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佛陀教育 (87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1553566467-1649136359.png

上兩講,我們學習了想要修習止觀禪法的禪修者先要瞭解的三個方面,接著又講了作為弟子應該具備的素質和修養。今天我們來學習修行止觀的基礎,也即是培養禪定與智慧需要具備的根基。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53566467-1649136359.png

再次,弟子除了用實踐導師的教導來回報導師之外,還要懂得如何保護導師。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53566467-1649136359.png

再次,作為弟子還要有感恩心。佛陀在《中部·佈施分別經Dakkhiõàvibhaïga sutta》中對阿難尊者說: “阿難,若有人由於某人而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阿難,我說此人通過頂禮、起迎、合掌、 恭敬行,提供衣、食物、坐臥處、病者所需之醫藥資具,也不易回報那人[的恩德]。”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53566467-1649136359.png

其次,作為弟子,還必須有奉獻30精神。在《清淨之道Visuddhimagga》裡說,作為弟子應該這樣:ßBuddhassa và bhagavato àcariyassa và attànaü niyyàtetvà.û“把自己奉獻給佛陀跋葛瓦或導師。”(Vm.48)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53566467-1649136359.png

尋求到一位導師之後,要先培養做弟子的素質,也就是先學會做弟子。做弟子的應具足弟子相、弟子行、弟子法,也即是擁有弟子的特點、弟子應有的素質、弟子應有的修養。弟子應該培養哪些素質和修養呢?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53566467-1649136359.png

有人可能會這樣問,老師和導師有甚麼區別呢?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53566467-1649136359.png

佛陀教法時期有三個特點: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53566467-1649136359.png

上一講我們學習了想要修行止觀、解脫生死的人,先需做好三方面的準備工作:一、瞭解自己,二、選擇禪法,三、選擇禪師。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53566467-1649136359.png

正確擇法之後,接下來是擇師──選擇指引自己禪修的導師。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53566467-1649136359.png

當你瞭解了自己,瞭解自己有修行的需求和意欲之後,再去瞭解自己到底想修哪一種禪法。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53566467-1649136359.png

從今天開始,我們將進行“南傳上座部佛教止觀禪修次第”系列的學習。今天先講一講止觀禪修的前行,也就是修習止觀禪法的準備工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53566467-1649136359.png

只要想修行,相信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在修止和修觀方面都是“樂行道速通達”,而不是“苦行道遲通達”。然而希望歸希望,現實還是現實。為甚麼會有“苦行道遲通達”等四種行道的差別呢?根據佛教,所有存在的現象都有其原因,而成為“樂行道速通達”等的原因, 取決於過去生是否曾修過“增上行”(adhikàra)。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53566467-1649136359.png

既然當今時代只有可引導者和文句為最者這兩種人,而且即使有可能證悟道果的可引導者,大部分也都屬於苦行道遲通達者,那麼,依照次第老實禪修在這個時代顯得尤為重要。對於修止得禪方面,想要成就禪那的禪修者需要依止一位元具備資格的禪師,在他的指導之下培養定力以成就八定14,達到“心清淨”。這一切次第在《清淨之道》中有詳細教導。15對於修觀證道方面,《清淨之道》中也有詳盡教導16。而《法集[論]義註》在解釋“苦行道遲通達者”時,讓我們清楚地看到古代南傳上座部佛教僧團所傳承的修觀次第。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53566467-1649136359.png

在《增支部·四集·簡略經Saükhitta sutta》中,佛陀提到有四種行道: ßCatasso imà, bhikkhave, pañipadà. Katamà catasso? Dukkhà pañipadà dandhàbhi¤¤à, dukkhà pañipadà khippàbhi¤¤à, sukhà pañipadà dandhàbhi¤¤à, sukhà pañipadà khippàbhi¤¤à. imà kho, bhikkhave, catasso pañipadà'ti.û“諸比庫,有此四種行道。哪四種呢?苦行道遲通達、苦行道速通達、樂行道遲通達、樂行道速通達。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53566467-1649136359.png

佛教修行的最終目標是為了成就出世間聖道、覺悟四聖諦,而想要證悟四聖諦,則必須學習和實踐佛陀的教法。這對於可引導者與文句為最者來說,尤其如此。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53566467-1649136359.png

在《增支部·四集·敏銳知者經Ugghañita¤¤å sutta》中,佛陀根據證悟四聖諦的根器,把得遇佛法的人分為四種:ßCattàrome, bhikkhave, puggalà santo saüvijjamànà lokasmiü. Katame cattàro? Ugghañita¤¤å, vipa¤cita¤¤å, neyyo, padaparamo. ime kho, bhikkhave, cattàro puggalà santo saüvijjamànà lokasmin'ti.û“諸比庫,有此四種人存在著於世間。哪四種呢?敏銳知者、詳說知者、可引導者、文句為最者。諸比庫,乃有此四種人存在著於世間。”(A.4.133)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53566467-1649136359.png

佛陀在菩提樹下覺悟了四聖諦,覺悟了生命的真諦,從此成為佛陀。覺悟後的佛陀開始向有緣的眾生說法,使他們通過聽聞佛法、依法修行,從而也成就聖道,覺悟四聖諦,達成佛教修行的最終目標。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53566467-1649136359.png

佛教的終極目標是甚麼呢?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53566467-1649136359.png

abhidhamma阿毗達摩:上座部佛教巴利三藏(Tipiñaka)的第三藏──論藏;是佛陀特詳於勝義諦的實用性教法,為修習觀禪所必需。(參考經藏sutta)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53566467-1649136359.png

可是,如果佈施者並非阿拉漢,他如何能進行第二種佈施呢?在上述的《六支佈施經》中,佛陀教導有兩種方式可以進行這種佈施:接受者已斷除貪、瞋、癡, 或者正在致力於斷除貪、瞋、癡。如果佈施者也在致力於斷除貪、瞋、癡,在佈施之時修觀,你可以說這種佈施也是最殊勝的佈施。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