處的定力。

 

第七種慧解脫阿拉漢,則擁有識無邊處的定力。

 

第八種慧解脫阿拉漢,是擁有無所有處定的定力;因此有這八種慧解脫的阿拉漢。

 

也就是說,只要一位阿拉漢聖者,他沒有無色禪的非想非非想處定,當他證得阿拉漢的時候,都叫做慧解脫阿拉漢。

 

慧解脫的定義就是這樣,但現在有人誤解說,不用修禪那,沒有禪那才叫慧解脫,那就變成說,如果有些禪修者只有初禪、二禪、三禪,他應該叫甚麼呢?

 

就變成是一個空檔。

 

所以,我們應當先瞭解甚麼是慧解脫,甚麼是俱解脫,主要以能不能入滅盡定來區分。

 

對於第二個問題,當一個禪修者在禪修的時候,如果他見到一些所謂的光,一些影像或者聽到一些聲音,這個時候,他應當提醒自己,這些都只是屬於聲色的東西。

 

如果他的心執著於聲色,就會有很多的光影幻象,就會有所謂的見光、見道甚麼的。

 

然而,那些只是心想之物並非是真正地禪相、似相、禪那或道果。

 

佛陀在《轉法輪經》裡講到,當他證悟之時,智生、慧生、明生、光生,就是生起了道智、生起了慧、生起了明、生起了光,這些才是真正的智慧生起,而不是那些光影幻象。

 

所以一個禪修者在修定時,當他快接近禪那,那時他的心,必定是光明的、清潔的、聖潔的,由於這種光明,它是由於很殊勝的心生色法而生起,所以我們稱之為智慧之光。

 

由於擁有這種智慧之光,我們再來如實的去照見名色法,觀照這些究竟名色法的無常、苦、無我,它們與那些光影幻象是不同的。

 

如果禪修者在經驗到的一些光,好像見到一些影像,這是很容易出問題的一種幻象,唯有我們通過培育足夠的定力和智慧,只有通過這種很殊勝的心產生智慧之光或者稱為禪那之光,我們才可以運用這個工具去修習觀禪。

 

所以證得禪那(安止定),並不是佛法修行的目標,那個不是目的。

 

而利用禪那之光(智慧之光),去修習觀禪,證悟涅槃與道果,這才是佛法修行的目標與目的。

 

 

問:請問尊者,以第二個心念看第一個心念,覺知是否屬於心念的範疇?

答:覺知是屬於慧心所。

 

問:慧心所不屬於心念的範疇嗎?

答:心念,是我們一般所說到的名詞,真正來說是屬於慧心所。

 

問:因為不能當下覺知這個心念,只是第二個心念,覺知上一個心念,當下覺知那是不是說,覺知不屬於這個範疇?

答:如果我們要回答這個問題,要先瞭解,有些名詞是從究竟意義上來說的,有些名詞是屬於方便說,是從世俗諦、概念法上來說的,這樣我們就不會混淆。

 

從究竟意義上來說,心是刹那、刹那生滅的。

 

刹那刹那生滅,當下生起心,它只能夠了知其他,不能夠了知本身;這個是當我們在修觀,修到生滅隨觀智和壞滅隨觀智的時候,特別是在生滅隨觀智的七非色觀法那裡,就有這一個步驟,一個次第,我們必須得使用後後刹那生起的心,去觀前前刹那生起的心,是無常、苦、無我的。

 

然後,剛剛生起的觀照的心,就要被後面生起的心來觀照,也就是一生起我們就觀,就這樣生滅、生滅,一個心、一個心的觀,這是在生滅隨觀智的高級階段的一種觀法,所以應當這麼樣觀。

 

但平時我們說回到當下,其實就是說,我們回到自己的身心,不要把心攀緣過去,不要去計畫未來,只是這樣而已,所以我們說回到當下,這是方便之說,是站在世俗諦、概念法的角度上來說的。

 

而從究竟意義上來說,心由於它一生起就立刻壞滅,它怎麼還來得及看自己呢?

 

而且,心本身它沒有能力看自己,只能夠取其他的前面的心或者說以後的心,它去看。

 

問:覺知是本身具有的嗎?

