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禮敬跋格瓦、阿拉漢、正自覺者! 

 

 

 

問:我想毫不懷疑的信佛,做不到會自責,怎麼辦?

答:一個人真正要完全的住於信,也就是說一個人能夠真正完全的信佛,到甚麼樣的階段才可以這樣說? 

證悟初果。 

初果聖者才可以說。 

為甚麼呢? 

因為初果對佛、法、僧三寶的信稱為不動搖的信。 

無論任何的——乃至到人家拿著槍對你說:「你放棄對佛教的信仰,要不然我就殺了你。」他都不會放棄。 

這樣才是不動的信。 

一般人的信,有時,你會看到有些老太太,她很虔誠、很信,別人說甚麼她都信,這種信保得今生、保不了來世。 

為甚麼呢? 

因為一個人唯有證得了初果,他以後的輪迴,才不會退墮對三寶的信仰。 

一個人即使今生再虔誠、即使他發願下生成為佛教徒,但如果他對佛陀的信仰當中含有邪見,比如認為佛陀是神、認為佛陀是像大梵天一樣的神或者對法、對僧還有邪見,那麼會影響到他下一生,他會投生到邊地,這些都會有影響的。 

因此,想要毫不懷疑地說自己信佛,唯有證得初果,才能說這樣的豪言壯語。

 

 

問:菩薩雖然時時刻刻保持如理作意,但當他過去的不善業果報成熟時,還是會墮落惡趣,如畜生道。

若菩薩在臨終時心存善念,不是應該投生善趣嗎?

為何還會投生惡趣呢?

答:菩薩還會造不善業,畢竟他還沒有斷除煩惱。 

只要還沒有斷盡煩惱,就會造不善業。 

一旦因緣具足,這些不善業就會成熟。 

如果惡業在臨終時成熟,他將會投生到惡趣。 

雖然是菩薩,但並非總是在行善,偶而也會做惡。 

例如:在過去咖沙巴佛的時代,我們的菩薩投生為一位名叫周帝巴喇(Jotipāla)的婆羅門。 

他有一位名叫喀帝咖拉(Ghaṭikāra)的陶匠好朋友。 

這位陶匠是三果不來聖者,他多次邀請周帝巴喇一起去謁見咖沙巴佛,但周帝巴喇就是不去。 

他認為自己是婆羅門,是高等種姓,瞧不起出家人,每次都回答說:「夠了,朋友喀帝咖拉,為甚麼要去見那個禿頭沙門呢?」有一次,他倆一起去河裡洗澡,洗澡之後,陶匠又勸周帝巴喇一起去見咖沙巴佛陀,他還是不肯去,還是罵佛陀是禿頭沙門。 

陶匠一把抓住他剛洗好的頭髮,要他去見佛陀。 

周帝巴喇很驚訝的想:「哇!真少有,這個低等的陶匠竟敢抓我剛洗好的頭髮!」於是,他勉強跟著陶匠去見咖沙巴佛。 

但是當他聽完咖沙巴佛說法之後,竟然出家了。 

所以,即使是我們的菩薩遇到上一位咖沙巴佛的時候,也曾因為自己的身份而輕慢咖沙巴佛。 

這個故事記載在經藏的《經藏 中部 陶師經》。 

所以,菩薩也會在煩惱的驅使下造作各種不善業。 

只要在生死輪迴中,只要還沒有斷除煩惱,就還會造不善業。

 

 

問:憑甚麼認為某個人、天、動物就是被授記的菩薩在延續呢?

他積累的巴拉密都存在他的名下嗎?

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菩薩?

答:如果經常用『我』來思惟的話,就會感覺必須存在『我』才不會白做。 

如果沒有『我』,那造的善業在哪裡呢? 

然而,名法一生起就滅去,色法也是一生起就滅去,它們背後不必要有一個實體指令它們生滅,指令它們認知,所以佛教不承認有『我』在輪迴的。 

如果能看到究竟名色法的生滅,就會發現根本沒有一個主宰。 

然而,根據業果法則,只要業還有效用,還會發生作用,因緣成熟就能帶來果報;對於這些果報的反應,只要不如理作意的話,就會對好的生起貪,對不好的生起瞋,於是糾纏於這種因果當中,不斷地重複又重複,我們稱之為輪轉。 

我們不能說菩薩積累的巴拉密都存在他的名下,因為根本沒有一個恒常的『我』存在,何來存在某某名下呢? 

