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說:“諸比庫!病有兩種。那兩種呢?肉體的病和心理的病。有人可以一年、兩年、甚至一百年、一百多年肉體都不生病。但是,諸比庫!世間除了心無染著的人(就是說,除了阿拉漢以外,心理方面能有片刻不生病的的人,都是稀有難得的!”

 

佛陀的教誨,尤其是他所教的修習方法,其目的在培養健康、均衡、寧靜的心理,使臻完美。不幸的是:佛教中幾乎沒有甚麼法門,像“修行”那樣被教徒及非佛教徒所誤解。只要一提到“修行”,馬上就使人想到逃避日常生活,擺起某種姿勢,像石窟裡或寺院佛陀堂中的雕像一般,在遠離塵囂的場所,以從事某種秘密或神秘的冥想或專住於神遊。真正佛教的修行,完全不是這種的逃避。佛陀在這一主題方面所教的內容 ,大大的被誤解或極少的被瞭解。以致到了後世,修行方法變質敗壞,竟成一種儀式,其程序繁雜幾乎成專門學問了。

大多數的人對於修行或稱瑜伽有興趣,其目的乃在獲得若干精神或秘密的力量,諸如旁人所無的“第三隻眼”等。若干年前,就曾有一位印度佛教尼師,想練成以耳視物的神通。而當時她的視力極好並未喪失。這種念頭無他,只是精神顛倒而已;所以仍然只是渴求權力的貪慾在作祟。

英文中所用以代表巴利原文 bhavana(修行)的meditation(沈思、冥索)一詞,十分不妥。Bhavana的意義是培育、發展,尤其指心智的培育與發展。確定一點的說,佛教中的修行,正是百分之百的心智培育的意思。它的目的,在洗滌淫慾、憤怒、怠惰、焦慮、不安、疑惑等心智方面的紛亂不淨,一方面又培育集中的注意力、清明的心智、知識、意志力、精進力、分析力、自信、歡喜心、寧靜的心境等等優良品性,以致最後導致如實知見一切事物本性的最高智慧,而證入最後的真理、涅槃。

 

修行有兩種。一種是發展注意力使能集中,所謂心一境性(亦稱奢摩他、三摩地、止等)。經藏中有許多方法,修之可達到最高的境界如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等等。這些境界,跟據佛陀所說,都是心造心生的、是緣成的(有法)。它們與實相、真理、涅槃無關。這一種的修行,在佛陀在世以前已經有了。因此,它不是純粹佛教的,但是佛教也並未將它從佛教的修習方法中剔除。可是這種方法並不是證入涅槃的要素。佛陀在自己證正覺以前,就曾在不同的師門下,學過這種瑜伽法門,而達到了最高的境界。可是,他並不以之滿足,因它們並不能給予他以徹底的解脫,也不能使他親見最終的實相。他認為這種神秘境界只是“此生中愉快的生活”或“平靜的生活”,如此而已。 

因此,他發明了另一種的修行,叫做維巴沙那(觀),深刻地察照萬物的本性,以導致心靈的完全解脫,而證入最終的真理、涅槃。這才是主要的佛教的修行的方法 、佛教的心智培育法。它是跟據觀察、警覺、洞照、憶念而做的一種分析法。

 

佛陀所說的法中,有關心智發展(修行)的最重要的一部經,叫做《大念住經》。這部經傳統上極受尊敬。不但在寺院中經常定時背誦,在佛教家庭中亦複如是,而尤其是家人團坐虔誠聆聽。諸比庫亦常在垂死人的病榻邊讀誦此經,以淨化臨終者最後的念頭。 

 

這經中所創導的修習方法,既不離世亦不遁世。相反的,它與我們的生活、日常的活動、我們的憂、悲、喜、樂、我們的語言思想、我們所從事的道德與理性的活動相關。這部經共分四大部份:第一部份是關於身體的,第二部份關於感覺與感受,第三部份關於心智,第四部份則關於各種道德的與理性的課題。