它屬不屬於心的範疇?

答:它是屬於心所,也就是當我們在修觀智的時候,觀智一般會涉及到三十四種名法,其中有一種名法叫做心,還有另外一種名法叫做慧根(無癡心所)。

 

慧根,其實就是我們說到的觀智的『智』,這個智就是慧根,我們在修習維巴沙那(內觀)的時候,慧根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因此,我們特別提出叫做慧。而在修定的時候,心一境性這個心所,是非常重要的,心一境性就是定,當我們在入禪那的時候,入禪那的心,也有慧根(智),但是那個時候它不重要;如果慧根很強的話,心就不能夠平靜,那個時候,心一境性很重要。

 

當然,我們在培育觀智,在觀照名色法無常、苦、無我的時候,心一境性也重要,但那個時候的心一境性是次要的,慧根(智)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們那時候培育智慧重要。

 

 

問:臨終者在往生之前修佛隨念,可以往生他方淨土嗎?

答:根據業果法則,一個人在臨終時憶念佛陀的功德,將能夠投生到天界,最低限度也能投生到人界。

 

因為隨念佛陀的功德屬於欲界善心,以善心往生能投生到人天善趣。

 

但是,上座部佛教並沒有他方淨土的說法。

 

 

問:從一個凡夫修行直到證初果,必須受持哪些戒律?

應該通曉哪些佛法知識和實修理論呢?

答:想要修行直到證得初果,對在家人來說,至少應當守持五戒,若有條件還要受持八戒。

 

對出家人來說,北傳是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這出家五眾,他們應當持守好各自的戒律。

 

對上座部比庫來說,他必須完整地受持227條學處以及佛陀在《律藏》裡制定的所有篇章,包括《大品》和《小品》。

 

比庫對所有的學處和義務都要身體力行,才能做到戒清淨,因為戒清淨才談得上修行。

 

在家人也是,要持守好戒律,因為戒清淨是修行的基礎。

 

至於通曉佛法知識與實修理論,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方式,是在一位有經驗的導師指導之下有次第地修行,不懂就去問,依教修行,這是最直接的方法。

 

即使你對於佛法知識不是很瞭解,但只要你對導師有信心,這仍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方法。

 

但是現在會比較困難,畢竟精通三藏又具實修經驗的導師寥若晨星。

 

第二種是先學習一些基本的佛法知識,樹立正見。

 

有了正確的佛法見解,對佛陀的教法、對巴利三藏有一定的認識,才能去判斷一位老師教的方法對不對?

 

是不是正法?

 

是否具有正見?

 

次第是否明確?

 

現在有些法師,只懂得教你如何開始修行,但繼續修下去就糊裡糊塗,連他自己也不清不楚了!

 

這些法門雖然起點很簡單,目標也預設得很高,但是中間過程卻不明不白。

 

還有一些禪師,他們所教的禪法滲進了許多自己的東西,因此我們需要瞭解一些基本的佛學知識。

 

特別是現在這個時代,龍蛇混雜、魚目混珠,邪師度眾,多如恒沙,有很多似是而非的法,甚至連外道都喜歡打著佛法的招牌,但所教的卻偏離佛陀的教導。

 

為甚麼有那麼多的邪教呢?

 

為甚麼有那麼多的新興宗教呢?

 

在美國、日本、新加坡、中國大陸、臺灣等都不少。

 

如果我們擁有一定的佛學基礎,就不會盲目追隨邪師。

 

所以,我們對佛、法、僧三寶要有堅定的信心,對律、經、論三藏要有一定的瞭解。

 

同時,我們也應當檢驗他們教導的修行方法是不是戒、定、慧?

 

是不是八聖道?

 

如果一個出家眾連持戒都成問題,你跟著他就會有危險。

 

如果只講定,沒有慧也不行。

 

甚至說他一打坐就可以坐兩個月也是沒用,只修定並不能解脫。

 

而有些人則只教所謂的慧,教導修觀,卻忽略禪定,這些禪法也有問題。

 

建議大家應該去看巴利三藏和《清淨道論》,按照上座部佛教的傳統,要判斷一種禪法是否正確,應該閱讀作為禪修指南的《清淨道論》。

 

因此,要修行直到證悟初果,就要依止導師、依靠傳承。

 

然而,想知道某位禪師的教法是不是符合佛陀的教導,判斷的標準是巴利三藏和《清淨道論》。

 

如果他們的教法與佛陀的教導相符,那麼你就可以放心地一步一個腳印修行了。

 

 

問:在家眾可不可以修證初果?

