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記得菩薩的隨從嗎?

那時他有五位苦行者做他的隨從。

當他們六人住在一起修行時,五隨從看到菩薩嚴厲苦行那麼長時間,心中生起對菩薩的期望,他們想:「哦!菩薩快要成佛了。哦!菩薩今天就要成佛了。哦!菩薩明天就要成佛了。」

因為菩薩的修行太艱辛,導致他們生起這樣的觀點,而這樣的觀點所帶來的期望卻與後來不同。

當菩薩放棄六年的苦行,五隨從怎樣了?

他們離菩薩遠去。

當菩薩放棄錯誤的方法時,五隨從卻放棄菩薩。 

現在你們明白嗎?菩薩的觀點與五位苦行者的觀點在那時是不同的。

剛開始,菩薩也以為苦行是正確的道路,所以苦修六年。

當時五隨從也是這麼認為的,他們對菩薩有很高的期待,深信菩薩快要成佛了。

所以當菩薩放棄苦行時,他們也放棄了菩薩。

三藏持者大長老明昆西亞多(Mingun Sayadaw)在《大佛史》中曾記載五隨從,如何在菩薩證悟成佛前十五天離他而去。

你記得菩薩證悟成佛的那一天嗎?

是衛塞(Vesākha)月的月圓日。所以,五隨從在菩薩證悟成佛前十五天離開他,這個事蹟是由緬甸三藏持者大長老記錄在《大佛史》中。 

他們離開菩薩時,是何觀點?

他們認為:「現在菩薩選擇利養而放棄證悟之道,如果他選擇利養,他如何能成為圓滿證悟者?即使苦行六年,他仍無法證悟佛果,如今選擇利養,如何能成佛呢?」

有了這樣的觀點,他們離開了菩薩。

你明白了嗎?

之前,他們期待菩薩選擇的路是可以圓滿證悟的;但這只是他們的觀點所帶來的期望。

在古代印度中部區域的人們相信:只有通過嚴厲苦行才能證悟,且是唯一的道路,這就是他們的觀點。

依據此觀點,期待應運而生,他們就離開且放棄了菩薩。 

若我們想要如實知見正法,想知道佛陀的真實教義,決意跟著佛陀的教導時,也許有人不接受我們的決定,也許有人抱怨我們,也許有人找我們的麻煩,那時,我們得效仿菩薩,堅定的走我們應走的道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