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

禮敬彼世尊、阿拉漢、正自覺者!

 

 

 

問:有人說上座部佛教是原始佛教。

請尊者開示:甚麼是原始佛教?

上座部佛教是不是原始佛教?

答:『原始佛教』是指佛陀在世時,直到佛陀般涅槃後一百年部派分裂前,大約一百五十年左右時間的佛教形態或者說它是佛陀及其親傳弟子生活和教化的時期。

 

當時的僧團都以果德瑪佛陀為唯一的導師,以佛陀教導的四聖諦、八聖道、三學等為修學規範,過著托缽維生、半月誦戒、雨季安居等簡單樸素的修行生活。

 

原始佛教是個歷史觀念,只代表兩千五百多年前那個歷史時期的佛教形態。

 

而上座部佛教是個傳承觀念,是一直流傳至今日的活生生的佛教流派。

 

原始佛教是上座部佛教的源頭,而上座部佛教直接傳承自原始佛教並且到今天仍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始佛教的風貌與傳統。

 

原始佛教作為一門學科,是近一兩百年才興起的。

 

最早研究原始佛教的是西方學者,後來也影響到日本和中國。

 

由於語言的關係,西方學者多依據《巴利三藏》,受唐代佛教影響的日本學者則多採用對比南北傳經典的方法,而中國學者多依據北傳佛教的《阿含經》來研究原始佛教。

 

南傳上座部佛教作為一種信仰、文化和實踐體系,不僅擁有完整的《巴利三藏》及其注釋,還為成千上萬的僧尼和信眾們信仰著、學習著和實踐著,影響著許多國家、地區和民族的方方面面。

 

原始佛教和南傳上座部佛教也有許多不同之處。

 

例如:原始佛教時期並沒有佛像,沒有高大壯觀的佛塔,沒有文字記載的經典,而上座部佛教敬拜象徵佛陀的佛像、佛塔、舍利、菩提樹,有許多文本經書,現代的上座部僧人還會利用書籍、音像製品、網路、廣播、電視等傳媒方式弘揚佛法。

 

不過,雖然由於時代的不同,上座部佛教僧人在生活方式、弘法模式等方面和原始佛教有所不同,但是在傳誦經典、根本教理、戒律行持、衣缽裝束、僧團制度、修學方式等重要問題上,還是極為相似的。

 

 

問:有人說最古老的佛教經典是《阿含經》,是原始佛教的根本經典。

請問《阿含經》屬於巴利三藏嗎?

答:原始佛教時期並沒有成文的巴利三藏,也沒有《阿含經》,這些經典都是佛陀般涅槃後由佛陀的聖弟子們結集、傳誦而成的,但它們都是研究原始佛教不可或缺的根本經典。

 

根據學者們的研究,上座部巴利三藏的經藏唯一能夠和北傳佛教《大藏經》的經藏相對應的是四部《阿含經》。

 

其中,上座部佛教的《長部》《中部》《相應部》大致相當於北傳的《長阿含經》《中阿含經》《雜阿含經》,但在內容和排列順序上有許多出入之處。

 

而北傳佛教《增一阿含經》與上座部《增支部》相當的部分還不到三分之一。

 

有些學者喜歡將巴利經藏和北傳《阿含經》混為一談,然而,南傳上座部佛教並沒有《阿含經》,也不認同這種做法。

 

北傳佛教《阿含經》並不屬於巴利三藏,它們的差別主要有以下幾點:

1.《巴利三藏》是南傳上座部佛教所傳誦的唯一聖典,是訖今為止保存最完整的、最接近原始經典的一套三藏。

 

而《阿含經》分為四部,稱為四《阿含經》,皆屬於北傳佛教聲聞乘三藏中的經藏,且分別屬於不同的部派:《長阿含經》屬於法藏部,《中阿含經》和《雜阿含經》屬於說一切有部,《增一阿含經》據信是大眾部的傳本。

 

由於它們分別出自不同的部派,所以內容不十分完整,且多有彼此出入者。

 

2.上座部上座部佛教相信,佛陀在世時所說的語言是馬嘎底語,也即是今天的巴利語,所以《巴利三藏》是直接用佛陀的語言保留佛陀教導的經典總集。

 

漢譯《阿含經》是從梵語翻譯成漢語的,它們應該有更為古老的語言版本。

 

