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尊者在帕奧禪林也不是長期居住,那有甚麼方法能長期跟隨尊者修習呢?請您剃度是不是就可以了? 

答:如果這個問題是女眾問的,那麼我可以很肯定的回答你:我們是不能夠剃度女眾的。只能夠說給你們十戒,但是剃度還是要由女眾來剃度。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是兩性人或女人做了子宮切除手術之後長出鬍鬚並且聲音變粗像男人的聲音,這兩種人會不會同時具有男性根色或女性根色? 

答:應該還是屬於女人,如果是兩性人的話,那他也不可能同時具有兩種性根色。一般兩性人就是當他在對女性產生慾望的時候,他的男性根會變得明顯,如果他對男性產生慾望的時候,女性的女性根色會變得明顯。至於說即使她的聲音會變粗、像男人的聲音,但是畢竟她還是女人,她還具有女人特徵和性徵,所以這個時候我們不能夠說她同時具有兩種性根色。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修行南傳佛教菩薩道需要甚麼基礎與資糧?

第二、十種巴拉密以哪一種巴拉密為主導?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貪財、貪名等等屬於惡心所,但對於一個佛弟子、對於見到法寶歡喜的不得了,見到一本好佛書就想自己擁有,這算貪嗎?更重要的是當只有一本好書,而有三人同時需要,而三人所在地域不同,那是退出對還是爭取對? 

答:我們遲一點講到欲心所的時候就會明白,欲是一種中性的心所,唯有和貪結合在一起,這種欲就是不好的,對於貪財、貪名這些是不善心所,但如果是對於法寶很歡喜,這個是屬於善欲、或者稱為善法欲。修行也好、聽聞佛法也好,不能缺少善法欲,現在確實有些人他對佛教書籍很喜歡,但是他以擁有為滿足,很多人拿了書後不一定會看,那這種是屬於貪,不能說是善法欲,唯有取書中的內容理解消化,他的目標放在法上,這才是善法欲。現在有人這有書我也要,那裡有書我也要,要了一大堆,他以佔有為快樂,這種屬於貪​​欲,我們要分清楚。所以如果是三人都需要這本書,如果你真的很需要這本書,那你可以先看,看完再給他們,這不就解決了問題嗎?因為畢竟你不是想要佔有那本書,你需要的是法。當然如果你知道對方只是為了儲存一些書,現在有很多藏書家,我相信在座的家裡,如果你已信佛教一段時間,家裡一定有不少的佛書,是不是?但是我問你,你是不是全部都看了?對於佛弟子來,大部份的佛弟子應該都有電腦吧,有電腦應該都有三藏,你把三藏看了嗎?是不是?所以並不在於是不是擁有,而是在於你是否真正看了,如果你想擁有,那是貪,如果你是為了法,那是善法欲,是這樣來區別的。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怎麼解釋大災難中死亡的人和其他眾生的業?

答:如果你曾經聽過去年講業的課程,那你就知道大災難中死亡和其他眾生的死這些都是叫做毀壞業。唯有毀壞業成熟,就會有稱為非時死的意外死王,例如:天災死亡啊!車禍啊或種種因緣死亡,使一個人的命還沒有享盡天年時不得不中斷。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發願渡眾生的菩薩是不是一生下來就會以前生的止觀成就,還是要再重新修煉? 

答:發願渡眾生的菩薩,他們還是要重新修止觀,我們可以說菩薩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在有佛陀的時代或者說還有佛法的時代,這樣投生的菩薩他就可以依照佛陀的教導修行止觀。他可以很快速地修止,乃至能夠達到四禪和四種無色界定;而修觀,他也可以很快的達到行捨智,因為菩薩畢竟在很多的過去佛那裡都曾修行過這些,所以今生他要修觀、修止都很容易成就。但是,往往在菩薩積累種種巴拉密的過程中,絕大部分的時間是沒有佛陀出世時候。這個時候,因為沒有佛陀出世,所以菩薩往往不能修觀,因為修觀是屬於智慧的範疇,而觀慧,它是唯有佛陀出世才能夠說的。那假如菩薩沒有這樣的因緣,假如菩薩在沒有佛陀的教法當中他都可以修觀智,那麼他同樣可以再教導他人,如果可以教導他人,那變成說佛陀的教法就不會滅,是不是?因為菩薩發願在漫長的輪迴當中不斷地積累巴拉密,不斷的利樂種種的眾生,他的利樂只是說,例如:那一生他是行佈施的巴拉密的話,那麼他會不捨他的國土、他的妻兒、他的財產、甚到他的生命去佈施給眾生;如果那一生他是修出離巴拉密的話,到了一定時間他會放棄一切跑去出家。菩薩在沒有佛陀在世的時期,他可以修定。例如:我們在經典裡面,在菩薩的本生經裡就看到,有時候他會放棄王位,然後到森林裡面,他因修行慈、悲、喜、捨四種無量心而證得禪那,死了之後他投生到梵天界。如果菩薩在佛陀出世的時候,他遇到了佛法,他修行很快成就,因為他過去巴拉密的原因。但假在沒有佛法的時期,如果他修行定,培育定力的話,他可以成就定力;但是修觀,這個就必須得要有佛陀說出來,他依教去修行才能夠。這個是做為菩薩對於止觀的修行,所以還是必須要重新修習的。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阿毗達摩概要精解》裡列出一些論師的不同觀點,那麼這些論師都是經過親證才寫的論嗎?還是推理?如果是親證,為甚麼會有不同的觀點?比如:對意門,阿耨樓陀尊者說:有分是意門;《迷惑冰消》裡說:一切有分整體是意門;其他一些著述有些說:有分與意門轉向兩種都是意門;有些說:意門是在意門轉向的前一個有分即有分斷。我們應如何對待這種分歧呢? 

