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

禮敬彼世尊、阿拉漢、正自覺者!

 

 

 

苦滅(涅槃),可以被視為是一切宗教的終極目標。

 

根據個別宗教的教義,個別宗教有自己對苦滅的見解。

 

在此,我們要討論更多對涅槃的見解,因為開始瞭解甚麼是涅槃的其中一個好方法便是:瞭解甚麼不是涅槃。

 

首先有這麼一種見解:可以透過一切精神上的修行來證悟涅槃。

 

這是『開明』的見解,對涅槃持有民主與政治上正確的見解:『一切通往涅槃之道都是平等的,一切的涅槃都是平等的。

不需要認為佛陀的教法是獨特的,不需要這麼偏愛精英。』

 

大家都聽過這種見解,由於如此,現在甚至提到『宗教』也會令人反感:現在人們必須說『精神傳統』,就像只是品味的問題,這是貪欲論的必然結果。

 

《經藏 長部 第16集 大般涅槃經》記載,有一次,有一位名叫須拔陀的比庫,問佛陀有關當時的所有著名導師:「他們是否都已經正如他們所說地證悟了真諦?

或其中一人已經證悟了它或有些已經證悟了它,但有些則還沒有證悟?」

 

佛陀答:「夠了,須拔陀,不必理會他們全部都已經證悟或全部都沒有證悟或有些已經證悟真諦,我將教你法。」

 

佛陀接著解釋:「無論甚麼法與律,只要沒有八支聖道,便沒有第一種沙門,沒有第二種沙門,沒有第三種沙門,沒有第四種沙門。」

這是指沒有八支聖道便沒有入流果,沒有一來果,沒有不來果以及沒有阿拉漢果,也就是說沒有證悟涅槃──苦的止息。

 

這是為何菩薩證悟佛果的因緣,是他發現及修行八聖道分、發現緣起法。

 

佛陀在《經藏 相應部 城鎮經》裡說:「諸比庫,我見到過去圓滿覺悟的諸佛所行的古道、古徑。

 

該古道、古徑是甚麼?

 

它便是此八支聖道。

 

我跟隨該古道,透過這麼做,我已經親自瞭知老與死(第一聖諦)、它的起因(第二聖諦)、它的滅盡(第三聖諦)及導致它滅盡之道(第四聖諦)。」

 

便是在他重新發現法(四聖諦)時,菩薩在最後一生成為阿拉漢、佛陀;作為一位剛證悟的佛陀,他重新建立僧團。

 

只有在過去的佛教與佛法滅盡之後,這才能夠發生。

 

佛陀在《增支部 不可能》解釋:「這是不可能的、不可能發生的,即兩位阿拉漢、圓滿覺悟的佛陀,同時出現在同一個世界:絕無這種可能性。」

 

這就是說,菩薩不可能是任何一種聖人。

 

為甚麼呢?

 

正如佛陀解釋,其中三個入流支,便是對佛、法、僧擁有完全的信心。

 

因此,如果菩薩在成為阿拉漢、佛陀之前,已經是一個聖人,他就是對不曾見過、不曾聽聞的事,擁有完全的信心:對不曾見過、不曾聽聞的事擁有完全的信心並不是智慧之相,而是愚癡之相。

 

再者,如果我們的菩薩在成為阿拉漢、佛陀之前,已經是一個聖人,他就已經有一尊佛之法為師,也就是說他沒有可以理解的理由,先向另外兩位外道導師求教,也沒有理由花六年的時間修行無用的苦行。

 

菩薩會成為阿拉漢、佛陀,便是他會重新發現法(八支聖道)以及重新建立僧團。

 

在這之前,他不可能已經對佛、法、僧擁有完全的信心及瞭知。

 

咖啡樹不能夠長出一杯杯熱騰騰、具備奶精、糖、小碟與湯匙;咖啡樹只能夠長出未經加工的生咖啡豆:這是自然法則。

 

修行八支聖道,是證悟涅槃的因緣。

 

那麼,修行八支聖道的因緣又是甚麼?

 

正見。

 

佛陀在《經藏 中部 四十大經》裡說:「其中,諸比庫,正見先生起。

正見如何先生起?