還是要發願成為出家人,才能夠證得初果、證悟涅槃?

答:對這個問題,答案是一個在家人不僅可以證得初果,甚至還可以證得第三果!

 

也就是說,一個在家人可以證得初果、第二果、第三果。

 

初果是入流,已入聖道之流,第二果稱為一來,第三果稱為不來。

 

佛陀在世的時候,有成千上萬個在家人,證得了第一果、第二果、第三果。

 

如果發願成為出家人那會更好。

 

因為身在俗家有很多事務,出家是專業的修行人。

 

所以問題在於你想要做一個專業的修行人,還是業餘的修行人?

 

在家人即使能投入再多的時間修行,但還是業餘的。

 

為甚麼呢?

 

好像我們在緬甸,除了托缽、清潔環境,每半個月的誦戒之外,其餘的時間用來做甚麼?

 

用來禪修!

 

緬甸帕奧禪林的比庫沒有其他的事務,除了吃飯、睡覺、托缽,完成戒律的義務之外,其他的時間都用來禪修,所以比庫是專業的。

 

這樣,比庫們在時間上、身心上、精力上,幾乎都是投入於禪修。

 

正因如此,要證悟初果、證悟涅槃,就要有很強的助緣、要有充足的條件。

 

對於在家的生活是怎麼樣的,不用我說,你們比我更清楚!

 

 

問:有一種說法,巴拉密很深厚的人只需修四大,以近行定的定力觀色聚、觀名法就可以,而現在的人需要有安止定的定力才能修觀,這種說法對嗎?

答:這種說法不完全對。

 

這只是個人選擇的問題,往往一個人如果他的巴拉密很深厚,他可以先培育安止定,然後再修觀。

 

如果一個人的巴拉密很薄弱、巴拉密很欠缺,他沒辦法,他就先修四大,當他以四大的近行定,以這樣的定力來繼續修色業處、修名業處。

 

但是一般現在的人,如果他的巴拉密很強的話,他應該先修定,因為有禪那和沒有禪那,修觀是很不一樣的。

 

根據修行的實踐,有些禪修者由於他沒辦法入定,他專注呼吸也能見到很明亮的光,但是他一專注光,那光就變成粉碎、碎掉了,他沒辦法繼續專注呼吸或禪相。

 

這種人你無論如何去教他,他都只會看到,很多密密麻麻的東西在那邊一閃一閃的生滅,這種人確實沒辦法修禪定,那就只能教他先修四大(四界差別)。

 

修了四大之後,再讓他進一步修色業處、再修名業處。

 

在剛開始的階段,這種人會修行得很快,上得很快,進步也很快。

 

但是,你一旦讓他修了緣起,他就會覺得力不從心。

 

別說修緣起,就是當他在修習名業處的時候,他要去觀照六門的心路過程,他都會覺得很吃力,為甚麼呢?

 

因為定力不夠的緣故。

 

如果一個禪修者,他先培育定力到第四禪,他用第四禪所培育起來的強而有力的定力,再去觀照色法、再去觀照名法、再去觀照緣起,那麼他會覺得很輕鬆。

 

雖然,有時候也要很吃力、很精進的觀,為甚麼呢?

 

因為這些究竟名色法太微細了,心念的生滅速度太快了,如果沒有足夠深厚的定力,他是沒有辦法看得清楚的。

 

即使是一個有第四禪定力的人,他去觀照這些究竟名色法,也都會覺得很吃力,更何況那些沒有禪定力的人或只是培育了近行定力的人。

 

但是,並不是說只有近行定力的人,就不能夠修觀禪,也是可以的,只不過,他會覺得很吃力、相當吃力。

 

越到高級的觀智,他就會覺得越吃力、越困難,因為很多名色法,他都不敢確定。

 

他沒辦法確定這個是,這個不是,為甚麼?

