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禮敬跋格瓦、阿拉漢、正自覺者!
問:請問大長老,在色界梵天中的每一層天又分為幾個分界?
為甚麼每一層天有不同的分界?
一個人要如何能投生到那裡去呢?
答: 色界的梵天有四層,即:初禪天、第二禪天、第三禪天、第四禪天。
初禪天、第二禪天、第三禪天各有三層(而第四禪天則有七層)。
在初禪天中有三層,即: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
每一禪天的不同分界是取決於禪修者禪那的定力程度。
如果他初禪的定力是較弱的,但在臨終前有入定,就會投生到較低的梵眾天;如果他初禪的定力是中等的,在臨終前有入定,就會投生到中等的梵輔天;如果他初禪的定力很強,在臨終前有入定,就會投生到最高的大梵天。
這些區分取決於禪修者禪那的定力以及五自在為低等、中等、高等,如果禪修者初禪的五自在很熟練,要入定就入定,就是比較高的層次,就能投生到最高的大梵天;如果五自在是中等的,還是可以要入定就入定,但沒有那麼好,就會投生到梵輔天;如果五自在不是很好,但還是可以入定,就會投生到最低的梵眾天。
問:在三十三天和都西答天裡有禪修的天神,請問他們如何在那裡修行?
那裡有沒有禪堂?
誰是他們的老師?
要怎麼樣才能夠投生到三十三天或都西答天成為禪修的天神?
答:欲界天共有六層,天神大多的時間都在享受欲樂,只有少數的天神會想要禪修,這是因為他們過去世的經驗就有禪修,所以他們到了天界還是想要修行。
在天界有一些地方是空曠無人的,要禪修、打坐的天神就可以到這些空曠無人的地方,也有一些天神會到喜馬拉雅山的森林裡禪修。
在天界是沒有禪堂的。
他們在天界有兩種獲得禪修指導的方法,第一種是來自於他們投生到天界前,過去世的修行經驗,他們憶起過去的修行經驗,就可以繼續在天界修行。
第二種方式是天界有一些天神已經證得聖道聖果,由於這些經驗,他們可以教導佛法,這些天神就可以教禪,想學習的天神們就可以向這些天神學習。
此外,在淨居天中,也有一些梵天神會到欲界天來教導佛法以及教導其他天神如何禪修。
所以有些淨居天的梵天神以及其他界已經證得聖道聖果的天神也可能來到欲界天,以他們的經驗來教導佛法並教導其他天神禪修。
關於如何投生成為禪修的天神?
如果他想要投生為禪修的天神,他在臨終之前要累積很多善業,例如:一個人如果已經有了禪定,但臨終時沒有入安止定,而是入近行定,這個定力的力量就可以讓他投生到天界,成為一個禪修的天神。
另一種方式,如果一個人已經累積了很多善業,也可以投生成為禪修的天神。
從前在印度有一個女子,名叫果彼卡女居士(GopikāUpāsikā),她經常供養三位比庫並護持他們修行,這三位比庫都有證得初禪,但臨終前並沒有進入安止定,只進入近行定,後來就投生到四大王天。
果彼卡女居士因為累積很多善業並發願要投生為男性,臨終前她憶起自己的許多善業,由於這些功德的力量,她投生到更高的天界──三十三天名為果巴卡(Gopaka)男天神。
有一天,這位果巴卡(Gopaka)天子見到這三位比庫投生在四大王天,就想幫助他們,使他們生起悚懼心(saṃvega),希望他們快點禪修。
因為他的幫助,他們憶起自己過去修過禪定,有其中兩位修行後很快證得初禪,並繼續修到三果,後來投生到淨居天。
所以天界的天神也是可以修行的,但他們需要悚懼心才會修行。
問:請問大長老是否鼓勵學生禪修之前先去學習阿毗達摩、清淨之道等,如果一個人懂太多理論,是否會影響禪修?
例如:他們學的概念法讓他們不能如實知見。
答: 一個人學習阿毗達摩、清淨之道或經藏,如果不是在禪修的時候還一直繼續思維那些理論,一般上不會造成任何障礙。
但是如果禪修的時候還一直思維那些理論,就會造成許多干擾。
最好是在禪修的時候放下理論,只是專心安住在自己的禪修業處,就不會有干擾。
其實這些理論對於禪修者修到名色法時是非常有幫助的,但是對於有些禪修者只是思維理論,而不把心放在禪修業處,就會干擾禪修。
如果一個人沒有學習那些理論,只是完全跟隨導師的教導,精進禪修,他的修行是不會有困難的。
所以學習過理論的人,在禪修的時候必須要放下這些理論的思維。
問:上次開示中,大長老說腸胃問題會影響一個人的禪修,請大長老進一步解釋對治腸胃問題的方法。
答:佛陀解釋培育禪修時有十種障礙,其中一種障礙就是生病。
腸胃問題、頭痛等問題都會影響我們的禪修。
在清淨之道中解釋,如果有生病,應該要先治好病再禪修,但是如果病治不好,禪修者的心就要很強,心理省思:「在過去生中,我也曾經生病、死去,在這一世,要決意精進地禪修,就算有病,仍然要繼續禪修。」
如果有生病,可以治就把它治好,如果不能治,也是要接受並決意努力修到證得禪定等有所成就。
問:常聽有人修行修到走火入魔或瘋掉,請問大長老,在我們未來修行生命裡,要如何避免掉進這種狀況呢?
答: 禪修時有兩種發瘋的情況:
第一種是禪修者原本就有精神狀況,禪修時就發瘋了。
第二種是因為禪修者沒有聽從導師的教導,以自己的方法、自己的想法去修行,當他得到定力時,可能不能控制他的定力,這稱為禪那的混亂(jhāna vibbhantika )。
要避免這種問題,最重要的是要跟隨業處導師的教導,正確的修行。
願我此功德,導向諸漏盡!
願我此功德,為證涅槃緣!
我此功德分,迴向諸有情,
願彼等一切,同得功德份!
Sàdhu! Sàdhu! Sàdhu!
薩度!薩度!薩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