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佛陀教育 (86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在佛陀的教法中,四聖諦可算是其中的重點了。他在波羅奈附近的鹿野苑(印度沙納特),向他的老同修──五位苦行者做第一次說法時,所講的就是這個。這次說法的原文尚存在,其中只是簡單地敘述了一下四聖諦。但是在早期的巴利聖典中,有無數的地方,都是反覆闡明四聖諦的,解釋得很詳細,解釋的方法也不同。如果利用這種資料和註釋來研究四聖諦,就不難根據聖典,對佛教的要義,做一個相當完善而正確的解釋。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陀略傳

佛陀,姓果德瑪,名悉達多,西元前六世紀出生於北印度。父親是淨飯王,是釋迦國 (尼泊爾境內)國王。皇后叫做馬哈瑪雅夫人。根據當時的習俗,佛陀在很年輕──才十六歲的時候,就和美麗而忠誠的年輕公主耶輸陀羅結了婚。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賢友們在正確的擇法之後,接下來就是正確的擇師,選擇一個指導自己佛法及禪修的導師。要如何選擇呢?首先,我們要瞭解將要選擇的佛法導師。可以這樣說,一旦選擇了自己的導師,就必須依照他的教導去修行,去培養自己的心智,培養自己的定力和智慧。換言之,他將是你修行生涯中的心靈導師,所以你絕不能輕率去選擇。不能夠因他的名氣大,或者他的信徒多、他的頭銜多,就以這是一位好老師,不一定!好的佛法導師並不是由於他的名氣、職位和他的信徒來決定的,那由甚麼來決定呢?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何說比庫僧眾是世間的無上福田?比庫僧眾是將身心全部奉獻,全部時間依佛陀的教導,持續致力於淨化內心的貪、瞋、癡,持守清淨的戒律,不依邪命過活,因此讓供養者可以獲得無盡的利益。他培育美好的德行,以身教讓見到的無信者生起信心,有信者信心增長。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殺生與吃肉方面的見解的對話如下: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有人說,南傳上座部佛教是原始佛教。請尊者開示:甚麼是原始佛教?南傳上座部佛教是不是原始佛教?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藏 增支部 第五集 第31經 善意經Sumana sutta AN.5.31記載:有一次,高沙拉 Kosala 國巴謝那地國王Pasenadi的妹妹善意Sumana公主,問了佛陀一個問題說:「尊者,有兩個弟子擁有相同的信、戒、慧,但其中一人是施予者、經常佈施,另一個人則不曾佈施。死後投生天神時,他們之間是否有甚麼差別?」  

佛陀答:「會有差別,善意Sumana。成天神時,施予者主在五個方面超越非施予者,即:天壽、美貌、快樂、名聲及權力。」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甚麼有些人說南傳上座部佛教是小乘佛教?

答: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來弄清甚麼叫“小乘”。小乘,梵語hīnayàna。其中,hīna 含有惡劣的、下賤的、卑鄙的、低級的、庸俗的、被唾棄的等意思,通常用來罵人。yàna 是指車輛、車乘、交通工具。相對於 Hīnayàna 的是Mahàyàna( 大乘)。mahà 含有偉大的、高貴的、崇高的等意思,因此將hīnayàna 翻譯“小乘”,其原來意思卑劣乘、下賤乘 。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經收翻譯自小部 小誦9和經集1.8慈經Metta sutta。本經總共由十首偈頌組成。開頭兩首半偈頌教導一位禪修者通過聽聞等而以世間智領悟到涅槃境界的寂靜之後,了善巧於自己利益,應該修行戒.定.慧三學,應該具足有能力、正直、誠實、順從、柔和、不傲慢等十五項素質。接著的三首半偈頌把一切眾生分七種不同的組合來散播慈愛。不但通過祝福眾生快樂安穩來散播慈愛,而且還通過不欺騙、不輕視,不互相以忿怒、嗔恚想而希望對方受苦來修習。就好像母親會用生命來保護自己的獨生子一般,把慈心無限量的散播到一切世界,並且在行.住.坐.臥等等姿勢中安住於慈愛。最後一首偈頌教導以慈心禪那基礎,修觀斷除邪見,具足出世間戒和正見,再繼續修行至斷除慾望的貪,最後證悟阿拉漢 ,不會再投胎輪迴。