但是不管造作的是善業也好,惡業也好,巴拉密也好,業一造完就滅去了,但是業力或者說行為能量會留在名、色流中,當有合適的條件時,就會成熟帶來果報。 

巴拉密是因,當菩薩的巴拉密圓滿了,就能成就佛果。 

我們很難知道誰是菩薩,但是可以根據某一些行為來大致的猜測。 

有些人生來就有不顧自己只為他人著想的傾向,他們慷慨大方、毫不吝嗇,會把自己的財物、眷屬、身體器官乃至生命毫不猶豫地布施出去,他很有可能是菩薩。 

一位有情在被授記為菩薩之後,無論如何都不會說虛妄語。 

為甚麼呢? 

因為被授記的菩薩必須積累真實巴拉密。 

由於不斷地修真實語,從來沒有說過假話,所以他說法的時候才那麼有威力。 

有情在被佛陀授記為菩薩之後,也不可能投生為女性,只會投生為男性。

 

佛陀還說過有幾種人不可能是女性:

一、正自覺者,即佛陀不可能是女的;

二、轉輪王也不可能是女的;

三、沙咖天帝不可能是女的;

四、魔王不可能是女的;

五、梵天王不可能是女的。

 

由於菩薩過去生所積累的功德善業,他不用刻意追求,自然就很有福報。 

他無論在哪都很有威望,有很多的人被他感化、感召。 

即使他是一名外道,也有眾多的追隨者。 

如果你想確定自己是否菩薩,最好的方法是通過宿住隨念智,檢查自己過去世是否曾經被佛陀授記。 

比如有位長老比庫在修宿住隨念智的時候,見到自己在很久遠以前被授記。 

所以你想要肯定自己是否菩薩,最好是自己親自通過修行來檢查。 

當然,在修到緣攝受智的時候也可以知道,只是不像宿住隨念智那麼清楚。 

還有一點,如果你是一位曾經被授記的菩薩,你在觀照過去世的時候,無論把心投向哪一世,都會發現只有男性根色,除非投生為梵天人沒有性根色。 

當你再把心往後面推,未來生也都只是男性根色。 

如果發現有某一世出現女性根色,那麼就不可能是菩薩,更不是佛陀。

 

 

問:我很喜歡南傳佛教的教法,這種教法的最高果位是阿拉漢和正自覺的佛陀,這和菩薩果位有甚麼區別嗎?

我希望行菩薩道證得佛陀一樣的智慧,這種教法能達到嗎?

答:我們必須先要知道菩提或者說證悟的方法有三種,這三種方法成就了三種聖者。

 

第一種行的是菩薩道,行菩薩道最終證得正自覺的佛果,就是成為無上的正自覺者(anuttara sammāsambuddha);

有的人積累了巴拉密,然後他在沒有佛陀出世的時候,透過自己的智慧而證悟,但是他不能教導他人也證悟,這稱為獨覺佛;

有的人積累了巴拉密,在有佛陀教法的時期證悟,這種人稱為弟子,也就是說這種人是透過聽聞佛陀的教法而證悟的。 

但是所有的這三類聖者,他們證悟的法都是四聖諦。 

猶如佛陀自己說過:由於證悟了四聖諦,如來稱為阿拉漢正自覺者。 

因為我們的佛陀在證悟四聖諦的同時擁有了一切知智,所以他稱為佛陀。 

也就是他不僅僅自己無師可以證悟法,他還可以把所覺悟的法教導出來。 

為甚麼能夠成為佛陀呢? 

