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 sambuddhassa!

禮敬跋格瓦、阿拉漢、正自覺者!

 

 

 

醍醐灌頂:請問天道、畜生道、鬼道的眾生是否不造業? 

淡然:在一切三界五道世間的眾生,當世不造業的生命只有一類人或天人,他們叫做四果阿拉漢。 

在此,廣義的阿拉漢也包括了佛陀與獨覺佛。 

所以,不是阿拉漢的天道、畜生道、鬼道、人道、地獄道的其他一切生命,皆會在當世造作善業或不善業。

 

 

圓覺海:涅槃和入滅盡定是一樣嗎?

據說只有阿拉漢能入滅盡定? 

淡然:它們是兩個不同的事物。 

甚麼是涅槃? 

巴利文Nibbana(涅槃)是源自動詞nibbati,意為『被吹滅』或『被熄滅』。 

因此它是表示熄滅了世間的貪、嗔、癡之火。 

巴利論師將它解釋為渴愛的糾纏的不存在或離去。 

只要人們還受到渴愛的糾纏,他們就還被綁在生死輪迴裡;但在滅盡一切渴愛時,人們即會證悟涅槃,解脫於生死輪迴。 

涅槃也被稱為出世間,因為它離斷渴愛這一個糾纏物。 

涅槃是道心與果心的所緣(目標)以及是由四種聖道智所證得。 

根據體驗它的五蘊是否還存在,涅槃又分為『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活著的阿拉漢所體驗的涅槃名為『有餘涅槃界』,因為雖然一切煩惱已滅盡,但由於過去世執取所產生的諸蘊還存在。 

而在阿拉漢死時所證得的涅槃,則名為『無餘涅槃界』,因為五蘊已完全被捨棄,不再後有。 

在巴利註疏裡,這兩個涅槃界也個別被稱為『煩惱之滅盡』及『諸蘊之滅盡』。 

依不同的方面,涅槃有三種:涅槃被稱為空,是因為它毫無貪、嗔、癡,也因為它毫無一切有為法。 

涅槃被稱為無相,是因為它毫無貪、嗔、癡之相,也因為它毫無一切有為法之相。 

涅槃被稱為無願,是因為它毫無貪、嗔、癡的渴望,也因為它毫無渴愛之欲。 

解脫渴愛的大知見者,說涅槃是不死、無盡、無為、無上。

 

甚麼是滅盡定? 

禪修者自初禪起始,次第地證入四禪八定。 

出定後,他以觀智觀照每一定裡的名色法。 

如此修習,直至無色界第三禪定——無所有處定之後,他再實行事先的任務,例如:決意等,然後證入非想非非想處禪定。 

在兩個安止速行心生滅之後,心之相續流即被中斷。 

其時,禪修者即已證入了滅盡定。 

在滅盡定裡,心與心所之流完全暫時被中止。 

只有已證得一切色界禪定與無色界禪定的不來聖者與阿拉漢聖者,才可以證入滅盡定。 

而且,只有在欲界生存地與色界生存地裡,才能夠證得滅盡定。 

在無色界地裏並不能證得該定,因為在其地並不可能證得,屬於證入滅盡定的先決條件的四種色界禪定。 

若想要證入滅盡定,禪修者必須次第地證入每一個禪那。 

在從每一禪出定之後,他觀照該禪的名法為無常、苦、無我。 

他如此修習直至無所有處禪定。

 

從無所有處禪出定之後,禪修者作出以下三項決意:

一、決意他所擁有的必須品不會遭受毀壞;

二、決意若僧團需要他的服務,他就出定;

三、在佛陀還活著的時候,決意若佛陀要見他,他就出定。

 

此外,若他想要入滅盡定七天,他必須先觀察自己所剩下的壽命,至少不會少過七天。 

在作完這些事先任務之後,禪修者即證入第四無色界禪定,而此禪定的禪心,只會生滅兩次,隨後,他即證入了心流暫時被中斷的滅盡定。

 

 

隨緣:師兄好。

在現實生活中,很難不與貪、嗔、癡為伍,根本原因是甚麼? 

