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禮敬彼世尊、阿拉漢、正自覺者!

 

 

 

例如:我現在就非常快樂,還沒有從與導師相處的愉悅中回過神。

 

假如:在這種法的喜悅中死去,我會不會投生到人、天善道?

 

為何與佛法導師相處能產生如此巨大的喜悅呢?

 

那是因為法的緣故。

 

 

 

世尊說過,佛法本身是善的、能夠令人生起喜悅。

 

而佛陀與佛法的傳承者—僧團的比庫眾,他們繼承著佛陀的遺產—法的遺產並依法而行,所以比庫本身便代表了法。

 

當見到如法、如律的比庫,人們自然會生起喜悅,因為佛法本身是純善、能令人愉悅。

 

要產生這樣的喜悅,你自己首先要相信佛陀、相信佛法、相信僧寶。

 

因為,對於一個沒有信仰的人而言,即使他見到了佛陀本人,他也無法產生出強烈的喜悅,因為他並不相信三寶。

 

其次,你自己要懂得佛法。

 

若是看到具足威儀的比庫就心生歡喜,這還只是淺層次的喜悅,因為你還不瞭解,為甚麼會是這樣的?

 

懂法的居士則會明白,伴隨著善心一同生起的感受,一般都是悅受—心的樂受。

 

當人們看到善的事物或見到善人,他心裡快樂或願此善人快樂,於是他生起了善心。

 

接著,悅受多半也會一同生起。

 

這是為何懂得佛法的人,他在與導師等的相處中,除了單純的心生喜悅之外,他還知道產生這個情形的原因。

 

恭敬僧寶的心,是善心。

 

當你與導師或其他尊者相處,你非常恭敬他們,這時善心生起。

 

一般上,悅受—心的樂受,也會一同生起。

 

向導師恭敬地請法,這是善心。

 

當你恭敬地聞法或詢問導師該做甚麼、不該做甚麼等,這也是善心。

 

當善心生起,一般上,悅受也會一同生起。

 

正如佛陀所說的:「諸比庫,在此有男人或女人拜訪沙門或婆羅門時請問『尊者,甚麼是善的?

 

甚麼是不善的?

 

甚麼是有過失的?

 

甚麼是沒有過失的?

 

甚麼是應培育的?

 

甚麼是不應培育的?

 

甚麼行為導致長久的痛苦?

 

甚麼行為導致長久的安樂?』由於履行與從事如此的行為,身壞命終之後他投生於樂趣,乃至天界。

 

然而,如果在身壞命終之後他沒有投生於天界,而是再投生為人,那麼無論出生於何處,他都會智慧高超。

 

諸比庫,這就是導致智慧高超之道,即拜訪沙門或婆羅門時請問『尊者,甚麼是善的?

 

甚麼是不善的?

 

甚麼是有過失的?

 

甚麼是沒有過失的?

 

甚麼是應培育的?

 

甚麼是不應培育的?

 

甚麼行為導致長久的痛苦?

 

甚麼行為導致長久的安樂?』」

 

再者,佛陀也教導十種福行事:布施、持戒、禪修、恭敬、服務、迴向、隨喜、聞法、弘法、正直己見,這些福行與善業之事,都能夠導致我們生起善心。

 

智慧也是一種相信業果法則、懂得事物因與果的良好素質。

 

他知道任何事物不是無因而生,他也知道做任何事後,必然會產生出該事的果。

 

例如:我們說話,我們即是在造作善或不善的語業,這是因。

 

這些話被說出之後,一定會有某種情形或狀況發生,這便是該語業的果。

 

又例如我們的動作或行為,即是在造作善或不善的身業,這是因。

 

這些行為被造作之後,一定會有某種情形或狀況發生,這便是該身業的果。

 

這種大略瞭解因與果的智慧,還只屬於世間層次的智慧。

 

佛法中所說的智慧,主要是指觀智,乃至道智與果智,那是一種如實而透徹瞭知因與果的智慧。

 

佛陀在這方面是無上者、無等同者、無對比者,因為佛陀能夠掌握因果法則的所有細節,對一切人和事物因與果,佛陀都能夠毫無遺漏地瞭知與掌握。

 

佛陀知道一切有情的意欲、意趣,他知道那些有情產生這些意欲和意趣的原因,也知道那些眾生擁有這樣的意欲和意趣後會產生怎樣的結果。

 

這是為何佛陀被稱為一切知智的原因,因為他能夠知道,一切他想知道的任何事。

 

 

 

願我此功德,導向諸漏盡!

 

願我此功德,為證涅槃緣!

 

我此功德分,迴向諸有情,

 

願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薩度!薩度!薩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