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到這樣:有一次,跋格瓦住在沙瓦提城(Savatthi)揭德林給孤獨園(Jetavane Anàthapiõďikassa âràme)。

那時,有許多比庫在上午穿好下衣,拿了缽和衣,進入沙瓦提城乞食。當時那些比庫這樣想:現在到沙瓦提城乞食而出發還太早,我們就到外道遊方僧園林吧!於是那些比庫前往外道遊方僧園林,到了後,與那些外道遊方僧問候。互相問候、寒暄交談之後坐在一旁。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聽到這樣:有一次,跋格瓦住在釋迦國(sakkesu)咖畢喇瓦土城(kapila­vatthus)的孟加拉榕樹園(nigrodhārāme)。

當時,馬哈巴迦巴帝‧果德彌(Mahāpajāpatī Gotamī)拿了一套新袈裟前往跋格瓦之處。來到之後,頂禮跋格瓦,坐在一旁。坐在一旁的馬哈巴迦巴帝‧果德彌(Mahāpajāpatī Gotamī)對跋格瓦這樣說:尊者,這套新袈裟是我跋格瓦親自剪裁、親自編織的。尊者,請跋格瓦出於憐憫我而接受它!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上〉1 未生怨王請益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於伍波薩他甘馬是僧團中比較重要的集會,所以《律藏》中對誦戒的場所有詳細的規定:“當時,比庫們這樣想:'跋格瓦制定:依和合而為一住處。 那怎樣才是一住處呢? '此事報告跋格瓦,跋格瓦說:'諸比庫,我允許共結界。 諸比庫,應如此共結:首先應宣告界相──山相、石相、林相、樹相、道路相、蟻垤相、河相、水相。

也就是說:住在同一區域的所有比庫僧眾必須集合在一起舉行伍波薩他甘馬。凡舉行甘馬的地方,必須經由僧團共同認定範圍,“結界”稱為(sãmàsammuti)。在結界前,先需設立界相(sãmà nimitta),即範圍的標記。 律中允許八種界相:以山為界相、以石為界相、以林為界相、以樹為界相、以道路為界相、以蟻垤為界相、以河流為界相和以水為界相。 現在的做法多數是以石為界相。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教僧團有每隔半個月念誦巴帝摩卡戒經的傳統。僧團誦戒稱為“伍波薩他”。 伍波薩他,巴利語uposatha的音譯。

該詞源於梵語upavasatha。 從詞源學的角度來分析,upavasathaupa() +vas()+atha組成,直接翻譯為“近住”,即在特定的日子裡持齋戒的意思。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比庫違犯了此227條學處,將依不同的違犯程度而構成七種罪。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念誦巴帝摩卡可以分為略誦和廣誦兩種。

除非是在發生危難的時候可以略誦,在正常情況下僧團皆需廣誦。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禪修期間出現夢多是怎麼回事? 

答:由於禪修期間我們的內心都是屬於比較平靜的,出現夢多是由於平時的心是處於被調節、被控制的情況,在晚上這些紛紛擾擾的思緒就在那邊蠢蠢欲動,而造成所謂的夢多。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在《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的導讀裡說佛陀在天界開示阿毗達摩的原因是由於完整講解阿毗達摩必須三個月的時間,而只有天神、梵天神才能毫無間斷的聽完它。又說到佛陀為了維持色身每天都要下到人間托缽,這樣時間上不是已經有間斷了嗎?還有對沙利子尊者說法為甚麼那麼快? 

答:佛陀在天界講《阿毗達摩》用的是相當於人間三個月的時間,但是對於天界來說,其實我們說到天界的時間,他時間上的度過和人間一樣,只是天界屬於一種極快樂的那種狀態,所以感覺到時間過的很快,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們說時間觀念不一樣,是這樣,但它是相當於人間三個月時間,從而佛陀為了維持色身,他會來人間托缽,但是他會去人間托缽是他的肉身下來,但是他的化身仍然還是在給天眾說法,所以那些天眾感覺到佛陀還是在天界繼續說法,然後當他來的時候,他對沙利子尊者說法為甚麼那麼快?不是那麼快,而是說很簡短,所以這個快不是這樣,他是簡略的說法,把他在天界裡面說到的一些法要,相當於後期傳出,是用論母的方式說出來。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