 

這裡有一事必須明白牢記:不論修行甚麼方法,重要的是念念分明,憶持不忘並需注意觀察。有一個最人所熟知、喜好而又是最實用的修行方法,叫做“憶念入出息念法(數息觀)”。這是與身體有關的。只有在修行這一方法時,才需要採取一種經藏中指定的特別姿勢。經藏裡所指示的其他修行方法,就無此限制,無論行、住、坐、臥都可隨意之。但修行數息觀則必須跟據經典趺跏而坐,保持身軀端直而心念警覺。趺跏而坐不容易執行,非一切國家人士(尤其是西方人士)所能輕易辦到。因此,趺跏坐有困難的人,可以坐在椅子上,只要身體端正,心神警覺就行。這項修行中,端坐極重要,但不是僵坐。兩手很舒適地放在膝上。如此坐定後,可將兩眼閉合或凝視鼻頭,隨各人方便之。

每人日夜呼吸不停,但自己絲毫不查覺,因從未有人以分秒的時間,將心神貫注於呼吸上。而如今要做的,正是這個。方法是照平時一樣的一呼一吸,絲毫不要用力。只將精神集中於這呼出吸入上,凝神觀察這吸進呼出的動作,保持對這呼吸的警覺,使時刻都瞭瞭分明於這一動態。你呼吸時,有時深,有時淺。這並不要緊,只顧自自然然的呼吸。唯一的一點是你在深呼吸時,心中須有確定這些是深呼吸,如此這般。換言之,你的心力須集中在呼吸上,使你對於它的動作變化,無不瞭然於心。忘掉你的周圍環境以及其他一切事物,不可抬眼視物,這樣的嘗試五至十分鐘。

開始的時候,你會發覺全神灌注在呼吸上,非常的不容易。你會奇怪你的心這麼這樣會跑,它就是不肯停下來。你想東想西,耳朵裡只聽到外面的聲音。你的腦筋混亂、思緒紛飛。你也會覺得沮喪失望。但是如果你繼續不停的練習,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五至十分鐘,慢慢的,你的心就會集中在呼吸上了。過了一段時間,你就會經驗到一剎那的定境,你的心神全部灌注在呼吸上,連近身體的聲音也都充耳不聞,一時間外境俱靜。這一短時間的(定境),是一種了不起的經驗,充滿了喜悅與寧靜。你但願能繼續保持它,但是這時候你還做不到這一點。不過只要你經常不停的練習,這種經驗可以一次又一次的發生,而每次定的時間也會逐漸加長。這就是你繫心於呼吸上至忘我之境的時候了。只要你老覺得有你自己存在,你就不能集中注意力於任何別的東西。

這個念念不離呼吸的修習法,是最簡單、最容易的一種。其目的在發展注意力,以達到非常高的禪定境界。此外,集中注意力(定力),對於任何深刻的瞭解、深透的內觀,以洞察萬物的本性包括體證涅槃,都是不可或缺的。除了這些,呼吸的練習更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它對你健康上大有助益;能增進你的安眠,鬆弛緊張的身心,增進日常工作的效率。它能使你寧靜安詳。即令在你精神緊張或興奮的時候,如果練習幾分鐘的數息,你就會馬上覺得安靜平定了下來,好像在一段休息之後剛剛覺醒一般。

 

另一種非常重要、實用而有益的修習方法。心智的發展是:不論在做甚麼事情的時候,動手也好,日常起居也好,從事公私事務也好,要時刻念茲在茲瞭瞭分明於你的每一舉動。你或臥或立或坐或行,或安眠,或曲臂伸腿,回顧前瞻,穿衣吃飯,言談靜默,大小便,凡此一切以及其他種種活動,你必須時時刻刻瞭瞭分明於你所做的每一動作。也就是說,你必須生活在當前的瞬間中、現在的行中。這並不是說你不應該想到過去未來。相反的,你在與眼前的時刻行有關的方面,一樣可以想到過去未來。