答:我們如果是從緣起的角度上來理解,那麼這一切問題都不成問題。因為,我們說到的意門心路過程,它必須得依意門才會有意門心路過程產生。而意門心路過程就是在修緣起的時候我們觀照意門心路過程,意門心路過程的生起它會有很多因緣。沒有有分的滅,不會有意門心路過程的生起,有分之前它又會有有分。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我們可以說整體的有分都是意門,這也是可以的。如果我們只是看,由於有了意門轉向心的滅,才會有整個意心路過程的生起,從這個角度上,我們可以說意門轉向心也是意門。或者由於有分斷了之後,才會有意門心路過程的生起,那這個時候我們也可以說有分斷是意門心路過程。如果是從緣起法來說,一種法的生起必須得依照其它很多種緣。如果有些論師他著重於這種緣,他說這個是意門,著重於那種緣他說那種是屬於意門。所以其實這些說的都對,只是他著重點不同。又例如:在講到出世間心,出世間心可以分為八種,也可以分為四十種。那到底依甚情況分為四十種呢?有的論師就說他經常修行那種禪那,有的人說他觀照禪那,依他的根本定決定他的道心和果心是多少名法的。看上去好像有分歧,其實都對。為甚麼這麼說?因為假如一個人透過觀照禪那的名法而證果的話,所觀照的禪那的名法和他證得聖道、聖果的名法是相應的,也就是聖道、聖果只是多了三個名法,也就是說他觀照的如果是初禪的名法,他的聖道心和聖果心就有三十七個名法,但是為甚麼他會觀照這種禪那名法呢?因為他先入這種禪那,所以他才能夠觀照這種名法,是不是?這兩種不就是說一件事了嗎?由於他經常這樣修習,所以很自然等到他修習到高級觀智的話,他就會用經常入的那個禪那來進入,然後出定後再觀照,這樣的話三種說法其實還是一種說法。所以我們看到很多論師觀點似乎有不同,但是其實他們說的還是一樣。例如:這裡舉出的意門的,如果我們一旦知道了是甚麼緣造成意門心路過程的產生,意門心路過程的產生有很多種緣,它必須有有分的滅去,須有意門轉向心,還必須有相應的名法等等這些,還要有依處、所緣,種種的緣才能夠導致意門心路過程的生起,而其中如果沒有有分的滅去,就不會有意門心路過程的生起,沒有意門轉向的作意也沒有意門心路過程的生起,從這種角度上來看,無論是有分斷也好,有分的整體也好,意門轉向也好,其實都是意門產生的緣,所以論師是從這個角度來說這個意門叫manodvàra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請開示帕奧禪法的傳承? 

答:好!那麼我們簡單的說一說帕奧禪法的傳承。首先我們應該追溯到佛陀在世的時候,當時,佛陀就教導了七清淨、教導戒、定、慧這樣的修行方法,也教導了十六觀智這樣的禪修方法,後來這種方法,傳到了斯里蘭卡和緬甸。一直到佛陀入滅大概一千年的時候,這種禪法還一直在斯里蘭卡流傳著。我們可以從《清淨之道》裡面,它的集成可以知道。因為《清淨之道》就是在講,如果修行止業處要培育四十處。但是修觀,我們必須經過十六種觀智這種次第。又由於緬甸相當於中國宋代,相當於中國宋代以前的歷史不是很清楚。但是在斯里蘭卡的歷史很清楚。所以我們可以知道,這種傳承一直在斯里蘭卡,在相當於中國的是三國魏晉南北朝那個時候這種禪法還在。那後來這種禪法也和緬甸,由於佛教的交流,在緬甸也傳承了。後來到了在緬甸英國殖民地的時候,這種禪法就只是在森林裡面的很多的那些大長老們修行,還沒有公開,還沒有很多人很明顯的修。在上個世紀​​,應該說19世紀晚期,緬甸就出了一位很偉大的大長老,稱為雷迪西亞多Ledi Sayadaw)。(雷迪西亞多Ledi Sayadaw)他在早年也是到處去參學、去參訪。當時他的導師就教他說:你一定要學習《清淨之道》。他是先學習了三藏,再學習《清淨之道》。學習了《清淨之道》之後,他再通過實修。所以在緬甸很多人都公認他是阿拉漢聖者,這是「雷迪西亞多」。「雷迪西亞多」留下了很多著作,寫了他的禪修次第。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難道一定要產生定力以後,才可以修觀嗎?止與觀可以同時修嗎?如何修觀?舉例說明? 

