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圓滿證悟成為佛陀後,他在菩提樹附近待了四十九天,在七個地方,各待七天。

之後他前往巴拉納西(Bārāasi)仙人落處(Isipatana)的鹿野苑。 

為甚麼佛陀要去那兒呢?

因為他要去給跟隨他苦行六年的五位苦行者說法。 

五位苦行者看到菩薩遠遠走過來,他們做了甚麼事?

 他們有志一同的說:「朋友,沙門果答瑪」,你看他們沒有稱呼他「佛陀」而叫他,「沙門果答瑪」—「沙門果答瑪來了,沙門果答瑪放棄禪修了,他轉向去追求四資具了,我們不要向沙門果答瑪頂禮,我們不要迎接他,不要接他的缽,但如果他願意,我們可以給他準備一個座位。」 

佛陀明暸五位苦行者的心思,就特別對他們散發慈心。

當佛陀越走越近時,他們被佛陀的莊嚴威力所感動,發現自己無法遵守之前的約定,所以五位苦行者都一起上前歡迎佛陀;一個幫他拿缽,一位幫他準備座位,一位送上水,另一位放一塊板子,最後一位帶來一個破鍋,為佛陀洗足。 

你記得菩薩放棄苦行時,五位苦行者的觀點何如?

他們當時的觀點是甚麼?

他們的觀點是這樣的:「沙門果答瑪放棄禪修了,他轉向去追求四資具了。即便他苦行了六年都無法成為佛陀,現在他去追求四資具了,如何能成得了佛?」

當菩薩明暸苦行並非圓滿證悟之道,他就放棄這種錯誤的修行方法。

那時,五位苦行者如此想:「他已放棄苦行,肯定不會證悟成佛。」

因為持有這樣的觀點,他們就放棄菩薩。 

因此,一個人對某個社會、某個族群或他人的期待會因觀點的不同而相異。

從小所受的教育及世代相傳的諄諄教誨,都以不同的方式在我們內心產生各式各樣的認知造成強烈的影響。

當認知不同,觀點也就不同。 

同樣的,五位苦行者生長的時代,幾乎每個離世出家的人都持有苦行與覺悟正法和解脫是密不可分的觀點。

他們深深的相信這是唯一的導向解脫之道,這也是環境與教育帶給他們的影響,這也就是為甚麼五位苦行者在當時會持有這樣的觀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