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七寶池八功德水
先摘錄經文如下:「…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佈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這一段,還是一樣取材自中阿含經,王相應品的「大善見王經」第十一,以及南傳長部第17經「大光明經」。
這裡,我們很遺憾的要補充說明一下,漢譯者把“Mahasudassana”譯成了「大善見」,英國學者則譯為“The Great Splendour”或“The Great king of Glory”,中譯就是大光明,或大光明王,特別是指神像的大光環。
稍微留意一下彌陀像的大光環,就知道「大光明王」其實就是「無量光佛」的前身了。我們強力推薦您仔細地研讀這兩部經,您就會瞭解「阿彌陀佛」的「極樂國土」是怎麼樣被創造出來的。
如果您沒有機緣自行研讀的話,就只好聽我為您簡要地譯述原由了。
話說佛陀在偏僻的庫西那拉要般涅槃時,阿難尊者很不以為然,他認為這麼偉大的佛陀,豈能在這樣的荒郊野外逝世,起碼也要在像舍衛國或王舍城那樣的城市裡受萬人瞻仰,這與佛陀的身份才相稱。
(請注意雜阿含中無此記載,這到底是阿難尊者的想法,還是中、長阿含編者的想法,已無可考)這樣的想法,後來在巴利長部第16經「大般涅槃經裡」就有了詳細的補充,佛陀告訴他:「阿難,快別說這裡是竹籬茅舍的窮鄉僻壤。
好久以前,大光明王是個轉輪聖王,一個正直賢明的國王,他征服了四方,保衛著領土的安全,而且他擁有七寶。
當時他就是以此庫西那拉為首都,那時候的名字就叫做庫沙和堤。
都城的東西長十二由旬,南北七由旬,人口眾多,糧食囤積豐足,就像毘沙門天王的都城「阿卡瑪達」那麼富庶,夜叉眾多,糧食囤積豐足,皇都庫沙和堤也是這個樣子。」
接著到了巴利長部第17經大光明王經的時候,就大肆描寫亭台樓閣、各色蓮花、種種金銀珠寶了…‥。
到了大乘初興的時候,又把庫沙和堤變成了恕卡和堤─極樂世界了。
歷史的軌跡就是這樣一路由Kusinārā(古西那拉)變成Kusāvāti(庫沙和堤),再蛻變成Sukāvāti(恕卡和堤)─極樂世界。
有沒有注意到把Kusāvāti的K和S互調就成了Sukāvāti,就這樣毛毛蟲先變成蛹,然後就羽化成為美麗的蝴蝶─極樂國土。
這是人性懷念佛陀轉而崇奉庫西那拉成為聖地,乃至演化成極樂國土的歷史軌跡啊!豈能看做是佛陀的教導呢?
當您閱讀冗長的英譯敘述時,或許會生起疑問,佛陀臨般涅槃前,須跋陀羅求見,阿難尊者都要予以擋駕了,他自己怎麼可能這麼不識大體,增加佛陀的勞累?
所以閱讀後世輯成的經典時,不妨仔細地加以思辨。
接著,我們就要來談七寶了。
雜阿含經第722經說,轉輪聖王出現於世間時,具有七寶─金輪寶、象寶、馬寶、摩尼寶(夜明珠)、玉女寶、主藏臣寶(探礦師)、主兵臣寶出現於世間。
同樣的,當佛陀出興於世時,也有七覺分─念覺分、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猗覺分、定覺分、捨覺分,出現於世間。
雖然後期的經文,已經從印度傳統的七寶─金輪寶等,轉變成波斯化的七寶─金、銀、琉璃(水晶)、玻璃(綠寶石)、硨磲、赤珠(紅寶石)、瑪瑙,但它象徵的寓意還是一樣的,也就是說修習佛陀所教導的八聖道,就會擁有七覺分的寶貴體驗,讓您充分感受到種種離欲之樂─極樂。
「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就是說惟有八正道的功德水,才能令七寶池全部充滿七覺分的喜樂。
接下來的「金沙佈地」……等我們不妨回到雜阿含第1177經的灰河喻來,很清楚地就可以知道了,「金沙佈地」就是在說持戒可以讓我們的人生走起來更平坦、舒適而且純淨─就像金沙一樣。
「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先說後面的「金、銀、琉璃、玻璃」這四寶代表的是「四正勤」,也就是以「四種正精進」認真修持後,就好像找到了階梯一樣,如您所願地步步高升而上。
所以說「四邊階道」就是「四如意足」的意思,它是由四種方便的珠寶所合成的。
循著階梯登上了樓閣,那就是說修四如意足之後,就進步到了「五根」─信根、念根、進根、定根、慧根的樓閣裡去了。
在那樓閣裡已經可以看到「七覺分」的宮室之美了─鑲嵌著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的紋飾。
這一切都在說明著修習八正道的過程中,每一階段的修行進度,從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一直到道果完成,也就是一般所稱的三十七道品。
所以要到極樂世界去,那裡是單靠一句「阿彌陀佛」就可以成事的呢?