淡然:與貪、嗔、癡為伍的根本原因,是我們自無始輪迴以來,一直沒有斷去無明、貪愛、慢、身見等煩惱。 

所以,這些煩惱令到眾生不斷地造作善業與惡業,而這些業又不斷的結出果報,令到眾有情被迫無奈的出生,無窮無盡的出現於三界六道生存地,不斷品嘗生、老、病、死、愁、悲、惱、憂的苦楚。 

若要徹底擺脫這個輪迴之圈,你只能精勤地修習戒學、定學、慧學,證悟四果阿拉漢。 

如此,你才能做到當世死亡後,下一生不可能再出世。 

於是,你便徹底滅了苦,因為你已沒有了受苦的果報之身。

 

 

靈山之雲:我看過很多經典上說善的行為會帶來善報,惡的行為會帶來惡報,這是因果報應。

但是我卻看不出其中的因果關系。

例如:殺生是如何讓我在未來得到痛苦的惡果的? 

淡然:能具體看出其中因果關系的人,只有佛陀本人的三明:宿住隨念明、有情生死明、漏盡明。 

殺生能在未來得到以下痛苦的惡果:多病、短命,被其他眾生傷害、殺害等等。

 

 

靈山之雲:是的,但是請問,佛陀本人在經藏裡描述過其中的因果關系嗎? 

淡然:佛陀本人在經藏裡描述過其中的因果關系,分別記載於《經藏 長部 大緣經》;《經藏 中部 小業分別經》、《經藏 相應部 因緣相應》等等。

 

 

冬兒:請問您~為甚麼我總是覺得害怕?

是不是惡業多? 

淡然:害怕=嗔心,嗔包括了一切及各程度的反感、惡念、生氣、煩躁、惱怒、恐懼、害怕、憂愁、傷心、怨恨、仇恨等等。 

而覺得害怕的原因有很多種,例如:有貪念、有癡心、煩躁、惱怒、生氣、恐懼、仇恨或者造了業、做了惡、違了法、犯了戒、等等,所以我無法確定你是屬於哪一種原因。

 

 

冬兒:我害怕身體不舒服,容易生氣。

恐懼和憂愁也比較多。

用多吃東西的辦法解決問題,不過現在多吃也不行了,因為身體反抗我多吃東西,出現內分泌的問題了。  

淡然:多吃東西的辦法解決問題=愚癡,因為多吃東西=貪心不善法。

 

 

冬兒:就是啊!不過我總是覺得人生很沒意思。

以前以為很美好的東西都變成了過往,剩下的回味起來居然沒有甚麼是好的,甚至在佛教看來還是惡的。  

淡然:覺得人生很沒意思,這是你智慧即將升起的前兆。 

因為佛陀說過,「一切有為法是無常和苦的,六道輪迴是苦海,五蘊生命的本身是苦。」 

所以我們說,人生即苦,生命毫無意義。

 

 

一以貫之:師兄 請問那裡可以皈依? 

淡然:依照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傳統,在家居士可以在家裡,自己面對如法的果德瑪佛像,自受三皈五戒。

 

 

緣:淡然賢者,請問如何才能更好的修好禪定呢? 

淡然:若想修好禪定,證入禪那或道果,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一,嚴格、嚴謹的持好戒律;

二、尋找一個正確的善知識引導,以便修習佛陀所教導的正確的禪修方法;

三、安靜的禪修環境、適宜的氣候、良好的食物、大量的打坐時間;

四、今世的精進努力與過去世深厚的禪修巴拉密資糧。

 

 

有花有果:請問,如果不能成為十戒尼可不可以先當八戒女?

等條件成熟再當十戒尼?

謝謝。

淡然:可以先當八戒女的。 

並且,先在寺院裡做做八戒女,正是為將來做十戒尼打好基礎,創造佛教出家的因緣成熟條件。

 

 

請問:1、我想去雲南省曼聽佛塔寺當十戒女,能否隨時去?

 我現在的情況:40歲,休病假在家(很輕的那種腎炎),化工廠企業每月給我薪資,用醫保卡拿藥。

我可以把工資捨給別人,但不知還能不能用醫保卡讓別人替我拿藥,如果不行我不吃藥也可以,只要能成為十戒女就行,不知是不是這樣?

