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目的在於斷除煩惱。要斷除煩惱就必須禪修。禪修就必須依照戒學、定學、慧學三學的次第修行;也就是說,在戒清淨的基礎上修習止觀。

  

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傳承,禪法可以分為兩大業處。  

業處:巴利語kammannhana的直譯,意思為“工作處所”,即心工作的地方,也即是修行法門或修行時心專注的對像。  

1.止業處(samatha-kammannhana)  

2.觀業處(vipassana-kammannhana)  

其中,修習止業處能夠培育定力,屬於增上心學;修習觀業處能夠培育智慧,屬於增上慧學。   

對於修習止業處,佛陀教導了很多種方法,《清淨之道》將之歸納為四十種業處。這些業處是依所緣來分的,即通過專註四十種不同的所緣而達到近行定或安止定。  

四十種業處分別是:十遍、十不淨、十隨念、四無量、四無色、一想以、一差別。覺音尊者著作《清淨之道》,由戒學、定學、慧學三學中細分出來,為禪修解脫道至涅槃的七個階段。  

 

七清凈(巴利語:sattavidha visuddhi)於觀業處,有七清凈:

一、戒清凈;

二、心清凈;

三、見清凈;

四、度疑清凈;

五、道非道智見清凈;

六、行道智見清凈;

七、智見清凈。  

這七清凈必須次第地成就;每一層次的清凈是更上一層清凈的基礎。  

第一層次的清凈相等於三學的戒學;  

第二層次相等於定學;  

較高的五個層次相等於慧學。  

首六個層次屬於世間,最後一個層次則是諸出世間道。               三學:「持戒」是戒學,「修心」是定學,「修慧」是慧學  

 

七清淨的修行次第,它是次第引生而淨化煩惱,以入於最清淨的涅槃。  

1.戒清淨:無論在家居士、出家比庫,都應當守護好各自的戒,持守不犯即是戒清淨。唯有以戒清淨為前提,才談得上修習止、觀。對在家人來說,要守護好五戒,有條件的話應持守八戒。對於比庫來說,有四種遍淨戒:  

第一、巴帝摩卡律儀戒(patimokkhasamvara-sila),即比庫應當守護的律儀。  

第二、根律儀戒(indriyasamvara-sila),根即感官;守護好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門稱為根律儀。  

第三、活命遍淨戒(ajivaparisuddhi-sila),即須正命而活(正確的謀生方式),不能依邪命而活。  

第四、資具依止戒(paccayasannissita-sila),即正確、適當的使用生活必須品,包括袈裟、飲食、住所、醫藥等生活用品。  

戒清淨(增上戒學)從粗顯的言行和人事來引導內心的清淨。別解脫律儀是保護言行的戒,行為端正,不到易招染煩惱的處所,微細的罪過也見到怖畏。根律儀是保護六根的戒,確保眼、耳、鼻、舌、身、意正知外境,而不被牽引隨逐。  

活命遍淨戒是以正當方法獲得生活必須品(食、衣、住、醫藥)的戒。  

資具依止戒是正當使用生活必須品的戒。    

 

2.心清淨:是定學的範圍,培養善心聚集於一境的特性。修定有其必要的基礎知識和注意事項,其中最重要的是親近善知識,選擇適合自己個性的業處(心工作的地方)  

<清淨之道>將修定的業處整理成四十個,不同的業處適合不同個性的人,培養定力的過程中心要提昇不同的相(nimitta)。修定的一般方法依次是準備修習(parikammabhAvanA)、近行修習(upacArabhAvanA )、安止修習(appanAbhAvanA)。心清淨的定則分成屬於慾界最高定的近行定 (upacArasamAdhi)和屬於色界和無色界的安止定(appanAsamAdhi)(增上定學)達到近行定或安止定的四禪  

定(samAdhi等持)分為兩種:

一、三界內的善心一境性的世間定,

二、與聖道相應的一境性的出世間定。  

此世間定又分為「近行upacAra」與「安止appanA」兩種。近行定是安止定前分的一境性,證得色界初禪以上,至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定為安止定。觀察名、色法的各自的特性,名就是傾向,它的功能是攀緣色、依緣於色,內容是世俗人的世間心與心所法;色就是惱壞,會來騷擾心,本身會變壞。已修習成就安止定的禪修者(Samathayanika),可以從名法出發,觀察尋、伺、喜、樂、一境的諸禪支及與禪支相應的受、想等心所法。系統的方法則是依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路來觀察一切世俗的名法。之後才系統的觀察色法。禪修者也可以從「色」出發,而純維巴沙那觀的禪修者(Suddhavipassanayanika)則只能從色法出發,先以四界差別的方法分析色法都只是地、水、火、風的特性,修成穩固的近行定,再打破色聚(rUpa kalApa)詳觀其內地、水、火、風四大及四大衍生色。 