如同《大吉祥經》一樣,本經作南傳上座部佛教家喻戶曉的一部經文,也被編《護衛經》之一。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經翻譯自小部 小誦 5 和經集2.4大吉祥經Mahàmaïgala sutta。根據該經的義註:古印度曾發生了關於“甚麼是吉祥”的爭論,結果分成三派,一派認看到的吉祥,一派認聽到的吉祥,一派認想的吉祥。三派各持己見,相持不下。後來有位天人到佛陀處請示此事,於是佛陀用偈頌的方式教導了三十八項最吉祥事:

1.遠離愚人,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經翻譯自增支部 第二集 第34經報恩經Pañikàra sutta。原典無經名,經名編譯者根據經文內容所增加。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經翻譯自增支部 第五集 第43經想要的經Iṭṭha sutta。

在這部經中,佛陀告訴給孤獨居士:有五項事情是世人都喜歡且難得的:長壽、美貌、快樂、名聲和生天。然而,這五樣事情並不能因人們祈禱或許願就可以獲得的,否則世上就不會失去這些了。佛陀又強調,作聖弟子不應該通過祈禱或喜歡來實現這五樣事情,而應該通過執行適當的方法來獲得。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經翻譯自增支部 第四集 第61經有收穫行經Pattakamma sutta。

在這部經中,佛陀向大慈善家給孤獨居士(Anàthapiõďika gahapati)講述世間的人都喜歡且難得的四項事情:財富、名譽、長壽和死後生天。然而,人們可以通過擁有四種素養來獲得這四項事情: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經翻譯自增支部 第八集 第54經 長膝經Dīghajàõu sutta

在這部經中,一個姓虎路byagghapajja名字叫長膝dīghajāṇu家族的果離亞koliyaputt國人前往請教佛陀:一個俗務纏身、享受慾樂的在家人要怎樣才能獲得今生的幸福快樂以及來世的幸福快樂?佛陀說:有四樣東西可以帶給在家人今生的幸福快樂: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經翻譯譯自增支部 第二集 第22經 愚人經Bàla sutta。原經典無經名,經名編譯者根據經文內容所加。

佛陀說:不知道錯者以及知錯不改者這兩種人都叫做愚人。反之則稱智者。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經翻譯自相應部 42相應聚落主相應 第6經 綁刀氏之子經Asibandhakaputta sutta 。有一天,村長綁刀氏之子Asibandhakaputta前往謁見跋格瓦,談到了當時古印度的一種宗教習俗:在西部地區的婆羅門祭司據稱能夠超度亡靈,使死者往生天界;佛陀是阿拉漢、正自覺者,如果希望的話,一定也能超度整個世界的人往生到天界。

佛陀當然不會相信所謂的“超度亡靈”。佛陀回答說:一位非做歹的人,即使大眾他求神祈禱,祈禱他能往生天界,但他死後仍然會墮落到苦界、惡趣。就像把一塊大石頭沉入水中,無論人們如何祈禱、祭拜,大石仍然不會浮上水面。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經翻譯自相應部 第3相應 高沙喇相應 第2經 男子經Purisa sutta。高沙喇國Kosala的巴謝那地王(Ràjà Pasenadi波斯匿王)前往請教跋格瓦:有哪幾種法31在男子的心中生起時,能夠給人帶來不利、痛苦和不安樂住。

佛陀說:貪.嗔.癡是一切煩惱的根本,也是痛苦的根源。唯有在貪.嗔.癡的驅使下,人們才會造作各種各樣的惡行、不善業。姑且勿論不善業要在未來成熟時才帶來苦報,就算一個人在內心生起貪求、怨恨或愚癡的當下,他就不可能過得快樂!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西元前6世紀,印度恒河流域出現了一位偉人,他通過自己的智慧和精進,覺悟了人生的真理和世間的真相。從此,他被人們尊稱“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者。隨後,他把自己覺悟到的真理宣講出來,讓渴望瞭解生命真相、追求解脫諸苦的人們看到了希望。佛陀的教導被後人稱 “佛教Buddha sàsana”或“佛法Dhamma”。佛教流傳至今已有兩千六百多年的歷史,傳遍了大半個亞洲,乃至歐洲、美洲、澳洲等等西方國家,影響著千千萬萬人的思想和生活。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導讀

本經翻譯自經藏《長部》第31經。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