因為他積累種種的巴拉密,達到完全的圓滿。 

巴拉密的圓滿是因,佛陀是果。 

如果一個人他還沒有成佛,但是他的心強烈地傾向於成佛並得到一位活著的佛陀的授記,這種就稱為菩薩。 

如果一個人他的巴拉密在沒有佛陀教法的時期成熟,由於他擁有了智慧可以自己證悟四聖諦,但是他卻沒有一切知智可以教導他人,這種人稱為自度者,也叫做獨覺佛(paccekabuddha)。

 

一位佛陀出世,他必定會說法,必定會有很多人追隨他而成為弟子。 

在有佛陀教法的時期,透過聽聞佛法,依照佛陀的教法去修行而證悟四聖諦的人,稱為弟子。 

而且只有這種人才有資格稱為真正的佛弟子,佛陀的聖弟子,真正的僧寶。 

不管是正自覺的佛陀、獨覺佛,還是佛陀的聖弟子,他們都是聖人,都覺悟了四聖諦,都證悟了涅槃,身壞命終之後,他們都不會再投生或者說最多不會超過七次,這個是共同的。 

然而大家在修道上有不同。 

對於菩薩來說,他要圓滿十種巴拉密,佈施巴拉密、持戒巴拉密、出離巴拉密、智慧巴拉密、精進巴拉密、忍耐巴拉密、真實巴拉密、決意巴拉密、慈巴拉密、捨巴拉密;每種巴拉密又分為三種不同層次,一般、中等和殊勝的巴拉密。 

所以是三十種不同層次的巴拉密,以布施巴拉密為例,它分為三種:一般、中等、殊勝巴拉密。

例如:當一位菩薩在某一生專門修施巴拉密,他會把自己的錢財、自己的全部家產都佈施掉,乃至到傾家蕩產,這個屬於一般的巴拉密;如果他把自己的妻子、兒女都施掉,這個屬於中等的巴拉密;如果他把自己的手、把自己的眼睛,乃至自己的生命都施出去,這個是殊勝的巴拉密。

 

例如:我們的佛陀在行菩薩道的時候,他佈施出去的眼睛比天上的星星還多,他為眾生施的血比四大洋的水還多,他是透過這樣的施來成就的。 

唯有在漫長的生死輪迴當中,不斷地積累他的巴拉密,當他的巴拉密圓滿了,他就能夠成就佛果。 

如果你要行菩薩道,你願意選擇這條道路,一定要看《經藏 小部 本生經》。 

《經藏 小部 本生》是佛陀講他在被燃燈佛授記成為菩薩之後到成佛前的修行,他在沒有佛陀的時代如何去圓滿他的巴拉密。

 

南傳上座部佛教經藏中有一部叫做《佛種姓經Buddhavaṃsa》,講到從我們的菩薩被授記到他成佛,在四個不可數和十萬大劫裡面,中間只有二十四位佛陀,而且有記載他只出家了九次,在沒有佛法的漫長時間裡,他仍然還是在圓滿他的巴拉密。 

唯有你付出了這麼樣的努力,才能成就無上的正自覺者。 

而對於弟子來說,他的著重點是在培育八支聖道,培育戒學、定學、慧學,也就是在還有佛陀教法的時期抓緊修行,最終能夠成為佛陀的弟子。 

例如:現在我們佛陀是果德瑪佛陀,只要我們還是凡夫、我們還不能夠稱為合格的弟子,為甚麼呢? 

你今生是佛陀的弟子,下一世還保證是佛陀的弟子嗎? 

敢保證嗎? 

很難說。 

如果今生你的善業成熟投生到天界,一投生到天界你甚麼東西都忘了或者你在天界享樂不願再修行;如果不善業成熟而使你投生為動物,你還敢說你是佛弟子嗎? 

所以作為凡夫,說他是佛弟子,是不確定的,因為一個人的皈依在他死的時候自然就破了,唯有一個人依據佛陀的教法證悟了四聖諦,至少證悟初果,那個時候他才可以稱為佛陀的弟子。 