答:有一種禪修者,他可以稱為純觀行者。但是純觀行者的定力是必須要建立在四界分別所培育起來的近行定的基礎上,由於純觀行者的定力只達到近行定而沒有達到禪那。所以我們稱這種行者叫做純觀行者。正如《清淨之道》中講到名色辨別智,無論是修止的行者、無論是修觀的行者,都應以四界分別的詳盡法或簡略法的其中一種而觀照,所以如果一個人沒有定力或者我們現在再這樣說吧,我也發現到在禪修營中有的人說他自己修過觀,但是按照上座部佛教傳統,修觀──觀的所緣必須得是究竟法。如果你們是取概念法來觀的,那個充其量只能夠稱為培育正念,不能夠稱為修觀。如果你們看到的還是概念法,你們還沒有破除色法和名法的密集,你們看到的只是一堆一堆還有組合的東西。你就取這個來觀,觀,觀,觀一輩子那麼還... 從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傳統或依《清淨之道》裡的傳承來說,那個還不是真正的維巴沙那。因為惟有見到究竟法才觀的那才是維巴沙那,那個才是真正的觀智。所以果要修觀呢?為甚麼在七清淨裡面講到,要見清淨再度疑清淨。在見清淨、度疑清淨的基礎上再修觀?有一位北傳佛教的法師在緬甸參學之後,他就這樣評價說:緬甸的止觀傳承在近代由於受到了純觀行者這種風的影響,變成普遍都不注重定的培養。而由於沒有定力,所以在七種清淨當中的見清淨和度疑清淨都很薄弱,一下手就進入了生滅隨觀智。由於沒有了基礎他的生滅隨觀智建立,我們可以說可能性很小。而如果是按照嚴格的修觀次第上來,我們必須得一個一個觀智培育。例如:培養名色辨別智而達到見清淨,緣攝受智而達到度疑清淨。為甚麼要先修名色辨別智呢?因為我們要破除現在看到的這一堆身心,其實它都是由若干個名法和色法的組合。為甚麼我們看到的這身體還是身體?我們看到的心(憤怒的心,快樂的心)都還是屬於概念法的範疇。它只是成堆成堆的生起,成堆成堆的滅去,我們沒有能力去分辨它。在阿毗達摩概要精解裡、攝阿毗達摩義論裡就很明確的說到:名辨別智就是透過辨識名法與色法的相、味、現起、足處。你對這些你都沒有瞭解,你對於今生名法色法的因,名法色法的因果關係沒有瞭解,一下子你就去看生滅。那樣的生滅其實在嚴格的阿毗達摩的檢驗之下或者嚴格的修觀的傳承下,還是屬於概念法的範疇。所以要如何修觀,我們為了要觀到究竟法,為了要修真正的觀,為了要真正破除名法、色法的這些密集、這些成堆成堆的假像,所以我們要擁有強有力的定力。並不是說我一坐下來我感覺我的體、我的心怎麼樣,這其實還是一大堆一大堆的東西,你還沒有見到究竟法,你以為自己在修觀呢,差得遠了。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關於臨終關懷,北傳佛教和藏傳都有很具體的講解,比如《臨終備覽》、《中陰救度》之類的,那上座部佛教在這方面的觀點和做法又是怎麼樣的呢?想請尊者從以下角度開示一下。對於一個不信佛的普通人,臨終時身邊的人有沒有甚麼做法,能增加他投生善道的機率呢?(比如不准哭泣,死後要放48小時之類)。尊者你好,尊者每天晚上的阿毗達摩講座非常精彩,弟子聽了常感到法喜充滿,隨喜讚歎感恩您的法佈施。Sadhu

答:對一個不信佛的人來說,我們可以通過讓他回憶起他曾經造過的善行、善業。例如:你可以在他的一些相​​簿裡,去找到曾做過好事的那些相片,然後拿到他的面前。提醒他,你曾經做過一些善事,你應該感到高興、感到歡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