見清淨(屬於世間智慧): 名色識別智見到了苦的世間或五取蘊之苦,因為五蘊是一堆名.色法,於是就不會執著五蘊真的有人有我有眾生的分別而暫時透過名色識別智鎮伏了邪見。     

 

4.度疑清淨: 第三清淨的見清淨是觀察名、色法的特性,確認唯有名、色而沒有人、我、有情;第四清淨的度疑清淨進一步觀察三世的名、色的因緣,度越三世因果的疑惑,確認唯有名、色的業果而沒有作者、受者。  

名、色法的現起不是沒有因緣;也不是以上帝的創造為原因,因為見清淨已確定唯有名、色而沒有有情天。  

現在的果有五個過去因:無明、行、愛、取、有, 現在果是識、名色、六入、觸、受, 未來果有五個現在因:愛、取、有、無明、行。如是觀察而確定名.色法的三世因果因緣,就可以斷除三世的十六疑。這十六疑有前世的五種,(1)我於過去世存在嗎?(2)我於過去世不存在嗎?(3)我於過去世是甚麼?(4)我於過去世怎麼活?(5)我於過去世從甚麼變成甚麼? 關於後世的五疑:(6)我於未來世存在嗎?(7)我於未來世不存在嗎?(8)我於未來世將是甚麼?(9)我於未來世將怎摩活?(10)我於未來世從甚麼變成甚麼?現在的六疑:(11)我是存在的嗎?(12)我是不存在的嗎?(13)我是甚麼?(14)我怎樣活?(15)我從何處來?(16)我將到何處?  

度疑清淨確知一切世間法的因果安立,就是確知法的安住、站立,也就是法住智。得法住智決定必入聖域,但本身還不是聖智。從法住智必然到達聖智,就是證入出世間的四道心與四果心。換言之,法住智必入涅槃智,接下來的三清淨就是過程。從法住智到涅槃智也就是從世間有為法的因果法悟入出世間無為的涅槃。

度疑清淨(世間智慧): 透過緣攝受智使禪修者如實的見到過去世造的業及其煩惱助緣配合而帶來今生的果報。禪修者知道今生若不斷煩惱,則今生或過去生所造的業將會在臨死前成熟, 帶來未來的果報、未來的生,因此對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等三世因果關係不會再懷疑了。    

 

5.道非道智見清淨: 修道非道智見清淨有兩個步驟,先思維名.色法及其緣的無常、苦、無我,用無常、苦、無我遍思維審察一切法。步驟二修生滅隨觀智,看到諸行的生、滅。  

初修生滅隨觀很容易生起十種觀的雜染,對於正行道如理加行而作初觀的禪修者才會生起,即:1)光明(2)智(3)喜(4)輕安(5)樂(6)勝解(7)策勵(8)現起(9)捨 (10)慾。  

因為不能如實瞭知所現起的法是無常、苦、無我,所以必須審察破除它,破除後就確定道諦。生起十種觀的染即是「非道」,破除它而決定正道即是「道」,看清楚知道了道和非道,所以說道非道智見清淨。修智慧有三種遍知。三種世間的遍知是 知遍知、 審察遍知、斷遍知。

知遍知是直接知道諸法的自相,例如:通達色法是惱壞相、名法是傾向,名與色的因果相,知遍知始於名、色分別智。  

審察遍知是知道諸法的共相,例如:通達名、色是無常,就是道非道智見清淨。  

斷遍知的特點就是捨離斷除煩惱,始於壞隨觀及各種其後的世間觀智。道非道智見清淨(世間智慧): 禪修者已經知道光明或喜等很殊勝的境界並不是道, 而唯有再繼續的修觀, 這才是道。    

 

6.行道知見清淨:第五清淨是道非道智見清淨,已捨離非道,走上正道。進一步的第六清淨是行道智見清淨,以八種觀智在行道上遠離一切,進而以第九的隨順智隨順於出世間。  

(1)生滅隨觀智。 第五清淨的生滅隨觀智是弱的、未成熟的,但是這階段看到是強的、已成熟的,因為已克服十種觀的雜染。 再次修習是為了使無常、苦、無我的三相清楚顯現。  