他瞭知邪見為邪見、正見為正見:這是他的正見。」

 

這就是說,首先我們必須瞭知甚麼是甚麼。

 

當然,對於佛陀在此所指的,於比較高的層次是指瞭知究竟名色法。

 

但即使還未達到那個程度,我們也必須擁有已經歸依佛、法、僧的基本正見。

 

這就是說,我們必須對涅槃擁有足夠的正見,以便知道它便是無明與生死輪迴的盡頭。

 

佛陀解釋,除非有正見,否則便不會有正語、正業、正命,不會有正精進、正念、正定,不會有正見與正思惟。

 

佛陀說,其結果是不會有阿拉漢十聖道分中的第九與第十道分:正智與正解脫。

 

這很直接:持戒,很難培育與保持,因為它涉及抑制與控制我們的本性驅動力。

 

同樣地,禪定也與我們的本性相反。

 

智慧,則是最難的。

 

因為必須非常勤奮地學習佛陀的教法,我們才能瞭解深奧的佛法。

 

我們也必須非常勤奮地禪修,以便知見到真實存在的究竟名色法。

 

因為我們的無明(愚癡)本性,是根深蒂固的。

 

如果能夠透過另一種更容易的方法證悟涅槃,佛陀肯定會轉教另一種方法。

 

諸佛不發明八支聖道,他們只是重新發現它。

 

因此,我們可以理解,對於導向涅槃的唯一道路、唯一的涅槃之本性及證悟唯一的涅槃擁有足夠的正見,是多麼地重要。

 

否則,佛陀說我們便可能修行『非善士法』,行走在『黑暗之道』──『非聖道』;我們可能行走在魔王的八邪道分。

 

這種道會導向哪裡?

 

它導向持續不斷的無明、投生、衰老、病、死亡,而不是滅盡這一切的涅盤。

 

且讓我們暫時放下佛陀的八支聖道,繼續探討要瞭解涅盤與證悟涅槃所需要知道的一些事項。

 

首先,我們需要瞭解,涅盤並不是一個地方。

 

有一次,有一位名叫赤馬的年輕天神問佛陀,世界的盡頭、生死輪迴之苦的滅盡,是否是能夠透過穿梭這世界達到的地方。

 

佛陀的回答是很明確的:「賢友,關於世界的盡頭,即不生、不老、不死、不逝世及不重生之境:我說它是不能夠透過穿梭空間知見的。」——《經藏 相應部 赤馬經》

 

 

這就是說,世界的盡頭(輪迴與苦的盡頭),不能夠在外在的東、南、西、北的無邊世界中的某個地方找到:世界的盡頭,只有在諸行滅盡、名色法滅盡時才能找到。

 

佛陀向赤馬天神解釋:「然而賢友,我說,沒有到達世界的盡頭,便不能結束一切苦。」

 

赤馬天神所說的,是外在世界的盡頭;而佛陀所說的,則是組成我們的世界的世界盡頭。

 

在此,名色法是我們的五蘊身心,它們即是無止盡的生死輪迴,也即是第一聖諦:苦。

 

佛陀向赤馬解釋:「賢友,即在此有想、有意的一尋軀體裡,我說它有世界、有世界的起源、有世界的滅盡及導向世界滅盡之道。」

 

我們的軀體是色法,想與意等,則是名法。

 

我們的名色法,是我們能夠找到四聖諦的唯一之處,而且唯有透過瞭知四聖諦,我們才能夠達到名色的滅盡,也就是苦與輪迴的滅盡、世界的盡頭。

 

相信涅槃是一個地方,可以顯示出認為涅槃是一個生命界的邪見。

 

我們可能會想:「是的,我知道世間的一切東西都是無常與苦的,我也知道涅槃不是如此。

這就是說,涅槃必定是超越此世間、獨特、至上、神奇的淨土天堂,那裡擁有永遠的快樂,投生該處的人會長生不死。

這真是好極了!」

 

《經藏 相應部》記載,有一次,有一位名叫巴卡的梵天神,對他所處的生活界持有這種邪見。

 

他想:「這是常的,這是永遠存在的,這是永恆的,這是遍滿一切的,這裡不會有死,因為這裡不生、不老、不死、不重生,除此之外即無解脫。」

 

對於這點,佛陀說:「巴卡梵天神已經墮入無明。」

 

這種墮入是自然的,因為它與我們無明(愚癡)的夢想相符,它受到我論取或顯現為常見的身見驅使。

 

在梵天界這樣極樂的地方,這種錯誤的觀念來得更加自然,因為該處只有快樂,而且壽命非常非常的長。

 

接著,佛陀向這個迷惑的梵天神,解釋正確的解脫及證悟涅槃:「不見識、無盡、無地的本質、無水的本質、無火的本質、無風的本質、無有情的本質、無天神的本質、無梵天神的本質、無一切的本質。」

 