3.《巴利三藏》是在斯里蘭卡、緬甸、泰國、老撾、柬埔寨等上座部佛教國家和地區唯一無可爭議的權威經典。

 

但《阿含經》在中國歷來被大乘學人視為小乘經典而被束之高閣,直到近世才逐漸受到重視。

 

4.《巴利三藏》有一套完整的解釋三藏的義注和複註,兩千多年以來一直是歷代上座部長老比庫們學習教理和實踐禪修的根本依據。

 

對巴利三藏的研究和實踐,離不開三藏的義註、複註,以及長老比庫們的修學成果。

 

《阿含經》是在19世紀才開始引起學者們的注意並據此來探索和研究原始佛教。

 

想要研究《阿含經》和原始佛教,則離不開學者們的研究成果。

 

 

問:為甚麼有人說,南傳上座部佛教是小乘佛教?

答: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來弄清什麼叫『小乘』。

 

小乘,梵語為hnayàna。

 

其中,hna 含有惡劣的、下賤的、卑鄙的、低級的、庸俗的、被唾棄的等意思,通常是用來罵人的。

 

yàna是指車輛、車乘、交通工具。

 

相對於Hnayàna的,是Mahàyàna(大乘)。

 

mahà 含有偉大的、高貴的、崇高的等意思。

 

因此,將hnayàna翻譯為『小乘』,其原意為卑劣乘、下賤乘。

 

為甚麼會有所謂的『大乘』和『小乘』呢?

 

話說在佛滅後五百多年(西元前一世紀),印度本土興起了一場佛教改革運動,主張修行菩薩道,普度眾生,並以成就佛果為最終目標。

 

這些新興起的佛教,自稱『大乘』並把以前的佛教傳統,和當時與之並行的說一切有部、經量部、大眾部等部派佛教,貶稱為『小乘』。

 

然而,上座部佛教早在佛滅二百多年的阿育王時期,即從印度往南傳入斯里蘭卡、緬甸等地,大乘、小乘之分,是在其後兩百多年才發生於南亞次大陸的事。

 

所以在上座部佛教的整套巴利三藏及其注釋中,都找不到『大乘』、『小乘』等北傳佛教的專有名詞。

 

就像中國的大陸,在上世紀60年代經歷了『文化大革命』運動,如果你一定要把『四類分子』的帽子,硬扣在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的華人頭上,很容易鬧出歷史笑話!

 

無論如何,事實勝於雄辯!凡是在南傳上座部佛教盛行的國家或地區,幾乎都是全民信教的。

 

難道所謂的『小乘』、『自了漢』,能夠將85%以上的緬甸人、90%以上的泰國人,感化成為佛教徒嗎?

 

 

問:為甚麼會有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

它們之間有甚麼不同?

答:南傳和北傳跟印度佛教向外傳播的時間以及地域有關。

 

佛教起源於西元前六世紀的中印度恒河流域。

 

佛般涅槃二百多年,佛教由印度向南傳入斯里蘭卡、緬甸等地,形成了南傳佛教。

 

大約在佛般涅槃500~1500年(西元前1世紀-西元10世紀)期間,大乘佛教在印度興起。

 

其間,佛教陸續由印度往北經中亞細亞,沿著絲綢之路傳到中國漢地,稱為『漢傳佛教』。

 

佛般涅槃1100~1600年間,印度本土的佛教發展為『大乘密教』。

 

當時,佛教越過喜馬拉雅山傳到西藏,故稱為『藏傳佛教』。

 

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因為是由印度往北傳播而成,故合稱為『北傳佛教』。

 

因此,南傳佛教傳承的是印度佛教早期形式的上座部佛教,漢傳佛教傳承的是印度中期的大乘佛教,藏傳佛教傳承的是印度晚期的密乘佛教。

 

南傳佛教的特點是『保守』——保守佛陀教法的純潔性以及上座部佛教的傳統性。

 

在對待佛陀的教導方面,南傳佛教堅持三個原則:

1.非佛所說不添加;

2.佛陀所說不刪改;

3.如佛所教而遵行。

 

南傳佛教認為:作為佛陀的弟子,有義務讓佛法純正無雜地傳承下去,以令正法久住世間,讓未來的有緣眾生,也能學習和實踐純正的佛法。

 

北傳佛教以大乘佛教為主流,強調『圓融』、『慈悲』、『方便』,只要能隨順眾生,兼收並蓄、海納百川也無妨。

 

