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禮敬彼世尊、阿拉漢、全自覺者!

 

 

 

請思考這個問題:在佛陀的教法之外,沒有其他導師能教導這些色法及它們的分類。

 

唯有佛陀及其弟子,才能辨識這些色法並教導這些色法的分類。

 

當以觀智見到每一粒色聚中的究竟色法時,他的心與見解,已暫時改變。

 

因為佛法的觀智,能夠暫時地去除邪見與其它的煩惱。

 

在證得聖道之後,他才能逐步完全地滅除邪見與其它煩惱。

 

依據佛陀的教導,色法以微粒的形態生起,這些微粒稱為色聚。

 

你必須有系統地修行四界差別,才能照見這些色聚。

 

你必須分析各種色聚,以透視其中的究竟色法。

 

每一粒色聚里至少含有八種色法,地界、水界、火界、風界、顏色、香、味、食素。

 

有些色聚含有九種色法,即前面八種加上命根色。

 

有些色聚含有十種色法,即前面這九種色法,加上淨色、性根色、心所依處色等。

 

色法總共有二十八種,其中十八種是真實色法,它們是觀智的目標,其餘的十種是非真實色法,它們不是觀智的目標。

 

然而,在你觀照色法時,真實色與非真實色都必須觀照,因為若不觀照非真實色,就無法照見真實色。

 

舉例而言,若不觀照空間,你就無法照見色聚。

 

空間是非真實色,而不是真實色。其它非真實色法的情況,也應同理類推。

 

我們的身體,只是由極端微小的粒子構成的集團而已,這種微粒子稱為色聚。

 

而色聚,又是由剎那生滅的究竟色法所組成的。

 

在此,我要更進一步地解釋。

 

五蘊是苦諦,五蘊當中包括色蘊。

 

色法以色聚的狀態存在。

 

當我們分析它們時,可以透視到二十八種色法。

 

在佛陀的教法之外,沒有其他導師能清楚地顯示與教導這些名法,因為沒有其他老師,能夠徹底地了解它們。

 

又五蘊當中也包括受蘊、想蘊、行蘊、識蘊,這四種名蘊(精神現象)。

 

除了 有分心之外,這些名法依心路過程而生起。

 

佛陀精確地教導,在一個心識剎那之中,有多少個心所,伴隨著心同時生起以及辨識與分類它們的方法。

 

如果佛陀的弟子依照佛陀的教導,有系統地精進修行止禪、觀禪,禪修者將能清楚地辨識這些名法。

 

這是佛教徒的絕佳良機,我們不應錯過這個機會。

 

 

色聚與究竟色之間有何差別?觀禪的對象究竟是甚麼?

 

色聚,指的是由究竟色法組成的微粒。

 

如果禪修者能夠分析這些色聚,他將能見到究竟色。

 

在每一粒色聚中至少有八種究竟色:地界、水界、火界、風界、顏色、香、味、食素。

 

某些色聚中有九種究竟色,那就是加上命根色。

 

某些色聚中有十種究竟色,那就是再加上性根色或淨色。

 

色聚是概念法,不是究竟色法,色聚不是觀智的對象。

 

如果藉著觀察迅速生滅的色聚為無常、苦、無我,來修行觀禪,那是虛假不真的觀禪。

 

存在於每一粒色聚裡的究竟色法,才是觀智的對象。

 

所以當你見到色聚時,你應當分析它們,藉著透視其中的究竟色法來修行觀禪。

 

某些禪修者,在見到色聚時無法分析它們,而只是藉著觀察那些微粒的生滅,來修行無常、苦、無我。

 

根據佛陀教導的《阿毘達摩》,那些色聚微粒,只是概念法而已,概念法不是觀智的對象。

 

如果他們那樣修行,漸漸地那些微粒會消失,只剩下白色透明的物體。

 

根據佛陀教導的《阿毘達摩》,那些色聚微粒,只是概念法而已,概念法不是觀智的對象。

 

如果他們那樣修行,漸漸地那些微粒會消失,只剩下白色透明的物體。

 

於是,他們專注於那白色透明的物體,認為那就是色法的息滅。

 

禪修者不瞭解,如果注意白色透明體的空間,他們將能夠再度見到微粒。

 

為甚麼他們不瞭解呢?

 

因為他們並未有系統地修行地界、水界、火界、風界四界差別,他們也許只以一界或幾界作為對象來修行。

 

然而由於他們的巴拉密,所以他們能見到色聚。

 

但是他們無法分析,每一顆色聚微粒裡的地界、水界、火界、風界四界。

 

然後,當那些微粒消失,只剩下白色透明體時,他們也不知道,應當注意白色透明體中的空間。

 

因此,他們誤以為那是色法的息滅。

 

專注於那白色透明體時,有時他們的心,落入有分當中,而以為那就是名法的息滅。

 

於是,他們誤以為已達到、已證悟了名色法息滅的涅槃。

 

而事實上,他們連觀禪的開始階段——名色分別智——都還未達到。

 

 

 

願我此功德,導向諸漏盡!

 

願我此功德,為證涅槃緣!

 

我此功德分,迴向諸有情,

 

願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薩度!薩度!薩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