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藏 增支部 第一三學經 

諸比庫,這是三學。哪三學呢?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

巴帝摩卡律儀為增上戒學  

四種禪那為增上心學  

如實瞭知四聖諦為增上慧學。   

 

修戒――完善道德品行

修定――致力於內心平靜

修慧――培育智慧。  

 

戒學.定學.慧學三學是修行次第.循序漸進的關係。就是品德.平靜.智慧,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進而嘗試讓自己的心平靜;內心平靜了,再進一步提升智慧。  

 

戒學.定學.慧學三學分為八個部份,稱為“八支聖道”指: 正見、 正思惟、 正語、 正業、 正命、 正精進、 正念、 正定。  

正語、正業、正命屬於戒學 

 

正精進、正念、正定屬於定學

 

正見、正思惟屬於慧學。  

也就是說:修習八支聖道即是在培育戒學.定學.慧學三學。  

煩惱根深蒂固,想要斷除煩惱不是件輕而易舉、想斷就斷的事,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煩惱由粗到細分三個層次,修行也是由低到高分三個階段。  

1.通過持戒去除違犯性煩惱;  

2.通過修定去除困擾性煩惱;  

3.通過修慧去除潛伏性煩惱。    

 

戒學   

道德品行,佛教稱為“戒”。許多人將“戒”片面地理解為消極的禁戒,認為有了戒就不自由了,這個不能做,那個也不能做。然而,“戒”的巴利語為sãla,含有行為、習慣、品質、本性、自然等意思,通常也指道德規範、行為準則、好品德、良善的行為等。從“戒”的原意來看,它是主動地培育好的行為習慣,養成良善的品德、素養。一個人只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就不會去做損人利己,甚至是傷天害理、損人不利己的事情。有道德、有戒行的人,不會做出對他人會造成傷害、對自己會受到良心譴責的事情戒,也叫做“學處”,即學習規範、訓練規則。  

戒可以分為出家人的學處和在家人的學處。比庫的學處有很多,例如:比庫最基本的學處就有227條,其他細小的行為規範則不計其數。不過,雖然學處很多,但最終的目的卻只有一個――斷除煩惱。相對來說,在家居士的學處就少得多了,最基本的行為規範也不過五條,稱為“五戒pacasatilde;la”。這五條學處是通過遠離、避免五種不良的行為來達成,即:

1.遠離殺生;  

2.遠離不與取(偷竊);   

3.遠離慾邪行(邪淫);   

4.遠離虛妄語(說謊)   

5.遠離放逸之因的諸酒類(麻醉品)。   

這五條學處是做人、做好人、做善人的基本行為規範。有些人也許不理解遵守這五條學處的意義,那麼,我們可以用“推己及人”的方法來認識持守五戒的必要性。

例如:出於對生命的尊重,我們不應該殺生。任何有生命的東西都愛惜生命、貪生怕死;自己不喜歡被人傷害、被人殺害,為甚麼要對其他的眾生施以暴力、要殺害別人呢?正是因為自己不希望受傷害、被殺害,所以不應該傷害、殺害其他眾生。這是對生命最基本的尊重!  

 

自己不希望所擁有的財物被偷、被搶,所以不應該去偷、去搶、去佔有別人的財物。  

 

自己希望擁有幸福的家庭,希望家庭和諧、夫妻和睦相處,所以不應該在外面亂搞男女關係,拈花惹草、紅杏出牆。  

 

自己不喜歡受別人欺騙,希望自己所講的事情被別人相信,所以要言而有信、言行一致,不應當說假話、騙人的話。  

人們都知道吸菸、酗酒、吸毒是不好的,既浪費錢財又損害健康,甚至會危害社群。喝酒能使人喪失理智,醉酒後甚麼事情都可以做出來。遠離這些消遣性的麻醉品,常保神智清醒。總之,當一個人想要完善自己、提升自己,首先要有德行。有了品德、戒行,就不會在言行上做出傷害他人、危害社會的行為,就不會成為違犯性煩惱的奴隸。通過持戒、培育品德,可以去除違犯性的煩惱。    

 

定學   

定就是內心處於平靜、安寧、專一的狀態。培育定的方法叫做“止”,即止息煩惱、致力於內心平靜的意思。佛陀曾經教導過許多修定的方法,《清淨之道》將之歸納為四十種業處。  

業處(kammañntilde;hàna),即心工作的地方。所有四十種業處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通過心專注於單一的目標來達到內心的平靜。為甚麼讓心專注於單一的目標就能夠達到內心的平靜呢?舉個例子來說:假如一個人沒有工作,他就可能遊手好閒,甚至到處惹是生非。如果幫他找一份工作,讓他安下心來上班;只要他有工作做了,就不會無所事事、不務正業了。

我們的心也是這樣,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引導方向,它就會隨順著自己的喜好,追逐慾樂、飄浮不定。讓它專注於一個特定的目標,它就能夠逐漸平靜下來。這就是培育定力的原理。  

佛教是從事心靈工作的,教我們如何引導這顆心,善用這顆心,讓它朝著好的方向、善的方向發展。在經藏中,通常將培育到某種高度的定力稱為“禪那”。即心處於高度專注的狀態。一個人若達到禪定的境界,其心能夠持續地維持在極度喜悅、快樂、寧靜、殊勝的狀態一段很長的時間。

