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跟你們分享佛陀在《增支部.九集》中的開示。

在那兒你會看到《禪那經》。

 佛陀在經中說了甚麼?

「諸比庫,我說諸漏的滅盡依止於初禪。我說諸漏的滅盡依止於第二禪。我說諸漏的滅盡依止於第三禪。 我說諸漏的滅盡依止於第四禪。 我說諸漏的滅盡依止於空無邊處定。」 

以空無邊處做為所緣的禪那是第五種定。

這是無色界定,菩薩是跟阿臘拉.咖喇馬學的。

當時菩薩成功地圓熟了空無邊處定後,他說了些甚麼?

他說:「這無法滅盡諸漏,不是滅苦之道。」

那是他當時的觀點。

但當他證悟成佛後,他說甚麼?

他說,「我說諸漏的滅盡依止於空無邊處定。」

他繼續說,「我說諸漏的滅盡依止於識無邊處定。」

這是第六定。

他繼續說,「我說諸漏的滅盡依止於無所有處定。」

這是第七定。

最後他說,「我說諸漏的滅盡依止於非想非非想處定。」

這是第八定,是第二個老師伍達咖.拉馬子教給菩薩的。 

你記得嗎?

所以,菩薩的觀點跟佛的觀點一樣嗎?

不一樣!

因此,當我們沒有真正理解時,我們的觀點會跟證得正見時不一樣。

作為一位菩薩,他注定會成為正自覺的佛陀,肯定能證悟的。

他有能力自證,不需他人的輔助與指導。

然而,由於過去不善業的成熟,這種自證的能力受到阻擾,當他在兩位老師指導下修習八定時,他不知道如何緣取八定作為觀禪的所緣。 

我之前已與你們分享菩薩最後的觀禪所緣。

是甚麼?

初禪的禪那法是證第一道果智前的所緣,第二禪的禪那法是證第二道果智前的所緣,第三禪的禪那法是證第三道果智前的所緣,第四禪的禪那法是證第四道果智前的所緣。

他是如何修習的? 

他先入初禪,然後出定,再以觀察初禪的禪那法的壞滅修觀。

如果你知道如何隨觀所有初禪的禪那法,就能導向滅盡諸漏。

同理,如果你進入第一個無色界定,即第五定, 然後出定,如果你注意第五定的禪那法的壞滅,隨觀無常、苦、無我,也能導向滅盡諸漏。

但當時菩薩並不知道如何把禪那法當做觀禪的所緣。

所以,那時的觀點會把八定當做不是斷除煩惱、止息痛苦的成佛之道。 

後來,當時機成熟讓菩薩懂得緣取最後所緣以便證入道果智及佛果時,他就緣取禪那法為所緣修習觀禪。

照見禪那法的壞滅,隨觀無常、苦、無我,他一步步成功的證得道智與果智。

就在黎明前,他在菩提樹下證悟圓滿的佛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