如果想要行菩薩道,證悟佛陀的智慧,要從兩方面去做:第一是在有佛陀教法的時期,好好修習戒學、定學、慧學。 

因為沒有佛陀教法的時期你所培育的最多只是持戒和修定,在有佛陀教法的時期,你才可以修慧。 

你應該每一生都修到行捨智,這種行捨智是你以後證得一切知智的資糧,這個就是你的智慧巴拉密。 

而在沒有佛陀教法的時期,你只能持戒和修定。 

你修的可能的布施巴拉密、出離巴拉密或者忍耐巴拉密等等。 

所以無論你是想行菩薩道,還是想成為佛陀真正的弟子,你都應該很好地把握有佛陀教法的時期。 

如果你是想行菩薩道的話,你必須決意每一生只要佛陀教法還存在,你都應該證得四禪八定和修到行捨智。 

因為這麼做的話,將會使你在未來成佛的時候會有很強的巴拉密、很強的助緣。 

如果你想要成為我們佛陀的弟子,你應該要付出很強的精進,以求在我們的佛陀教法還沒有殞沒的時候證悟涅槃,成為佛陀的弟子。 

因此,我們要明白擁有佛陀教法時期的珍貴,精進修行。

 

 

問:發願度眾生的菩薩是不是一生下來就會擁有過去生的止觀成就,還是要再重新修行?

答:發願度眾生的菩薩,他們還是要重新修止觀,我們可以說菩薩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在有佛陀的時代或者說還有佛法的時代,這樣投生的菩薩可以依照佛陀的教導修行止觀。

 

他可以很快速的修止,乃至成就四禪和四種無色界定;而修觀,他也可以很快地達到行捨智,但不能再往上證得聖道聖果,因為一旦證得道果,他就沒有漫長的生命去累積巴拉密了。

 

因為菩薩畢竟在很多過去佛那裡都曾修行過這些,所以今生他要修止、修觀都很容易成就。 

但是,在菩薩積累種種巴拉密的過程中,絕大部份的時間是沒有佛陀出世的時候。 

因為沒有佛陀出世,所以菩薩往往不能修觀。 

由於修觀是屬於智慧的範疇,它是唯有佛陀出世才能夠宣說的。 

如果菩薩在沒有佛陀的教法時,他都可以修觀智,那麼他同樣可以再教導他人。 

如果可以教導他人,那變成說佛陀的教法就不會滅了,是不是? 

菩薩在沒有佛陀在世的時期,他可以修定。 

例如:我們在經藏裡面,在菩薩的本生經裡就可以看到,有時候他會放棄王位,然後到森林裡面修行,他因修行慈、悲、喜、捨四種無量心而證得禪那,死了之後投生到梵天界。 

這個是做為菩薩對於止觀的修行,所以還是必須要重新修習的。

 

 

問:在《菩提資糧》第七十頁中:『在沒有被佛授記為菩薩之前,他應當如何積累這些巴拉密。

《中部》義註書提到他在佛陀座下出家,他清淨自己的戒,他學習佛陀的教法,他修行止禪直到證得八定,他修行觀禪直至行捨智,這些是所需的助緣。

但在巴拉密圓滿之前,他並沒有致力於證悟道果,因為,那會斷了他所修的菩薩道。』

為甚麼致力於證悟道果會斷了他所修的菩薩道?

答:是的,這叫做dhammatā niyāma,就是『法性決定』。 

如果一位禪修者想要成為佛陀的弟子,那麼他就不能夠成為菩薩。 

這裡的弟子是指嚴格意義上的弟子,就是佛陀的聖弟子。 

如果一個人的入流道生起,入流道將會斷除掉一切能夠導致墮落到惡趣的那些業,使它們不能夠產生果報。 

如果一位禪修者已經證得了第三果,那他只能夠投生到梵天。 

但是,一般我們看《經藏 小部 本生經》,菩薩多數都在哪裡完成與圓滿他的巴拉密? 

都在人間,是嗎? 

我們看菩薩在過去生基本是兩種比較多:一種是人,一種是動物,是不是? 