還是要走入世尊的正法中來,循著念處、正勤、如意足、根、力、覺、道的次序,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地前進啊!
本經不也是說明的清清楚楚嗎,為甚麼祖師大德們不肯這麼解說呢?
為甚麼您不肯相信這才是事情的真相呢?
十五、佛說阿彌陀經
「阿彌陀經」當然不是佛陀親口所說的,這無論是從梵文的阿含聖典或是從巴利文的阿含聖典裡,都找不到這部經的。
其次,再從「他方佛」、「十方佛」的觀念來探討,也是如此。
佛陀的時代裡並沒有提到「他方佛」或「十方佛」,只有提到「三世諸佛」。
早期的佛典裡,還是只有提到過去七佛而已。
我們不知道有沒有十方佛,因為佛陀未說,而現代天文學連外星生物都還沒找到,更不要說外星佛陀了。
「有沒有外星佛陀」,這跟我們的解脫無關,我們不必去猜測有或沒有,推測而引起的爭執是一點意義也沒有的。
浩瀚的宇宙,「想當然有他方佛」是大眾部主觀的論斷,卻不是根據佛陀的教導。
其次再從「菩薩摩訶薩」的出現來探討,也不會是佛陀說的,因為佛陀的弟子就只有四雙八士─向初道,得初果;
向一來道,得一來果;向不來道,得不來果;向阿拉漢道,得阿拉漢果。
根本沒提到菩薩摩訶薩。
「菩薩摩訶薩」一詞要到佛陀滅度後大約330年(公元前150年左右)才出現。
剛開始也只是用來稱呼佛陀的本生而已,後來到了公元紀元前後,才產生一連串的大乘菩薩。
佛陀怎麼可能用滅度後330年左右的「名詞」和「人物」來說法?
既然如此,為何要說是「佛說」呢?
那編撰本經的人不是犯了妄語嗎?
事實上編撰的人自認為他的素材是取自阿含經,只是加上當時流行的社會觀念,例如:「十方佛」、「菩薩摩訶薩」等,使經典更切合時代的需要而已並不違反佛教。
然而在大乘初興的日子裡,就像今日的新興教派一樣,在傳統佛教看來,它是想像杜撰的,虛偽不實的。
因此,大乘經典傳出的初期必然遭到強烈的否定,所以編撰者就更需要加上「佛說」兩個字,來強調並保証作品的可靠性了,保証是符合於佛陀所說的旨意。
因此「佛說」兩個字,是在表明作者的心跡,並為整篇經文作背書。
再談「阿彌陀」三個字,大家都知道是「無量的光明」和「無量的壽命」。
為甚麼要強調無量的光明和壽命呢?
因為這是當時西南印度一帶的社會心理需求。
稍早一些時日,印度東方艱苦的農業區裡,首先由制多山部傳出了救度婦女和疾病的阿閃佛。
但是西南印度有港都,是富庶的商城,由阿拉伯海間往來的船隻送來的,不只是安息(波斯)、埃及的貨品,還有西方光明燦爛的文物和永恆的訊息。
這正是繁華的商業人士所要追求的,因此正量部的作者巧妙地掌握了這個時代的脈動,傳出了比阿閃佛國更莊嚴富麗的阿彌陀國度,滿足了「光明」與「永恆」兩種人性長期而共同的渴求。
然而正量部的作者絕對不是那麼膚淺,只想寫一篇烏托邦式的美麗詩篇,來參加卡爾達馬喀王朝的徵文比賽而已,更不是只想要贏得大家的讚譽與傳誦而已。
實際上,他很用心地從阿含經中去選取素材,然後參考蘇巴達航海記的故事,以當時波斯流行的寓言方式,寫下了這篇經文。
他要用民眾所熟悉、喜歡的故事題材,來蘊含深奧的修行經驗,引導信眾從世俗的繁華絢麗中,走入身心的世界裡來。
他的寓言故事寫得很美,但是不明瞭故事的寓意,就面目全非了。
且讓我們逐步來欣賞並解析他的作品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