 

因為定力沒有那麼強,不夠強。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佛陀經常苦口婆心的強調,我們要培育定力、要不斷地培育定力。

 

假如定力是可有可無的話,佛陀何必要經常教導那些比庫,去修禪定、去培育定力呢?

 

對於那些確實沒有辦法修禪定的人,只能勉強讓他走純觀行者的路。

 

對於那種在過去世已經積累了很強巴拉密的人,雖然他也可以走純觀行者的路線,但是作為普通的人、巴拉密一般的人,他們應該先要培育禪定力。

 

就好像是說,有些人他們能通過自學成才,後來就被有些大學封為了名譽博士、名譽教授,你就經常羡慕他,因為有人給封了名譽博士,所以我也不用去讀書了、不用去上大學了,這肯定是錯誤的方法。

 

 

問:一個人往生時沒有禪那,但安住於呼吸上,他能不能去善趣?

答:可以的,如果他在臨終的時候真的是安住在呼吸上,他肯定投生善趣。

 

因為,專注於呼吸是屬於善業。

 

 

問:一個人以自殺方式自我消除生命,是永遠不得超生,且每七天一次自殺影像出現,如此迴圈,反而痛苦萬分。

用其他方式也無法超生嗎?

答:上座部佛教裡面沒有超生等等這些說法。

 

但自殺是不善業,自殺的人99%是墮入到地獄或者餓鬼道的。

 

因為一個人自殺,往往是通過『不善心』來執行的,他可能會感到絕望、仇恨、怨憤,感到要遺忘或者要逃避一些東西,他才採取自殺,自殺的時候他必須有『瞋恨心』去了斷自己的生命。

 

因此在臨終的時候,他生起的是不善心。

 

正是因為這種不善心,有很多自殺的人,他死了往往是投生為惡鬼或厲鬼,而且很醜陋,為甚麼呢?

 

因為他是懷著很仇恨的心死去的。

 

他在臨終的時候,會很恐懼或很恐怖,他死了之後,下一生不管投生為甚麼都相貌難看。

 

 

問:臨終一念不善現前墮入惡道,但善業大的可以在七天之內反彈往生天界,那麼如果一念生天界,若惡業大也可能在七天之內反彈到惡道嗎?

答:這一個例子是指瑪莉咖(Mallikā)夫人。

 

她一生都經常造善業,但她臨終的時候,憶起了使她感到懊惱的事情,因而墮落到地獄。

 

不過,由於她強大的善業,她只在地獄七天,接著投生到天界。

 

當然,一個人即使能投生到天界,如果使他生於天界的果報是很低劣的話,他也有可能很快就投生到惡趣。

 

我們舉個例子:住在咖亞尼(Kalyāṇī)河畔的一個漁夫,只是因為他三次供養一位阿拉漢大長老,結果這種善業使他投生到天界,但我們可以肯定他在天界的壽命不會很長,為甚麼呢?

 

因為他過去所造的殺業太多。

 

只是由於臨終很僥倖,他因為布施的善業而投生到天界,得以享受很殊勝的天福。

 

但是,由於他過去的殺業將會在他天界的生命期成熟,使他不可能很長久地享受天界的生命,可能很快會墮落,乃至直接墮落到地獄。

 

因此一個人造善造惡,雖然在臨終的時候可能惡人會僥倖投生到天界,但因果是不爽的,『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而已。

 

《經藏 中部》的一篇《大業分別經》(Mahākammavibhaṅgasuttaṃ)中講到,當時有一些外道用天眼看到有些善人死後墮落到惡趣,因此認為行善沒有結果;他們又看到有些惡人,死後投生到天界或人界,因此又認為作惡也沒有結果。

 

他們是由真實所見而得出這樣的結論,但由於他們的天眼有限並不能看到足夠久遠的過去生,進而貫穿整個因果關係,而只是從局部有限的現象上,所以推斷出錯誤的結論。

 

在《大業分別經》裡面,佛陀對此有很詳細的說明。

 

 

 

願我此功德,導向諸漏盡! 

 

願我此功德,為證涅槃緣! 

 

我此功德分,迴向諸有情, 

 

願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薩度!薩度!薩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