北傳佛教認為:佛法的目的在於給眾生帶來利益,所以可因時、因地、因人而調整、改變和發展佛教。

 

正因如此,佛教在中國融合了大量的漢地文化、儒道思想,形成帶有濃厚中華特色的漢傳佛教。

 

佛教在藏地也是一樣,吸收了苯教等當地信仰因素,形成現在所看到的藏傳佛教。

 

南傳佛教只禮敬、尊奉歷史上的果答瑪佛陀並視為導師;不崇拜菩薩、祖師、鬼神等。

 

北傳佛教供奉諸多的佛、菩薩、羅漢、金剛、祖師、諸天鬼神等,例如阿彌陀佛、藥師佛、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等等。

 

對於人間的佛陀,北傳佛教有人尊為導師,但許多人也視之為『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

 

南傳佛教強調持戒、修行止觀、四念處等,修行方式以禪坐、經行為主。

 

多數比庫也學習經教、說法利生。大部分人希望能斷除煩惱、證悟涅槃。

 

北傳佛教的修行方法有『八萬四千法門』之說,例如:參禪、念佛、誦經、持咒、禮佛、拜懺、放焰口、打水陸、放生等等。

 

對於修行目標也多種多樣,他們有人發願,世世常行菩薩道;有人追求往生淨土;有人追求明心見性;有人追求即身成佛;有人追求消除業障等等。

 

現在,南傳佛教主要流傳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老撾等南亞、東南亞國家以及中國雲南的西雙版納、德宏等地區。

 

北傳佛教,則主要流傳於中國漢地、韓國、日本、越南等國。

 

藏傳佛教,主要流傳於中國藏蒙地區、尼泊爾、不丹等地。

 

佛教雖然依印度佛教向外傳播的時期及流傳的區域,而分為南傳和北傳兩大體系,但它們卻是同根同源,皆源自印度佛教。

 

而且,在許多基本點上都是一致的,比如皆共尊佛、法、僧三寶,皆注重戒、定、慧的修持,皆強調智慧與慈悲等等。

 

 

問:由於工作關係,我信佛之後不能堅持吃素該怎麼辦?

答:佛陀並沒有要求其弟子必須吃素。

 

佛陀允許我們吃三種淨肉,即沒看見殺、沒聽見殺和不懷疑為自己而殺的肉食。

 

佛陀和上座部比庫們,都是靠托缽乞食為生的,施主供養甚麼就吃甚麼,出家人要求吃這吃那,屬於犯戒的行為。

 

同時,佛陀在《經藏 中部 大獅子吼經》中還說:外道們執著『依食物得清淨』而吃素,並無助於證得導向滅苦的聖慧。

 

不過,在北傳佛教《梵網經》、《入楞伽經》等大乘經典中,皆有禁肉食之說。

 

南北朝時,梁武帝蕭衍在西元511年發表《斷酒肉文》,將吃肉說成十惡不赦,下令凡僧尼食肉者,將依王法治問並勒令舍戒還俗。

 

從此以後,素食逐漸成為漢傳佛教的一大特色,導致許多人誤認為,信佛必須吃素,吃素等於信佛。

 

當然,基於慈悲、衛生、健康等原因,素食不失為一種良好的飲食習慣。

 

然而,選擇素食還是雜食,完全屬於個人問題,與信仰或戒律無關。

 

 

問:為甚麼信佛的國家或上座部佛教國家都那麼貧窮落後?

答:沒錯,現在有些佛教國家的確比較貧窮。

 

不過,假如我們說這些國家因為信仰佛教才變得貧窮,那就有問題。

 

我想舉兩個相反的例子:佛教在印度最興盛的時期,是在阿育王統治的時代,阿育王立佛教為國教,發起了第三次聖典結集並派使團,把佛教從中印度傳播到全國各地以及國外,南傳佛教就是阿育王在位時,傳到斯里蘭卡和緬甸的。

 

但那個時代,也是古印度國力最強、版圖最大的時代。

 

其版圖,甚至超過了今天的印度版圖。

 

再者,佛教在中國最興盛的時期是隋唐時期,漢傳佛教的十宗幾乎都是在那個時期產生的。

 

眾所周知,隋唐時期在中國古代史上,是國力最強盛、經濟最發達的時期。如此,我們是否可以說:因為當時的人民信仰了佛教,所以國家才變得富強呢?