連做為天人都很少。 

因為天人太享樂了。 

當他投生到天界的時候,他知道由於天界的生命太漫長了,他沒有辦法積累他的巴拉密,於是他會用決意死的方法,縮短他的生命,然後投生到人間,繼續輪迴積累他的巴拉密。 

同時,如果一個人證得了初道,也就是說他已經是初果聖者,即使他再貪著生命,他的生命最多不會超過七次。 

但是,做為菩薩,他必須不斷地輪迴,不斷地利樂眾生,不斷地積累他的巴拉密,生了又死,死了又再投生,至少要四個不可數與十萬大劫的時間,他才能夠圓滿他的巴拉密。 

所以,這些有限的生命根本不足以支持他圓滿他的巴拉密,證悟佛果。 

所以,證悟道果是縮短輪迴,而菩薩的巴拉密是在輪迴中累積,這是不同的。 

如果你想要致力於成為佛陀的弟子,那麼,你應該致力於斷除煩惱、證悟道果。 

如果你想要致力於最後也像佛陀一樣,也可以教化很多的弟子,那你可以發願成為菩薩。 

然後,等得到在世的佛陀親自授記,那你就是菩薩了。 

而且,一旦佛陀授記之後,你就永遠不會在成佛前證得任何的聖道聖果。 

你一證果,你的聖道聖果必定與一切知智相應。 

在還沒有證果之前,你都是凡夫,你就繼續不斷輪迴,直到最後一生,一旦證果你就成佛。

 

 

問:請問『世間法』和『出世間法』的界限為何?

世間法的範疇為何?

出世間法有範疇嗎?

答:簡單說一下世間法和出世間法的不同。 

世間法包括色法和名法,其中色法包括四界及四大所造色,共二十八種;名法包括五十二種心法(心所)和八十一種世間心。 

這個是世間法。 

而出世間法的範疇,就包括了八種出世間心和一種涅槃,這是出世間法。 

一切的世間法又叫做動搖的法,它是不確定的。 

世間法也是我們修行要觀照的目標,因為它具有無常相、苦相和無我相。 

而出世間法一共有九種:四種聖道心、四種聖果心以及涅槃。 

在九種出世間法當中,前面的八種是屬於有為法,還是屬於心。 

雖然它是出世間法,但是它是屬於出世間的有為法,因為出世間道心、出世間果心還是無常、苦、無我的,是不是? 

只不過我們不用去觀照它為無常、苦、無我而已,因為聖道心一生起就立刻滅去,所以它還稱為有為法。 

涅槃屬於無為法。 

對於世間法來說,它表現為我們一般所說的身和心或者說它是因緣聚合、還會毀滅的法,它是動搖的法,它是不確定的法。 

它還會有煩惱,會有種種的雜染,會受到污染。 

它包括三世,具有生滅相,由種種的因緣組合所構成的。 

而出世間法可以說是佛陀教法的目標。 

出世間法就包括了有為出世間和無為出世間。 

無為出世間只是一種,即涅槃,因為涅槃離了一切的生滅。 

然而無論是世間法還是出世間法,它都是無我的。 

就是我們不能夠執著於涅槃、道心、果心或者世間法有一個恒常的『我』,有一個實質。

 

問:何謂教理行證?

答:教是教理,行是修行,證是證悟。 

教理是律藏、經藏、論藏三藏,行是修行戒學、定學、慧學三學,證悟是聖道、聖果以、涅槃。 

這是構成佛法的三大要素。 

第一:教理(pariyatti),或者說教法、聖典、學習。 

第二:行道(paṭipatti),即實踐、禪修、修行。 

第三:通達(paṭivedha),這裡的通達是指證悟涅槃。 

因此,教理是教,行是修行,證是證悟。 

修行要依照教理,脫離了教理、脫離了三藏的修行是盲修瞎練。 

如果只懂教理,卻不肯修行,想要證果永遠是說食數寶,就是光說食物有多好,自己不吃不會飽;「數寶」則是替別人數財寶,即使你數過了珍珠、鑽石、紅寶石……等,但這些財寶都是別人的,所以數完以後,最後都不是你的,一件也不能帶走。。 

所以要先學教理,再依教修行,修行才能證悟。 

它們之間的次第是這樣的。

 

 

 

願我此功德,導向諸漏盡! 

 

願我此功德,為證涅槃緣! 

 

我此功德分,迴向諸有情, 

 

願彼等一切,同得功德份!

 

 

 

 

Sàdhu! Sàdhu! Sàdhu!

薩度!薩度!薩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南傳上座部佛教 的頭像
    南傳上座部佛教

    南傳上座部佛教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