該經的巴利義註解釋,涅槃為『所識知的不可見名法』。

 

雖然涅槃既不是名法,也不是色法,但在此如此形容它,是因為涅槃本身,是識(聖者道心與果心)的目標。

 

《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的第八章,對此給予了很清楚的解釋:涅盤,純粹基於『導致受、想、行與識這四名蘊傾向』,而被稱為nàma(名)。

 

因為涅槃通過作為『所緣增上緣』,而導致毫無瑕疵的出世間心與心所,傾向或轉向它本身。

 

地、水、火、風等,是色法(物質現象)。

 

受、想、行、識等,是名法(精神現象)。

 

有情、天神與梵天神,則是由名色法所組成的概念法。

 

世間與有情的一切,包括在一切的名色法之中。

 

但是,涅槃則無這些法:它無色法的形象,也無名色法的形象,涅槃甚至無光明與黑暗。

 

在《經藏 增支部 六種經》裡,佛陀就解釋涅槃『不黑暗』及『不明亮』。

 

《經藏 長部 伽瓦達經》記載,有一次,佛陀向一位名叫伽瓦達的居士解釋涅槃:「在此,水、地、火、風無立足處;在此,長與短、粗與細、美與醜、名與色,這一切都滅盡無餘。

 

”這一切名詞都包括在最後兩個:名與色。

 

因此,涅槃並非名色法,涅槃也沒有名色,涅盤並不在名色之中,名色也不在涅槃之中。

 

涅槃沒有名色法,沒有任何的有為法:涅槃是無為的。

 

這是為何不可見、無盡與光明的並不是涅槃,而是知見涅槃的識——即屬於聖者的出世間心道心與果心。

 

這又是怎麼發生的呢?

 

培育禪那時,我們的心變得越來越清淨,因為煩惱已經被鎮伏得越來越牢固。

 

修行觀禪時,我們的心也變得越來越清淨,因為無明已經被鎮伏。

 

心的清淨,顯現為光明。

 

針對這一點,佛陀在《經藏 增支部 放光品》說:「諸比庫,此心極光淨,由於外來的隨煩惱而被污染。

諸比庫,沒有了外來隨煩惱的干擾,此心極為光淨。」

 

巴利義註解釋,這是指心充滿了光淨。

 

這光明,也就是佛陀所說的智慧之光:「諸比庫,有四種光。

是哪四種?

月光、日光、火光與智慧之光。」

 

若要瞭解它,最好且最清楚的方法便是培育定力:即使在證得禪那之前,心已經不受煩惱干擾,因此其自然的光明便顯現了出來。

 

由於涅槃沒有形象,最清淨的心,當然是知見涅槃之心:其時,心最光淨、最明亮。

 

這是為何在描述自己證悟佛果時,佛陀說到光明:「關於未聞之法,見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生起、光明生起。」

 

因此,雖然從一個角度來看,涅盤擁有寂、樂等相與本質,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它擁有『無形象、無本質』的相與本質。

 

《經藏 增支部 涅盤樂經》記載,有一次,沙利子尊者解釋這一點。

 

他說:「賢友,此涅槃是樂;賢友,此涅槃是樂。」

 

當時有人問他,涅槃沒有感受,怎麼會是樂?

 

他就解釋:「賢友,即因沒有感受,所以它是樂。」

 

便是因為沒有色、聲、香、味、觸、受、想或行,給眼、耳、鼻、舌、身或意去執取,所以涅盤被稱為『無相』。

 

《清淨道論》第16章解釋:滅諦之相是寂靜,其作用是不死,現起是無相。

 

換言之,涅槃與名法、色法、空間、有或沒有無關。

 

因此,它與一切都無關,例如:遍滿整個宇宙之心(《清淨道論疏鈔》說這符合世界靈魂,源自常見的一種教義)、一切法的真如本性、原來的實質(這只是我的另一個名詞)、存在的根本、生命的根源、世界的根源等等。

 

這是我們容易墮入的另一種邪見:認為涅槃是生命的根源、起點、原來的實質,世界的根源、起點、起源等。

 

在《經藏 相應部 世界經》,佛陀解釋世界的起源:「諸比庫,世界的起源是甚麼?