一般的人並不生活在他們當下眼前的生活中,他們都生活在過去或未來裡。雖然看外表他們似乎是在此時此刻做些甚麼,實際上他們是生活在他們思想中的另一世界裡,生活在虛構的問題與苦悶裡。通常他們是活在過去的記憶中,或對未來的慾望與揣測之中。因此,他們並不生活在他們目前在做的工作裡,也不樂於這工作。所以,他們就對現況不滿、不開心,而自然而然的不能對當前像是在做的工作,獻出全部的身心了。

 

有時你在餐廳裡,看見有人一邊吃飯一邊閱讀,這是一種很常見的事。他給你的印象是一個大忙人,連吃東西都沒有時間。你不知道他到底是在吃東西,還是在閱讀。你也許可以說他正兩件事一起做,而實際上,他那樣也沒做,也那樣都做得不好。他的心神不寧而緊張,不樂意做目前正在做的事,不生活在眼前的瞬間,卻不知不覺的、愚痴的想要逃避人生。(這意思卻不是說在吃飯的時候不可以和朋友談天)。

不論你想甚麼辦法,你都無法逃避人生。只要你活著,不管是在鄉鎮裡,還是在岩洞裡,你必須面對人生而生活。真正的生活,是眼前的瞬間,不是已經死掉而消逝的過去回憶,也不是尚未出生的未來夢想。一個生活在眼前的瞬間中的人,所過的才是真正的人生,而他也是最快樂的人。

 

有人問佛陀,為甚麼他的弟子們過著簡單平靜的生活,每天只吃一餐,卻如此精神煥發?佛陀說:“他們不悔既往,不思索將來。他們生活在現前的時間中,因此他們都神采奕奕。愚痴的人,又思索未來,又追悔過去,就像碧綠的蘆葦在燄陽中被曬一般,一下子就枯萎了。”

 

修行念住法並不是要你想或是覺得“我在做這個”、“我在做那個”。不對! 恰正相反。你一想到“我在做這個”,你就覺得有個自己而不能生活在你的行中了 。你是生活在“我存在”的意念裡,而你的工作也就糟蹋了。你應該完全忘了自己, 而全心全意的沉浸在工作中。一個演講者一自覺到“我對聽眾演講”,他的講話就混亂了,思緒也不連貫了。但是如果他一心講演他的題目,整個忘了自己,他的表現才是最好的。他一定講得很精彩,解釋的很明白。一切偉大的傑作,藝術的、詩歌的、智識的、心靈的,都是在它們的創作人完全沉浸在工作中的時候所產生的,在他們完全忘我而不自覺的時候所產生。     

 

這個佛陀所傳授的,在一切時中都要念念分明(念住法),也就是要生活在眼前的一瞬間裡,生活在眼前的活動裡。在這一種修行方法裡,你無需做某種特定的活動才能發展念念分明的能力。你只需隨時瞭知你所做的一切事,你不必專門特定的修行方法花費一秒鐘的寶貴時間。你只要養成經常警覺的習慣,不分晝夜,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活動上,時刻都瞭瞭分明就可以了。上述兩種修習方法,都與我們的身體有關。

 

還有一種發展心智的方法,是關係到我們的一切感受的;愉快的、不愉快的、既非愉快亦非不愉快的。舉一個例子:比如你正經驗到一種不快樂而悲哀的情緒。在這種情況下,你的頭腦模糊不清,情緒低落。有時候,你甚至於不明白為甚麼會有這種不快的情緒。第一,你得先訓練自己不爲了不快樂的情緒而不快樂,不要了煩惱而徒增煩惱。而需設法清楚的看到甚麼會有不快樂、煩惱、悲哀的情緒或感覺。設法審察它如何生起,生起的原因,以及如何消失,如何止息。要以一種置身事外的態度去觀察審視它,不要有絲毫主觀的反應;需像科學家觀察事物一樣。在這裡,你也不可以“我的感覺”、“我的情緒”的主觀態度來看它,而只應該客觀的視之“一種感覺”、“一種情緒”。你又得忘“我”的虛妄觀念。你一旦看出它的本質,它如何生起,如何消失,你心中對這情緒就漸漸的變得冷靜淡漠,無動於中,而成超脫自在。對於一切感受與情緒都是如此。