2、成為十戒女是不是就可以一直到死都可以在那裡?

因為我有一個願望:就是死在一個有佛陀正法存在的地方。

3、懇請千萬別告訴我這些都不行,感恩。 

淡然:恰好相反,以上都可以真實的實現。 

只要你自願的在寺院裡,過著清心寡欲的生活並且能夠持好十戒、勤奮禪修,則完全可以滿足你,『死在一個有佛陀正法存在的地方』這個大善願。

 

 

卍!卍:請問賢友,修光明遍處定,那光明曼陀羅當照在白色牆上,還是可以照在其他有色牆上? 

淡然:那光明曼陀羅,可以照在任何地方,只要你能夠清晰的專注那個光的圓圈(曼陀羅)

 

 

卍!卍:好的,多謝賢友指點。

再請問,具體是專注外圈,還是整個曼陀羅光? 

淡然:專注整個曼陀羅為光、光、光。

卍!卍:好的,請問賢友,將帕奧課程全部學完,豈非已經親證涅槃? 

淡然:不一定。 

若某人的過去世禪修巴拉密很深厚,則他將帕奧課程全部修完後,可能會親證涅槃而證果。

卍!卍:哦,原來是這樣。

多謝指點!

 

 

靈山之雲:我有個問題想請教。

您覺得出家生活怎樣?

因為我也有出家的想法。

淡然:對於我而言,出家生活非常寧靜、喜悅、清凈,少煩惱、少欲望、少麻煩,充滿智慧,願你也能夠早日出家梵行。

 

 

靈山之雲:出家的僧眾都是過有道德的生活嗎?

有沒有不持戒而仍舊待在僧團裡的,僧團都是和合的嗎? 

淡然:持戒清凈的僧眾,肯定是過著有道德的生活。 

而不持戒仍待在僧團裏的情況也存在著。 

但是,無需為別人操心,你自己持好戒就行了。 

因為要證果解脫的人是你自己,而非其他的任何人。 

關於僧團的和合,雲南省曼聽佛塔寺的僧團是和合的,因為那裡的戒與見解是相同的。

 

 

靈山之雲:請問那裡的僧人有不善心嗎?

比如想對別人不好或想欺負別人? 

淡然:我在的時候,那裡沒發生過衝突。 

除了佛陀、獨覺佛、阿拉漢弟子,其他的一切眾生都存在著貪心、癡心等不善心。

 

 

常常:淡然老師,您以前曾講過心和心所同時生起,如理作意是出現在心路過程的哪路心呢?

例如說,看到可愛之凈相,好比美女帥哥,如理作意生起在哪個階段呢?

果報心會不會造業? 

淡然:果報心不會造業,而造業的心只有一種,它叫速行心。 

如理作意=作意心所,它是伴隨著心一起生起的。 

對於能夠造業的七個速行心而言,如理作意伴隨著善心一起生起。 

而不如理作意,則伴隨著不善心一起生起。

 

 

常常:就是說,如理作意是與速行心同時生起的? 

淡然:是的。

準確的說,善的果報心與善的唯作心,也包含有如理作意這個善心所。 

 

 

常常:果報心和唯作心不造業啊?

如理作意是思心所,那它一定造業的。 

淡然:如理作意不是思心所,而是作意心所。 

常常:嗯,明白了!感謝。

 

 

覺一:請問淡然老師,任何物質都是由地、水、火、風四界構成的嗎?

包括大地、山川、火和風本身?

淡然:說到四界,首先要搞清楚它在概念法和究竟法上的區別。 

甚麼是概念法呢? 

我們平時幾乎都是生活在概念當中,概念法在究竟上是不存在的,但它們卻能作為究竟法的影像被人們所認知。 

概念都是被人們依照各種各樣的方式、方法進行想像、推理、表達、認知、命名,所以稱為“概念”。 

我們平時說的地、水、火、風,是屬於被人們假名安立的概念法。 

甚麼是究竟法呢? 