 

依靠眼與色,眼識生起…依靠耳與聲,耳識生起…依靠鼻與香,鼻識生起…依靠舌與味,舌識生起…依靠身與觸,身識生起…依靠意與法,意識生起…這三者的集合是觸。

 

觸緣生受;受緣生愛;愛緣生取;取緣生有;有緣生生;生緣生老、死、愁、悲、苦、憂、惱。」

在此,佛陀解釋『觸』是世界的起源。

 

佛陀也解釋緣生觸的是六處,緣生六處的是名色,緣生名色的是識,緣生識的是行以及緣生這一切的是無明。

 

世界的起源不是涅槃,而是無明——這是第二聖諦——描述苦之因的集諦。

 

涅槃不是世界的起源,不是苦的起源;涅槃是世界的盡頭,是苦的盡頭。

 

正如佛陀向伽瓦達解釋:「這一切都滅盡無餘。」

 

佛陀解釋:「諸比庫,世界的盡頭是甚麼?

依靠眼與色,眼識生起…依靠耳與聲,耳識生起…依靠鼻與香,鼻識生起…依靠舌與味,舌識生起…依靠身與觸,身識生起…依靠意與法,意識生起…這三者的集合是觸。

觸緣生受;受緣生愛。

 

但是,此愛滅盡無餘,取即滅盡;由於取滅盡,有滅盡;由於有滅盡,生滅盡;由於生滅盡,老、死、愁、悲、苦、憂、惱滅盡。」

 

我們可能會執取邪見,說道:「“是的,是的,我知道無明與愛是苦的起源,但在那之前,便原本有個涅槃,生死輪迴是過後才開始的。」

 

很好,但或許有兩個小問題:一、正如我們討論過的,佛陀解釋生死輪迴:「諸比庫,生死輪迴的起點無法得知。

 

受到無明蒙蔽、貪愛束縛、來來去去地輪迴的諸有情的起點,是無法得知的。」——《相應部‧草木》

 

也是我們已經討論過的,佛陀解釋:「諸比庫,無明的起點,無法得知。

 

例如:『在此之前沒有無明,但之後無明即生起。』

 

然而,諸比庫,雖然這麼說,卻可知:無明有其因緣,無明有其食。」《經藏 增支部 無明經》

 

正如我們討論過的,無明是苦的諸母之母,但即使如此,它也不是第一因,不是原來的實質:無明也有其因緣。

 

說有個原來的實質,便等同於說,有個『非緣起』的第一因。

 

如果我們不管佛陀之言,反而堅持生命的原來實質是涅槃,這便是說,佛陀的教法是無稽之談。

 

為甚麼呢?

 

因為如果在無明之前有個涅槃,那便是說,涅槃是無明的因緣。

 

這就是說,原來有個涅槃,後來才有無明。

 

然後,佛陀出世來教導我們,如何回到我們原來的心、『原來之境』『本來面目』,融入『遍滿整個宇宙之心』等等;而此心,是我們以前不可何故、神奇地脫離的。

 

《清淨道論疏鈔》討論這種錯誤的見解:「那些認為有個基本元素為因的人說:『世界從一個基本元素顯現出來,然後再融入它。』

 

若真是如此,在某個奇妙的未來裡,當我們都神奇地融入原來的心之時,其實我們是證得了再次無明的因緣。

 

這就是說,我們將無可避免地、神奇地因為無明而再次脫離了涅槃。

 

這也就是說,佛法只是一個很差勁的玩笑,因為它不能夠導向苦滅,而只是毫無意義的艱苦修行。

 

那麼,遠比這更容易的是投降。

 

當我們相信有個原來的本質時,這便是我們無法不做的:我們無法不想修行善士法是沒有必要的,無法不想持戒、禪修與培育智慧是沒有必要的。

 

再者,既然涅盤是無明的因緣,那便是說,涅槃同時是無明的起點與盡頭兩者。

 

這就是說,苦的起源與苦的盡頭是一樣的,也就是說,它既不是起源也不是盡頭。

 

這陷入了一個脖論:香蕉,是香蕉也不是香蕉。

 

簡而言之,說有個原來的實質,就是在說原來的無稽之談。

 

可見,唯一產生自原來實質的東西,就是永無止盡的無稽之談。

 

當然,唯一美化永無止盡的無稽之談的方法,便是依附不可思議的神奇:「是的,它聽起來很不合理。

 

但便是因為它非常深奧,所以它才是真正的法,非常非常深奧的法,以致只有佛陀才能見到它或甚至是想到它。」

 

很好,那隨我們的意思:我們的意、語、身業行,是我們自己的財產。

 

神奇宣言是無用的,因為神奇是依靠與取樂於自相矛盾、迷蒙化、隱藏的含義等等。

 

這不是佛陀的方法,而是魔王的方法。

 

這是為何如果我們這些佛教徒想要去除佛教神奇的面紗的話,我們能夠做得最好的便只是注重佛陀之言。

 

首先,我們可以看一看佛陀如何形容其教法:「世尊之法善說、當下可見、無時、請來見、導向涅槃、當由智者親證。」

 

根據自然法則,只有出類拔萃的智者才能瞭解佛法。

 

正如我們所知,法不是佛陀發明的。

 

佛陀說:「諸比庫,甚麼是緣起?