 

現在來談談有關心的修行。在你的情感熱情奔放或泰然自若的時候,心中充滿憤怒、嫉妒、柔情、慈悲的時候,頭腦昏迷惶恐或是清楚明瞭的時候,凡此等的時候,你對這種種情況都需完全有數。我們必須承認,我們常常不敢或羞於觀察自心;所以我們寧願逃避它。我們應該勇敢誠懇的去正視自己的心念,就像在鏡中看自己的臉一樣。

這時,我們的態度,不是批評裁判,也不是分辨是、非、善、惡,只是單純的觀察、審視。你不是一位法官,而是一位科學家。你觀察你的心,清清楚楚的看到它的真實性質時,你就不再會對它的情感、情緒與各種狀態產生意象。這一來你就變得超脫自在,而能夠如實瞭知萬物的本來面目了。舉一個例來說:比方你真的生氣了。氣憤與憎恨心理使你失去了理智。奇怪而矛盾的是:一個生氣的人並不真正的知道他在生氣。一旦他察覺這一心境,看到自己在生氣,他的怒火就好像變得不好意思,似乎自知其可恥而開始平息。你應該審察它的性質,如何生起?如何消失?這時你又需切記:不可想“我在生氣”或想到“我的怒火”。你只需明白瞭知你生氣的心情,以客觀的態度去觀察它、審查它。對一切情緒、情感、心境,都應該採取這一態度。

 

另外,還有一種對於倫理、心靈、理性方面問題的修行。我們對這一類課題所做的一切研究、閱讀、商討、談論、思索,都包括在這類修行之內。閱讀本文並對文章內所討論的題目做深刻的思考,都是一種修行。在前面,我們已經看到差摩迦與一群比庫的一席話曾導致全體共證涅槃。這也是一種修行。

 

因此,用這一種的修習方法,你可以研究、思量、審視下列的五蓋:(一)貪慾,(二)憤怒,(三)睡眠,(四)掉悔,(五)疑。

這五蓋就是防礙任何明覺,事實上也就是防礙任何進步的五種障礙。一個人如果被這五蓋所覆蔽而不知怎樣去去除它們,他就不能分辨是、非、善、惡。 

 

你也可以修行七覺支,就是:

(一)念覺支:無論在從事精神或肉體活動的時候,隨時保持念念分明。

(二)擇法覺支:鑽研探究各種有關教義的問題。這包括一切宗教、倫理、以及哲學的學習、閱讀、研究、討論、交談、參考有關教義的專題演講等。

(三)精進覺支:以堅定的決心,努力不懈,以勤奮於成。

(四)喜覺支:與消極、憂鬱、悲愁、適正相反的心理狀態。

(五)輕安覺支:身心的放鬆,勿令身心僵硬呆滯。

(六)定覺支:心一境性。

(七)捨覺支:以寧靜安詳、不懼不亂的心情,應付人生一切變故。

 

要培育這些德性,最重要的事,是要有一個真正的誓願,訂定一個百折不撓的志向。尚有許多修習的題目,照傳統說共有四十種之多。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所謂四無量心的修習。

(一)慈心無量:將無限量的慈心,普愛一切眾生,不分軒輊,猶如慈母鍾愛獨子,一般無二。

(二)悲心無量:對一切在災難痛苦中的眾生,普遍以悲心護持覆蓋。

(三)喜心無量:對他人的成功、福祉、快樂,寄以無限同情的喜悅。

(四)捨心無量:對人生一切變遷泰然自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