佛教將禪定分為八個層次,包括四種色界禪那和四無色定:

初禪  

第二禪  

第三禪  

第四禪  

空無邊處定  

識無邊處定  

無所有處定  

非想非非想處定。

這些定境是越往高處越殊勝的。在高層禪定中,即使連喜悅、快樂都消失,內心只處於極度寧靜、微妙和殊勝的狀態。

此外,還有一種心雖然專注但層次比較低的定,叫做“近行定”,意思是接近禪那的定。在緬甸、泰國、斯里蘭卡、柬埔寨等南傳上座部佛教國家,這些培育定力的方法至今仍然普遍地被教導和實踐著。包括許多在家人在內的禪修者依照比庫們的教導,都能體驗到不同程度的禪定境界,親自證明佛陀教導的修行可行性和實用性。當禪修者在進入禪定的時間內,他的心不會出現任何的煩惱,甚至連雜念都不會生起。   其間困擾性煩惱完全被強大的定力所鎮伏。   

想要去除潛伏性煩惱,根除內心的煩惱,就應該修慧、培育智慧。唯有通過智慧,才能把煩惱連根拔除。佛陀所說的智慧並不是指腦筋轉得快,理解能力強,記憶力好;也不是指在商場、官場、戰場、考場能打敗對手,扶搖直上。這些能力只能叫才華或聰明,不是佛教所說的智慧。佛教所指的智慧,是能夠徹知人生真相、洞察世間本質的智慧。培育定力的方法叫“修止”,培育智慧的方法叫“修觀”,即如實觀照名色法、觀照世間無常、苦、無我的意思。因此,培育定力和智慧的方法合稱為“止觀”。    

 

慧學 

我們需要透過智慧來觀照名色法,瞭解名色法無外乎是由眼、耳、鼻、舌、身、意所構成。眼、耳、鼻、舌、身稱為五根,即五種感官,它們構成了這個色身(肉體之身)。意呢,有六種,即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六識分別認知六種對像:顏色、聲音、氣味、味道、觸覺和各種現像(法所緣)。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就是自己的身心和這六種對像的互動。

當我們看到美麗的東西、聽到悅耳的聲音、吃到好吃的食物等等時,很容易生起貪心,想要追求這些東西。

 

當心接觸到不喜歡的對像時,心會排斥、抗拒,很容易生起嗔心。  

 

不瞭解事物的本質,叫做痴。  

貪、嗔、癡都是不善心,亦即是煩惱。我們應當用這樣的方法來觀照名色法是如何構成的?它們如何運作?在甚麼情況下生起的是善心,甚麼情況下生起的是不善心?應當如何培育善心,如何避免不善心?瞭解名法.色法之後,還必須進一步追查造成名法.色法之因、生命之因。有果必有因,生命作為一種結果,也必定有其因。為甚麼會有生命呢?   因為有無名煩惱,有貪愛、有取(追求),想要這東西、想要那東西,於是會採取行動,造作善業或不善業。當這些善業或不善業遇到因緣成熟的時候,則產生相應的果報。生命以及生命中的不同境遇,就是這些行為的結果。一旦擁有了生命,就執著生命;身心接觸到不同的外境,又會產生新的煩惱。於是,煩惱、業、果報三者互為因果,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如果不致力於斬斷這條鎖鏈,中止這種循環,輪迴之苦將是了無盡期。

瞭知名法、色法與名法、色法之因後,還必須觀照它們都是無常、苦、無我的。

包括身心在內的世間所有現像都不是永恆的,一切都在剎那剎那地生滅變易,這稱為“無常”。  

萬物都在遭受生滅的逼迫,所以是“苦”。  

因為無常、苦,其中根本不可能有一個所謂的“自我”、“靈魂”、“實體”、“本體”存在,這稱為“無我”。如此透過無常、苦、無我的智慧來觀照一切世間,包括自己的身心,他人的身心,無論過去、現在、未來,一切都是無常、苦、無我的。通過觀智如此透徹的觀照,當他的觀智成熟時,即可以斷除煩惱、解脫一切苦。智慧跟四聖諦息息相關。在經藏中,將如實的瞭知四聖諦稱為智慧,而智慧所瞭知的對像就是四聖諦。通過智慧瞭知名法、色法屬於苦聖諦;瞭知名法、色法之因即是集聖諦。觀照名色法以及名法、色法之因為無常、苦、無我的智慧稱為觀智。亦即是說,觀智所觀照的對像即是苦聖諦和集聖諦。  

當禪修者的觀智成熟時,即生起超越世間(出世間)的智慧――道智。道智能徹底地斷除相應的煩惱,證悟涅槃。涅槃即是滅聖諦,是道智的目標。證悟涅槃的道智即是道聖諦。  

另外,從道聖諦是導致苦之滅盡的途徑來說,也可以把培育戒學.定學.慧學三學的過程稱為道聖諦。 當禪修者徹底地斷除一切煩惱之後,他即稱為“漏盡者”――斷盡一切煩惱的人。又可稱為“阿拉漢” ――值得禮敬、尊重、供養的聖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