 

不能!

 

為甚麼呢?

 

政治治國,佛教治心。強國富民,是國家領導人的責任,化世導俗則是佛教僧人的義務。

 

被譽為『萬塔之國』的緬甸,是最具傳統色彩的上座部佛教國家,佛教深入民心。

 

筆者在緬甸生活多年,從來未曾聽說過,諸如兇殺、搶劫、勒索、自殺之類的報導,甚至連打架都不曾見過。

 

緬甸人雖然貧富懸殊,但穿金戴銀、將錢包插在後腰(緬甸人多穿筒裙),卻能夠放心地在大街上行走。

 

所以,有些佛教國家的貧窮落後,只跟其政治制度、治國方針等有關,不能歸罪於佛教。

 

 

問:當我們過去所造的惡業在成熟時帶來果報,可以通過拜懺或大禮拜來使重報輕受,或者能消業障嗎?

答:在這裡我想解釋一下甚麼是『業障』。

 

根據上座部佛教的說法,業障是所造下的業已經構成了修行的障礙,這稱為業障。

 

我相信在座的沒有一個人有業障!

 

為甚麼呢?

 

因為障礙我們修行的一共有五種障。

 

第一、業障,第二、果報障,第三、煩惱障,第四、誹謗障,第五、違令障。

 

第一、業障。

 

這是指造了五無間業,好比未生怨王子殺害了自己的父親,雖然他有機會聽聞佛陀說法,但卻不能夠證悟。

 

所以佛陀講完了《沙門果經》之後說:「假如這個國王沒有殺害他父王的話,他將能在這座中離塵垢、生法眼。」

 

但是因為他殺了自己的父親,結果今生不但不能證得任何道果,而且將來還會墮落到地獄去。

 

這是業障。

 

第二、果報障。

 

一個天生的瞎眼、聾子、啞巴、弱智、兩性人、黃門,他們不能修行,即使修行也不可能成功。

 

還有動物,即使龍可以變成人,修行也不能成功,這是果報障,因為他們作為果報的結生心比較低劣,是屬於無因結生者。

 

第三、煩惱障。

 

有些人頑固地執持邪見,例如斷見、無因見、無作用見,這些煩惱障住他們不能夠修行成功。

第四、誹謗障,誹謗障是指批評聖者。

 

如果一個人批評了聖者,且沒有向這位聖者請求原諒,那麼他在今生今世,不可能證得聖道、聖果,甚至連證得禪那也不可能。

 

第五、違令障。

 

這是指破戒或犯戒,對於佛教出家人來說,如果他無慚無愧地故意犯戒且犯了戒也不想懺悔,沒有任何慚愧心,他將不能證得聖道、聖果。

 

所以我們說的障道法,是指這五種修行的障礙。

 

其中的業障,是指在今生造了五種無間業,可以障礙今生不能證得禪那及聖道聖果,所以叫做業障。

 

根據業果法則,我們造了業之後,只要因緣成熟,一定會帶來果報。

 

在果報成熟之時,不可能用任何方式將它消除。

 

但是,我們可以減輕一些果報。如何減輕呢?通過減少它們的外緣。

 

因造下了,我們不能消它的因,但是可以削減它的緣。

 

有如種了一棵樹,這棵樹要成長的時候必定會成長,你沒辦法阻止它,但是你可以通過不給它澆水等方法,來延緩它的成長。

 

同樣的,當果報成熟了就要承受,但我們可以減輕它,就好像生病可以通過看病、吃藥來減輕。

 

假如你認為生病是我的果報,於是不去看病、不去吃藥,這會變成一種極端。

 

但是,如果認為可以通過誦經、念咒、拜懺或大禮拜,來消除業障,在上座部佛教並沒有這樣的說法。

 

為甚麼呢?

 

我們可以以佛陀為例子來說明。

 

如果佛陀生病了,他要拜誰?

 

他要向誰懺悔?

 

佛陀也會生病,也會經受那些不如意的事情。

 

上座部的長老們會生病,他們生病了就去看病、吃藥,要承受的果報就必須承受!

 

我們應該相信業果法則,而不要依賴神佛菩薩!