究竟法是基於它們各自的自性而存在的法。 

這些法是最終存在而不可再分解的單位;由親身體驗、如實地分析而知見的究竟法。 

這些實際存在之法不能再分解為更小,而是已分析到最小最終的單位,是組成種種錯綜複雜的現象的成份。 

由此它們被稱為究竟法。 

究竟法是觀智的目標,依照佛陀的教法,地、水、火、風四界屬於究竟法的範疇,各自都有自己的特性。 

地界的特性是硬,所以在究竟法裡我們不能把地界理解成大地。 

任何物質,只要我們可以感受到的、聽到的,這些現像都有地界。 

如空氣、大地、水、火,都有很多的地界。 

每個色法都有許多非常細,細到用肉眼看不到的色聚所組成,而每一個色聚裡都有地界。 

而究竟法水的特相是流動,它能夠把所有色法黏著在一起,不會散掉,這種凝聚力就是水界的作用,那麼,任何物質都有水界。 

火界的特相是溫度,所以,任何物質的溫度都屬於火界。 

風界的特相是支持,任何物質的運動都是風界的作用。 

因此,在究竟法裡,地、水、火、風四界互相作用,互相依存。

 

 

覺一:明白了,謝謝老師!剛才老師說,究竟法是觀智即觀禪的目標,那麼,概念法,是屬於止禪階段的目標,也就是說,只有當修完了止禪,具備了正定,當禪定的定力非常強並生起強烈的智慧之光時,才能開始依這強烈的光去觀照究竟色法和究竟名法。 

淡然:是的,禪修者必須具備正定,才能修習觀禪與證悟涅槃,即修定是觀慧的必要條件。 

經藏的《相應部 定經》中佛陀說“諸比庫,應修習定。諸比庫,得定之比庫能如實瞭知。如實瞭知甚麼呢?即色集色滅極其因、受集受滅極其因、想集想滅極其因、行集行滅極其因、識集識滅極其因。” 

也就是說,佛陀指示必須有了定力才能觀照、辨識每一個色法裡面的四界微細的色聚,又每一個色聚裡的四界極其所造色,然而,色聚還是屬於概念法,還不是最微細,每個色聚還有28種究竟色法,觀照到每一個究竟色法的剎那生剎那滅,然後觀照每一個心法的剎那生剎那滅。。。。。。如此,禪修者親證到完全沒有一個真實的“我”存在,而是“無我”;由於生滅的逼迫,親證到“苦”;由於觀照到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色法,所以親證到“無常”。 

如此,即徹悟了佛陀說的“諸行無常,諸行是苦,諸行無我”。 

然後,才能觀緣起,瞭知過去、現在、未來的諸因果,再觀名色法及它們的因也為無常、苦、無我,直到證悟涅槃。

 

 

覺一:是的,這是禪修次第。

經常聽到人們說:“要有無我的精神”,那麼這個“無我”,其實也是概念法,因為並不是親證的。 

淡然:沒錯,所以,由於沒有親證,是不可能真的做到“無我”的,人們都是生活在概念法中,被概念所蒙蔽,妄以為有個我,執著我和我所有,所以,貪、嗔、癡不斷,不斷的造不善業。

 

 

覺一:當人們遇到天災人禍時,也經常聽到人們感慨“世事無常”,其實,這也是在空談。 

淡然:沒錯。 

覺一:那麼,可不可以說,其實禪宗也只是在概念法裡轉悠,雖是在講空,但無論如何去講、去辯,卻永遠不能體悟甚麼是空,只能用概念法去想像。

無怪乎多少研究禪宗的學者,自己一輩子也沒有辦法體悟禪的境界。

禪宗,從這個角度來看,它只能是一種中國特色的文藝美學了,深深影響了中國的各門藝術,如:書法、繪畫、詩歌、音樂,甚至茶道,如“禪茶一味” ,於是,很多法師也學會了品茶,和古代文人一樣,一邊品茶,一邊談禪論道,甚至,學書法、習古琴,似乎有濃郁的古文人特點。

因為,佛法走進中國時,正是苦悶的中國文人受道家思想很深的時期,那些隱於山林或入世修道的文人自然把佛法和儒家及道家揉在一起,成為他們的精神依歸,玄談就是在那時開始流行於文人中的。。。。。。 