生緣生老與死。

無論是有如來出現或沒有如來出現,該法則依然存在,即法、法的自然定律、緣起依然存在。

如來已證悟它、通達它。

然後,他解釋它、教導它、宣說它、建立它、分析它、闡明它。」

 

法是完整的究竟諦,除此再無其他。

 

除非我們已經獲得了智慧,不然便不能瞭解佛法。

 

若是如此,佛陀便無法解救我們:佛陀無法解救地獄裡的眾生、畜生道裡的眾生、餓鬼道裡的眾生,佛陀也無法解救人間、天界或更高生命界裡極其愚蠢的眾生。

 

佛陀在《經藏 相應部 花經》中說:「諸比庫!當如來已經如此解釋、教導、開顯、分析、闡明法,如果有人不能知見,對於這樣愚蠢、盲目、無見、不能知見的凡夫,我又能夠做甚麼呢?」

 

如實知見佛陀所開顯的法並不是一個神奇的問題。

 

因此佛陀對阿難尊者說:「阿難,我已經教導無內、無外之法:對於教法,如來沒有『導師之拳』。」

 

導師之拳,是指老師緊握拳中不傳的某些教法,他可能會把這些教法緊握拳中或只傳給幾個被選中的弟子。

 

但是,佛陀沒有這種導師之拳。

 

這是佛陀與其它一切導師之間的許多差別之一:他沒有給與特選的弟子的『密教』。

 

為了證悟其教法中的至上果,佛弟子並不以任何方式依靠導師賜予的‘神慧’,弟子們也不依靠導師給予的加持,那些東西只是愚昧的崇拜物件,在諸佛的範圍之外。

 

佛陀說:“諸比庫,以前和現在,我所教的,只是苦與苦滅。

 

未來的諸佛,所教的也只是苦與苦滅。”——《經藏 中部 蛇喻經》他一而再地向眾比庫說:「禪修吧!諸比庫,不要放逸,以免以後你們後悔,這是我們給與你們的指導。」

 

佛陀給與我們的指導是,我們必須精進地持戒與禪修,以便證悟涅槃與道果,徹底滅苦與解脫輪迴。

 

這些修行,是我們必須自己去親身實踐的,沒有人能夠幫我們實踐,然後像傳流行性感冒地把它傳給我們。

 

佛陀說:「淨與不淨只看自己,無人能夠清淨他人。」以及:「你們必須自己努力,如來只能指示道路。」——《經藏小部 法句經》第165偈與276偈。

 

今天我們所討論的,即對涅槃與證悟涅槃的邪見,是自然地產生自我們的身見、我見、我論取。

 

因此,我們可以說,如果有任何生死輪迴世界的原來實質,那便是身見的原來無稽之談。

 

我們很難解脫生死輪迴的原因,便是它太原始了:我們的無稽之談是無始的。

 

我們的原來身見,也是我們認為證悟涅槃時,我們便被滅盡的原因。

 

請讓我以佛陀對證悟涅槃、成為阿拉漢的含義的描述,來結束今天的開示。

 

《經藏 增支部 都那經》記載,有一次,有一位名叫都那的婆羅門,在行走時見到佛陀在樹下禪修。

 

他極度受到佛陀的外表所吸引,以致於他詢問佛陀,在下一世會投生做甚麼。

 

佛陀解釋,由於他已經棄除了諸漏,他不可能再投生:「婆羅門,正如一棵青、紅或白蓮花,雖然生在水裡、從水裡長出來,當它達到水面,它不受水沾濕地豎立。

 

同樣地,婆羅門,雖然生在世間、在世間長大,克服了世間之後,我不受世間沾濕地安住。

我是覺者,婆羅門,你當如此知我。」  

 

當你下一回見到一棵蓮花長出水面時,請你記得佛陀的譬喻。

 

請讓它激勵你嘗試自己也成為蓮花,既高且乾地長在世間之上:既高且乾地長在原來的無稽之談、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悲、苦、憂與惱之上。

 

 

 

願我此功德,導向諸漏盡!

 

願我此功德,為證涅槃緣!

 

我此功德分,迴向諸有情,

 

願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薩度!薩度!薩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