 

佛陀在世時,有個叫苟答彌的在家女士。

 

有一天,她最疼愛的兒子死了,她抱著孩子的屍體去見佛陀,佛陀並沒有念經、誦咒,讓她的兒子復活。

 

佛陀只是說:「如果你想要使你的孩子復活的話,先要在這沙瓦提城裡找到一個沒有死過人的家庭,向他們要些芥子來做藥引,我就可以治好你的孩子。」

 

佛陀並不是說虛妄語,而是用善巧的方法,來啟發那位女士。

 

於是,這個女士真的到城中找遍每一家,但沒有一個家庭是沒死過人的,結果她就醒悟到:死是必然的,每個人有生必有死,這是自然法則。

 

佛陀通過這樣的方法使她接受現實。

 

 

問:顯教教法提到『火燒功德林』,也就是所作的功德一旦沒有迴向,只要一生氣,就會把自己所做的功德全部燒掉。

請問尊者,作了功德一定要迴向嗎?

萬一忘記迴向,那這些功德不是前功盡棄了嗎?

請教導我們要怎麼保住功德。

答:緣起法是佛陀教法的根本,我們在解釋一樣東西的時候,如果符合業果法則,符合緣起法,那麼它就是對的。

 

在這裡我們也用業果法則來解釋。

 

一個人造作了善業,能成為善的業力、業因;造作了不善業,將形成不善的業力、惡的業因。

 

無論是善或不善業,一旦造作之後,如果遇到適當的因緣就會產生果報,假如沒有因緣的話就不會產生果報。

 

但是,善業和不善業並不能互相抵消。造善業得善果,造不善業得不善果;我們不能夠說造了不善業之後,再用造善業去抵消。

 

業是獨立運作的,你造多少不善業,因緣成熟了,將得到相應的不善果報;你造了多少善業,因緣成熟了,就得到相應的善果報。

 

因此,不用擔心火燒功德林。

 

但是,我們不應當生氣,因為一切的嗔心都是不善法,生氣是在造作不善業,雖然它不會削減你過去的善業功德,但你卻在造作新的不善業。

 

做完善事、善業之後,要做功德迴向!

 

如果你是行菩薩道的話,應把所有的功德,迴向最終能證得無上佛果。

 

如果你想證悟涅槃、想成為佛陀的真正弟子的話,你應迴向所作的功德,能夠使你證悟涅槃、儘早斷除煩惱。

 

當然,想成為菩薩也好,成為佛弟子也好,都是為了斷除煩惱、證悟涅槃。

 

做了善事再迴向,它就成為你的巴拉密。

 

巴拉密的意思,是你做這些善事是為了證悟涅槃、斷除煩惱。

 

假如沒有迴向功德,那善業還在,只不過它會在你未來的輪迴當中成熟,結成一些好的果報。

 

舉佈施善業為例,按照業果法則,如果我們布施是為了得到財富,而沒有回向成為涅槃助緣,當布施的善業在日後成熟,你將能獲得財富。

 

然而,當你得到這筆錢財之後,很可能會到處亂花,甚至因為這些錢財而造作不善業。

 

如果你發願:「願我佈施的功德,成為證悟涅槃的助緣!」

 

那你以後,還是能得到這些布施帶來的福報,這些福報能使你擁有資助修行的優越的物質條件或者用這些財富去造更多新的善業,而這些善業又促使你一直走在通往正覺的道路上,不會使你因得到這些果報而沉淪、墮落。

 

所以我們迴向的意義,是希望所造的善業沒有受到貪、嗔、癡的污染並不是說不做迴向,它就不是善業、不是功德,它們還是功德的,只不過不能使你在輪迴中越來越提升。

 

我們學過阿毗達摩就知道,遇到好的境況,也可能會生起不善心;遇到不好的境況,也可能也會生起不善心。

 

例如:現在大家很有錢,這是福報,但有錢又容易使人隨心所欲地享受欲樂,反而會使人沉淪。

 

因此,如果我們想要讓善業功德更為殊勝的話,第一要養成做常做善業的習慣;第二做了功德記得要迴向。

 

迴向就好像是把錢存入銀行,把功德變成巴拉密。

 

巴拉密是我們證悟聖道、聖果的資糧,它不會白費的。

 

 

 

願我此功德,導向諸漏盡! 

 

願我此功德,為證涅槃緣! 

 

我此功德分,迴向諸有情, 

 

願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薩度!薩度!薩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