淡然:是的,可是,這些都是和佛陀正法毫不相關的,佛陀不會稱這種出家眾為比庫,佛陀明確規定比庫是不能習藝的,因為那些事情看起來似乎很文雅,但作為一名禪修者,這些行為並不能滅貪、嗔、癡,只是和俗人的貪嗔癡或許有些不同而已,佛陀正法往往是和人們的貪、嗔、癡相反的,所以絕大多數人是不接受的。 

所以要真正入禪境,真正有智慧,只有按照佛陀的方法去禪修,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覺一:而佛陀的禪修法就是止禪和觀禪。 

淡然:是的,一定要修戒學、定學、慧學三學,即七清淨。 

禪修者首先要修“戒清淨”,進而修“心清淨”,獲得“心清淨”之後才能進修“見清淨”。。。。。。

 

 

覺一:就是說戒不清淨者,根本就無法禪修,是嗎? 

淡然:當然,這是根本!是絕對的禪修次第。 

想想,佛陀為何要出家,為何要組織僧團,僧團中的比庫要修到甚麼境界才能允許他離開僧團獨自去更安靜的地方禪修?

 

 

覺一:那麼,北傳。。。。。。 

淡然:你再更仔細地看看《清淨道論》的“說戒品”。 

你知道的,一個普通人,造不善業,在輪迴中會去到哪裡? 

一個在家居士,如果不守持五戒,在輪迴中會去到哪裡? 

同樣的,一個受戒比庫,如果不守持戒律,在輪迴中會去到哪裡? 

這是任何有情眾生逃脫不了的業果法則,這是佛陀通過禪修親自證悟後告訴我們的真理。

 

 

覺一:所以,一個真正的佛子是把戒看得比生命還重要的,誓死不會犯戒。 

淡然:對! 

解脫之道,永遠只有一條,就是勤修戒、定、慧,徹見四聖諦和八支正道,永遠沒有方便法! 

所以,國內真正的僧團只有瑪欣德尊者所在的曼聽寺,因為只有真正按照佛陀律儀組建的僧團,才是真正的僧團;也只有按照佛陀律儀持戒並精進禪修的比庫,才是真正的比庫。 

一個戒律鬆散、沒有禪修的僧團,佛法在哪裡? 

一個每天養尊處優、接受居士各種供養、上網娛樂聊天、開著車自由行的犯戒比庫,佛法在哪裡?

 

 

覺一:記得剛一接觸原始佛法,就看到老師的博文裡說,從究竟意義上講,佛陀正法從未真正走進過中國。 

淡然:是的,原始正法走進中國也就是這近10來年時間。 

2007年,我在學習巴利三藏的過程中,通過和巴利三藏的對照,發現只有緬甸帕奧禪林的帕奧禪師的教法最純正,由此,我也瞭解並認定了當時在帕奧禪林的華人業處指導師瑪欣德尊者,當時我想,要想佛陀正法在中國生根,必須由瑪欣德尊者住國內南傳道場弘揚佛法才能得以實現。 

於是,我們努力邀請瑪欣德尊者回國,終於在2011年,瑪欣德尊者住南傳道場雲南省曼聽寺擔當業處指導師並在傾力弘揚佛陀正法方面做出了很大貢獻。

 

 

覺一:薩度!隨喜讚歎老師的慧眼和無量功德!我也深深理解老師暫時還俗以居士身份弘法的善舉!南傳上座部佛教要在中國得以生根和傳播,不但需要瑪欣德尊者這樣的弘法者,也需要老師這樣的弘法者;不但需要曼聽寺這樣的純正道場,也需要老師指導的在家佛學團體。

現在,我也終於明白老師為何一直倡導大家有因緣就一定去雲南省曼聽寺出家或者去緬甸帕奧禪林修習止觀了——中國太需要正法僧才了!聽說老師已經成功輸送兩名居士去雲南省曼聽寺出家,無比隨喜讚歎!所以,敬請老師久住在家道場,多培養一些像老師這樣的巴利三藏指導者並多為曼聽寺輸送出家比丘。我們在家居士也各自盡力支持老師和道場! 

淡然:薩度!感恩覺一居士!