(2)壞滅隨觀智。 看到諸行輕快,速速現起,猶如未生、未住,就已滅去。 壞隨觀就是觀察諸行唯是滅盡、衰滅、破壞。 如同脆弱的器皿一碰粉粹了。  

(3)怖畏現起智。 看到過去的諸行已滅,現在的諸行正滅,未來的諸行也將如是滅去。 對於一切有情的正在壞去起大怖畏。  

(4)過患隨觀智。看到一切行法都充滿過患危險,沒有避難處。  

(5)厭離隨觀智。已知過患,就一心只想厭棄離開。 上來三智的意義是相同的,怖畏現起智是見一切諸行的怖畏,過患隨觀智是見諸行皆是過患,厭離隨觀智是對諸行起厭離。  

(6)慾解脫智。心想一點也不執著世間,唯願解脫出離一切行。好像不會游泳的人落水,落網的魚,陷於泥沼的大象,一心只想解脫。  

(7)審察隨觀智。為了使解脫力乾淨俐落,再以審察隨觀智把握無常、苦、無我三相。  

(8)行捨智。行捨智與前二智有相同的意義,此智捨離的力量最強,是捨離諸行的智,於諸行成為無關心的中立,不執著它們為我或者是我的。它的修法是以種種方法把握諸行空,我空、我所空。由行捨智而生起三解脫門。隨觀無常而生起無相解脫門,隨觀苦而生起無願解脫門,隨觀無我而生起空解脫門。  

(9)隨順智是隨順於前八觀智的作用,又隨順於後的三十七菩提分法。隨順智能除去覆蓋諦理的煩惱,心不住、不著於諸行,接著生起以涅槃為所緣的種姓智。 它的過程就像修行者想藉由河旁大樹上的繩子渡河,他快跑過來,捉住繩子,盪到對岸,手乃持繩子站在彼岸上。站在此岸手捉住繩子,猶如隨順智,手持繩子站到彼岸上就如種姓智。解脫開悟的過程。  

前五清淨已確定走上解脫的正道,行道智見清淨以九種觀智走到世間的盡頭,智見清淨才開始登上出世間。行道智見清淨的前二觀是以無常為主,三到五是以苦觀為主,六到八是以無我觀為主。第八的行捨智則是以無常、苦、無我三相的空智照亮三解脫門,隨順智則進入三解脫門(捉住度到彼岸的繩子),種姓智則攀住度繩站上彼岸,智見清道的道智則是棄捨世間的繩子走上彼岸。這就是解脫開悟的歷程。行道智見清淨(世間智慧):生滅隨觀智、壞滅隨觀智、怖畏現起智、過患隨觀智、厭離隨觀智、慾解脫智、審察隨觀智、行捨智、隨順智。    

 

7.知見清淨: 開始以涅槃為所緣,所以稱為知見清淨。種姓智是超越凡夫種姓入於聖者種姓的智。初道智己斷三結,斷生.死根本的有身見,斷戒禁取,斷疑。成就初果的聖者最多只經七番在人天的輪迴,必然滅盡苦。  

七清淨可以概要整理成一客觀的修道次第。

(1)戒清淨的所緣是五識所對的施設相,從人事相下手,規矩言行以導心向於清淨,這是慾界的善心。  

(2)心清淨的所緣是意識所對的施設相,是以四十業處來調心,透過禪相的昇進修習善心專注於一境。這是慾界的近行定心和色無色界善心。  

(3)見清淨的所緣才開始是究竟法,分析名與色的自相,在定心的基礎上觀察究竟法的自相,去除人我見,心變得銳利,更加清淨。  

(4)度疑清淨的所緣是名與色的因果相,去除作者見受者見,確定業果而破除一異見、常斷見,心度三世疑,變得更加堅穩。  

(5)道非道知見清淨的所緣是名色及其緣的無常苦無我,這是諸行的共相,去除對諸法的我見,去除十種觀的染,開始真正的維巴沙那觀,心成為無比的銳利,安住在諸法的共相,不為煩惱所侵。  

(6)行道知見清淨的所緣是諸行的滅,對諸行的出離以向於寂滅的涅槃,可以稱為出離相,心則對一切行平等中捨。  

(7)知見清淨的所緣是涅槃,可以稱為滅相,真正斷除煩惱,止與觀均等雙運,心則不再負擔,真正的休息。智見清淨(出世間智慧、 聖道智、 聖果智): 當聖道生起的那一剎那就是智見清淨。      

義註:1、業處:巴利語kammannhana的直譯,意為“工作處所”,即心工作的地方,也即是修行法門,或修行時心專注的對像。  

2、所緣:巴利語arammana。心識知的對像,心緣取的目標。  如顏色、光是眼識的所緣,聲音是耳識的所緣等。  

3、四遍淨戒為巴帝摩卡律儀戒、根律儀戒、活命遍淨戒、資具依止戒。  

4、修習四十種止業處達到近行定或安止定稱為心清淨。  

5、四種出世間道智即四種出世間善心,分別為:入流道智道果、一來道智道果、不來道智道果、阿拉漢道智道果。  

6、四種出世間果智即四種出世間異熟心,分別為:入流果智、一來果智、不來果智、阿拉漢果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