 

 

覺一:謝謝淡然老師!願老師純一不二的鏗鏘有力的弘法風格,能震醒迷群!學生一定會在老師的指導下認真學習巴利三藏教理並終生持戒、禪修!    

淡然:善哉!善哉!  

覺一於2013年2月4日謹記

 

 

某賢友:「一個獵人追兔子,某人看到兔子往西跑;但為了救兔子的生命,而說謊告訴獵人,兔子往東跑了。」

這個救兔子是善業,一件事從業的角度去看因素太多了,這個行為也不能一棒子打死,如果對象換成人呢?

淡然:如果對象換成人,也是一樣,因為沒有『說謊是善業』這個說法。 

佛陀教導的十惡業是: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婪、嗔恨、邪見。 

無論如何,妄語都是惡業,這是絕對的真理。 

在這個前提之下,我們要瞭解業果法則,許多現象、事物、事件等,只是在以它們自身的業果法則而運作並不是因為現代人或古代人、中國人或外國人等的自己的思維去運作。 

我們總是會忘記巴利聖典(三藏及義註)裡的典型故事:為了不犯微小的戒,寧願犧牲自己的生命。 

說謊是一個大戒,它也是在家居士的五種主要戒律之一。 

寧願犧牲自己的生命,也不要去說謊,這才是真正的佛陀的弟子。 

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相信業果法則的人。 

除此之外,又怎麼能夠說,你相信業果法則? 

你是佛陀的弟子? 

說白了,你只是世俗人思維的弟子,是那些不信業果法則之人的弟子。 

關於造惡業的果報以及其果報的大小,對於普通人來說並不能分辨出某些惡業的果報會小、某些善業的果報會大。 

但是,對於我們這些聽聞過佛陀教法的人來說,我們知道甚麼事該做、甚麼事不該做。 

說謊,是絕對的不該做,而說真實語,則是絕對的該做。 

以此事,分別了佛教徒與非佛教徒。 

也以此事,分別了相信業果者與不信業果者。 

對於『為救兔子生命而說謊』這個事件,一個非常容易解決的辦法就是,當獵人詢問兔子往哪邊跑了,你沉默不語就是。 

因為保持沉默,便是不說謊。 

假如在這個時候,獵人用獵槍指著你說,必須告訴他,兔子往哪邊跑了,否則就開槍殺你。 

你為了保護兔子的生命,又為了不說謊、不造惡業,你可以選擇繼續沉默,然後讓獵人開槍打死你。 

這才是真正的救那個兔子的生命,因為你在這個過程中,完全沒有造作任何的惡業;因為你沒有說謊,寧願失去自己的生命,也絕不說謊! 

這就是真正相信業果法則之人的行為,這就是真正的佛陀弟子的行為。 

既挽救了兔子的生命,又沒有造作說謊的惡業。 

賢友是否瞭解我要表述的意思? 

那就是,即使你抱著拯救全人類的大善心,去搶殺了一個惡魔般的恐怖份子,你還是只造了殺生的惡業。 

《清淨道論》記載,一夥窮極兇惡的強盜,綁架了一位有神通的長老比庫。 

這位比庫長老做了甚麼? 

是否為了為民除害,而施展神通殺了那些強盜? 

沒有。 

這位比庫長老只是安靜地被綁著的跟隨他們,直到這些強盜用樹藤綁住他,而又棄他而去。 

結果,這位比庫長老為了不犯破壞植物的微小戒律,在可以掙脫樹藤逃命的機會下,放棄了自己的生命——因為他不想破戒,寧願自己死去也不要破戒。

 

 

某賢友:請問,是否戒律有瑕疵的人,沒有資格說自己相信業果?

淡然:對於戒律有瑕疵的人,只能說,該人還沒有對業果法則生起真正的信心。 

現代多數在家佛教徒的五戒,都是有瑕疵的,包括我個人在內,一樣的會有瑕疵,其原因只有一個——還沒有對業果法則生起真正的信心。

 

 

 

願我此功德,導向諸漏盡!

 

願我此功德,為證涅槃緣!

 

我此功德分,迴向諸有情,

 

願彼等一切,同得功德份!

 

 

 

Sàdhu! Sàdhu! Sàdhu!

薩度!薩度!薩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